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求職風向 >

大學生求職定位不準在理想與現實中糾結

大學生求職定位不準在理想與現實中糾結

轉眼間2012年的畢業季即將到來,又一批畢業生即將面臨畢業、就業,剛離開校園走入社會的他們必將面臨新的挑戰和種種困惑。在調查採訪中,記者發現,如今的畢業生在就業時更多關注職位所提供的學習和發展空間,然而在面對這些不能如薪金一般由數字量化的需求時,學生們顯得更加迷茫與糾結。

大學生求職定位不準在理想與現實中糾結

什麼工作適合自己?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找工作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記者亦請北京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李詠梅結合自身專業及職業測評經驗給出了一些建議。

調查

  畢業生求職困惑面面觀

  看不清的發展目標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衞高飛的一番話道出瞭如今很多畢業生的迷茫:我感覺自己什麼都平平的,對希望幹哪一行也沒有明確的目標……也不知道自己所學的自動化專業是否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適應社會的步伐,不知道自己的一腔熱血是否也會融化在冰冷浩瀚的大海,開始枯燥無味地重複一天天的生活。面對工作,我也怕自己在學校的所學所獲會顯得單薄無力,於是慢慢發揚南郭先生的濫竽充數。未來總是那麼撲朔迷離、深不可測。

與此同時,自動化專業的趙興也在考研與求職中艱難選擇着:到了大三下學期,很多同學都開始思考以後的路,考研?賺錢?這應該是學生中最普遍的問題吧,但是又沒有一個標準,不管怎樣選擇,都回不了頭,都是不一樣的生活。對於我來説,考研的想法是在大一的時候定的,當時的動機只是為了彌補大學聯考的遺憾,可以説這是一個賭氣的目標。好好學習兩年以後,看着周圍的人和事,一個人獨在異鄉,逐漸讓自己成熟,開始理性的思考。當我問自己為什麼考研時,卻找不到一個説服自己的理由。尊重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做出的決定以後才不會後悔。於是我又開始為求職做準備。很明顯,剛畢業的大學生確實不太容易找到滿意的工作。所以,初入職場的我目標並不高,只求能找到一份能充分鍛鍊自己能力的工作,學校和職場不同的環境,學習的東西也有很大的不同,對於自身的定位就是從基礎做起,沒有誰能一步登天。

很多畢業生都在準備考研的同時找工作,“考不上就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考研”是記者經常聽到的兩句話。在招聘會現場,很多學生拿着一大摞簡歷如散發小廣告般投向各個招聘展台,當記者問他們,你們想找什麼工作呢?有的學生回答:那要看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已經簽訂就業意向的學生中,也有很多並不滿意目前的工作,繼續流連在各大招聘會,希望找到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他們“不滿意”的原因也各有不同:“與想象的工作環境差距太大”、“加班太多”、“工作內容不喜歡”等等。

摸不到的發展空間

很多大學生都提到“希望可以在工作中學到更多東西,可以有更大發展空間”。2011年,在一項“畢業找工作時,除了工資,你最看重的是什麼呢?”的調查中,選擇“教育、進修、培訓補貼”一項的有125人,佔參與調查人數的82.78%,位列榜首。可見,目前大學畢業生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非常看重其對今後職業發展的幫助。但是在採訪中,當記者提問:“你覺得什麼樣的職位是有發展空間的?什麼樣的工作是可以有更多學習機會的?”多數學生甚至是一些已經工作多年的人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天津師範大學的徐麗這樣描述自己的一份工作:整理文件、填報表、算賬,零零碎碎的什麼都有,幾乎就是打雜,如果在招聘時説明是文員也就算了,可是當初應聘的明明是策劃崗位,這與我的職位要求差別太大了,最重要的是,我在這樣的工作中學不到任何與專業有關的東西。我很難接受。在之前的招聘中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明明是招聘文案工作,一面試就説:公司目前不缺文案,可不可以先從銷售做起。我覺得被騙了。目前我們應屆畢業生對薪金待遇的要求已經很低了,甚至一兩千就可以,就是希望可以先就業,多學習和積累相關工作經驗,為以後發展做準備。可是如今有些招聘企業,讓人感覺是在用“便宜人”,讓我特別失望。

天津美術學院的胡迪也同樣是由於沒有學習機會而放棄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但是情況稍有不同,她説:我找工作挺順利的,第一份工作是雜誌美編,專業也對口,但是一入職我發現,全公司就我一個美編,幾乎是我説怎麼做就怎麼做,其他人幾乎沒有美編的知識和經驗。雖然剛剛畢業就可以有獨當一面的機會,這對我也是一種鍛鍊,但是畢竟我沒有什麼實際工作經驗,沒有機會與更高層次美編人員交流,這樣幾年過後我估計自己就會止步不前了,對我的發展不利,所以我辭職了。如今我的新工作是室內設計師助理,雖然目前的工作只是幫助設計師做效果圖,但是有那麼多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可以交流學習,我覺得自己提高得更快,他們的職業發展經驗也為我指明瞭方向。

得不到的重視程度

通信工程專業的小陳説:一些大型的招聘會我也去過,但是結果不是太滿意。很多招聘會招聘的只是銷售工作,10家單位有9家是針對銷售的。而招聘技術類職位的企業少得可憐,對應聘人員要求很高,本科畢業生很難達到要求。那些銷售工作對本科所學的東西應用不多,總覺得如果只是做做銷售大學好像白上了一樣。期待能得到一個發揮大學所學知識的工作,或者是能學到更多東西的地方。而且上了這麼多年的學,得到的是一個薪金僅僅能養活自己的工作而不能回報父母,我會覺得很無奈很委屈,就像那句“我拿一麻袋的錢換了一麻袋的書,一麻袋的書卻換不回原來的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讓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也提高了,逼着更多的人去考研究生,用更高的學歷來換取用人單位的“多看一眼”。

在實際找工作中完全找不到一點我們是大學生的重視。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區別也就是對重點大學的學生會多關注一點,而普通大學學生的簡歷隨意地躺在垃圾桶裏。這點在招聘會上表現得很明顯,很多招聘的公告上寫着:只招211及985學校的學生。還有天津的選調生明確規定,只允許本科二批以上的學生報考。大學聯考一考定終身的情況不會停止,重點大學的分數因此更高,研究生的考試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作為一個普通大學的普通大學生來説,以前所做的努力,難道都是無用功了嗎?

對於是否介意求職時被企業輕視這個問題,衞高飛説:榮譽不是爭取來的,幹得好自然就是你的。我曾經在一個工地上幹過一段,又髒又累的工作着實讓我的身體吃不消。於是包工頭不在的時候,我常偷着倒地上休息會兒,天真地以為包工頭不知道,可是一次聚會,酒後包工頭把這點事一股腦地説了出來,當時的我除了震驚還是震驚。打那以後,我時時刻刻地提醒自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幹工作就要認認真真!

解惑 如何成長為職場中的珍珠?

面對如今大學生求職時的種種困惑,長期從事職業測評工作的北京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李詠梅覺得,很多畢業生的困惑根源在於對自己評價不準,導致目標不明確或不合理,從而在求職過程中難以抉擇。

自身定位不準導致現實與理想的糾結

李詠梅介紹説,絕大多數人對自身的認識都是比較主觀、片面的。從十六七歲到大學階段,人格開始形成,人格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外在性格,可能受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影響,有“面具性”;二是先天內在自我部分,也被稱為內在氣質類型部分,它是人們思考、行為的本源,是一種原動力;三是人的防禦機制,它是人在成長中形成的習慣調用的手段,通過這種手段使自身內在慾望、需求得到合理表達,就像是夾在外在性格和先天自我中的過濾網,比如低級防禦手段迴避、否認、含沙射影等,高級防禦手段利他、幽默、昇華等。由於這種“過濾網”的作用,使人們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或是需求有時會與內心的實際慾望不一致,所以會造成自我評價的不準確。而且由於外界影響,比如家長、老師、同學、同事的評價等等,有時也會造成人們忽略自己不被他人熟悉的人格特點。

現實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應該做的事情是不同的,從而產生選擇的困惑和糾結,這就是人格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像是兩羣馬組成的一套車,一羣想往東,一羣想往西,那麼人能否更好地實現目標,就看我們對這套車的認知和駕馭能力了。而人對自我的把控能力強,並不是僅僅對優點的認知,更多的是體現在對於自身缺點的認知和採用何種彌補方法上。

在工作中,李詠梅曾經為多家大型公司的招聘提供職業測評服務,而應聘者的職業測評數據也會成為重要的參考,比如銷售行業需要性格外向的工作人員,管理層則需要有領導力、知識性強的人才,財務職位則更青睞有恆性、嚴謹、邏輯性強的人。可以説,人格特點沒有優劣之分,對於職業選擇來講,工作需求與人格相匹配就是最好的,退一步説,職業選擇應避開自己的短處。

李詠梅説,目前畢業生初入職後一兩年的跳槽率很高,原因就是很多學生對自身評價不準確,導致目標不確定。如今,很多畢業生對求職方向一頭霧水,或者出於物質考慮和從眾心理,在找工作時過多考慮單位牌子、效益,在入職以後,一旦預期沒有實現、工作遇到困難,找工作時的目的就會和身處其中的感受發生矛盾,從而出現價值倒錯現象,比如忘記了找工作時薪金誘惑和理想,因為挫折或興趣與工作不符而打退堂鼓,於是辭職、不停換工作。這樣一方面給用人單位帶來了很多不便,另一方面也使這些畢業生在職業發展道路中走了很多彎路。叔本華曾經説過,做事如騎馬,上馬之前要仔細準備,上去之後就要一往無前,衝向目的地。如今年輕人選擇職業時,正是缺少了這種目標性和前期準備工作。要知道,很多企業在招聘員工時,都要對應聘者進行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考察,尤其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來講,在應聘中表現出來我有可以完成工作的能力、技能和對工作的熱情無疑更為重要,因此在前期的學習期就要有所目標,因為很多技能和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就積累起來鍛煉出來的。

面臨畢業的學生鄢正旺對記者説:在我看來,大學生求職者一直都是弱勢羣體,沒有一技之長的學生更是任人擱置。事實證明,職場是殘酷的,我們可能得不到期望的那份工作,而經驗是有益的,我欣賞那些竭盡全力尋找工作的學友們,他們是真正在為未來打拼的有志之士,有句老話“付出就會有回報”,也許他們得到的並不是什麼現實的東西,哪怕只是能多瞭解一些未知的信息都是一種收穫,而想要做到這些,前提是要有知識作後盾。暑假時我曾在書店做臨時工,只是一家很平常的書店就要求我們具備一些必要的素養。我很幸運可以在前台做一名銷售員,而有些人卻只做了書籍的搬運工。做銷售的前提只是你能不能記住書品的價格並有口才能為顧客介紹這些書籍。一點點小小的優勢就會讓你脱穎而出,而大學生所具備的最大優勢就是我們掌握的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會在你的實踐中變得更加豐富。

李詠梅建議,同學們應儘早做好職業規劃,籤聘用合同前也應充分了解這份工作各方面的情況後再做決定,一旦走上崗位就應該堅持下去。“每一份工作都是在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做準備,選擇時切記少一分急躁,多一分理智。”

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相結合才能有幹勁兒

很多學生對職業發展有着很美好的想往,“找一份感興趣,有創造力,而且待遇和發展前景不錯的工作”可以説是每個求職者的夢想,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當經歷一次次求職碰壁後,很多畢業生對職業的要求一降再降,甚至有的學生有些悲觀:“這輩子能養活自己,不啃老就行。”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的楊志鵬説:我還是會盡可能找一份喜歡的工作或者公司,今後也許我面對的是拋棄以前學的專業,也許是從一個薪金不高的陌生行業的基層工作人員做起。儘管剛開始可能會遭人歧視,待遇一般,不被領導重視,發展的機會渺茫,但我堅信,自己會用實力來證明自身的價值,以最快的速度適應這個瓶頸期,和同事保持好關係,每天以進步為快樂,當石頭終於被磨亮像寶石一樣發光時,再回首這段經歷,我想我會發現自己真正成熟了。

李詠梅表示這種求職態度應該鼓勵,因為她的人生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李詠梅曾經做過很多工作,電力、外貿、物流等等,但是在進修的過程中,她漸漸發現自己對心理學有着濃厚的興趣,於是毅然決然地決定重新進大學深造,開始新的職業生涯。她建議:在職業目標設定上應該長短結合,以短為主。成就一番事業,這是長期目標,但是離得太遠,一步到達太難,很有可能在過程中遇到挫折,時間久了容易喪失信心。先就業,這就是短期目標,容易實現,但是隻有短期目標人就容易變得平庸了。在工作的過程中,為自己心儀的理想工作學習知識,既擺脱了“啃老”,又為自己積累了工作經驗,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標籤: 求職 大學生 現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uzhi/300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