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高温作業心得2篇 炎炎高温下的工作心得總結

高温作業心得2篇 炎炎高温下的工作心得總結

在炎炎夏日,高温作業給工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為了更好地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我們深入探討了高温作業的心得體會,總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和經驗。本篇文章將分享這些心得,併為大家帶來更多高温下工作保護的實用建議。

高温作業心得2篇 炎炎高温下的工作心得總結

第1篇

廣東省勞動保障廳等六部門近日聯合發佈了一個“高温津貼標準”,規定:室外作業和高温作業在崗人員每人每月可享150元,非高温作業人員也可以享受每人每月100元的高温津貼,津貼發放時間為每年的6~10月。

廣東是個高温地帶,廣東也是建設大省,相對來説,對一線高温作業工作人員多一點關懷,相比全國其他省市更為迫切。所以,看到這樣一個具體而又明確的新規出台,筆者還是感到十分欣慰。輿論高呼高温關懷多年了,終於見到了這樣一個結果。這當然是好事。只不過,在欣慰之餘,筆者也有點擔心,這些高温津貼能否真正發到那些一線工人手中?高温津貼有當然好,但如果發不對,發不當,再好再多的新規也枉然。

筆者有此擔心不是沒來由的。其實,國家對於高温作業應予適當補貼早就有明確規定,發放多年的所謂防暑降温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長期以來,這個規定執行得如何?全社會可以説是心知肚明,正如今年6月本報曾報道過的,在廣州,逾八成高温作業者享受不到,而坐在空調房的白領卻反而能享受。這樣的情況當然不是廣州所獨有,在全省甚至全國都有普遍性。

不該享受的享受了,該享受反倒享受不了,出現這樣的反差原因何在?最關鍵的就在於權利的不對等。在很長時間以來,我們是把高温津貼當作一種城市福利,是先有城市身份者才能享受的,因此,才出現坐空調的白領能享受,而那些真正從事高温作業的建築工、環衞工卻享受不到的.情況,因為他們絕大多數人是農民工,恰恰沒有城市身份,當然就失去了享受的機會。另外一點,高温津貼的發放,我們常常是有標準,卻對執行缺乏監督和強制力,這讓一些企業老闆可以根本不把規定當回事。

因此,對於廣東省的高温津貼新規,筆者以為,有固然好,但如果不解決發放機制發放監督問題,極有可能又變成城裏人“分豬肉”新福利,或者成為一紙空文,口惠而實不至。

高温作業心得2篇 炎炎高温下的工作心得總結 第2張

第2篇

5月份以來,高温天氣持續,xx鎮多措並舉,切實做好夏季高温防暑降温工作,確保轄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面對持續的高温天氣,xx鎮高度重視並制定了《xx鎮20xx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應急預案》,要求各村、各企業遇到突發事件時,必須第一時間啟動預案,嚴格落實各項保護措施。

利用逢集、傍晚羣眾納涼、跳廣場舞等時間段大力宣傳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識,提高羣眾防暑降温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範能力,號召羣眾注重個人衞生和公共衞生,尤其是食品飲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腸胃道傳染病的發生。目前,全鎮累計發放防暑指南xx餘份,電視滾動字幕xx餘次。

組織鎮食藥所、工商等單位專業人員對街道餐館、農貿市場、超市等進行“拉網式”衞生大檢查,敦促這些場所定期消毒殺菌,加強農村“流水席”廚師日常管理和教育,防止出現食物中毒;要求鎮衞生院、各村衞生室、敬老院儲備充足的防暑藥品,例如板藍根、人丹、風油精等,確保羣眾出現中暑後能夠及時得到救治;鎮農業中心深入各養殖場(户),從細節入手對養殖場(户)的防暑降温工作進行監管和指導,防範動物疫情。

一方面通過短信平台、微信羣等方式及時發佈高温預警,提醒室外施工人員避開高温時段;另一方面安排巡邏車對加油站、老舊小區、村組柴垛等容易有火災隱患的地方進行巡查,同時,着力抓好中國小生防溺水工作,在危險水域、部位設立醒目警示標牌,在事故易發地段設立專(兼)職巡查監管人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要求供電所加強電力供需預測分析,優化電力調度,落實錯峯避峯措施,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嚴防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施負載過大而引發火災、停電等事故;鎮水管所加強水廠運行管理,加強輸配水管網檢查維護,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原則,保障羣眾生活用水。

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要求各村、礦山企業切實做好高温期間的安全生產值班工作,嚴格執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報告制度,確保信息渠道的暢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nz2m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