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新加坡培訓總結3篇 磨礪實力、拓展眼界——新加坡培訓經驗總結

新加坡培訓總結3篇 磨礪實力、拓展眼界——新加坡培訓經驗總結

新加坡培訓總結-分享國際化教育經驗。在全球化時代,國際交流與學習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將分享新加坡一線教育達人對於國際化教育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培訓過程中收穫到的啟示與經驗。

新加坡培訓總結3篇 磨礪實力、拓展眼界——新加坡培訓經驗總結

第1篇

20xx年10月9日--10月22日,自治區國資委選派新鑫礦業總工程師xx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參加了“低碳經濟帶來的產業變革、調整以及機遇”培訓班的學習。現將xx撰寫的學習心得分期刊登如下,與大家共享。

20xx年10月9日--10月22日,由自治區國資委選派,我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參加了“低碳經濟帶來的產業變革、調整以及機遇”培訓班的學習。在短短的15天裏,分別對新加坡企業戰略管理、人才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成功的招商和引資經驗、經濟發展和轉型、水資源管理、公積金制度、居者有其屋政策、環境保護政策與管理、網絡經濟與現代物流、工業園區管理、智慧城市建設、國有資產管理與淡馬錫控股、低碳經濟與產業的國際化發展策略與路徑、如何打造一個安居樂業城市、實現社會和諧等方面、多個課題進行了培訓學習。通過這次內容豐富、範圍廣泛的學習、實地參觀考察及討論,使本人開闊了視野、更新了知識、更新了理念,受益匪淺、感觸很深,感到新加坡有許多經驗和成功做法值得我們思考、學習和借鑑。

196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國土面積71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地面積約為130平方公里)。現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500萬人,其中華人約佔75%,馬來人約佔13%,印度人約佔9%,其餘3%為其他民族。國家資源極為貧乏,唯一優勢是臨海港口,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和發展,現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世界第二大鑽井平台生產基地,世界第三煉油石化中心。世界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亞洲第二金融中心,世界宜居城市之一。

二、新加坡快速發展的做法及相關經驗的思考、學習和借鑑之處

新加坡能從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發展成為當今“亞洲四小龍”,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新加坡是一個資源極度貧乏,競爭力不強的小國,只有保持極強的競爭意識才能生存發展。如新加坡的集裝箱碼頭,要與香港、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與地區競爭,在碼頭經營歷史、規模方面新加坡不具備優勢,但他採取了全電腦、全機械化,以快捷裝卸的優勢取勝,之後再用優質的服務作為競爭的要素,使之成為世界第一的集裝箱碼頭。煉油、化工中心則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及合適的配套服務與其他國家競爭。他們的'理念就是:別人沒有的我要有,別人好的我更好。就這一理念使新加坡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國際工業基地市場上保持繼續發展。

新加坡人給我們的一種感覺,就是有一種精益求精、認真執着的工作態度,只要認準目標、就認真的做好,並且把工作做到自己認為是最好。這點從城市綠化中就可以看出來。在新加坡很難找到一平方沒有綠化的泥地,在樹木的維護方面,每株喬木樹都有一個檔案記錄,並配備專職的園藝師定期檢查維護,責任明確。

正是精益求精、執着認真的精神,使新加坡贏得了花園城市的美譽,同時,也使新加坡成為與世界上其他旅遊城市有着明顯的區別與優勢,這對新加坡的發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這種工作作風很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具備這種工作作風及工作態度,就沒有做不好的事。

新加坡有完整的法律體系和制度,從執法方面建設也相當嚴格,如為使新加坡保持清潔和有秩序,對亂丟垃圾、破壞公物、亂闖紅燈的處罰相當重,從1000新加坡幣的罰款到鞭刑,沒有人情可言,這是眾所周知的,嚴格的執法使人們能自覺的遵守,不敢僥倖。在廉政方面,新加坡政府採取了許多有力的措施、制度使新加坡的廉政在世界排第三位。正是這種嚴格的制度和執法方式,反使人們對新加坡更有信任感、安全感,為促進新加坡吸引外來投資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四)堅持科學的城市發展定位,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個性特色

城市的發展定位是城市規劃的基礎,新加坡的國情決定了他不可能成為資源大國、生產大國,但他們有海洋、地理和技術、人文的優勢。他們就是基與自己的優勢和特點來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城市的建設方向。新加坡的城市建設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是把握了世界海運、航空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國際石化生產基地、國際旅遊中心、花園式宜居城市的城市發展定位。

新加坡一方面從學生上大學之前就開始實施精英人才培訓計劃,選派優秀學生到國外知名學府留學,在人才使用上,接受政府獎學金,學生學成回國後,由總理公署再審定今後的培養計劃,並放在有關的工作崗位上接受實際鍛鍊。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引進國外人才,對國外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採用各種優惠政策引進和聘用,而且還從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度等國家挑選較為優秀,符合新加坡使用人才要求的中學生到新加坡讀書,由政府出資學金,鼓勵這些學生在讀完大學後留在新加坡,為新加坡服務。同時還特別注重全民培訓,不斷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強調全民終身教育。這方面也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新加坡培訓總結3篇 磨礪實力、拓展眼界——新加坡培訓經驗總結 第2張

第2篇

非常榮幸的由學校派遣,我參加了本次由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新加坡工藝教育局和河北省教育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機加工專業教師培訓營活動。本次培訓營活動在新加坡工藝教育局的中區學院舉行。新加坡公教局是新加坡唯一的一所國辦中職院校,分東、西、中三個校區,學制兩年,年招生一萬五千三百人左右,總在校生兩萬六千八百人左右。設有商業服務(會計、行政管理、辦公服務技能、零售)、應用與保健科學(化學與生命科學、護理與醫療保健服務)、設計與媒體(創意設計與互動媒體)、工程服務(電氣工程與科技、設施維修科技、機械工程/科技、電子機械工程)、電子與資訊科技(數碼音響與影像製作、電子工程、諮詢與通訊技術、資訊技術、多媒體科技、網絡安全技術)、款待服務(烹飪與款待服務、服務創新)、工程設計與製造科技、航空與航海科技、商業與項目服務、陸路交通和安保科技等多個專業,培養目標各個行業中層技術管理人才。

通過兩週在新加坡的培訓、學習和生活,無論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新加坡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淨整潔,街道可以説一塵不染,卻看不到忙碌環衞工人,新加坡的綠化非常好,所有有土的地方都實現了綠化,在新加坡寸土寸金的地方在東部沿海地區卻保留了一大片原始熱帶雨林。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雨天汽車可以在公路上濺起白色的浪花。

二、新加坡留給我的第二印象是發展觀唸的不同,新加坡説的最多的是我們沒有歷史,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傳承,所以新加坡的一些有百年左右的老房子並沒有因為他們所在位置地價的升值而被拆除,而是由政府收購併負責維修,然後租給一些小的店鋪使用。(這可能也是成龍把一些徽派建築的老房子捐給新加坡的主要原因吧)因為只有新加坡在保護歷史傳承方面不計成本。而在現代建築的方面新加坡走的卻又是另一條路線,不惜成本請全球頂級的建築設計師進行設計,以保證現代建築有特色,可以形成地標性建築長久流傳。

三、新加坡給我留下的第三印象就是人人守法,新加坡社會治安良好,大街上看不到警察,交通秩序良好,很少有行人闖紅燈,很少有交通事故,很少堵車。

四、公教局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而美.第一是大,三個校區、兩萬六千多在校生。學校佔地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每一個校區的建築面積都很大,除了樓和一個標準的足球場之外沒什麼空地了。以中區學院為例,教學辦公一體的一座大樓共七層,每層從a到m十個區,a區是總部辦公區。每個區相當於八個教室。當然有很多實驗室都獨自佔一個區的。第二是沒校區樓外邊角的地方是綠的,樓內空地上種滿了各種熱帶植物。即使是牆壁上也是一條條綠色的植物裝飾。樓內空地上還造出了時斷時續的小溪,以及養着很多錦鯉的小水潭。環境非常優美。

五、公教局給我的第二印象是震撼,我深深的被這裏的先進的教學設備震撼了。學院的l區一層竟然有各種飛機發動機和包括直升機、小型機、戰鬥機、支線飛機在內的好幾架飛機用來教學。而且他們竟然花一萬新加坡元(一新加坡元約合五元人民幣)買來平衡車教學,只為了説明他用了一個叫陀螺儀的傳感器。還有更加震撼的我們操作用的機牀竟然是價值五萬新加坡元的馬紮克五軸加工中心。而且車間內竟然有十台之多,隨便一個對刀裝置也要三千新加坡元。最讓我震撼的.是出廠才十年而且只是教學在用,就這樣價值五萬新元的設備就要淘汰了。更換新的設備,在中國即使是工廠這樣的設備至少要用四五十年吧,真是太奢華了。通過參觀我發現他們各個專業用的教學設備基本上都是最先進的生產設備。

六、公教局給我的第三印象是嚴謹。他們的教學工作非常嚴謹,對學生的考評無論平時還是測試,測試的標準被一項項的逐一細化,對測試或者日常練習的內容進行分解,並列出相應的分值進行打分,綜合後為成績。但打分絕對公平,不會有偏私。如果測試學生不合格老師會利用假期去給學生補課而不會降低標準放水。

七、公教局給我的第四印象就是開放辦學。他們把一些店鋪請進了學校經營,包括開放的餐飲服務和超市、銀行等等。都是即對校內開放也對校外開放,從而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學校瞭解學校。

八、公教局給我的第五印象就是服務社會。為了更好的實現情境教學,他們在校內開設了很多與專業相關的店鋪,象工藝品商店、糕點店等出售學生的作品。美容美髮店供學生實習等等。

九、公教局給我的第六印象是先進的教學理念,他們很多的專業課教學都在採用情境教學法,創造與實際工作相仿的教學環境,採用最先進的、實際工作中使用的設備進行教學,這樣使畢業的學生很快會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去。

十、公教局給我的第七印象是先進的教學觀念,他們理論課和專業課的比例是3:7。並且象數學課他們都開的很少,觀點就是電腦上能解決的數學計算沒有必要用人腦去算。並且他們在教學安排上時時刻刻注意用有趣的道具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用平衡車來講陀螺儀傳感器)。用作品來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只要學生有創意,即使學校不能完成,到企業外協要會做出成品的)。通過這兩項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十一、公教局給我的第八印象是管理的人性化,他們在學校設立了遊戲機室,健身房等設施,學生如有需求,可以提前預約,休息時間去玩。

公教局老師留給我的印象就是無私,在上課的這段時間老師恨不得把我們每個人都培養成專家,不厭其煩的一步步講解,一個個糾正錯誤、解決出現的問題。把所有不涉及版權的東西都傳授給我們,並且反覆的叮囑我們回來後自己要勤加練習。

十二、新加坡給我“最不爽”的就是版權(因為我們幾乎沒有版權意識)。他們對於知識產權是很尊重的,很多東西他可以讓我們看,給我們一個啟迪,但是不可以分享。

新加坡的培訓結束了,有些東西就像公教局的領導説的“國情不同德國的經驗我們不能照搬”一樣。新加坡的職業教育辦的很好,給了我們很多的經驗,但是由於我們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照搬是學不來的。但留給我們的啟示確實終身受用的————職業教育要面向的是市場,必要時還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傳授社會上應用的技術,要開發有趣的實驗來把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培訓是結束了,留我我太多的感悟需要去消化,去在教學中應用,可謂任重而道遠,我會努力的。

第3篇

20xx年7月7日至8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的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為時近一個月的培訓學習。對此我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遇,不僅對該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技能知識的學習、還對該學院的教學管理與質量控制、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課程開發與管理、以及新加坡先進的教學理念來進行此次學習。經過本次培訓,不但開闊了我的視野、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更重要作為一名職教人,對職教有了更多、更新的認識。下面我就此次學習培訓的做簡要總結。

新加坡給我的印象可以用這樣幾個詞來概括:袖珍、美麗、發達、文明、和諧。新加坡國土僅682平方公里,東到西42公里,南到北21公里。新加坡享有“花園式的城市”之美譽。可以説看不到一點裸露的泥土地,到處都是鮮花、草地、翠綠的樹木。天是那麼的藍,水是那麼的清,公路是那麼的乾淨,空氣是那麼的清鮮,讓人感覺身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新加坡經過短短几十年發展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繁忙的港口,公路、地鐵、智能大廈到處都彰顯着科技的力量。新加坡文化是中、西文化的合壁,公民文明用語,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爭坐位,相互禮讓。不管什麼膚色的人即便是男士舉止都很温文爾雅。新加坡的治安相當好,走在大街上,一般是看不到警察的,在地鐵、商場不用但心遭遇扒竊,交通秩序井然,行車文明,很少發生交通事故。新加坡人熱情,身在不同膚色的人羣中,卻讓人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和諧之美。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用我們的習慣可分三個層次:一是基礎教育,國小和中學;二是中等職教,工藝教育學院(2年)、初級學院(2年)或其他,這一階段類似於我國的中專、中職;三是高等教育,理工學院(類似於我國的高等職教)、大學(類似於我國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新加坡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工藝教育學院(國內的中等職業教育)和理工學院(國內的高職教育),其中工藝學院有12個校區,理工學院5所。

新加坡職業教育的特點首先是有超前教育理念:既教育不僅要培養科學家,也要培養技術工人;不但要培養管理者,也要培養會掃地的人。其次是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實訓,他們訓練的目標是學生在工作的第一個月內就要為僱主創造效益,職業院校的教學設備往往比工廠設備要先進,保證在教學中學生能夠掌握最先進的設備使用和操作方法,畢業後才能指導企業進行生產,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進行創新、研發。另外,新加坡政府為保證職業教育高質量,對專業師資要求很高,規定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必須是大學畢業後在企業工作3年以上的人。所以在新加坡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了職業技術培訓作為自己的教育方向。因此,新加坡的職業教育非常先進,技術工人水平很高。

教學工廠是南洋理工學院辦學的核心特色。所謂教學工廠是指將工廠的環境引入學校,在教學環境中營造實際的企業環境,通過企業項目和研發項目使學生能將所學到知識和技能應用於多元化。這種教學理念實施給學生以真實的學習和訓練,到企業就能很快地適應並投入工作。

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管理通過了iso9001認證,管理程序規範、嚴格,各項教學準備工作都有規定的流程,要求細緻明確。設有學科督導、協調講師、輔導講師。同時在對學生的教學組織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如專業課程階段的“雙軌制”、學分制等。

南洋理工學院各專業都有各自的專業實訓中心,中心內配備齊全的教學設備,而且大都為企業贊助的目前最為先進的設備,涉及的專業技術也是最先進的。此外構建有先進現代電子信息平台,學院內任何地方均可免費無線上網,在每個實訓中心都配備有學生用的計算機,上課大都為多媒體教學。另外學院的圖書館內配備有先進的電子資源管理系統,每個教師和學生都能憑自己的校園卡在電子圖書館裏找到自己所需的電子資源。如教師的教案課件以及各類總結都可以在電子資源庫獲取;另外學生還可以在詞庫找到自己想要的電子教材以及相關學習錄像。

南洋理工學院的領導將教師的發展視為與學生的發展同等重要。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師進學校前要有3—5年在企業工作的經歷,每年教師要有20%的時間花在項目開發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理工學院的教學。目前,國內對職校的教師提出了“雙師型”的要求,我想最好是“三師型”=“教師”+“技師”+具有創造力的專技人才。學校可以將專業課教師輪流送到企業去實踐,增加對教師培訓的資金投入,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學習,鼓勵教師參與項目的合作或自行開發,經濟上採取一定的激勵措施。

南洋理工學院在實行“學分制”的基礎上,還對學生進行期中會考和期末考試的考核制度,在考試的類型中分有幾百人的同在一個考場的統考,項目考試等,對考試作弊的學生將進行全部考試科目零分的處理,對考試不及格的科目將進行重修,不設補考。這樣嚴格的學生學業的考核制度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學習的自覺性。

與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繫與合作,如通過與企業合作開發項目,主要目的在於一是可以將此作為先進科技的試用平台,掌握市場新動向,提供師生高層次的專能發展,提升教職工員與學生的科技知識,跟上先進的科技水平。二是的在開發的過程中能培養教職員工、學生的團隊精神。三是為學生提供了與企業實際接觸的機會,同時通過與教師一起開發項目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最大潛能,為培養具有開發能力的專業技能人才這一目標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學校為企業提供專業人才、解決技術難題或設計開發項目和產品,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雙贏。當然同時也賺取了科研經費。

這次學習讓我真正的從實際動手出發,完整的瞭解和學習到網絡技術方面的專業技能操作知識,瞭解了下一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學會了路由器、交換機的設置,並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網絡設置、操作系統設置、集成測試等方面的項目開發,也為下一步把這些知識帶到學校打下了基礎。

此次的培訓學習,雖時間不長,還有許多問題我還了解不深,但我開闊了眼界,通過這一次的學習,我看到了國外發達的職業教育,真正體會到職業教育的威力。相信,在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只要我們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努力開拓,不斷創新,職教一定會迎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dq5v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