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黨建文案 >

疫情防控心得合集

疫情防控心得合集

【篇一】

疫情防控心得合集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使原本就很艱鉅的脱貧攻堅任務難度大大增加。疫情防控和脱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在於人,在於做事的幹部,在於是否有幹事的作風。

優良作風推動防疫工作有效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時間長,氣温寒冷多變,做好羣眾工作需要耐心大,在此過程中一線人員難免會出現厭戰情緒,精神懈怠。黨員領導幹部不怕困難,發揮帶頭作用,深入一線與工作人員同甘共苦,為羣眾排憂解難,以優良作風推動防疫工作紮實開展。

優良作風是脱貧攻堅戰的有力保證。中央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成效明顯。我們要發揮優良作風優勢,主動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防止鬆緊懈怠、精力轉移,保證脱貧攻堅任務堅決完成。

優良作風在脱貧攻堅一線體現。脱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駐村第一書記紮根一線,深入基層,瞭解羣眾真實的需求,解決羣眾們大大小小的問題無數個,舍小家顧大家,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私奉獻,把羣眾利益擺在第一位;
他們紮根農村不放鬆、為民謀事不懈怠,一個人就是一方陣地,幫助貧困羣眾改變命運。

脱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難度,此時更要發揮自身作風優勢,補齊自身短板,讓疫情防控到位,讓脱貧攻堅任務受到羣眾認可。

【篇二】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發表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的重要文章。文章指出,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作為科技戰線的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綜合多學科力量,統一領導、協同推進。要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國際合作。總書記的這篇重要文章為我們在關鍵階段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明瞭方向,提供了大智慧,大思考。

科技迸發力量。人心凝聚力量。制度產生力量。同向匯聚力量。在這場人民戰“疫”中,在這場世界戰“疫”中,只要人民同心,用好制度,世界同向,科學勝“疫”就能早日實現。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科學戰“疫”,要以“心”聚“力”。人民科學為人民。同樣,科研攻關也是場戰鬥,也離不開人民,更離不開人心。當前,疫情防控大好形勢的取得,根本在於全國上下凝心聚力,在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人心凝聚,能為科學戰“疫”贏得攻關時間。科研攻關需要時間來保證。只要齊心協力繼續守牢防疫向好的態勢,嚴防疫情擴散,就能為科研爭取更多的關鍵時間。人心凝聚,能為科學戰“疫”贏得攻堅力量。只要繼續保持當前的戰“疫”精神和狀態,就能節約大量的醫療科研資源,大量的科研精英就能盡鋭出戰,科技第一生產力就能得以充分發揮,及早以“科技”攻克疫情難關。人心凝聚,能為科學戰“疫”贏得必勝信心。良好的環境是科研的有力保障,尤其科研的信心環境。信心激勵信心。只要人民對科研攻關有信心,科研精英們就有科學戰“疫”必勝的底氣和信心。

科技創新鑄就核心競爭力,制度優勢彰顯鮮活生命力。科學戰“疫”,要以“制”生“力”。關鍵時刻,看制度。疫情發生伊始,總書記就鮮明的指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同你們站在一起,都是你們的堅強後盾”。在戰“疫”過程中,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國家制度優勢“磅礴”而出,貫穿戰“疫”始終。關鍵時刻,制度更顯自信。“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制度有生命力,才能集中資源,凝聚力量,才能實現突破。疫情防控堅持全國一盤棋。同樣,科研攻關也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就能集聚全國精鋭,綜合多學科力量,統一領導、協同推進,更好更快地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科技創新鑄就核心競爭力。制度優勢的“生命力”能為鑄就“核心競爭力”產生更早、更快,更及時、更有效的“有生力量”。為科技創新裝上“生命”引擎。

科技文明無國界,畫好最大同心圓。科學戰“疫”,要以“同”匯“力”。人類歷史證明,科技文明無國界,最終惠及全人類。在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彙集世界科技力量更為重要。公共衞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前不久,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説,中國為世界對抗新冠肺炎做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中國抗擊疫情業已取得的成果,為全球抗擊疫情注入了信心。這是中國為世界戰“疫”畫的“最大同心圓”。世界是個地球村。面對風險,命運相連。科技無國界,生命無國界。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多個國家出現。只有加強同世衞組織溝通交流,加強國與國之間的科研合作,才能更有效地用好科技這把戰“疫”殺手鐗。“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
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只要世界人民同心同向同力,則世界戰“疫”必勝!

【篇三】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的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我們必須擰緊發條、一鼓作氣,全力以赴防止疫情反彈,凝心聚力推動經濟發展,用更大責任、更強信心,“抑揚頓挫”念好戰“疫”訣。

抑不停,壓實責任“磨礪”守土初心。入黨誓詞,字字鏗鏘,每名黨員都曾在紅燦燦的黨旗下,右手舉拳,熱血澎湃地許下莊重誓言。和平年代試煉初心的生死考驗並不多,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大戰大考彰顯政治品格。國際防疫形勢複雜、脱貧任務艱鉅繁重,要不折不扣保持直面矛盾、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落實落細盡職盡力、善作善成的實際行動。不忘為民初心,牢記發展使命,保持清醒頭腦,壓實主體責任,解決好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要在維持經濟發展穩定工作中堅如磐石、較真碰硬,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啃下防疫硬骨頭,堅決實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

揚鬥志,盡鋭出戰“靶向”復工復產。中華兒女從不缺少自信的底氣,我們黨的堅強領導,國家集中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還有中華民族血脈中流淌的偉大民族精神,都是我們面對困難屹立不倒,咬定青山堅毅前行的精神支撐。中央強調,隨着疫情防控成效的逐步顯現,在政策措施的有效對衝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條件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各級黨員幹部要傲骨領命亮劍出鞘,不懼疫情風浪,牢牢把準航向,“靶向”復工復產,保持昂揚鬥志,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對照全年的經濟發展目標,聚焦解決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堵點難點,加快建立和完善企業服務機制,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不斷“踩油門”,推進經濟社會有序、有力、有效加快挺過“凜冬”。

頓不怠,過硬作風“鏖戰”脱貧沙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舉世矚目的中國超大規模減貧鬥爭進入掃尾階段。3月14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發佈會指出,困難羣眾經濟基礎薄弱,承受力相對較差,受這次疫情影響也比較大,使得原有的脱貧攻堅兜底保障任務加重。越到決戰之際,越要響鼓重錘,於細枝末梢處見真功。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決不能讓疫情影響我們完成脱貧任務的決心和信心,絕不讓疫情成為我們停頓和止步的託詞和藉口。堅決擺脱“虛假式”“指標式”“遊走式”脱貧,繃緊弦、不鬆勁、不停頓,鞏固之前的脱貧成果,對“未摘帽”的“貧中之貧”發起總攻,堅決實現高質量脱貧摘帽。

挫歪風,動真碰硬“亮劍”作風頑疾。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讓基層扶貧幹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貧攻堅工作中去。官僚主義是我們黨和人民的大敵,必須立場堅定地反對。脱貧攻堅只剩最後一步,可也是史上最艱難,最難走的一步。在這個關鍵關頭敷衍應付、臨陣脱逃無疑是在“扯後腿”。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高違規違紀違法成本,倒逼黨員幹部壓實“責任田”,把防疫責任扛在肩上,把脱貧責任刻在心上,將初心寫在防控“疫”線和脱貧一線。

【篇四】

2020年1月20日,我拎着滿滿當當的行李箱踏上了回家的路。和往常一樣,內心滿是暫別工作和學業的輕鬆暢快,還有即將歸家的激動和喜悦。只是此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個新年會如此特別、這個冬天會如此漫長……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新冠肺炎情況已經很嚴峻了。也就是在我回家的當天,鍾南山院士證實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存在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可當時人們並未引起警覺,而我也只是出於習慣戴着厚實的口罩。回家的第二天,我和往常一樣因為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無力刷微博看新聞,所以並不知道危險正在靠近。第三天,當醫生的哥哥打來電話告訴我疫情的嚴重性,叮囑我做好家人的防護。打開微博,鋪天蓋地的新聞讓人緩不過神。儘管此時確診人數未算嚴重,但未知仍然給公眾帶來了極大的恐慌,17年前的“非典”恍如昨日。我將疫情告訴爸媽,然而他們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驚慌,甚至可以説是不以為意。與朋友交流才知道,原來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樣,大家都還在興致勃勃地計劃拜年走親戚,而我們卻成了所謂的“膽小怕死”的一輩。直到1月23日,武漢封城,“百萬大軍”連夜出城,彷彿一記驚雷炸響在耳邊。兩天後,我的家鄉十堰封市,湖北封省。至此,全國人民的生活進入了幾乎前所未有的非正常狀態,我們開始居家抗“疫”,我也開始了每天雷打不動填表打卡測體温、看書學習做美食的漫長生活。

除夕夜,沒有了往日的鞭炮齊鳴、煙花滿天,有的只是家人圍坐看春晚的濃情蜜意;
春節期間,沒有了往年的走親訪友、請客送禮,有的只是視頻拜年、微信紅包的別樣歡樂;
街道上也沒有了往日的車水馬龍、人潮湧動,有的只是喇叭硬核宣傳、幹部辛苦執勤。一切好像都沒變,一切又好像都變了,只是這個春節的底色註定沉重。

日子一天一天過,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人數持續增加達到高點,恐怖不安的情緒與日俱增即將崩潰。尤其是在李文亮醫生逝世,物資、防疫等問題和矛盾集中爆發的時候,國人情緒悲憤交加。一時間,彷彿山河失去顏色,星辰失去光芒。可是,病毒畢竟不是絕症,再兇猛的疫情終會敗給偉大的人類。我們有強大的祖國賜予力量,我們有偉大的醫護人員給與希望,我們有億萬同胞給予支援,我們更有顧全大局的自覺和擔當。我們不僅明白居家正是一種抗“疫”,更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做着力所能力的貢獻。無數像爸爸一樣的黨員幹部不顧個人安危“守”在一線,無數商家不顧經濟損失自覺關門停業,無數志願者不計報酬入户宣傳,無數普通的個人居家隔離阻斷病毒傳播……

“人心齊,泰山移。”隨着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相繼交付,不僅燃旺了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更使疫情走向有序治理,治癒出院人數終於超過新增病例人數,新增病例人數終於降到個位數,方艙醫院終於迎來休倉,復產復工終於提上日程,社會心態終於重回理性平和。

山重水複間,生活終於走向正軌。那些每天睜開眼就是看新聞、刷微博,高強度攝取疫情信息的日子已漸行漸遠。相信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將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國家終將載入歷史的史冊。我們用“宅”的方式助力抗疫,我們用愛的力量温暖寒冬。相信春天終將到來,山河定無恙,人間皆平安!

【篇五】

“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解放軍指戰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黨員幹部、志願者攜手並肩,戮力同心,用責任、擔當甚至生命共克時艱,全國多個省市區連續多日新增確診病例為零,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唱響了一曲曲壯美的英雄讚歌。

齊唱《團結就是力量》,聚強大合力。在這場嚴峻鬥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英勇奮戰。醫務工作者和援鄂醫療隊員白衣執甲,向着湖北向着武漢逆行出征。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即動、勇挑重擔、衝鋒陷陣。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社區幹部、志願者不懼風雨,時刻堅守在防控一線。廣大普通羣眾自覺宅守家中,用實際行動阻斷了病毒的傳播鏈條。正是有了廣大幹部羣眾和社會各方面眾志成城、奮力拼搏,一道道難關被闖過,一塊塊“硬骨頭”被啃下,築就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換來了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這是一種什麼力量?這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浴血奮戰的力量,這就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中國力量,因為“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唱一曲《為了誰》,向英雄致敬。這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千千萬萬平凡的普通人,以默默無聞的犧牲奉獻,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戰“疫”篇章。“我報名!”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見證着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因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我是黨員,我先上!”一個個值守卡點,一次登門走訪,見證着一線黨員幹部的堅守,因為“保證一方平安是我們的責任”。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讓生命接力,已凝聚為全社會共識和努力方向。每一個衞士都是戰士,每一個戰士都是勇士,每一個勇士都是英雄,“你是誰?為了誰?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誰最累?我的鄉親,我的戰友,我的兄弟姐妹!”

高唱《歌唱祖國》,為母親點贊。在防控中,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緊急行動起來,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
方艙醫院迅速啟用,一個月建設完成的病牀數相當於60家三級醫院。來自全國各地和軍隊的330多支醫療隊、4.6萬多名醫務工作者星夜馳援,與湖北和武漢的同仁並肩戰“疫”。各地紛紛伸出援手,19個省份進行對口支援;
一筆筆特殊黨費、愛心捐款,一批批愛心捐贈,為戰“疫”一線注入了必勝的信心和力量。各地緊急動員,全民皆兵,進入嚴防死守的“戰時”狀態。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在疫情防控中迸發出的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為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彰顯了大國擔當。因此,我豪情滿懷地大聲高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標籤: 防控 疫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dangjianwenan/258v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