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電影《奪冠》觀後感16篇 挑戰極限、拼搏不息——《奪冠》觀後感

電影《奪冠》觀後感16篇 挑戰極限、拼搏不息——《奪冠》觀後感

電影《奪冠》講述中國女排40年的興衰歷程,揭示了背後無數個奮鬥的故事。片中有一句話“要讓世界記住中國女排,就必須以金牌來向世界證明”。這部電影記錄了中國女排的艱辛歷程,向觀眾傳遞了體育精神和奮鬥精神,讓人深受啟迪。

電影《奪冠》觀後感16篇 挑戰極限、拼搏不息——《奪冠》觀後感

第1篇

這個國慶假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外出遊玩的快樂,也不是在家看書的安逸,而是觀看電影《奪冠》帶來的感動……

影片開始不久,老教練站在訓練場上,對新來的陪打教練和老女排隊員説:“中國女排是什麼?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我的心一顫,“我們”是誰?我帶着疑問繼續往下看。當我看到7號隊員負着腰傷上陣,為主攻手郎平贏得寶貴的休息時間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面對日本對手遙遙領先,女排隊員凝成一股勁、咬牙死瞌、要球不要命、絕地反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女排奪冠,大家都衝上大街敲鑼打鼓、搖旗歡呼吶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我明白了,正是因為女排隊員心裏裝着“我們”,用五連冠一次次證明了“我們中國人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多想到“我們”而不是“我”。

影片放到2008年中美女排大戰,美國女排戰勝中國女排時,鏡頭拉近,椅子上球衣usa字母映入眼簾,美國女排教練郎平平靜地站起來,拿起球衣,背上球袋,緩慢地走出賽場,對身邊的歡呼聲、吶喊聲、怒罵聲充耳不聞,眼裏卻分明閃着點點淚光。這點點淚光啊,刺得我的心一痛,似乎感應到了她心裏的'糾結、矛盾和哀傷。是啊,作為一名曾經的中國女排隊員,一名中國人,她當然希望中國女排再次奪冠,但作為一名職業的美國女排教練,她也希望自己帶的隊伍能奪冠啊。這“點點淚光”不正是我們中國人對祖國深沉的愛嗎?

鏡頭來到2016年中國女排備戰里約奧運會,新女排隊員狀態不佳,不明白“為了誰打球”、“愛不愛排球”,郎平教練把她們帶回當年老女排的訓練基地。一天深夜,曾經的陪打教練來到基地,摸着牆上的球印對夜宿球場的新女排隊員説:“這牆上的每個球印,就是以前那幫傻姑娘,一個球一個球給鑿出來的。”“我們那時什麼都沒有,但我們有‘這個’。”教練指着心口説。我的心一震,“這個”是什麼呢?當我看到新女排隊員迎戰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女排,她們拋下包袱,放開了打,豁出去了打,頑強拼搏,把比分一分一分咬下來,最後逆轉奪冠時,我明白了“這個”是什麼。要知道當時的女排處於低谷,排名下滑到世界第七,多少年沒站在冠軍領獎台了。“這個”不正是一代代女排不放棄、不言輸、竭盡全力奪冠的團隊精神嗎?“這個”不正是我們國家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精神源泉嗎?

看完《奪冠》,我明白了,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心裏想着“我們”、眼裏含着“淚光”、胸裏懷着“這個”,就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奪冠”。

電影《奪冠》觀後感16篇 挑戰極限、拼搏不息——《奪冠》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電影《奪冠》上場。這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劇情片。2016年8月22日,里約熱內盧。時隔12年,女排姑娘們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女排姑娘們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提起“女排精神”,就如郎平所説:不是勝利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了,它是恆久存在的。“女排精神”是一種力量,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一種默默付出頑強到底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比分落後,還是稍稍領先,或者不相上下,我們的女排姑娘們都體現出每球必爭的決心,詮釋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拼搏精神永遠是中國競技體育之魂”,這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拼搏精神,不僅僅能夠喚醒大國夢想,也足以振奮13億多中國人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團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説,女排姑娘們就是團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女排姑娘們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我們要繼續弘揚學習女排精神,學習她們團結奮進、一致向前,永不言棄、敢於拼搏,逆境奮起、不驕不餒,愛國情懷、大國風範,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意義之處。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多優良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意志品質,現如今,女排精神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從世界盃冠軍到世錦賽,再從奧運會到亞錦賽,女排姑娘們的運動員們用自我的努力和實力證實了我們頑強拼搏、奮勇前進的精神。在諸多采訪中,令我不禁淚目的就是郎平指導那一句:“只要穿上帶有中國國旗的衣服參加比賽,我們的目標就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行為,這是在向世界證實我們中國的實力,女排姑娘們不以自我奪冠作為目標,不以奪冠為利益,升國旗、奏國歌,女排的運動員們這是把國家同自我相連。這是女排精神,一切以國家為重。

女排精神還有紮紮實實,勤學苦練;女排精神還有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女排精神還有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女排精神還有刻苦鑽研,勇攀高峯。

世界上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所有的競技體育沒有紮實的本領、刻苦的.訓練,都是無法突破的。我相信每一個運動就有他們所擅長的技能,可是,從小練習,日復一日,應對傷痛依舊頑強拼搏,這些才是每一位體育健兒能走到今日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學習的精神。排球作為一項團體運動,必不可少的就是團隊精神,回望上世紀,中國在設備基礎設施不好的條件下,女排團隊也用自我的合作與團結戰勝了種.種困難,無論是硬件設備上,還是自身實力上,女排人有着釘子一般的精神,團結一心,像一隻手,手指雖然單獨有自我的長短,可是團結起來,緊握起來就是重拳,是能到達一切的重拳。

女排姑娘們,世界第一!可是她們的的世界第一不是簡單而來,而是有着精神支撐,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前進!

第3篇

中國女排的故事幾乎家喻户曉,電影《奪冠》力求從更深的層面對細節進行發掘,力求展現中國女排為奪冠而經歷的艱辛歷程。影片同時也提出了女排精神是否過時的疑問。

據説當初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後,人類幸好還保留了一件東西,那就是希望,正是希望讓人們堅持向前。中國女排低谷時期,臨危受命的郎平説過,她只是給人們帶來暫時的希望。話雖這樣説,郎平卻竭力把這希望發揮到了極致,最大程度激發隊員藴藏的能量,她更想要的是一支積極陽光的中國女排,看重的是樂在過程以及精神的永存,並不是寄全部希望於奪冠。在與實力相當的巴西女排決賽中,理性地説勝負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退其次了。事實上,不管曾經幾連冠,長勝不敗是不可能的。

你為什麼打排球?這個問題並不是可以簡單回答,甚至都無法用語言來確切表述,但又是一個不得不回答的根本問題。朱婷打排球最初就是為了能夠離開農村,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但在老一輩女排精神的激勵下,她將自己的目標擴展並逐漸得到昇華,成就了球隊以及自己人生的輝煌。奪冠路上每個隊員的人生中,都具有類似的昇華過程。當然能有中國女排這樣的平台,她們是幸福的。

郎平率領女排奪冠的經歷再次證明,解決思想問題是首要的。到了一定年齡才能體會到,快樂和解放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是件多麼難求的事,但它又會激發出多麼大的能量。推及我們每個人正在做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問自己是為什麼,可以嘗試在心底回答一下。

其實每個人都有着追求的天性,追求更多精神的愉悦,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社會學專業名詞來表述,就是具有自我實現的欲求。但追求是要付出的代價,就如同看電影《奪冠》要花錢買票一樣。每個人欲求的目標應該是無上限的,就看你願意付出多麼大的相應代價,這可不是説説那麼容易,更不是電影所能夠完全展現出來的,例如朱婷深夜裏的獨自痛哭。越高的目標越容易產生灰心的`情緒,因為難度等級會讓你對正在和將要的付出產生懷疑,從這個角度説,對影片中自願退出發隊員,應該是可以理解的,誰又不曾知難而退呢?做不了英雄不可怕,只要心中依然敬慕英雄。

雖然個體的目標最初往往顯得私人、零碎、渺小,但當心往高處的時候,普通人的大事小情足夠昇華出意義。如此,對自己的存在便少一些懷疑,不再糾結是否身體殘疾,不再糾結能力大小,最大程度地享受人生就好。精神昇華了,付出大約等於收穫的公式也就容易成立了。這不是雞湯,是切切實實的事實。

不可否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觀眾正是被女排精神召喚走進影院的,試圖尋找某種東西。推薦觀看《奪冠》,在觀眾的潛意識裏,必然能夠得到某種激盪,作為一名辛勞的普通公民,不斷的激盪也許是不可少的強心劑。女排站上領獎台,國歌響起,你是否油然而生出莊嚴和激動呢?往大了説,家國多事之秋,恰恰最需要振奮的女排精神,電影《奪冠》正當其時!

第4篇

女排是一個最能體現團結的項目。昨日我們倒是被《奪冠》所吸引了,這部電影是以女排教練郎平所展開的。

郎平剛進女排國家隊時才1979年,當時的她才18歲,僅僅是一個替補。只有用100公斤的槓鈴經過深蹲,才能真正地練排球。在排陪打教練的督促下,最後終於扛起了100公斤的槓鈴做了兩個深蹲。那句:“一萬年太久,只朝夕。”刻骨銘心。

以為如此就能真正打排球的`她,卻又被教練單撇了出來。教練告訴她:“當你扣一萬次球的時候,她們已經扣了五萬次了。”

在中國女排隊和中國最強的男排比賽時,郎平終於可以打一場比賽了。男排真的很厲害,一直在連續贏女排隊,陪打教練説:“郎平,如果你能打贏我們,我陪你打一輩子!”

郎平終於打贏了這場比賽。中國女排又從1981年到1986年得來了最輝煌的五年,五年啊,“五連冠”!自此以後她去美國當了教練,當初的陪打教練成為了中國的教練。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輸給了郎導帶的美國隊。

2016年郎導毅然回國,當起了中國女排的教練,成為了歷史以來中國第一位女教練,郎導從原來的七八個人的中國隊又增至了100人,百人裏挑七個人打里約奧運會。

因為巴西曾經以18比1的成績完勝過中國,所以巴西十分囂張。卻沒想到郎平帶着中國姑娘打敗了巴西。後面接連打敗其他國家,站上了最高的領獎台。

雖然東京奧運會中,女排輸地很慘。但我們相信中國還能重回比賽,加油吧,中國姑娘!

some people live in dreams,some like reality,and some like to turn one into another。(有人活在夢裏,有人喜歡現實,有人喜歡把一種變成另一種。)——郎平。

第5篇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户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徵程上奮進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着“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於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鬥的標杆和座右銘,鼓舞着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直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繫在一起,併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捨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天,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直在豐富內涵,一起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第6篇

四年前,我和爺爺奶奶圍在電視機旁,看女排奪冠,四年後,我和爺爺奶奶來到電影院,再次看到中國女排奪冠。

從小我就聽爺爺説,“女排,是我們這代人無法忘卻的記憶”。當然,我也看過不少次排球賽,其背後的競爭和艱辛也聽爺爺説過。時逢佳節,和家人一起去影院,觀看《奪冠》,女排精神第一次完整地呈現在眼前,那一幅幅令人心酸的畫面深深的撞擊着我,久久不能平靜。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黑暗的夜晚,破舊的訓練場裏,時不時傳來球猛烈撞擊的砰砰聲,屋子透出的絲絲亮光在寒風中顯得孤獨。這便是當時的國家女子排球隊,整個訓練場只有一個球場,周圍的區域除了幾個舉重器材便再無其他設施。

此時的日本、美國已採用計算機代替人計算球員的各項數據,反觀當時的中國,沒幾台這樣的機器,更不可能運用到排球上。但這不足以阻擋中國女排強大的意志。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就拿勤奮來彌補。

精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訓練時,木質的地板經常會把手搓的血肉模糊,木刺常會扎進手裏,即使帶着護膝,也經常因救球摔倒在地,疼得站不起來……

勤奮,終有一天會化作決賽場上的勝利,當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全場唱起中國國歌,平時的苦,又算些什麼?

此後,由郎平帶領的中國女排勇奪五連冠,讓一代中國人以排球為自豪。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郎平的運動員生涯結束後,中國女排也落入低谷。

因為自身的.負擔和女兒在美國讀書的原因,2004年,郎平接受了美國排球隊的邀請,擔任美國隊教練。2008年,郎平帶領的美國隊在半決賽擊敗了中國,遭到國人辱罵。

30年前,她帶領老女排衝出亞洲、走向世界,30年後,面對很多人的不解,她毅然提出改革措施。

新一代女排被帶活,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再次獲得世界冠軍,這,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我們需要女排,需要女排精神,需要她們傳承精神,需要看到她摘取精神桂冠!

第7篇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户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徵程上奮進供給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着“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於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鬥的標杆和座右銘,鼓舞着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向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繫在一起,併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捨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日,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向在豐富內涵,一起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第8篇

女排主教練郎平曾這樣説“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是你一路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然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這樣的“女排精神”,你又“get”到幾分呢?

在“長風破浪會有時”中挖掘“carry全場”潛力。仍然記得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在決賽中,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靠着一分一分的.爭取,艱難地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也是那一年,我認識了“中國女排”這支隊伍。這條漫長的路途中,中國女排,拼搏過,奮鬥過。淚水無數次揮灑在奧林匹克賽場,每次都有不同的味道,每次都有不同的意義與價值,但是她們的信念始終如一,那就是努力去贏,小至個人,大到國家,每個人都有“carry全場”的潛力,都需要這種不服輸、努力去贏的韌勁,這就是成功的鋪路石。

在“豪情萬丈衝雲霄”中揮灑“捨我其誰”熱血。時至今日,站在新的歷史潮流之上,中國社會不再需要一場比賽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然而,“女排精神”卻值得讓每一位中國人鼓勵和稱讚,哪怕前面是萬丈深淵,也要放手一搏、縱身一躍,這種“捨我其誰”的頑強拼搏精神,放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是值得學習的。有句話説得好,如果女排不拼搏,她們將失去女排精神;如果女排不拼搏,她們也將丟失了心氣;如果女排不拼搏,她們也不會獲得世界冠軍。如果我們不拼搏,縱然豪情萬丈,也無濟於事。

在“眾人拾柴火焰高”中練就“風雨同舟”本領。一支優秀的團隊,得益於每一位隊員。“木桶效應”眾人皆知,只有各補短板,團隊的實力才能超常發揮,“中國女排”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各司其職,風雨同舟。主教練郎平説,“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正是為這個共同的目標,中國女排將團隊合作的“洪荒之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朗婷組合”演繹一次又一次的佳話,“暖心朱婷上線”暫停間隙為隊友擦汗,也讓人心頭一陣温暖。

從“女排精神”到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成功的定義也許略有不同,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唯有拼搏,方能致遠。

第9篇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郎平為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的三個不同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與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作為中國體育最大的ip,拍好中國女排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並沒有涵蓋一切,而是做了一個關於兩代女排球員和三場比賽的減法故事。《奪冠》不是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創性作品,但之前的作品大多是沉默的,遠沒有《奪冠》那麼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的特殊主題外,陳可辛還掌握了拍攝技巧、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

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要恢復過去30年,135分鐘的.電影時間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説,過去兩年的故事可以拍五部電影。如何選擇,如何更準確地恢復和展示女排的精神,需要導演和編劇做出選擇。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比賽是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以3-2擊敗日本隊,贏得了中國三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比賽是2016年裏約熱內盧奧運會,但這部電影並沒有專注於中國在決賽中以3-1擊敗塞爾維亞,而是專注於與東道主和世界第一巴西的八強比賽。

雖然這兩場比賽已經持續了35年,但它們是中國女排祖國第一、團結合作、頑強奮鬥、永不放棄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球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20世紀60年代,被稱為東方女巫的日本女排在大鬆博文的訓練下創下了118場國際比賽的連勝紀錄。中國隊在大阪贏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這不言而喻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説,如果你不能贏得這場比賽,你會後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和巴西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以前很小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鞏俐稱出演女排英雄壓力與挑戰並存。

第10篇

鐵榔頭“郎平”帶領女排姑娘們一次次奪下桂冠,成為國人的驕傲。“只有拼,才會贏”的女排精神也激勵着國人自尊,自強的民族魂。

2020國慶檔,由鞏俐飾演“郎平”,中國女排冠軍隊本色出演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上映,帶你重看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

高速旋轉的左手暴扣,飛身而出的跪地撲救……帶你感受這一場場酣暢淋漓的比賽。

電影時間跨度長達30多年,講述幾代女排的熱血故事,電影主創也因此全力以赴,打造看點紛呈的大銀幕精品。影片從選角、服裝到場景、道具無不精準到位,真實再現多個重要歷史節點,帶觀眾重温中國女排的全民記憶。

從衝出亞洲,到笑傲世界排壇,中國女排已經成為中國力量的符號。新一代女排正是中國女排的代表,電影也將展現她們被選拔入隊、刻苦訓練的過程。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巔峯一戰,更將是電影中的華彩篇章。

更難能可貴的是,電影將展現女排姑娘們在賽場之外,有血有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首次“觸電”的冠軍們,不僅要表演電影激情的比賽場面,更多許多文戲和情感戲。

因為都是體育題材,開拍之初,有很多人拿它和口碑爆款《摔跤吧爸爸》以及《絕殺慕尼黑》做比較。

可相比上述兩個前作,它講述的故事,大眾實在過於熟悉。如何既有戲劇衝突,又能真實重現真人真事,對導演和演員都是極大挑戰。

不過,鞏俐+陳可辛+黃渤,無論哪個角度看都是黃金搭檔。

知名導演陳可辛和國際巨星鞏俐的加盟,即將帶我們回顧這30多年,中國女排走過的路,和一再被提及的.“女排精神”。

而這段歷史上,最不可忽略的標誌性人物——郎平。30多年來,她是唯一一個始終備受讚譽的體育人物。

2020年,一個是聞名國際的大導演,一個是對中國體育競技有卓越奉獻的前運動員現中國女排教練一把手。因為排球,他們又聚在了一起,他們都帶着對中國體育的崇高敬意,帶着最純粹的赤子之心,讓大家重新認識中國女排。

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在《奪冠》中緩緩拉開。

這不僅是中國女排頑強拼搏的故事,更是讓全中國人民銘記的光輝歷史!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博的時代最強音。也讓我們更期待這部電影!

第11篇

奪冠講述了一種體育運動——排球,但它更加演繹了中國女排的種種精神。

故事開始,年輕的陳忠和進入女排國家隊當陪練,他看到所有的女排運動員都在練習排球,唯獨郎平正在練習舉重。十八歲時的郎平已被招進國家對,她的教練給她的要求就是舉起一百公斤的重物才能碰球。她後來終於成功舉起一百公斤的重物並開始練習排球,她與陳忠和也成為了朋友。教練對她們的要求特別高,被排球砸到了她們也必須忍者,每個人身上受的傷都很多,雖然很疼。訓練時額頭上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流,每個人的眼眶都發紅。她們這麼努力是為了迎接中國與日本的對決。日本女排被稱為是一支“打不死”的球隊,無論你領先多少分,她們總會追回來。所以中國女排隊員們更需要加強練習,也會更累更辛苦。

終於,女拍們熬到了這一天,在球場上,觀眾們歡呼聲特別大,整個賽場都要淹沒在歡呼聲中了,中日女排世界盃大賽正式開始。剛開始,日方隊員們精神狀態特別好,剛開場就領先中國隊好幾分,中國隊球員們不甘落後,奮起直追,在最後一場終於以17:15領先日本隊兩分,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此後,陳忠和和郎平選擇了兩條不一樣的路:郎平選擇出國留學,作文而陳忠和則在國家女排隊擔任總教練。好多年後兩人再次相見,卻是在賽場上見面的。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郎平在美國留學時被美國女排邀請做了美國隊的總教練。在賽場上,郎平身穿美國排球隊隊服,用英語給隊員們講述戰略,這場比賽美國隊勝了中國隊,郎平也因此招來了一片罵聲。她卻絲毫不在乎,與陳忠和仍是好朋友,由此可見,競爭並不必然傷害友誼。

在這以後,中國女排陷入了低谷狀態,好多人已經對中國女排不抱希望了,認為女排不會再打出好成績。正當這時,郎平回來了,她向女排協會提出女排改革,篩選出好多新隊員,也參加了很多場比賽,然而這些比賽她們都輸了,對此,女排協會對郎平提出了質疑。郎平卻依然堅持自己的.做法帶領中國女排與世界第一的巴西對進行對決。賽場巴西隊的觀眾歡呼聲遠遠超過中國隊的聲音,歡呼聲似乎會把整個屋頂掀翻。巴西女排也展現了她們的實力,是真的特別強。中國隊也沒有膽怯,比賽中分數有時還超過巴西隊。在最後一場比賽中,郎平調整戰略戰術,後排朱婷最後一個扣球贏得了全場比賽的勝利。紮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同甘共苦,頑強拼搏,女排精神就是如此,有哪一點不值得我們學習呢?

第12篇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文藝作品的解讀都有多面性,哪怕如《奪冠》這樣的國慶檔期主旋律電影都不例外。有人把它看成《郎平傳》,有人把它看成《郎和陳的故事》,我看到的是價值觀的變遷,集體和個人關係的變化。

老女排能取得五連冠,這是集體主義的勝利,外在條件貧乏不堪的情況下,正是強調“我們”而非“我”,才最大限度凝聚了力量,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彌補了技術和科技的.不足。這也是我們理解的女排精神的第一個層面,拼搏,努力,即便一身傷病,也無怨無悔。

郎平執掌中國女排,女排隊員已經是九零後,這代人已經不是靠空洞的雞湯和體制的壓力所能動員。所以會有陳鹿離開考大學,丁霞會説她心中的那個人就是她自己,朱婷會咆哮“我會成為你,你滿意了嗎?”郎指導不愧是具有國際視野的金牌教練,她的三大改革除了戰略戰術的意圖,還有很核心的一點,就是尊重每一個個體,所以會變“主力——替補”為“首發非首發”,會鼓勵球員們談戀愛,會對朱婷説“你們應該打出你們自己的排球,你不用成為我,你只要成為你自己。”我覺得這可能是電影表達的女排精神的第二個層面:尊重每一個個體,讓每個人成就自己,而非僅僅只是在為集體去努力。

集體主義和尊重個體其實並不矛盾。新一代女排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比賽,還看到了同樣精彩的隊員,惠若琪、張常寧、丁霞等等,我們喜歡這批女排隊員,不僅僅因為她們獲得了冠軍,不僅僅因為她們膚白貌美大長腿,還因為她們真實而個性紛呈。

讓每一粒種子都能肆意蓬勃,春天會更加温暖而熱烈。

第13篇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看了《奪冠》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像中國女排一樣,歷經坎坷磨難,又是定檔又是改名再定檔再提檔。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講述了郎平初期而不平凡的一生。

1981年,全國共有電視485萬台,按照全國8億人口計算,平均每165位中國人才擁有一台電視,而這一年,中國女排拿到了首個世界盃冠軍。80年代的世界盃,是幾十個人,甚至幾百的人擠在一台電視機前觀看,當看到中國女排拼到最後一刻,終於拿下冠軍時,頓時全國人民沸騰,大家相繼湧上街頭,歡慶着來之不易的冠軍。

其實這部電影裏還藴含着一些道理,比如在電影中郎平與朱婷的一段對話:

車爾尼雪夫斯基説過:“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人世間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是啊,沒有什麼人是沒有缺陷劣勢的,不要老和他人攀比,老想着去成為他人,不必成為別人,只要好好的成為自己。

還有一個道理,也令我印象深刻,郎平因為身高太高,負重輕,教練一直沒有讓郎平摸球,她自己認為只有堅持下來的`人,才能走到最後,只有更努力,才能摸得到球。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正是這個道理。

我現在已經是一名國中生了,要懂得控制自己,懂得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懂得不怕吃苦是幹好一切的前提。只有不斷地去提高自己對學習的意識,德智體美勞才能全面發展!

第14篇

在1月19日,電影《奪冠》首映禮開啟,並且還發布了片尾曲。這部由陳可辛監製的影片能在春節檔成為最大的黑馬嗎?成為了大家最期待的事情。而鞏俐在出席這次首映禮的時候,身穿着黑色的運動服並且素顏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奪冠》的演員陣容除了鞏俐之外,還有黃渤、彭昱暢、吳剛等等,他們也在首映禮中出場。據觀眾透露,電影中最引人淚目的地方,是女排的訓練、日本奪冠以及新女排相互鼓勵等這些地方。

鞏俐在現場的狀態也比較好,她在剛剛開始女排拍攝時,就曾亮相在觀眾面前,酷似郎平的北影,讓大家記憶深刻,所以,大家對鞏俐老師的評價十分高。

而在片尾曲中,歌詞也非常燃,“不想變成粉末”等等。但是眾多網友在已經發布的預告片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就是《奪冠》的拍攝地選擇的地點是天津大學。

郎平站在台階上面對新聞記者發言的一張圖片,背後的建築就是天津大學的1895行政服務中心,也叫做天津大學杏蓀樓。

因為天津大學的`創始人是盛宣懷,他字杏蓀,所以命名為杏蓀樓。它的外表磅礴大氣,設計的尺度把控得非常好,讓人感覺到大氣的同時又不失一股親切之氣。

後面的第二幅圖中,郎平身穿紅色的運動服,在一棟大樓前仰望燈光。這棟建築的外觀一看就覺得十分特殊,非常吸睛,由八根圓錐形的建築當作外表支撐。

這一棟是天津大學的綜合體育館,建築由室內體育活動中心和游泳館兩部分組成,環抱式的結構溝通着建築的南北和西東。

第三幅圖是女排運動員們在晚上進行訓練。這個地方是天津大學公共大廳的屋頂,非常有幾何形狀的美感,並且將光線運用得十分巧妙。

第15篇

10月25日下午,我兒子説,你寫文章沒有題材能行,我們去看場電影吧!票己訂好,説走就走,我已二十多年沒看過電影,心情忽然特別激動。

由陳可辛導演,鞏俐出演女排英雄郎平,電影《奪冠》開始了,這是令我期待已久的體育片,這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很喜歡看的女排比賽。整部影片回顧了中國女排振奮無數國民的奪冠之路,重温跨越幾代人的集體記憶,看《奪冠》讓人熱血沸騰,女排精神又一次被提起。對於這個詞,90後們尤其是95後或許不如我們那一代熟悉,然而就是這樣一幫90後為主力的女排隊員,在為第一代女排精神做代言人,在郎平教練的帶領下,將女排精神如火炬一般傳遞了下來。

隨着電影的播放,回顧這些年來中國女排在我心中的形象,跟隨12個女排健將的身影,他們身着中國紅的運動服,那神釆飛揚的情態簡直讓我羨慕,讓我鼓掌,讓我的`心為之飛翔!

影片中中國女排於1981年在世界盃上首次奪冠,讓全國人民都為之振奮。之後,中國女排又在幾年的時間裏締造出五連冠的偉業,成就了中國體育界的奇蹟,學習女排精神,振奮中華,成了中國人民的共同口號。

第16篇

今天,我和媽媽去看了一場電影,名叫《奪冠》。裏面講的是中國女排訓練和比賽打球的故事。

裏面最感人的'是:中國女排比賽打到最後,進入淘汰賽了,她們面對的是世界最強的巴西女排隊。中國女排隊員們覺得沒有希望了,她們的體力也堅持不住了,她們覺得自己一定會被淘汰的。可她們的教練郎平説了一句話“只有拼才會贏”。這句話深深地鼓舞了她們,她們振作了起來,靠着頑強的毅力,勇敢拼搏終於打贏了巴西隊,奪得了冠軍。

為了贏得排球賽,她們在訓練的過程中吃了很多很多苦,她們磨破了雙膝,一絲絲血從護膝裏流出來,可她們沒叫過一聲痛。在接排球的過程中,她們一次次躍起又一次次跌落,身上被地板磕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可她們頑強地從地板上爬起來,不管身體上的傷痛,繼續苦練着。看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

我想我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也要像中國女排那樣不怕吃苦,頑強拼搏,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dxx5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