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8篇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8篇

要知道心得體會在寫作方面沒有太多的侷限性,緊扣主題就可以了,心得體會是指把人生經歷中的想法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書面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8篇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1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4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客觀評價了2015年經濟工作的成果,深度分析了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和發展環境,確定了中國經濟發展走向和總體要求、政策基調和主要任務。體現了我們黨駕馭發展大局、把握規律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學習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如何在實踐中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謀劃好工作,推動科學發展,談幾點思考與學習體會。

一、準確把握“四個基本” 深刻領會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質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意義重大、節點關鍵。這次會議是在歐債危機蔓延、國內經濟下行、部分中小企業破產、股市持續下跌等如此複雜背景下舉行的。中央對明年經濟發展的策略應對都有很強的針對性,是全國經濟協奏曲的主旋律和指揮棒,所以必須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反覆學習研讀、思考歸納,我認為把握好會議精髓,必須把握“四個基本”:

一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無數的事實證明,黨的事業勝利來自於對形勢的準確判斷和深刻分析。2015年中國經濟在危機中成長,所以在政策安排和準備行動之前,一定要對形勢有一個準確判斷。會議認為,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股市持續暴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美國經濟陷入混亂和高負債、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世界經濟前景低迷等。這就是中央對形勢的基本判斷,只有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國內兩個形勢基本判斷上來,才能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提高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自覺性,才能時刻保持清醒和主動,才能趨利避害,實現穩中求進,實現持續發展。

二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定調。中央對各種形勢作了全面分析和判斷,提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這個“穩中求進”的定調,對於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和速度,數量與質量很重要。這樣基調的確定,是應對國際國內複雜形勢下的科學判斷。“經濟維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光穩還不夠,必須繼續朝前走,在穩的前提下,要化不利為有利,在危中求機,推動經濟繼續平穩地向前,因為發展中的問題只能靠發展去解決,要準確理解,不穩無法進,不進難以穩的辯證關係。

三是把握對經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中央強調經濟工作,必須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線和發展方式轉變這個主題,做到四個牢牢把握: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個戰略基點,因為外需無法左右、內生動力、自主發展必須擴大內需;牢牢把握髮展實體這一堅實基礎,鼓勵勤勞致富、實業致富,不鼓勵投機式致富和掏別人口袋致富;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鼓勵自主創新、增強集成創新,以創新增強競爭力;牢牢把握民生這一根本目的。把握了這四個基本原則,工作就有了尺度和標杆,就有了着力點和着重點,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五項:把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放在第一位,強調把握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二是抓好“三農”工作,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三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四是抓好重點領域改革。第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實工作任務遠遠不止這些,這是中央對新年度工作的基本部署,也強調了着重要做好的重點工作。

二、 突出“五個堅持” 在履職實踐中落實會議精神

全國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已定,目標任務已明確,調子已定。關鍵是要抓落實,關鍵是要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將以迎接宣傳和學習貫徹黨精神為主線,把握一個總基調,強化“兩個保障”, 突出“五個堅持”,重點圍繞“穩”字做文章、圍繞“進”字求突破,全面做好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的勝利召開。

一個總基調就是穩中求進。“穩中求進”是經濟發展必須堅決執行的一個總的政策基調,不能 有絲毫動搖。

強化兩個保障。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為落實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部署,提供組織保障。加強隊伍建設,提供人才隊伍保障。實現中央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的戰略目標。

突出五個堅持。我們要深刻理解“穩中求進”準確內涵和內在要求,在穩中求進的框架內,正確處理穩與進的辯證關係,在工作中突出五個堅持:一要堅持穩中求進。穩是為了進,進是為了穩,不進無以穩,不穩無法進,因而進才是穩的目的。我們要按照總分行要求,緊貼淮安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情況,針對性拿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議,積極引導各金融機構向上爭取信貸資金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大對地方經濟的信貸投入,最大限度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合理資金需求。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型等企業貸款增幅要高於平均增速,以此推動地方經濟在穩中繼續前進。

二要堅持穩中求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雖然方向不變,但要求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前瞻性,提出了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這對執行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貨幣政策的傳播和執行者,必須認真研究、深刻理解穩健貨幣政策的新內涵、新要求。針對不同的金融機構採取不同的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對不同的行業和產業區別加以政策對待,同時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變動,適時適度調整窗口指導方向和力度,着力引導金融機構根據貨幣政策意圖靈活支持經濟實體,把貨幣政策執行得適時適度、靈活有效。

三要堅持穩中求優。就是通過優化對政府、對金融機構、對社會公眾的金融服務,為貨幣政策傳導和經濟發展提供優良環境。引導金融機構貼近自身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的經營優勢,着力調整信貸結構,以信貸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着力保障重點項目、重點產業、再建項目、小微企業優先發展,成效優良。大力推進民生金融創業惠民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轄內社會秩序優良。

四要堅持穩中求新。要創新貨幣政策傳播新渠道,在“四會”基礎上,建立約見談話制度、月度分析制度、突發情況報告制度、定時會商制度,信貸投入效果評估制度等。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繼續推進深化擴大推廣“金融幫辦、行業協會、商會聯盟”等金融服務新形式。大力推廣林權抵押、商標質押等融資新渠道,指導金融機構積極推廣應收賬款、訂單、知識產權等適合科技企業發展特點的新型金融產品,舉行金融產品創新推介會、督辦會、表彰會。加快推進融資債券、集合票據等直接融資活動,提請政府制定一個推動直接融資指導意見和激勵辦法。

五要堅持穩中求為。在支持地方經濟平穩發展中,人行要主動作為,順勢而為,為所當為,正確把握政策,準確判斷形勢,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當好地方政府參謀助手,加強溝通協調,開展良好合作,爭取地方政府對工作的支持,為有效傳導貨幣政策創造良好環境。協助政府出台鼓勵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制度辦法。繼續深化“金融幫辦、縣區行”對中小企業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開拓視野,準確定位,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規劃之中,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識和責任。加大推進金融生態建設和徵信體系建設,為金融機構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努力推進地方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建設美麗富庶幸福新淮安貢獻力量,為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支撐,為實現淮安五大建設目標作出努力,以優異成績向黨的獻禮。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2

2021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2021年則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會議公告指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是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對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部署。”

會議明確了2021年經濟五大任務: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擴大有效供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強化供給側管理順應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邏輯

近一個時期以來,經濟理論界一直熱議“新供給經濟學”,對其理論演繹和實踐邏輯從各個層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和闡釋,這是非常應勢的針對性研究,也有許多有價值的判斷。筆者認為,其實,在一個經濟運行週期中,什麼時候多使用些需求管理政策,什麼時候多使用些供給管理政策,政府在協調平衡總供給與總需求中怎樣把控宏觀經濟政策的着力點和施策力度,並沒有優劣之分,完全要依賴其經濟運行環境的變化和滿足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需要。

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經濟能夠比較平穩地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是充分運用了經濟趕超時期後發優勢和要素資源比較優勢,釋放出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活力。但今天中國經濟體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位,各種生產要素已經與全球經濟深度融合,國內國際經濟格局也出現了深刻變化。依靠低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資金成本等要素投入的低水平數量型規模擴張助推經濟快速增長的“要素紅利”時代已經告一段落。今天的中國,面對的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克服“三期疊加”的“成長中的煩惱”,要應對各種利益博弈的挑戰,在傳統生產要素邊際效率遞減、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拐點的時候,我們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着力依靠創新驅動,優化要素配置,重塑產業結構和生產組織結構,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進而釋放組織變革的紅利和制度改革的紅利,以經濟整體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如果説,過去的30多年,中國已經比較好地解決了“為誰生產”的需求經濟學這個基本問題,在中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的今天,我們必須謀劃好“生產什麼”“怎樣生產”的供給經濟學問題。這就是中國經濟學今天的基本邏輯,其着力點就是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矯正要素配置扭曲,來盤活巨大的要素存量;通過提高投資有效性,擴大有效供給,來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通過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持續增長動力。

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這是一個重大判斷,也是一個順乎時勢的戰略抉擇。

切實運用好政策“組合拳”實現“五降”和“五增”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圍繞“着力加強結構性改革”的一系列重點任務,會議明確了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宏觀經濟政策的總體思路和取向,即要“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實施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關鍵是要打好政策的“組合拳”,在“五減”和“五增”上下大功夫,取得實效。

這次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從“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現實經濟壓力來看,筆者認為,首先是要減少和降低這五個方面的壓力。這五大任務,實質上是相互關聯,相互牽掣,有着內在聯繫,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化解產能過剩(去產能)是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國內許多產業產能過剩,既有結構性原因,也有經濟週期原因和體制性原因,比如,“一噸鋼鐵”賣不過“一斤白菜”令人咋舌,今年的煤價跌落到歷史低點,原油價格也受到國際油價大跌的困擾,等等。在因地制宜、分類處置的基礎上,宏觀政策與產業政策要積極引導,化“過剩產能”為“富餘產能”,通過開闢中西部產業接續發展通道和國際產能合作積極紓解;也要把去企業庫存與減低企業成本緊密結合,在財税政策和價格政策上切實減少企業負擔,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步伐;在轉化二三線房地產庫存上與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擴大公共服務社會化供給上緊密結合;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上,一方面要守住防風險底線,另一方面,還要積極實施更加有針對性的結構性寬鬆貨幣政策,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建設,等等。因此,解決“五減”,本質上是要變“結構性減負”為促進“結構性改革”和“結構性補短”。

筆者認為,對應這“五去”還必須強調 “五增”,就是“增活力”“增動力”“增效益”“增均衡”和“增信心”。要通過宏觀、中觀、微觀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創新,以改善供給側管理的視角,切實加大制度供給和制度創新力度,進一步消除利益壁壘,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切實擺正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還權力於市場、還權力於社會,以充分激發企業活力、社會活力和大眾創業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組織制度的成長步伐,儘快讓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孕育而生,以創造新供給帶動釋放新需求;還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未來的5年,加大力度推進區域發展均衡、城鄉二元經濟均衡、產業發展均衡、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均衡,以及社會各個階層利益發展均衡,讓更廣大的羣眾普遍增強改革發展的獲得感。

最後,我們還是要強調“增信心”。儘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正如所指出的,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全黨要堅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便無難不克、無堅不摧。

“十二五”成就輝煌,我們又站在新的起點上,“十三五”時期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新引領,我們一定會有一個新開篇。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3

“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十三五”規劃建議審議通過,發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的信號。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科學判斷中國經濟所處的歷史方位,主動作出適應新形勢新發展的戰略選擇,至關重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着重強調,“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做好新時期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思想,對於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認識新常態要到位。首先是正確認識經濟增速,真正理解增速逐步放緩是客觀發展使然,是符合國際經驗所支持的經濟發展規律。由此,才能驅散“經濟悲觀論”的霧霾,擺脱“速度依賴症”的困擾,避免加大刺激手段、強行推高經濟,防止矛盾進一步積累拖延甚至引發諸多風險。其次要看到增長動力轉換、經濟結構再平衡是新常態的基本特徵。例如農業、製造業比重下降,服務業上升;投資率明顯下降,消費率明顯上升;企業收入佔比明顯下降,居民收入佔比明顯上升,等等。在這些升降起伏之中,落後生產力不斷萎縮和退出,先進生產力不斷生長和擴張,湧現一系列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增長動力。這些都是客觀趨勢,不會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認識到這一點,才會有所説的“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適應新常態要主動。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把着力點放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有較高效率支撐的增長,才是符合我們願望的新常態。如果增速下降而效率沒有改善,不僅過去經濟高速擴張掩蓋的諸多矛盾會暴露出來,而且會陷入減速過快、加劇矛盾的困境。主動適應新常態,就要緊緊圍繞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個基點,調整宏觀調控思路,瞄準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確立定向調控靶點,在精準、及時、適度上下功夫;調整地方發展思路,改變過去以gdp論英雄的偏好與思維定式,將更多資源和精力用於加強市場監管、創新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保護生態環境上;調整企業轉型升級戰略,把研發創新、工匠精神作為生存發展的關鍵,真正把價值創造作為企業立足的根本。

引領新常態要作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將面臨複雜的系統轉型,也意味着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實現新常態下的新發展,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只有加快改革,才能闖過關口,推動經濟邁上新台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和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現實問題、謀劃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它既要求我們調整存量,下決心、下大功夫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把資源要素從產能過剩、增長空間有限的產業中釋放出來;也要求我們培育增量,進一步簡政放權、降低税負,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和內部增長潛能,為傳統產業挖掘新動力,為新興產業開闢新空間。

發展要靠改革,改革要靠思想解放和理念創新。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尤其要強調擺脱慣性思維、樹立科學理念。正如所強調的,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各自有其深刻內涵,又相互聯繫貫通,為做好新常態下的各項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我們要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深入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把握時不我待的歷史性機遇,創造中國經濟更加光明的未來。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4

最近全國矚目的焦點在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這是關乎到“十三五”的開局和良性運轉的重要舉措,2021年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同時經濟工作會議是最近幾年前所未有的對糧食生產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新的經濟政策和國家方針我們這些中小城市尤其是以農業為主的城市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步伐,改變經濟結構,就業狀況和居民收入穩定提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西部中小城市尤其是農業結構為主的城市要抓住這次經濟會議對農業的關注,積極打造本地經濟發展新動力,在這方面要有一些新思路和新辦法,尤其是在去市場槓桿在房地產市場去庫存方面要有新舉措,對此我認為可以結合農業的的發展來考慮這些問題,首先是考慮農村人口尤其是青壯勞力進城打工經商後,農村土地的荒廢問題,在這方面一個是要支持鼓勵農村勞力進入糧食的生產環節,在價格方面、肥料方面給予支持,同時積極鼓勵倡導農業生產的多元化,鼓勵城市居民進入農業生產領域,鼓勵大農業工業化的生產格局,也解決並解放農村勞動力。其次是針對城市經濟發展鼓勵做周邊大城市的配套產業,尤其是本來工業就欠發達地區,應該針對周邊休閒旅遊業、第三產服務也為主,同時解放的部分農村勞動力也積極鼓勵進城居家創業,以此也解決城市房地產的過剩問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助推“十三五”順利開??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21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總結2021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此次會議可能是召開時間最晚的一次,可能也是近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準確的説,其核心不是供給側改革,而是供給側改善。

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對於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房地產問題列為單獨任務,將“化解房地產庫存”作為重點要抓好的五大任務之一。不僅顯現出當前房地產去庫存的艱鉅性,更為今後一段時期房地產政策走向定下基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了加減法。進城難、庫存大,鼓勵降房價,限購或成過去時;社保傷不起?降保費,守住薪水含金量;創新沒動力?降電價,激發企業肺活量;提高赤字率、財政更積極,更有為的政府呼之欲出。讓每一項改革真正貼近百姓的生活,中國經濟仍值得期待!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5

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中國經濟是一艘巨輪,體量越大,風浪越大,掌舵領航越重要。今年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實踐告訴我們,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實踐充分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黨中央具有駕馭複雜局面的嫻熟能力,具有引領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這是我們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主心骨。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越是形勢複雜、挑戰嚴峻,越要發揮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定海神針作用,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中國經濟巨輪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就要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經過這些年探索實踐,我們黨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切實貫徹“兩個維護”的要求,從體制機制上保證黨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堅持和完善黨中央關於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具體制度,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6

2月22日,中國保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學習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中國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傳達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求保險監管系統深入學習、準確把握、全面貫徹,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堅持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推動2016年保險監管和行業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項俊波指出,要加深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理解,確保在思想和行動上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分析判斷,統一到中央對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和決策部署,統一到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上來。今年以來,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妥善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今年主要目標任務的完成,標誌着十二五規劃勝利收官。

同時,我國經濟發展仍然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比較大。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正從粗放向集約、從簡單分工向複雜分工的高級形態轉變,必須克服困難、闖過關口,必須鋭意改革、大膽創新,努力實現多方面的工作重點轉變。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項俊波強調,要緊緊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刻把握保險業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刻領會新常態給保險業發展帶來的趨勢性變化,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認真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加大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實現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

深刻把握保險服務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領域,立足於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強化風險管理核心功能和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為方向,充分發揮保險的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更好地服務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深刻把握改革、發展和防風險的關係,既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又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節奏,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與防範風險的關係,在改革和發展中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項俊波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聯繫實際認真謀劃和做好保險監管工作。一是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全面深化保險改革,為保險市場注入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全面實施商業車險改革,進一步推進保險市場準入退出機制改革,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切實發揮市場在保險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二是在服務全局上下功夫。找準切入點着力點,在打贏脱貧攻堅戰中更好地體現保險的行業價值和責任擔當。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調動更多保險資源進入農業農村,使農民更便捷獲取保險服務。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盤活用好保險資源。

三是在防範風險上下功夫。運用好前期壓力測試的成果,加強風險的監測和預警,切實做好風險防範工作。穩妥推進償二代的正式實施,防範償付能力不足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監管,防範資金運用風險。強化案件綜合治理,切實防控非法集資風險。

四是在加強監管上下功夫。要堅持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統一,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統一,不斷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完善監管制度機制,改進監管方式方法,加強保險公司治理和內控監管,提高監管的科學性有效性。加強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監管效能,為十三五時期保險行業建設開好局、起好步,促進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7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 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民政工作是 以人民羣眾為直接的工作對象和服務對象的,以維護人民羣眾切身利 益為根本目的,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羣眾服務。在 民政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必須體現在四個“做到”。

一、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民政為民。民政是國政、德政、仁政, 是人民政府為民之政。“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指導思 想,我們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 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民政工作在落實科學發 展觀時,一定要思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愁,念民之所難,為民之所需。 體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羣眾。時刻把困難羣眾、優撫 對象、弱勢羣體放在心上,做好每一項工作,解決各種問題,真正做 到“為民解困”。

二、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服務大局。民政工作所體現的全面性、 開放性,需要我們主動服務和置身於黨政工作大局之中,突出發展是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要緊緊圍繞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發展經 濟的重點問題,人民羣眾要求解決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來開展民政 工作,自覺服從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為此,就要進一 步破除民政對象特定性,樹立面向全體公眾的大服務觀念,破除獨家 包辦的狹隘性,樹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協作觀念,破除單純“等、 靠、要”的依賴性,樹立自強自立的大發展觀念,從而為民政事業的 改革發展提供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持。通過思維觀念的大提升,更好地 為中心任務和大局服務,發揮民政職能作用,擴大社會影響力和認知 度,不斷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三、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改革創新。民政事業要全面、協調、可 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改革,注重創新。在工作佈局上實現全覆蓋,做到 城鄉並舉互動?在工作對象上保障和服務特定社會弱勢羣體的同時, 面向社會公眾,搞好公共服務?鴉在工作管理上由“辦”民政向“管” 民政轉變?鴉在工作方式上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在資金投入上由單純 的“等、靠、要”向多元化方面轉變,建立民政事業經費與經濟發展 同步增加的自然增長機制,廣闢社會融資渠道,開創民政工作的新局 面。 四、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求真務實。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必 須堅持求真務實作風,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實是求是,不要虛假的繁 榮,不要虛假的政績,一切以羣眾滿意不滿意、羣眾贊成不贊成、羣 眾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的標準,要多幹羣眾急需的事,多幹羣眾受益 的事,多幹打基礎的事,多幹長遠起作用的事。在民政系統形成一種 “實幹者光榮,空談者可恥”的氛圍。做到經常深入基層,貼近羣眾, 把人民交給我們的事情做好,切實抓好城鄉低保、救災救濟、社區建 設、優撫安置、民問組織管理、區劃地名管理、社會救助管理、婚姻 登記管理、收養管理等民生工作,以實際行動落實好科學的發展觀。

2023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8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主要議程為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四五”規劃的科學編制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之後,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砥礪奮進的第一個五年,國家層面上意義重大。作為一名基層大學生村官,在政策實施的“最後一公里”,制定我們小“五年規劃”也至關重要,到村任職一年來,緊跟處理村內各項事務,脱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新時代文明建設等,與羣眾打交道,傾聽羣眾心聲,充分感受到學習與務實的重要性,因此編制小“五年規劃”要注重“學”“實”“奮”的精神內涵。

注重“學”字。“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出自《荀子·大略》,荀子認為,學者不一定都要做仕者,但做了仕者就必須堅持學習,提高學習能力,為國家、羣眾做實事,才能真正做到“不負所學”。作為大學生村官、基層幹部,更要注重學習的重要性,向書本學習、向羣眾學習、向實踐學習。首先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要的學習規劃,堅持理論學與實踐學相結合,用理論去指引實踐,再用實踐來悟理論,循環往復,理論定能學深悟透,反過來創新實踐。其次作為基層的幹部要把羣眾當做的老師,學習“羣眾話”與“羣眾事”,“解鈴還須繫鈴人”,基層幹部最主要就是處理羣眾問題,運用羣眾方法去處理羣眾問題不過。

注重“實”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幹精神”的論述有很多,我們之所以能比歷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是因為有前輩們長期的艱苦實幹,鐵人王進喜、“兩彈一星”鄧稼先、縣委書記焦裕祿……我們的“五年規劃”一定要實,處理好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村內產業發展規劃,在國家大規劃的指引下制定小規劃,讓我們的小規劃服務大規劃。切不可制定與村內實際發展情況相違背的規劃,比如在皖北平原地區規劃發展茶葉種植茶葉,這就是南轅北轍,亂規劃、錯規劃還不如不規劃。

注重“奮”字。“奮鬥是青春最亮的底色。”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年,特別是處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現階段,更要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鬥風險,發揮出五四運動時期,中國先進青年敢於擔當的精神品格。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雖然沒有炮火連天的戰爭,但處在兩個百年曆史交匯點、中國夢實現的關鍵階段,挑戰依然很大,必須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徵程上譜寫更加壯麗的青春篇章。

標籤: 心得體會 會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0e65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