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成長與感恩演講稿6篇 "感恩之旅:探尋成長的絢麗篇章"

成長與感恩演講稿6篇 "感恩之旅:探尋成長的絢麗篇章"

本演講稿主題為“成長與感恩”,通過回顧個人成長曆程,結合感恩之情,探討了成長的價值與意義。演講內容將圍繞感恩的力量,讓人們明白成長是一種珍貴的經歷,背後藴含着許多支持和幫助。通過這次演講,希望能引發讀者對於成長以及感恩的思考與認知。

成長與感恩演講稿6篇

第1篇

我是高二(21)班的喬智。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是愛的接力。

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如今的人們整日生活在名與利的鬥爭之中。"感恩"這兩個好聽好寫好記的字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拋到了九霄雲外。當然,我也不止一次的問自己:人之初,我們擁有的善,都跑到了哪裏。

小時候,我是一個不太愛與人交往的孩子。三歲那年,父母為了維持生計,都在外地上班掙錢,每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所以,我的童年是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度過的。説心裏話,爺爺奶奶對我稱得上是百般呵護,無微不至。無論我提出多麼過分的要求,他們總會傾盡全力去滿足我。即使是這樣,我依然覺得自己的生活中少了點什麼。上國小的時候,我們班每位同學上放學回家都有家長來接送,我也不例外。爺爺總能很準時的在學校門口等我,和我一起回家。可是,當我看見自己的同學每天放學之後都能興高采烈地衝出校門,撲向媽媽的懷抱,我的心裏難受極了。回到家後,我問爺爺奶奶:"為什麼別的孩子每天都有媽媽來接送,而我沒有"爺爺奶奶再怎麼解釋,也無法平息我當時的情緒。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其實,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會一個人呆呆的想:"如果今天是媽媽來接我,那該都好啊。哪怕只有一次,我也心滿意足了。"怎知,世事並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如願以償。漸漸地,我發現自己是一個缺愛的孩子,我過得一點兒也不幸福。我責怪父母對我的漠不關心,責怪他們不能多留下一點兒時間來陪陪我,甚至怨恨他們不能給我一個充滿幸福與快樂的童年。的確,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是多麼幼稚與無知。當時的我聽不見媽媽每次打電話回來都會因為想我而哭的泣不成聲;我看不見爸爸為了讓我吃得好一些,穿得更時尚些,不會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而在外日夜勞累;我體會不到他們每次回家的心情比我的等待還要強烈。現在,我可以站在這裏,大聲的喊出:我過得一直都很幸福,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缺愛的孩子。

回首已度過的十餘載,或許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在父母面前耍過脾氣,鬧過彆扭。但是,請大家一定要相信: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體會的時候,一定會為父母那顆熾熱的愛子之心而打動,而感慨。沒錯,我們不再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了,"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的旋律也很少在耳畔想起了。這麼多年來,我們欠父母的已經夠多了。欠他們的情,我們要去報;欠他們的債,我們要去還。生活中,不要吝嗇自己的那雙手。吃完飯後,幫媽媽洗洗碗;給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捶捶背。其實父母真的真的不圖我們付出多少,貢獻出多少。哪怕是一句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爸媽,你們辛苦了"也足以讓他們很高興很高興了。

父母總是對我們説:孩子,我只求你能健康、快樂的度過每一天。等你長大了,我就幸福了;我希望你能晝夜投身書海,只為驚人一鳴。等你考上大學,我就幸福了;我盼望你能事業有成、早遇良緣。等你成了家,我就幸福了。是啊,同學們,我們如今長大了。可是父親從來不會讓我們發現他頭上的白髮又多了幾根;母親從來不會讓我們察覺她臉上的皺紋又多了幾道;父母從來不會讓我們發現他們如今做事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或許有一天,我們再也嘗不到媽媽親手做的飯菜了;或許有一天,我們再也聽不見爸爸時常掛在嘴邊的教誨了;或許有一天,我們再也不能當着他們的面,親切的喊一聲:"爸爸媽媽"了。

天下的兒女們,盡點孝心吧。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在的時候。

成長與感恩演講稿6篇

第2篇

我在回憶,從我出生時的那一刻開始,我的人生,是否就開始了懂得做人,學會感恩的道路?是否從那一聲響亮的啼哭之後,我就已經感謝,或者説慶幸於自己獲得的生命來源於母親的恩賜,抑或上蒼沒有給我更多的苦難,給予了我健全的肌體、沉靜的思維,我的面前不是黑暗,而是一個絢爛的世界?

我能夠翻開唐宋詩詞,品讀平平仄仄的韻律,體味江南水鄉的纏綿多姿,而不必用手指在厚厚的紙上觸摸針扎的小字,也不必辛苦的打着手語訴説着難以啟齒的痛苦。我在青春的路上一路前行,邁開未知的步履。

我的人生,既是由無數的喜悦和勝利,構成了漫天星空的璀璨,但再晴朗的天幕也必會有烏雲垂際,崎嶇不平的小路,註定是我人生青春必然要經過的考驗,但就算絆腳石再過堅硬,顛簸的時間再長,卻有着同伴們的支持、寬容和信任,而感恩的温度也將支持我走過一生。

至今為止,我都難忘那位讓我懂得了寬容並學會了感恩的老師。我並不是一個乖巧的孩子,還經常會和老師鬧矛盾,挑老師的上課時的錯。總之正處於青春期的我幹盡了一切的“壞事”。雖然只是五年級,但是淘氣的性格讓我很快就成了老師眼中雖然成績很好但是卻是個難纏的“刺兒頭”。我開始頂撞老師,把老師眼中的真理批得一無是處。上課時,我喜歡提很多刁鑽的問題,看見老師無可奈何的樣子,我總是沾沾自喜,認為比老師聰明得多,而素以温柔著稱的媽媽對此也無可奈何。我沉醉在這種自以為是的情況下幾個多月,不知不覺中,發生了那件事。

那一次的數學作業,我沒有用心去做,自以為很簡單但其實是一道道藴藏了很多陷阱的題目。結果錯的一塌糊塗,我偏執地認為是老師題目出的有問題,又沒有認真的訂正,結果不但訂正的還有問題,而且還有幾題沒訂正,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我居然還忘了帶訂正,直到下午才補交起來。

到了自習課,老師評講試卷時,首先表揚了方法新穎,做的正確率高的同學,接着她拿起一張學案,當我看見那張試卷時,我就已經知道那是我的作業了。然後老師把我所有錯的題目極其詳細的講了一遍,告訴了我應該如何訂正,把所有不會的知識點都講了一遍,糾正了我的錯誤,還有做題的格式

至始至終,她沒有講出這是誰的卷子,她只是以“我們班隨便抽的一張卷子,沒有看到是誰的”一筆帶過,淺淺的説了一下來歷,便開始了細緻,認真的講解,她沒有打擊報復我平日裏對她的所作所為,亦沒有在全班大張旗鼓的批評,她只是用一個最温暖的方式,迴應了我的尖鋭的批判。

也許這也是在感恩中成長,雖然一顆苗若長成參天大樹需要許多關愛,但是在成長的路上沒有感恩為我撐傘,也許陽光不會那麼明媚。年少的我是那麼的無知,卻又如此的幸福,是因為在我的身邊有人間無盡的温暖與無數的呵護。

第3篇

今天站在這個舞台上做這個演講,真的很榮幸。我在企業裏已經做了x年的工作了,是企業裏的老員工了,很大一個程度上我是與企業一起成長起來的。我帶着感激和感動進行今天的演講,接下來我要眼睛的題目是《我與企業共成長知恩感恩》。

我初進入企業工作的時候,真的是沒有什麼才能的,唯一有的就是年輕人的那一股不服輸和不甘心,我進來的時候,我們的公司還只是個小公司,不是很大。但是今天在回顧過去,發現今天的公司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大企業,這是許多年來企業的成長,而我也陪伴企業至今,從一個小小的職員做到如今的經理,這是企業給我的晉升機會,是企業對我一直以來的努力的肯定,所以今日的我真的極其感謝企業,感謝在座的各位領導,感謝各位同事在旁的幫助。企業於我是恩師,在我畢業的時候,給了我在社會上生存的機會,讓我可以在這個舞台上盡情的去展示自我。

我在與企業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是一個知感恩的人,明白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企業帶給我的,如果我沒有進入企業,沒有跟企業一直走在現在,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光景。懂得感恩,所以我才會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力的去奉獻自己,為我們的企業發展去努力。今日,回頭看到自己的成績,看到企業發展得這樣壯大,裏面有我的一份力,我很欣慰,我可以用從企業培養的才能去回報給企業,幫助企業真正的建立起來。我不敢居功,只希望在未來還有更多機會去奉獻企業,跟着大家一起為企業的壯大做出更好的一個貢獻。心中充滿感激,感恩領導對我本人的信任,給我做上高層的機會,看到我的努力,給我一個舞台去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我知企業未來還會遇見無數的挑戰,但是我依舊會與企業共同面對,努力去解決問題,與大家配合起來、團結報起來共同迎接困難。

企業還會有新的發展,我也還有新的成長,我會把這份恩情記在心裏,再次陪伴我們的企業成長下去,知恩報恩,用我在這學到的本事努力的奉獻自我,讓企業在風雨中變得更加壯實,有更美好的那一天。懷抱着感恩,只願自己為企業付出努力,讓企業更加輝煌。

第4篇

我叫吳雪彥是十八班xxx同學的媽媽,今天我站在這裏心情非常激動,興奮之餘,心裏還忐忑不安,總感到自己做的還不夠。下面,我作為一名母親針對我是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這方面淺談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培養孩子學會感恩,我認為首先應從培養孩子有禮貌開始。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就教育他從小要有禮貌,當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説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裏帶來一股暖流,當有人為我們付出了,我們應知道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助我們。懷着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也許是受到影響,王嘉帥同學從小就是一位非常有禮貌的好孩子。

培養孩子學會感恩,最主要是培養孩子懂的感謝。首先要感謝父母,父母是你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從一個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你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或許父母不能給你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活。俗語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們付出的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父母為子女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當你們受傷時、哭泣時、憂鬱時、難過時,你們可以隨時回到父母身邊,享受父母的愛,這便是你們的幸福了,其實我覺的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足夠了。我記的央視曾播過一篇感人的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説:“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在熱播,此廣告動人的原因,不是演員當紅,而是它的感情動人心腑,不知感染了多少天下有情人,很多人為其流淚,不止為了可愛的男孩,也為了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這樣的事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卻又不願去做。

我曾經以這篇廣告為例教育孩子,從小要懂的感恩,我深深懂的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所以我們對雙方父母都非常孝敬。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當着孩子的面給父母剪指甲、梳頭、端洗腳水等,這就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記的在去年孩子姥姥過生日的時候,孩子用平時積攢的零花錢買了禮物,並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至今還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親愛的姥姥:您辛苦了,謝謝你這幾年來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信的內容雖然不長,也沒有那麼華麗的篇章,但是他表現出孩子對姥姥的感情,也説明孩子已經知道感恩了。同時培養孩子也要孝敬父母,培養孩子要感謝老師,因為老師是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是他們教給你們知識,引領你們做“大寫的人”。是他們給你們指明人生的方向,它像一股暖流滲入你們的心田,像一種呼喚幫助你們落寞的心靈找到回家的路。你們的老師,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簇擁的鮮花,一支支粉筆是他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台是他們奉獻的戰場。當孩子踏進校園的第一天,我就教育孩子要學會感因老師,用優異的成績,用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來告訴老師“老師,我能行”。

培養孩子學會感恩,還要學會感恩他人。據我瞭解,王嘉帥同學積攢的零花錢全部捐獻給社會特別救助的人。特別在四川大地震後,孩子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捐獻給災區人民。在今年的南方大旱孩子又還捐獻了所有的零花錢。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因。因為感恩才會有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一個感恩的國家,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在感恩的歷史天空下我們茁狀成長。

第5篇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感恩中成長。為什麼要在感恩中成長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不知大家點過火沒有。通常是用紙團引燃枯枝,再由枯枝點燃樹幹,緊接着由樹幹變成焦炭。

其實人生就像一把爐火,易燃如枯枝的是少年,耐燃如樹幹的是中年,温厚如焦炭的是晚年。

感謝紙團吧!是它引燃了枯枝,引燃了整個生命,是生命開始時最初的光明。正如我們的父母,帶給我們生命,帶給我們光明,是不是需要終生感謝呢?沒有這把火,你的樹幹如何的`耐燃如何燦爛呢?不管這團火是弱是強,是暗是亮,都是你生命的開始,因此,不要怨恨你的父母沒有給你帶來財富與天賦,沒有他們,哪來你?

感謝枯枝吧!你的少年之時,是它醖釀了你成功的中年和安逸的晚年,是不是需要終生感謝呢?在年少時是和你的家人最親近的時刻,長大後,免不了戴上情感的面具,免不了具有成人的虛偽,免不了忽略家人和朋友。不管是樂是憂,是苦是甜,都需要感謝,畢竟這福是同享的,這難也是同擔的。

感謝樹幹吧!這是你事業成功的基石,是它奠定了你幸福的晚年,不是麼?我們是不是要去感謝它呢?這是擺脱束縛後,自己打拼事業,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的時間,是完全靠自己奮鬥的時間,最熟識社會的時間,是人生之爐中最旺的這段。

感謝焦炭吧!這是你安逸的晚年,完全沒有了動盪的打拼之艱,三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我們是不是要去感謝它呢?這時完全不需要偽裝什麼,摒棄了各色的面具、強忍的眼淚,強作的歡顏……這時的,常常與花鳥作伴,與自然親近,與家人同樂。

火大時,關上爐門收斂火焰吧!火小時開門鼓風以激發潛能吧!火殘時,留個火種好傳給明天吧!

感謝人生中的每一個部分吧!不管好壞,都是你人生的組成,正如火的傳遞,少了任何一個環節,火都無法繼續,無法燦爛,無法光明。

第6篇

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商櫃上琳琅滿目的感恩禮品充斥着我們的眼球。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對於感恩,我們做到了什麼領悟到了什麼?

如果魚兒會説話,那它一定會訴説着對水的恩情;如果花兒會感激,那它一定會酬謝露水的滋潤;如果馬兒會唱歌,那它一定會稱讚草原的廣闊。然而,能言善語的我們,説了什麼?做了什麼?

魚兒,用它暢遊輕躍的身姿,舞動着對水的恩情;花兒,用它嬌美豔麗的色彩,綻放出對露水的恩情;馬兒,用它渾厚有力的嘶叫,吶喊出對草原的熱愛。然而,能聽善解的我們,説了什麼?做了什麼?

俗話説: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感恩父母,是我們理所當然的必修課。因為感恩我們才能像魚兒一般,自由自在地暢遊於水中快樂成長。所以,我們該看世事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因為感恩,我們便會心胸坦蕩,無拘無束快樂成長!

對於教師,我們應該謹記: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記住老師是為我們成長播下最初的種子。感恩教師,我們才會像花兒一般美麗綻放予以回報!因為感恩,我們便會在人生的學途上沿路播種,努力學習,快樂成長!

朋友,是任何時刻都在一起奔跑的夥伴。即使過程如何的跌宕,他們都在身邊與我們同喜同悲|。感恩朋友,我們就像馬兒奔跑的場面。你在奔跑,而我為你開出一片無垠的草原,任你奔騰在自己的人生。因為感恩,我們一路同行,走的更遠,一起相知快樂成長!

感恩、快樂、成長。三者缺一不可,真誠感恩,才能快樂的在成長中無悔付出、意外收穫。所以,我們要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參於感恩、實踐感恩!在感恩中收穫,在感恩中成長!這不僅在健全這我們的人格,還讓我們在成長中將這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傳揚下去。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遊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後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着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後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麼,他傷感的説: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着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

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侷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快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

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餘傑説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麼,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遊。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於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麼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z6m0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