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3篇 "辛亥革命:歷史畫卷重現"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3篇 "辛亥革命:歷史畫卷重現"

《辛亥革命》是一部以辛亥革命為背景的歷史電影。該影片生動地再現了辛亥革命的艱難曲折和偉大意義。通過精良的製作和演員的出色演技,觀眾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事件,並對辛亥革命的英勇鬥爭和偉大成果充滿敬佩和感慨。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3篇

第1篇

是懷着沉重的心情看完《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的。觀後我百感交集,熱血沸騰,我想大聲吶喊……

我要大聲吶喊:吶喊一個朝代的無能,吶喊一個沉睡的巨人!

一個落沒的王朝總是平覆一個輝煌的王朝。在清朝歷史的足跡中,我找到了屬於康乾盛世的那一個,盛世滋丁,安居樂業。但畢竟康乾盛世畢竟只是曇花一現!更何況其經濟水平、軍事實力遠遠比西方的歐美國家落後呢。到了晚清,一時的盛世瞬間便成空中樓閣——1840年,英國第一次向古老封建的中國開炮,外國商人攝盡所能,大量鴉片浩浩蕩蕩破門而進。鴉片氾濫,氾濫了中國人們的心;鴉片蠱惑,蠱惑着麻木不仁的沉默者。它的一聲炮響打破了沉醉於“天國”的美夢。這只是一個王朝淪陷的開始罷,翻翻沉重的歷史吧——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甲午戰爭,八國聯軍……血寫的事實刺痛了雙眼。今天的我們不能僅僅為外來的侵略者的無理而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而感到憤慨,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透過歷史看清了所謂的文明人的嘴臉,當他們擦亮自己的鞋趾高氣揚時,還不知道腳底下踩碎了多少他們的“文明道理”。他們一次又一次在古弱國土上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野蠻的分贓。回觀歷史,那些歲月已過去,我們更應該撥開一切來看清自身的問題:閉關鎖國,思想落後,這都是一個民族致命的弱點。當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軍捕獲槍斃時,看看吶,圍觀的竟是一羣中國人啊!麻木的心有誰能喚?麻木的人有誰能喚!

我要大聲吶喊,為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你們是我們民族的希望!

觀看歷史,我們看到:在檀香山上,在興中會中,烈火待燃,炮火待發。各國志士,華人華僑決心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建立共和國。當武昌起義的炮火打響,黃花崗烈士林覺民正在給他的妻子寫《與妻書》……他的眼淚潛然而下,滴落化成了墨,寫不盡的纏綿悱惻,捨不得擱筆,一閣,就是永別。他沒有悲悲切切,而是大義凜然表現出一個男子漢愛國氣節。再看秋瑾被捕後,英勇不屈。1907年7月15日(農曆六月初六)凌晨,秋瑾被押到紹興軒亭口刑場,她目別祖國藍天,慷慨就義,年僅31歲。她以一腔熱血,終於喚醒了中華民族;還有許多許多這樣的仁人志士,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探索新中國,揮灑自己的滿腔熱忱……

辛亥革命的炮火,響遍武昌城頭。連綿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終成歷史。悲哉!秋之為氣;壯矣!瑾其可懷。寂寞黃花,碧血永悲:風雲變色,埋恨千古。青山有幸埋忠骨,有多少為革命而付出了鮮活的生命,而他們的功績是永遠也不會被歷史的風沙所沖刷,永遠不會……我要大聲吶喊,吶喊今天這個用無數生命會換來的世界!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3篇

第2篇

在這樣平靜的日子裏,我按照黨組織有關辛亥革命活動的要求,觀看了影片《辛亥革命》。在觀看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革命黨人不怕犧牲,為了心中的信念百折不撓、堅強不屈、頑強奮鬥的精神。在辛亥革命激清洋溢的氛圍中,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它為我們展開的歷史畫卷中貫穿了廣州起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武昌起義、陽夏保衞戰、十八省代表民主選舉大總統、清廷退位等諸多歷史事件。當我看到廣州、黃花崗等起義失敗的時候,我的心情和革命黨人們一樣悲憤和失落,但當看到武昌起義取得勝利的時候,心情又是那麼的無以言説,因為此刻已不知是喜是悲,沉重的心情揮之不去,為那再現的畫面,為那波瀾的心情。

每一個人都有值得自己花費一生去追求的東西,這就是生活的信念。影片中的他們認為,只有通過革命才能使國家得到真正的解放,才能使人民真正自由快樂地生活。為了讓社會進步,讓國家富強這是他們的信念,他們為同一個夢想聚集在一起,為同一個信念奮鬥終生,死而無憾。一部影片能夠將革命的精神世界表現得如此強烈,是值得我們大家去觀看的,為我們能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以克服困難,奮鬥終生。

在此之後我對自己做了深刻地反省,想着自己現在過得幸福生活,卻還要自甘墮落,沒有了上進心,或許是最近生活沒有絲毫色彩太過平庸,沒有了奮鬥的目標,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理由。我應該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都是我們的革命英雄以民族的解放和振興為己任,拋家舍業,不屈不撓,艱苦鬥爭贏得的,他們為此奮鬥目標,勇往直前。同樣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必須得做些什麼了。

想着自己失去人生的信仰,就會常常會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沒有了奮鬥的.動力;那麼一個失去信仰的民族,也必定難以擁有恆久的前進動能。所以我們不能丟掉這一讓我們奮鬥的種子。在這樣一個表面平和安寧的年代,我們是不是更該有一種值得自己奮鬥的理想呢?

我應該以他們作為永遠學習的榜樣。他們對真理和信念的追求的執着,是我一個黨員應該堅守的追求,我不能沒有信念和目標,要給自己一個終生奮鬥的理想,人生才不會白走,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好好規劃。我還要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並要取得成績和進步,但是,行勝於言,不經過努力和奮鬥,靠着幻想是行不通的。

我作為一個學生,並不是生存得悠閒,相反我們責任重大,這點我必須明白,我也只有經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擔當起社會交給我們的任務,為祖國富強而做出貢獻。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思想,實事求是,從長遠的發展觀點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我要做的還有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但我知道我會一直走下去。

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距今已經一百年了,畫面的重現帶給我們的只是暫時的激情澎湃。在這之後我們會不會時常記起那一刻我們曾經暗下決心。然而我們的生活環境已不能同他們的相比,但是辛亥革命的精神永遠要根植於民族的血液裏!這樣我們才不會停止奮鬥的腳步。

第3篇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千萬年後,那個拄着手杖,在風雨中疾行的醫生,該是怎樣的形象?有些人看來,他遙遠地揹着一座山,煢煢而前行,雖不見前方的一點星光、一個人影;另一些人看來,他在眾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滾打於亂石的河灘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還有一些人看來,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崑崙之山,他右手舉起的手杖分明揮向每一個靈魂中的每一根長辮,而他無聲的歎息和沉默的熱淚,分明在那黃河與怒海之間,驚濤拍岸;或有一些人看來,他不過是一具醫生的骸骨。

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權民生之骨。這個清澈的靈魂:天下為公之魂。這是一個樸素的名字:孫文,他是一個醫生。這具醫生的骸骨,這個靈魂的名字,具體又是怎樣的形象?不知他的勇氣從何而來,他的力量、靈魂的力量又如何而來。他的陵墓上鐫刻着“天下為公”,意味着他立志做黃帝魂的拯救者。這也許能解釋:重揚黃帝旗的同盟會在武昌的一聲槍響,十六年的雞蛋終於一朝撞碎了石頭,這個醫生卻沒有搖身變作歷史上成百上千畫地為隅的梟雄,而是將自己作為最後一片蛋殼,向搖搖欲墜的巨石發出了最後一擊他的形象清晰了起來:恢復中華,他勝利了;創建共和,他勝利了;重煥黃帝文化,他勝利了;揭開現代建設,他勝利了;黃埔肇基兩—岸國防,他勝利了;他的繼承者們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贏來了港澳迴歸,他勝利了。這位醫生在天上會怎樣俯瞰着這個苦難的民族呢?是依舊憂鬱地凝望着她的病痛?是仍然撫摸着被虛驕的訕笑所掩蓋的病灶與傷痕?還是悲憫地注視着她膝蓋之下被風化已久的鹽鹼地,恨不能再生人間、再嘗一遍俗塵的辛酸,以將她脊樑裏潛伏的“強掩弱、眾暴寡”的辮子連根拔起,重生那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華夏原型,再現她“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華夏姣顏?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發出了召喚,淚水早已打濕了我們靈魂的信箋,―我們的靈魂,就是黃帝的靈魂,就是中山的靈魂;我們每一個靈魂,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吶喊的、彷徨的、遙遠的,都早已在黃帝和中山為我們注入的血脈裏,迴盪着黃河的號角。在這號角中,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再屬於自己,同時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從此屬於我們自己。革好遠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每一個炎黃子孫,正在那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醫生的骸骨下瞻仰着凡十三億、歷八千年的靈光,他告訴我們:從這裏開始吧,邁開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難與恥辱挺—進,為了我們所愛的華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y2yl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