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黨建文案 >

疫情感想作文

疫情感想作文

  關於2020年疫情感想的作文五篇

疫情感想作文

   

  關於疫情感想的作文一

    這是一場艱鉅但又必勝的“戰役”,這是一場全民動員、眾志成城的“戰鬥”。面對疫情,要牢築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防線”,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統一包含人民羣眾、醫療科研、社會組織等強大“戰線”,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聚焦微觀人羣,不得不提的是老黨員這個羣體,在疫情面前,他們堅決“亮劍”。

    “戰疫”中他們帶頭講自律,坦誠不隱瞞。這段時間來,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觸武漢旅居史的要隔離觀察,過不了心理和思想關,所以存在瞞報情況,最後導致了更多的傷害。我們的一些老黨員就主動站出來,不但坦誠自己的真實情況,還主動協助我們的醫務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等工作,更好地對當地的返鄉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摸排,這其中難免會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們出於整個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義,承受住壓力,做好表率。

    “戰疫”中他們就認這個理,倔強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擊戰”的過程中,他們自覺到街頭小巷勸散集聚人員,他們主動勸散紅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羣體性活動,他們不講通融,就認這個理兒,一定要確保把這件事給落實了才行。他們自己守在村口路頭,不讓人員隨意進出,他們幹事一絲不苟、“不講情面”。他們主動到“自我隔離”人員村蹲守,保證他們“乖乖待在家裏”度過觀察期。儘管遭受不少的謾罵和誤解,他們依舊義無反顧,頂着壓力上,他們篤定“責任重於泰山”,這場“戰疫”容不得絲毫疏忽和大意。

    “戰疫”中他們做得非常細,細摳不含糊。這些老黨員,他們做得非常細,他們細摳各類宣傳標語,看專業術語用詞是否規範;他們會親自到各老人活動場所、商店、村部查看廣播工具,確保正常使用;他們會親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點擺放、廢棄口罩是否做破壞處理;他們會不定期到街頭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員流竄,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和政府人員的工作。他們把工作做得很細,不容得一絲敷衍。

    “戰疫”中他們乾的接地氣,實在不漂浮。我們的一些羣眾,特別是農村地區,有些羣眾的文化素養比較欠缺,存在不識字和聽不懂普通話和對於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問題。這時候,老黨員們又站了出來,他們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編制地方羣眾易於接受的“順口溜”,結合地方特色製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們還自覺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傳,用本地話和實例解讀相關的科普知識和政策措施,他們打通了政策舉措宣傳和落地之間的“橋樑”。

    在這次必勝的“戰疫”中,我們要及時用好、亮出老黨員羣體這把“寶刀”,讓老黨員的特殊作用充分彰顯,讓這場“戰疫”調動更多力量,讓舉措落實的“最後一公里”打通,我們堅信在眾志成城的奮戰中,病疫將徹底被掃滅,我們必將取得完全徹底的偉大勝利。

  關於疫情感想的作文二

    我是四川省樂山市公安局五通橋區分局巡警大隊一名普通的輔警,春節前的我還在與朋友計劃新年活動,與父母敲定年夜飯的菜譜,為自己獲得2019年四川省“最美輔警”榮譽舉辦一場家庭慶祝會,而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我走入抉擇的緊要關頭。

    電視裏,全國各地的人民都戴上了口罩,醫務人員全身上下嚴嚴實實的防護服,抗疫工作者們埋頭認真工作的樣子,讓我感覺到了凝重的氣氛,同時也在提醒我,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這是一場與死亡的比賽!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分局黨委迅速反應,號召全局黨員民警、輔警發揚無私奉獻,不懼艱難的革命精神,保衞人民羣眾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持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這更加堅定了我要去這場防治新肺炎鬥爭中,盡到警察的職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共產黨員、軍人、警察,這是我曾經和現在擁有的引以自豪的身份,若有戰,召必回,我願請戰到一線,盡我所能,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這段話,我分享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認清共產黨員責任使命;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彰顯共產黨員先鋒本色;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展現共產黨員擔當作為。回憶12年前的四川汶川地震,當時,身為軍人的我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簽下了生死狀;如今的我,脱下軍裝,換上這身藏藍色警服,變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這次,我再次向分局黨委遞交了請戰書,我請願到抗疫一線,到最需要警察的地方去。

    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想怎樣和父母開口,怎麼和同樣從事警務輔助工作的妻子開口,可能因為理解而感動,又因為感動而無畏,簡單溝通後,她告訴我“你是共產黨員,我是入黨積極分子,這個時候我肯定要跟着你走”,我們意見一致,瞞着雙方父母,毅然放棄調休,回到工作崗位。

    除夕夜至今,我和她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此刻的我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也感受到了肩上重擔,暗自下定決心,不辜負組織對我們的期望。期間,我與同事走街串巷,進行巡邏防控工作,向轄區羣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政策法規,走訪排查涉疫線索,開展新聞素材採集工作,為各崗位上的同事熬製運送中藥,夜晚回家途中,救助因車禍受傷羣眾。看到同事們正在井然有序的忙碌着,個個精神飽滿,鎮定自若,考驗面前,單位全體民警、輔警不懼危險,無私奉獻,我自然也責無旁貸。這是我有生以來最特殊的一個春節,祖國和人民羣眾什麼時候需要我們,我們就出現在哪裏。

    不畏懼,是前進的力量,為戰勝病毒付出的努力,也是我們尋找生命價值的答案,相信萬眾一心的力量,一定能儘快戰勝疫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關於疫情感想的作文三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然而,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牽動着我們每個人的心。在這場“抗疫”戰鬥中,全國上下盡顯擔當,勠力同心,共渡難關。從黨中央到基層組織,從一線白衣天使到背後默默支援者,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陪我們走過寒冷、漫長的冬天,許我們一場“春暖花開”。

    你是陽光,穿過陰霾,給我温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比疫情更可怕的是貪婪。有些人趁機哄抬物價、囤積居奇、以次充好,這樣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的行為就像是陰霾,不僅有勃於道德法律,更令人寒心。所幸的是,貪婪戰不勝正能量,這個社會給我們更多地是感動、是患難見真情。在大喇叭裏苦口婆心勸説的支部書記、挨家挨户排查疫情的村網格管理員、默默向醫護人員支援愛心物資的無名人士……你們就像一縷縷陽光,匯聚起來形成了巨大的光與熱,温暖了我們的心窩。

    你是陽光,照進寒冬,許我花開。疫情肆虐之時,大部分人避之不及、閉門不出,可是醫護人員卻選擇了挺身而出,與疫情近距離接觸。你們每天超負荷工作,與病毒交鋒、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你們是“疫”場上的“戰士”,是勇敢的“逆行者”。可是,我知道,你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會受到病魔侵襲,你們也有妻兒老小,你們在家人的牽掛中踏上了“逆行”之路。這個冬天,在你們的努力下,好消息頻頻傳來。你們是陽光,讓我們堅信寒冬即將過去,春天的花兒就要開了。

    你是陽光,驅散黑暗,給我希望。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全國各個組織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企業日以繼夜地支援物資、相關行業爭分奪秒地建設火神山等應急醫院、基層組織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築起抗“疫”的堅固堡壘。儘管確診病例還在攀升,但是全國空前團結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縷陽光,給予我們磅礴的力量,照亮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勇氣。

    你許我春暖花開,我許你不改初心。在這場戰“疫”裏,誰也不是“局外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正直與善良,堅守工作崗位,勇於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我們相信,大地回春就在不遠的明天,勝利終將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

  關於疫情感想的作文四

    風雨同舟,披荊斬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採取各種“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以責任和擔當築起了疫情防控堤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少數“未感染羣眾”也準備抱着“試試看”“反正街上沒人”“出去曬曬太陽”的心理去“以身試毒”。如何抵擋“麻痺”“僥倖”“焦躁”的“心理飛沫”,守住全民戰疫階段“戰果”,還需各地政府和黨員幹部繼續壓實責任,多措並舉,為羣眾戴好“護心口罩”,直到這場“疫情阻擊戰”取得最終勝利。

    拴緊為民“兩端繫帶”,抵擋“麻痺心理飛沫”。連日來,在各級政府、黨員幹部和羣眾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居家隔離已成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隨着管制和隔離時間的延長,很多羣眾也沒有了武漢“封城”之初的驚慌,慢慢放鬆了警惕,“反正我沒事”“有什麼可怕的”心理也有所顯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是疫情防控最關鍵的“窗口期”,全民提高警惕顯得尤為重要。各級黨員幹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央決策部署要求落實到最末端,把自己與羣眾的“兩端繫帶”拴緊拴好,“軟硬結合”抓好宣傳與排查,切實克服麻痺思想,把“反正”心理徹底消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充分思想準備。

    緊壓醒民“金屬護條”,抵擋“僥倖心理飛沫”。隨着季節的變換,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來。居家隔離一段時日,再見春日暖陽,恍若隔世,一些人也開始有了“出去曬曬太陽”的想法。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初期“沒有證據顯示人傳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續的人傳人”,甚至可能發生變異。所以,迫切需要各級黨員幹部時刻保持審慎態度,把疫情看得嚴重一些、把疫情蔓延的風險估計得大一些,堅持“點面並重”,緊壓防控“金屬護條”,讓“耍大膽”“不設防”的“僥倖心理飛沫”無法“入體”。深入動員羣眾徹底拋棄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實好,真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嚴嚴實實織好全民“防控網”。

    拉開困民“中間褶皺”,抵擋“焦慮心理飛沫”。近些天,很多人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然後瀏覽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新增多少確診病人、官方發佈的確診病人行動路線、醫療物資是否充足,每遇“重點”趕緊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的人只是平常感冒也不敢出户,怕“被隔離”。加之不能走親訪友,不能逛街旅遊,甚至怕口罩不夠用,出門散步都是能免則免,“忐忑不安”“看報道就流淚”的焦慮心理也有所見。所以,需要各級政府動員和組織力量,堅持線上與線下諮詢相結合、身體健康與心理安定並重、確診患者與疑似人員心理輔導相結合,做好戰疫期大眾心理干預工作,把困擾羣眾心的“中間褶皺”拉開,聚力增強“鎮定感”,確保安穩“過關”。

    總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全民之戰,黨員幹部要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引領羣眾在疫情應對上不“麻痺”、不“僥倖”、不“焦慮”,出“實招”“硬招”防止出現掀開“護心口罩”隨處“裸跑”的現象,真正當好羣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在這場“疫考”中交出一份讓人民羣眾滿意的答卷。

  關於疫情感想的作文五

    深夜裏,我仰望天空,我的目光有些許迷茫,我抬起手,眯起眼,從指縫間尋找黑暗中的光亮,彷彿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引導我們攻克難關,走向光明。

    這幾日疫情的猛烈攻勢,把人們從準備過年的喜悦全然抽離了出來。過年了,馬路上冷冷清清,三三兩兩的行人,稀稀疏疏,愈發透着冷意,讓人不禁覺得有些落寞和慌亂。

    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走在大街上的我,為什麼會感到慌亂?手機仍在震動,但我的心已麻木到不想拿出看一眼。我似乎被包裹在信息和數據的浪潮中,被那些誇大其詞、引起恐慌的偽新聞所影響,覺得自己魚游釜中,也許下一秒就是我被感染。這種被信息同質化的思維模式,扼殺了我思考與辨別是非的主觀能動性。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一方面,人們不滿足於政府官方媒體冰山一角的報道,在社交媒體尋求各種“內部消息”。另一方面,大量未經證實的信息四處氾濫,趁機作亂,搞得人心惶惶。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是因謠言和恐慌造成的社會秩序的混亂。面對突發新聞,羣眾常常忘了去追究事實本身,而很容易把焦點聚集在情緒化觀點的論戰上。在很大程度上,媒體是社會的折射。而人又是社會性的動物。隨着肺炎疫情的持續發酵,許多民眾已經出現了“病毒未來,心態先崩”的情況,這無疑是一種心理感染或者精神感染,而這種感染的危害並不亞於病毒入侵肺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看資訊,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措施來證明它是否正確,這個時候的我們就不能輕易相信。現在疫情發展到當前階段,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提升自己辨別真假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拒絕恐慌,保持信心,把“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落到實處,正確看待疫情當下。

    記得《非典十年祭》紀錄片裏有一句話,今天預言成真:“以後變異病毒一定還會出現”。人類對大自然的不知敬畏,才是一切災難的源頭。世界衞生組織給出過一個數據:在過去30多年裏,超過70%的新發疾病,都是源自野生動物。但很顯然,無論是埃博拉,還是HIV,SARS,人們彷彿一定要讓病毒發生在自己身上體驗過一遭,才知自己的過失。於是,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它再一次向人類證明:食用野生動物,無異於敲響人類的喪鐘。

    加繆在《鼠疫》中寫到:人世間所有的罪惡,幾乎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我們妄想着自己是高級動物,強大到我們認為在這個世界,我們可以隨便決定一個低等動物的生命,不曾想到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歐洲鼠疫,黑死病,中國肺炎疫情等等。傷害是等價的,在自然面前的我們仍渺小,我們最需要的向大自然報以最真摯的歉意,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三體》裏有一句話,用來形容宇宙爭奪: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我覺得用來形容人類和病毒,也一樣合適。我們深知,醫護人員不是神。新型病毒,需要時間去攻克。科研人員是在和病毒賽跑。病毒不斷有新的變化,而醫護人員必須以實際情況不斷改變治療方式。我們能做的不是坐井觀天,或是傲慢地認為醫護人員的能力不夠才導致疫情不斷蔓延。我們可以心裏祈禱,也可以儘自己所能,為疫情嚴重物質匱乏地區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克服困難指日可待。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來不了的春天,我們一定要堅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春天很快就會到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待春天,全中國人民陪你一起賞櫻花。

標籤: 感想 疫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dangjianwenan/0zy27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