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七擒孟獲讀後感3篇 孟獲的征服:感悟七擒無罪

七擒孟獲讀後感3篇 孟獲的征服:感悟七擒無罪

《七擒孟獲讀後感》是一篇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篇章。它描繪了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七次擒拿南方部落孟獲的壯舉。讀完這篇文字,我深刻認識到了諸葛亮智勇雙全的非凡才能和對國家的忠誠。這篇歷史傳記充滿了懸疑、戰略和情感,令人一讀難忘。

七擒孟獲讀後感3篇 孟獲的征服:感悟七擒無罪

第1篇

自從讀了《三國演義》後,使我受益匪淺,明白了《三國演義》裏的各種計謀,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等等。

?三國演義》主要講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無能,各路英雄好漢一齊除了官宦,有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等,消滅宦官後,為了分出勝負,構成了三國鼎力的局面,有蜀國、魏國、吳國。他們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之後又招兵買馬,東山再起,最終,魏國打了勝仗,建立了晉國。

讀了《三國演義》,我才明白為什麼劉備沒有贏,原先是張飛在和劉備會和的途中,被手下人殺死;關羽沒有防備,被孫權暗算,抓了殺死;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戰敗不到半年的時間裏病死了。這真可惜,想想之前那一些貪官被抓,我真開心。想到之後劉備、關羽、張飛還有諸葛亮死了的時候,又是多麼的懷念。

想想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沒有戰爭的瀰漫,僅有和平的光輝,在幸福中成長。我們應當感到驕傲,我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我們真的很幸福。當我讀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和老百姓血流成河時,我感到這實在是很悲慘。戰爭竟然連老百姓也不放過。

就是因為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歷史;就是因為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戰爭的可怕;同時我也學到了各種謀略,異常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他們很值得我學習。對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

七擒孟獲讀後感3篇 孟獲的征服:感悟七擒無罪 第2張

第2篇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第二十八章節《七擒孟獲》讀完以後我深深地佩服諸葛亮那種寬容的胸懷、聰明的頭腦。故事主要講諸葛亮在成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但南方蠻王跟雍闓等,起兵謀反。而諸葛亮就第六次放了他。孟獲已經加破兵敗,就只好從鄰國借來三萬騰甲兵攻打諸葛亮。諸葛亮沒動一槍一刀就一場火把騰甲兵燒了精光,然後七次擒住他,這時孟獲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便跪地投降並表示以後再也不謀反。

我覺得故事中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能七次擒孟獲讓孟獲心服口服,並跪地投降。而書中的孟獲非常蠻橫用十萬蠻兵橫衝直撞攻城可太輕敵結果被諸葛亮偷襲。途中逃跑又被攔冰殺個光最後想抓諸葛亮結果中了陷阱又被活捉。我在生活中有時也像孟獲一樣只會用蠻力解決問題。

上次,下課了因為唐明軒沒事找事把我説成“蘿蔔絲”,然後用手做成“猜到”在我身上狂切。我怒火中燒,隨手抓起唐明軒的水壺丟了。然後他又擠水放我身上。我抓住他得衣領,就把他壓在地上,掄起鐵一般大小的拳頭使出平生吃奶的勁往他身上瘋打。最後我還是被老是罰了,要是當時我有諸葛亮那樣寬容的胸懷、冷靜思考,就不會對同學大打出手,給老是添麻煩。

我從書本中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凡事都要冷靜思考,再做出決定,不能蠻橫不講理,不然的話就會造成更大的錯誤。

第3篇

在三國演義中,經典戰役不少: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六出祁山等,但我認為,其中最精彩的、最扣人心絃、最值得回味的,當數七擒孟獲是也。

剛看完這個故事時,我竟頗有些不解:諸葛亮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只要有贏的機會就不會放過,那他又為何一次又一次的釋放孟獲給他戰勝自己的機會?他是不是頭髮昏了?

公元220__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後方,率領軍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軍的時候,南方彝族某部落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進攻蜀軍。諸葛亮從手下那裏瞭解到孟獲不僅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豪爽仗義,在彝族中深得人心,所以想把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日後“平定中原,興復漢室”掃清障礙。

孟獲雖然很勇敢,但不擅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軍敵不過自己,就不顧一切衝上去,結果闖進埋伏圈被俘。孟獲本以為會被諸葛亮處死,沒想到諸葛亮不但給他鬆了綁,還把他放了。但孟獲並不服氣,當夜,他組織500名刀斧手偷襲蜀軍兵營,不料伏兵四起,孟獲再次被俘,但孟獲還是表示不服,要求給他機會再戰,雖然蜀軍將領們都認為不如把死不悔改的孟獲殺了算了,但諸葛亮力排眾議,微笑着又把他放了。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直到第七次被擒,孟獲不得不對用兵如神、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心服口服,遂心甘情願率部眾歸順了蜀漢政權。

其實答案已經藴含在故事中了,諸葛亮的七擒七縱應該是高瞻遠矚之舉。孟獲是南蠻的傑出首領,在眾部落中威望很高,感動了孟獲,就能感動他的族人。只有通過這樣,才能使南方少數民族真心臣服於蜀漢,才能永久平定南方。因為當時蜀國離這個地方很遠,再加上還有魏國、吳國要對付,難得分身,只有安撫住少數民族地區,減輕紛擾。一勞永逸的事情,諸葛亮何樂而不為呢?再説“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也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早就給劉備制定的治國方針,他怎麼會忘記呢?

在這場戰役中,《三國演義》將諸葛亮和孟獲的性格特點也可以説刻畫得栩栩如生。諸葛亮的老謀深算、深藏不露與孟獲的淺薄無知、魯莽無禮形成鮮明對比。比如説,在孟獲第一次被放回去前,諸葛亮帶孟獲參觀了蜀軍兵營,兵營裏全都是些老弱殘兵(大軍已埋伏起來),諸葛亮富有深意地笑了笑,特意問孟獲:“這兵營佈置得怎麼樣?”這足以看出諸葛亮很有謀略和心計,而孟獲卻不以為然,輕率地説:“如果你的兵營是這樣子,要贏你並不難!”這可以看出孟獲雖勇敢,但很輕敵,不知是詐,缺乏謀略。果不其然,當孟獲為晚上偷襲蜀軍軍營的計劃洋洋得意時,卻不知蜀軍早已做好準備。晚上孟獲一來,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再次被擒。

而且,除了這場戰役外,《三國演義》裏幾乎沒有其他的戰役能擒縱如此多的次數。我認為,這已經不是一場戰役,更是對首領膽識的考驗、心理的.考驗。諸葛亮的非凡膽魄和寬廣的胸懷使我不禁肅然起敬;而孟獲作為一個失敗者,他那種屢敗屢戰的精神和豪爽仗義的品質也是令人佩服的。

這場戰役最精彩的地方還是在諸葛亮運用的策略上。首先帶孟獲看兵營,讓他掉以輕心,然後等着他中埋伏,真可謂欲擒故縱,實為上策啊!還有,在孟獲營裏快斷糧之時,諸葛亮又答應借孟獲糧食,但需要孟獲親自出來,和蜀軍將領一對一比武,結果一連幾場蜀將都敗下陣來。蜀將當即傳達諸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並把糧食搬走。這既給足了孟獲面子,又使孟獲為諸葛亮的寬容大度所感動,一箭雙鵰,真不愧為諸葛孔明是也。

正是因為這場戰役的非同凡響,七擒七縱已成為一個歷史典故,也是一個成語,並常為後人所沿用。其實,這當中也藴含着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讓別人對你心悦誠服,才是真正的戰勝了別人,你説是不是這個理兒?

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機智。其中最能表現出諸葛亮機智的一篇文章是《孔明出師七擒孟獲》。

首先,他的機智表現在埋伏計上。有一次,孟獲見諸葛亮揮軍南下,就親自出來應戰。孔明在陣地後埋伏好人馬,叫王平在戰場上假裝戰敗,引得孟獲前來。孟獲不知是計,逞強好勝,一路追趕,正中諸葛亮的埋伏。只聽一聲炮響,鼓聲大震,魏延從山谷後面殺出來,切斷報孟獲的退路,生擒孟獲。這可真是埋伏用兵如神,機智擒拿孟獲。

在這篇擒拿孟獲的文章中,諸葛亮多次巧用計。除了埋伏計以外,還有誘敵計、將計就計、明守暗攻計、破解猛獸計、識破詐降計、火燒藤甲計。他一次比一次機智,一次比一次智慧。最後讓孟獲心服口服,乖乖地投降了。

啊!諸葛亮真是一名聰明、智慧、用兵如神的將軍啊!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對別人,有時並不一定要用武力去征服而是可以先獲得他們的心……這是我對《七擒孟獲》的感悟。

劉備死後,劉禪接位,諸葛亮為了平定南蠻,便點兵南征,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了南蠻王孟獲。孟獲不服,諸葛亮便放了他,還好酒好肉的招待他。後來,一次又一次……最後在第七次,孟獲他感動了,便歸順了諸葛亮,從此諸葛亮便平定了南蠻。三國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諸葛亮一次又一次放了南蠻王孟獲,如此這般七次,諸葛亮有着麼笨嗎?其實諸葛亮擒到的並不是人,而是心。從表面上看來這招並不強大,但為什麼卻成了三國演義裏最讓人稱道的一段佳話?

其實,諸葛亮最厲害的並不是他的`兵法而是他那一顆能包容萬物的心,讓大家都臣服於他的麾下,怪不得大家都佩服他!!

讀了《七擒孟獲》之後,我非常佩服諸葛亮,我以後要向他多多學習,他的智慧能讓我在生活中受到更多啟發!!

我喜歡《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諸葛亮和孟獲。南中蠻王孟獲起兵反叛,諸葛亮率兵平叛。第一次孟獲是因為驕傲被諸葛亮生擒。第二次他還是因為驕傲被生擒。後來諸葛亮使用計策,一次又一次生擒孟獲。第七次諸葛亮捉住孟獲後説:“再放孟獲一次。”孟獲痛哭着説:“丞相七擒七縱,從古至今,也沒有這樣的事情。要是我再不感恩戴德,那不就是無情無義的人了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諸葛亮七擒七縱的足智多謀,還有他做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從這個故事裏我學到了做事情要用頭腦,事前要想周全,要不然就會前功盡棄。就像孟獲的藤甲軍那樣被全部燒死。

我還學到了做事情要有恆心和毅力,才能做好。就像俗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講的道理那樣。

我還學到了做事情不能驕傲,要不然一定會失敗的。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要虛心,多學多問,增長知識。

我非常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教我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oykv5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