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國中生心得體會8篇 初探中學園,悠然軼事

國中生心得體會8篇 初探中學園,悠然軼事

國中生是處在成長的關鍵階段,通過學習和生活的各種經歷,他們逐漸成為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個體。本文以“國中生心得體會”為主題,以傾聽和記錄國中生們的成長感悟為目標,旨在分享他們的學習、人際關係、愛好和未來規劃等方面的心得體會。讓我們一同聆聽國中生們的聲音,感悟他們獨特的成長之路。

國中生心得體會8篇 初探中學園,悠然軼事

第1篇

説實話,這個讀後感我不想寫,為了和兒子的約定,我不得不第三次重新走進餘華的世界。四個小時,八萬字的《活着》從我心底平靜地流過,不起一絲波瀾,我開始分析自己平靜的原因,那種初讀的感慨萬千,仰天無語去哪裏了?

大概五六年前,第一次讀《活着》,是在瀋陽出差,邊吃飯邊讀書,我一下子走進了主人公富貴的世界,跟隨他經歷一個個親人離去,看一會兒便仰頭望望星空,讓思緒任意的流淌,一種無言的沉重壓的我無法釋懷,一杯酒下去,接着感傷無限。

這次閲讀後的平靜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是我的內心麻木了嗎?沒有。”我回答自己。現在的我已經走過了通過富貴的悲慘來彰顯自己幸福生活的階段。如果第一次閲讀我寫讀後感,一定聲情並茂,情感滿腔,對富貴的遭遇給予最大的同情,對富貴在所有親人離去後的淡然給予最大的肯定和敬仰,並感同身受。這也是大部分讀者的情感。

富貴的人生沒有波瀾壯闊,如果用筆調去描繪,它一定是黑白的,任何其他顏色都無法添加進去,如果是一碗湯,它一定是苦的,餘華吝嗇地加一點滋味進去,也是為了發酵過後有更多澀的味道。

富貴的經歷是那一代底層人民共同的回憶,經歷解放戰爭,大躍進,_____,那是一段怎樣的歷史啊,作為底層人民的富貴,在歷史的大潮中隨波逐流,哪有資格和能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除了承受,忍受,無奈的面對還能做什麼。所以我不會去讚揚富貴失去所有親人後的淡然,我只是哀傷那一段苦難的歷史。

?活着》無疑是一部深邃的作品,它告訴我們,人對苦難的承受力是無限的,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我們沒有經歷更多的苦難之前,無論感覺自己有多麼深刻,也是沒有資格討論如此一個廣大而沉重的話題,在真正的苦難來臨時,一切都會煙消雲散,我們要做的,除了無法逃避地面對,哪怕有一絲的坦然自若,便無愧此生了。

國中生心得體會8篇 初探中學園,悠然軼事 第2張

第2篇

不去品嚐生活的苦就不會懂得幸福的真諦。從古至今,有誰沒有遭遇過挫折,又有誰沒有過不幸的時刻呢?但不論如何,堅強的人都會努力克服艱難而堅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顯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會發現活着就是幸福。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着》就是要演繹這種堅忍的“活着”。

?活着》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個富有家庭裏發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丈夫富貴,妻子家珍。由於吃喝享樂,沉迷於賭博,富貴最終把家裏的財產輸得一乾二淨。父親因為他的墮落氣得生病而死。從此,家破人亡,他們兩口子不得不面對苦難的生活。

俗話説:“有果必有因”。富貴家境衰落,他妻離子散的悲劇是他走上墮落的不歸路,成日不思進取吃喝賭博的結果。在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不是他的父親和妻子不關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富貴固執的本性。他漠視父親和妻子的多次規勸,執迷不悟,最終致使家境衰敗、貧窮潦倒,天天過着痛苦的生活。

他曾被國民黨抓住並差點喪命;他曾在被別人鄙視的環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時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價值。影片中有一個關於他教訓孩子的情節值得我們思考。“小雞長大會成鵝,鵝長大會成羊,羊長大會成牛。”小雞怎麼能變成鵝呢?或許想告訴孩子,再貧困弱小的人也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吧。是啊!生活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擁有信心,明天將會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麼樣的人呢?現在我們來給她作個分析吧。影片中描繪她的部分沒有富貴多,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個既通情達理又温柔賢惠的妻子。人總是有喜怒哀樂的,家珍有時也生丈夫的氣,所以她才在懷孕時帶着個啞巴女兒回孃家。可是富貴那時候怎麼知道家珍—— 一個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一個夜夜哭泣勸告丈夫不要賭博的妻子正在家鄉艱難地供養着孩子,並且期盼着他早點醒悟。

要是沒有毅力,沒有信心,説不定這個柔弱的農村婦女早已經沒有勇氣生活在這世上了。這個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堅韌的。怪只怪富貴這個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們倆才只能過着艱難困苦的生活。

這個故事説到這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劇情仍未結束。也許導演還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的環境不斷在變,人也隨着不斷地變。但是不論如何,不論發生什麼事,活着的人還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嚐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

富貴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進的歷史走到中國建國初期。這期間,他們的孩子友慶被春生(他們的老朋友)騎車撞死了。其實春生不會開車,卻自以為是,結果。。

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品嚐媽媽給他做的12個餃子了。作為編劇,導演,為什麼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呢?是否想通過加深富貴和家珍的痛苦,來表現他們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們還想提醒人們,做事時不要不懂了裝懂,否則釀成悲劇再怨天尤人也無濟於事了。有慶的死真是令人扼腕歎息啊!

還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情節是富貴的女兒在生孩子時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並不像人們説的那樣是由老天爺安排的,我覺得是由當時迂腐的社會觀念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六十年代的______讓許多知識分子被批判為資產階級。影片中的醫生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給富貴的女兒接生的接生員是個有經驗的醫生的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種情節真令人悲哀憤怒。親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為父母該有多痛苦呀!我原以為富貴和家珍會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擊而喪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可他們卻能面對現實,承受苦難,頑強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們的堅強與勇氣打動。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富貴和家珍夫婦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一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與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種證明,是一種歷練。

第3篇

第一次讀完《活着》這本書,我只覺得壓抑充斥了自己的整個心靈。同時也覺得餘華太過殘忍,讓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的死去,卻惟獨剩下主人公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於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氣之下壓在了書堆底下,因為我討厭於華,討厭他的殘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個黑色的四月,在我滿懷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徹底打碎了我所有的夢。我沒有辦法接受那樣殘酷的一個事實。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淚。我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萬念懼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艱辛,活着的痛苦。'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麼要活着。'那幾天我想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於是我開始發泄,開始焚燒我所有曾經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想燒掉過去,燒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這唯一的一本,開始重新去體味活着的含義。我總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過於地靜靜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着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己。其實我比餘華更殘忍,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造成的,但是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麼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麼藉口,因為'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艱難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艱難!

第4篇

黎明到來之前,總有一段最為黑暗的時刻。抗日戰爭之後,又迎來了中國的解放戰爭——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戰爭。

在《紅巖》一書中,介紹了很多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們的事蹟,令人敬佩與感動。小蘿蔔頭,是一位真正的小戰士,小男子漢。從小在白公館長大,卻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對於敵人的恐懼,從沒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一直在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劉思揚同志出身豪門,是劉家三少爺,但他並未沉迷於花紅酒綠之中,依然入黨,且不為五斗米折腰,拒絕不光彩的出獄,時刻想着黨與人民;江姐雖是女兒身,但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不透露任何黨的祕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以及臨危不懼的勇氣。

在監獄中,飯吃不飽,沒有水,甚至沒有衣服,共產黨員們,靠着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情懷,對革命事業的熱情,挺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有傷員時,大家紛紛把自己的食物與水讓出來;監獄之花出生時,大家把自己的毯子衣服讓出來。大家都想讓別人多得點好處,沒有一個是自私自利的。每一個戰士的犧牲,對於他們來説,都如同失去一個親人。戰士龍光華犧牲後,戰士們用絕食來威脅敵人,讓他們給龍光華戰士舉行追悼會,這不僅僅是對那位烈士的尊重,更是對共產黨的尊重。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正如江姐所説的,為國爭光的共產黨員,都是一個個偉大的戰士,任那敵人的千刀萬剮,都不向敵人屈服。無論敵人用什麼狡猾手段,都無法傷害到共產黨員那金子般的高尚的心!

而令我最佩服的,是他們在渣宰洞中樂觀向上的心態。過元旦了,他們用牙刷雕刻小紅星與小黃星,用襪子線縫製錦緞。互相送禮,互相祝福。雖然戴着手銬與腳鐐,但仍在為同志們表演節目。被機關槍指着,共產黨員也毫無畏懼之心的説了一句“看,還有人拿着機關槍,站在牆上保護我們的安全呢”他們面對危險時的樂觀心態,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國民黨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眼中只有金錢與權力,亂殺無辜,而共產黨則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着想,一心想救人民於水火之中。國民黨的人説:“人心?人心毫無作用!有了美金,任何國家都可以改變顏色。”正是因為他們的糊塗與唯利是圖,才會最終走向滅亡。共產黨員無論有多大的權利,他們都不忘初心,時刻為人民的温飽着想,有着堅持不懈,砥礪前行的精神,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我們要向先輩學習,為人民服務,成為一個造福社會的人。

第5篇

殘月半彎,零星點綴,借明亮的月光再次翻閲《紅巖》一書,從不愛看歷史典故的我近來卻被這書深深吸引。大概是因為它熱血中飽含的青春激情吧,令我回味無窮。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這句簡短但鏗鏘有力的話語深刻地印在腦海之中。她,一個年僅19歲正值青春年華如花似玉的少女,為黨組織祕密行動做着貢獻。她,沒有體驗過悠然自得的生活;她,沒有享受過青春年華的自在時光……她的眼中、心中,只有黑暗社會的殘忍制度和黨給予她的各項任務及條條忠告。也就是她在入黨的這一年,就來到了以毒刑拷打以著社會的白公館監獄—渣滓洞。

“你説不説,不説就把你吊起來!”審訊室裏,敵人團團包圍。一雙雙散發凌光的眼注視着江姐。敵人惡如豺狼,他們用特製的回楞筷子,插在她的指間,接二連三的拽着兩頭筷子猛夾。但面對這隻聽就令人打顫的刑法,她卻待此如一場遊戲,鎮定自若。審訊室中傳來的,只是一片動刑聲和刑具者的咆哮,再無別聲。連續幾日的毒刑,使嬌弱的皮膚折磨的遍體鱗傷,血肉模糊,可她自始至終只緊咬嘴脣,忍耐着,捍衞黨的祕密,不落淚,不吟呻。

每次看此情節,總是淚眼朦朧,思緒萬千。江姐,在敵人嚴刑拷問下藐視敵人,無視死亡,極力保護黨的機密,戳穿敵人罪惡陰謀,與敵人針鋒相對。她,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標,是共產黨員氣節的代言。江姐,只是其中一員。更有如此品格的諸多平民英雄。可,又有誰知道這些鮮為人知的平民英雄呢?

現在的我們,過着安逸的平靜生活,也脱不了這份福。也許,我們永遠沒有機會去體驗江姐它們的奉獻青春。但,青春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永無止境的奮鬥,鑄造堅定不移的信念!

青春婉轉成曲,歲月錯落成詩。青春之路漫漫,願拼搏一路,此生無悔。

第6篇

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人應該都知道她的不幸。在一般人眼裏,如此不幸的人生,還會有什麼收穫呢?然而海倫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而且一生中寫了14部着作。她還多方奔走,在全美建起了多家慈善機構,辦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辦得到的事。珍惜現實,才能擁有未來。這就是“珍惜”的價值所在,也是生活的辯證法。與海倫相比,我們許多人可能都會感到慚愧。因為我們雖然擁有比她健全的身體,卻常常如她所説的那樣,犯那種“有視覺卻看得少”的錯誤。或為“已失去”的東西痛苦不堪,或為“得不到”的東西百般煩惱,卻偏偏對實實在在“擁有”的東西不知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

從沒有遭遇過災難,從沒有體驗過不幸,甚至從未領悟過挫折的弟弟妹妹們當然不會思考人生,他們只有享受快樂。他們是那麼的美麗,年輕,聰明,令人豔羨。沉浸在快樂中,在一覽無餘的光明中,我們失去了對光明的感受能力,失去了對快樂的體驗能力,失去了對幸福的感悟能力,也失去了對人生的思考能力和對人生未來的憂患意識。彷彿人生一路輕歌曼舞,精彩世界任我逍遙。

要快樂,就快樂得如醉如痴,在快樂中昇華;要感受生命之最烈,要體驗人生之極限。要感受這光明呀,就算人生百年,也只有36500天!好好算着吧,假如還有30年光明,假如還有3年光明——假如還有三天光明!你感受到光明瞭嗎?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荊棘密佈。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再回首,一切都在昏暗中消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最好把能解決的問題解決好,不要帶有太多的遺憾離開這個世界。像海倫·凱勒一樣,不留意思的遺憾。不然,你會後悔的。

第7篇

海倫凱勒由於小時候生病導致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她看不到春天鮮豔的花朵,夏天葱鬱的樹林,秋天美麗的落葉,冬天潔白的雪花;也聽不到鳥兒婉轉的歌聲,風的呢喃,雷的轟鳴,她無法感知世界是多麼美妙,但她經歷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童年——她通過手的撫觸,來感知這個世界;通過心的感悟,來擁抱這個世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當海倫完全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時,沙莉文老師來到了她身邊。當時的海倫是個令人頭疼的壞脾氣的孩子,在沙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令她走出了黑暗與孤寂,並感受到了知識的神祕。要教會一個看不見聽不見的孩子那麼多的知識,這其中要花費多少耐心和愛心啊!而沙莉文老師做到了。從此,海倫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幫助下,後來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這真是一個奇蹟!我認為這個奇蹟不僅屬於凱倫凱勒,更屬於她的恩師沙莉文老師。

打動我的另外一個地方是——海倫在書中寫出了自己十分渴望擁有三天光明,希望去看一看這個世界有多美麗。三天,只有三天!但她在這三天裏的計劃卻深深地感動了我:第一天,是感恩。她沒有抱怨,只有感恩!第二天,是無盡的學習。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而海倫學習的毅力更是無窮的。第三天,是努力工作,為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從這裏可以看到海倫凱勒的精神世界,是那樣地充滿正能量!

看了這本書,令我陷入沉思:我們這些健康的孩子有沒有感恩父母?有沒有珍惜時間?有沒有努力學習?假如我們也只剩下了三天光明會怎樣?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我們是中國的未來,托起少年夢,才能成就中國夢!我們一定會像海倫凱勒那樣,珍惜光明,珍惜生命,勇敢地去接受生活的挑戰,用愛心和正能量去擁抱這個世界!

第8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出了一個失明者對光明的無限渴望。哪怕只有三天,短短三天,她也一定會加倍珍惜,她也能在這短短的三天做出許多事。那麼,大家想一下,我們這些耳聰目明的人,不要説三天,就是三十天,三百天-----甚至更多的時間,大家又是怎樣安排的呢?

“我將手愛撫地摸着樺樹光滑的表皮或松樹粗糙不平的樹皮。春天我滿懷希望地觸摸樹枝,搜尋葉芽,這大自然冬眠後甦醒的第一個徵兆。我感受花朵令人愉快的絲絨般的質感,發現她驚人的盤繞結構,為我揭示出大自然的某種神奇。”這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文字,從中,我可以感覺到海倫•凱勒對世界的熱愛。確實,世界上有美的東西有很多,但是在一個擁有光明,正常人的眼中,一切皆會成為平淡無常,無滋無味的東西。聯繫我自己,我也一樣。瞧!平時一碰寫作總會感到已挖空腦子無話可寫,對於美好的東西知道的是少之又少,而海倫•凱勒——又聾又啞又盲的女孩,她卻能依靠手語和脣語感知這個世界,用愛心去擁抱生命。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着,是要靠心靈去感受。這本書在當時一出版就引起巨大的反響,被譽為'文學史上一大奇蹟',許多國家紛紛翻譯出版了此書,無數讀者受到啟迪,由此踏上了成功的人生道路。

現在當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後,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成長過程裏有那麼多的快樂和令人驚奇的東西,周圍的世界有那麼多美麗而沒有被發現的事物。的確,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我覺得從今天起,我一定要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學習,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最後,我要説好好珍惜生命,好好珍惜擁有的一切,善於發現生命中的奇蹟,讓光明與愛陪伴一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0qq1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