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宣傳保護歷史文化倡議書範文3篇 "承襲珍稀之美,保護歷史遺產:倡議書範文"

宣傳保護歷史文化倡議書範文3篇 "承襲珍稀之美,保護歷史遺產:倡議書範文"

本文為您介紹一則宣傳保護歷史文化倡議書範文。為了弘揚歷史文化的價值,保護文化遺產的完整,該倡議書呼籲公眾加強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提倡文化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共同守護歷史文化的瑰寶,讓其繼續為後代傳承與享受。

宣傳保護歷史文化倡議書範文3篇

第1篇

文化遺產是人類燦爛文明、輝煌歷史和非凡創造力的集中體現與智慧結晶,是歷史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恆記憶,是後人傳承歷史、繼住開來的文化淵源,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文化遺產就在你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保護文化遺產是一項與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密切相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

青田,鶴山甌水,千年古縣,文化底藴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是中國石雕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石文化之都和浙江魚燈之鄉。勤勞智慧的青田人民創造出了無數優秀的文化遺產,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目前,青田石雕、青田魚燈、劉伯温傳説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

青田縣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肩負着全縣文化遺產的普查、宣傳、保護、傳承、研究和利用等職責。現有縣文物保護點198處、縣級文保單位76處、省級文保單位9處;館藏文物——元代龍泉青瓷葫蘆瓶選入特種郵票發行,9件青瓷文物珍品載入國家文物精品集;先後編纂出版7本青田文物史料書籍。近年來,內馮縣委誕生地舊址、北山吳氏宗祠、萬阜夏超舊居、阜山裕堂別墅、石門洞劉文成公祠、高市陳誠故居、鶴城劉府祠、龍現吳乾奎舊居等一批文物建築得到合理的保護修繕和開發利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嶄新的工作,我縣在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現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國家級3個、省級7個、市級26個、縣級78個;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1個、省級9個、市級20個、縣級20個;傳承基地國家級1個、省級3個、縣級傳承基地20個;省級經典景區1個。目前,還在積極申報世界人類與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然而,隨着時代飛速發展,強勢文化不斷衝擊,社會成員流動頻繁,價值觀念急劇變化,我縣文化遺產保護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一些承載着悠久歷史的傳統建築不斷遭到損毀,一些飽含民族思想感情美麗結晶的藝術品種、傳統工藝在悄無聲息地消逝——能不能將祖先留下的這些珍貴的精神財富完好保存並傳予後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考驗。

文化遺產保護時不我待,刻不容緩,迫在眉睫,任重道遠。每年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值此第七個全國文化遺產日(6月9日)到來之際,我們呼籲,全社會都積極行動起來,以主人翁的態度重視文化遺產,關注文化遺產,走近文化遺產,參與文化遺產,熱愛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 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之魂,為“建設美麗村居、構築和諧家園、打造幸福僑鄉”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宣傳保護歷史文化倡議書範文3篇

第2篇

幾年來隨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頒佈與推廣,國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韓國申請端午節、中醫、活字印刷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內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而毫無疑問民族傳統文化無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保護和維護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就必須要增強意識從我身邊做起,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倡議:

一、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提高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以及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學習,多瞭解有文化底藴的中國傳統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內涵才能更好地弘揚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

二、從我做起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一方面多向親朋好友宣傳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學校的便利條件與學校和學生會各部門聯繫,定期開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動或者班會,並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雜誌分發給同學們,讓我們的大學中形成一種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氛圍。

三、有經濟條件的同學還可以組成類似旅遊觀光社團,到一些民族文化氣息比較濃郁的地方去旅遊觀光,如河南開封,陝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強同學們的認識水平並且真正激起同學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致力保護的決心。

總之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寶,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最豐厚的禮品,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們的民族文化卻在正走向非常尷尬的境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任務更是迫在眉睫,所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行列中來,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貢獻出我們的一分微薄之力。

第3篇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們勤勞、智慧的祖先,創造了瑰麗多彩、蔚為大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及其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遊藝;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擔當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維護全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我國在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同時,還主動與周邊國家合作,為跨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資源建立聯合保護的工作機制。

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大民眾知識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卓越創造力和思想情感的體現,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在廣大民眾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不斷地再創造,為我們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增強了對文化多樣性和民族創造力的尊重。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來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指出,要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城鎮建設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

在20_年文化遺產日(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20_年為6月14日)期間,文化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將以“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為主題,在全國所有城鄉社區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讓廣大民眾更方便、近距離地瞭解非遺,參與保護。在此,文化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共同向全國發出倡議:非遺傳承,人人蔘與!

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民眾,民眾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同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發展的主體。人人蔘與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傳承保護。

我們相信,有您的參與,那些祖輩們唱過的歌、跳過的舞、扮過的戲、做過的手工以及傳統的民間實踐活動和高度智慧的思維方式將重放異彩,為社會發展注入強勁的活力。而您,將獲得參與非遺實踐活動的教益和快樂;在與祖先、與今人的精神共鳴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獲得豐厚的人生滋養。

文化傳統是一條豐沛的河,源自遠古,流向未來。關愛它、保護它,讓它川流不息,奔湧向前,是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歷史責任。今天,這份責任傳遞到你我之手,為了使文化遺產與時代同行,為了實現民族復興、文化復興的共同願望,讓我們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傳承非遺,弘揚傳統,美麗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01ov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