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貓的故事讀後感最新6篇

貓的故事讀後感最新6篇

讀完一本書,有什麼深刻的領會可以及時的寫篇讀後感,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強人們對書上劇情的分析,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貓的故事讀後感最新6篇,供大家參考。

貓的故事讀後感最新6篇

貓的故事讀後感篇1

有一天,在開滿丁香 花的校園內傳來了兩個人的叫罵聲,到底是怎麼了?原來是“淘氣寶”張明和人稱“小辣椒”的班長王寒冰吵了起來。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在這個同學們都像平常一樣在幹着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張明正在踢足球,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他總是把球踢得老高,踢了一會兒,這不——闖禍了!他把球踢在了王寒冰的新衣服上,王寒冰心裏的火苗一下子竄得老高,他生氣地找張明理論,可張明不以為然。王寒冰不愧是班上公認的“小辣椒”,他拿起張明的足球也像張明一樣把球踢得老高,結果踢到了一棵丁香樹上,那時丁香 花開的正旺,頓時震下來許多丁香 花,不僅如此,還折斷了一根樹枝。同學們頓時開始躁動:有的議論紛紛,有的對他倆指手畫腳,有的還説:“我要去告老師。”説着就往辦公室跑,不久班主任李軍老師趕來了。他早就聽同學説了這件事,一上來他就説:“你們先等着,你們自己説説這件事做的對不對?”“不對。”兩人齊聲回答,但又自言自語地説:“他弄髒了我的衣服。”“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説了,你也把丁香 花踢下來了。”“這樣吧,寒冰沒經主人同意就亂踢張明的球是不對,張明弄髒寒冰的衣服也不對,你們分別向對方道歉,然後寒冰,你把掉落的花拾起來,張明把寒冰的衣服洗好再歸還,可以嗎?”兩人沉默了一陣後先後説了一句,“好吧!”説完,三人都笑了。

校園又恢復了昔日的和平,課間同學們歡聲笑語,從此,張明和寒冰也交上了朋友。

貓的故事讀後感篇2

雷鋒,從小在舊社會長大。爺爺被地主活活逼死,爸爸被日本人打死,哥哥染上肺結核,弟弟得了傷寒病,媽媽受不了壓力,上吊自殺了!雷鋒還是個孩子啊!這麼小就成了孤兒。他在黨和人民的懷抱中長大,是黨給了他的關懷,給了他温暖。因此,他決心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讀完《雷鋒的故事》,我時而為雷鋒的悲慘遭遇傷心,時而為雷鋒的因公犧牲惋惜,更為雷鋒樂於奉獻的“螺絲釘”精神叫好。

雷鋒就是一顆“螺絲釘”,哪兒需要他,他就去哪兒。不管條件多麼險惡,他都一馬當先。雷鋒一生樂於助人,只肯幫助別人,不肯別人幫助他。當時流傳一句讚美雷鋒的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生活中也不乏有雷鋒的例子:有一次,我和媽媽出去玩,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由於我身體不適,錯過了回家的最後一班車。當時,一輛車也沒有,我心裏很着急,像熱鍋上的螞蟻,眼淚都要流出來了。這時,一輛出租車駛過來了,司機聽了我們的遭遇,二話不説,就讓我們上車。把我們送到家之後。等我們想感謝他的時候,卻已不見人影。這樣的“活雷鋒”,讓我感動了好幾天,我不由得想起高爾基在給他兒子信中的一句話:“‘給’,比‘拿’永遠愉快!”我想,那位司機——跟雷鋒一樣,是一顆時時發亮的螺絲釘,他的內心是永遠快樂的!

雷鋒,你就是一滴水,滋潤了一方土地;你就是一線陽光,照亮了一片黑暗;你就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會永遠高興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我想,雷鋒螺絲釘般發光發熱的服務熱情,註定要影響億萬人民的心!

讓我們像雷鋒一樣,做一顆為別人而快樂的“螺絲釘”吧!

貓的故事讀後感篇3

我們生活的地球在許多年前是一個大火球,相較於無垠無限的宇宙之海,地球只是極度渺小的塵埃,經過數百萬年後,陽光穿雲而出,有了池塘,有了細胞,該怎樣去形容這個奇蹟,在若干年年後,單細胞變成了多細胞,漸漸海底充滿了魚類,某些魚類來到了岸上學會了用肺呼吸,爬行類出現,而後是鳥類,最終有一種特殊的動物進化成為了最原始的人類,我們的故事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人類學會了採集狩獵,而後學會了農耕並且可以在一個地方持久的定居下來,於是有了文明,有了明確的等級劃分,有了文字用以記載和傳承。最古老的文明萌發在兩河流域,緊接着是古埃及、古希臘、以及書中未提到的中國。

古希臘羅馬史西方文明的源頭之地,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卓越的數學、物理、哲學、建築,開啟了西方的藝術大門,而古羅馬先進嚴謹的法律,又奠定了西方的法治基礎,甚至於在民國時期的立法,都要借鑑羅馬法的思想。西方文明的另一重要來源則是宗教,教權與皇權之爭是中世紀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在中世紀,修道院隨處可見,經院哲學則是主要學習課題。在中世紀之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隨後的歷史就像我們熟知的那樣,宗教改革,英國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俄羅斯、普魯士崛起,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這些重大歷史事件相繼發生。

不得不説作者房龍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可以將人類九千年的歷史濃縮在400頁的小書裏,刪繁就簡,把那些人類歷史閃光的片段,用一種飄逸優美的文字展現在我們眼前,字裏行間可以看出來,作者在每一個字,在講每一個故事,心中充滿了熱忱與感動,那些古老的故事,有着古希臘、古埃及文明的壯觀宏大,也有着個人光彩的閃現。他沒有過多的渲染戰爭與權力爭奪,甚至他親身經歷的一戰也沒有提及,不是鐵與血鑄就的歷史,而是它有着自身發展的脈絡,整個社會的歷史也在不斷的進化之中。

本書的題目為《人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大部分是現在的西方發達國家,中國僅僅有一個孔子榜上有名,在書的末尾作者提到,一些批評者指責他不夠公平,為什麼他不提愛爾蘭、保加利亞、暹羅,卻把荷蘭、冰島、瑞士這樣的國家拉進來?房龍説,他選擇什麼角色登場的依據只有一條,即是看某個國家或個人是否創發出新的觀念,或者史實了創造性的作為,從而影響到歷史的進程。

自地理大發現之後,西方世界逐漸領先東方世界,並不斷向外擴張,他們給落後的非洲、美洲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同時也幫助其跨過漫長的探索歷程,一步到位,到達了工業化時代的邊緣,西方擁有着完善的政治制度、良好的經濟環境,可以説西方是文明開化、先進技術的代名詞。本書是房龍於1913開始創作到1921年創作完成,那時第二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歐洲步入了電氣化時代,整個西方世界瀰漫着一種樂觀的論調,他們的政治制度日臻完善,享受着最新科技成果,以及受益於全球化的產品流通,以及殖民地的資源榨取。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本書的論調:人類的歷史是在不斷進步的,西方則是文明的中心。作者對西方充滿了信心,所以在後面寫道:世界大戰無一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災難,這是無可爭辯的客觀存在。然而,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經過兩次慘烈的世界大戰之後,一個全新的世界又展現在人類面前。作者對未來充滿了樂觀,事實上,早在一戰之後就出現了不一樣的論調,歷史未必是前進的,它也未必是按照一定的脈絡不斷進化的。

不管怎樣這本《人類的故事》跨越了一個世紀,直到今日依舊閃爍着光彩,房龍用最簡單,最直白的方式,傳遞着西方文明的發展的脈絡,融合了政治、經濟、宗教、藝術等等這些西方獨特的因素,讓那些歷史閃光點,充滿詩意與温情的恆久的,展現在我們面前,而這恰恰也是他最擅長的,人類的故事有一個不甚明確的開始,卻依舊沒有結束。

貓的故事讀後感篇4

這個週末我讀了《海的女兒》這本書,這是一個悲劇故事,一口氣看完了之後,我深深的被故事裏的女主人公漂亮的美人魚公主的經歷打動了。

人魚公主本來是生活在海底世界,她有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空間和比人類長許多的壽命,可是她非常希望可以擁有一份人類的靈魂。一個湊巧的機會她救了在海上落難的王子,並且愛上了他,於是人魚公主忍痛讓巫婆把她的魚尾變成了人腿,希望可以與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陰差陽錯,王子卻與鄰國的公主結了婚,人魚公主的夢想破滅了。她還有一個機會重新成為“海的女兒”,就是在王子結婚的早晨用尖刀刺進他的胸膛,讓他的熱血流到她的腿上,這時她的雙腿就能變回魚尾,回到屬於她自己的世界中去。善良的人魚公主沒有這樣做,而是自己投阿入了海中,化為了泡沫……

好悽美的故事啊,好善良的人魚公主啊,她有着一顆金子般的心,對僅有一次的生命她一定也有着無限的留戀,對自己深愛的家人和朋友她一定也有着萬分的不捨,在生死的關頭她一定也有過徘徊和猶豫,可是最終她還是選擇了放棄自己而成全他人,這是一種怎樣的胸襟與氣量啊!

聯想到我自己,我多麼缺乏這種處處多為別人考慮,事事先人後己的精神啊,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與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事我只是先想到自己有沒有吃虧,很少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愛是相互的,我相信只有付出的多才能期望有更多的收穫。人魚公主能夠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這也是激勵我在任何事物面前都要有堅強的毅力,勇敢去面對困難征服困難的精神。

我喜歡這本書,更加珍惜它給我的教育和啟發,美麗的人魚公主,我會永遠記得你。

貓的故事讀後感篇5

如果要説現在的我所堅持的信仰來自於什麼影響,那麼我必須得説很大的一部分都來自於三毛。第一次接觸三毛的作品便是《撒哈拉的故事》,那時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心裏莫名地就湧起一種忍不住要翻開它的衝動,許是因為它的封面---淡淡的米白色底面上漸漸續續點綴着落葉,乾淨而又素雅吸引了我;許是因為“三毛”這個名字讓我忍不住想去探究以這個名字做筆名的會是怎樣一個作者;許是因為“撒哈拉”這三個字牽住了我的目光。總之那一日我遇見了《撒哈拉的故事》,也從此在心裏默默地珍藏了一位叫作“三毛”的女子。海子曾説:“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能真正做到這樣的能有幾人?但是三毛做到了!那該是需要怎樣的勇氣和堅定啊!一個女子,為着自己兒時的夢想,為着那一半的鄉愁,毅然背起行囊,沒有猶豫,沒有遲疑,不顧眾人詫異的眼光,踏上了那未知卻又嚮往的神祕大漠。她説,“我在這個世界上,向來不覺得是芸芸眾生裏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我最愛的便是她這樣的性格,這是我向往的生活,是我追求的自由。三毛總會令我不由想到一首詩—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粧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李白《子夜午歌》

也許並不很貼切,但是三毛就是這樣一個不慕名利的女子,她可以舍下城市的一切富裕名利,安心追求自己的信仰和夢想。她自稱為“撒哈拉之心”,這個奇女子,在那一片沙漠之中,給我們帶來了最好的禮物---《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開篇便註明:”送給我的父親和母親”。每每翻開書頁看到這一行字,心裏總會湧起莫名的感動,這是一本寫着三毛在遙遠而又荒涼的大沙漠中生活的種種趣味故事的書,書中,無論是寫什麼樣其實艱苦的生活狀況,三毛都可以把它們寫的趣味橫生,總讓人忍不住大笑。但是實際上,在撒哈拉生活真的有那麼容易嗎?三毛這樣一個在家被百般照顧的女子,拋下衣食無憂的城市生活跑去那一片即使是用水也要去很遠的地方自己提回來的地方,遭受的困難一定很多很多,在《白手起家》中“在我用手洗了不知多少牀單之後,一架小小的洗衣機被荷西搬回定來了”這一句便可看出,但她始終那麼樂觀,以她的角度寫出無限的生活快意。我想這也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此書“送給我的父親和母親“,不教他們擔心和憂傷,三毛的這份温情貫穿着整本書。

本書第一篇《媽媽的一封信》,戳中我許多的淚點,三毛媽媽的一封信裏飽含着為人父為人母的多少深情,他們是擔憂着---“自你決定去撒哈拉大漠後,我們的心就沒有一天安靜過

,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擔心你難以適應沙漠的日常生活”,卻又能夠懂她支持她---“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親都沒有阻止。明

知道這是何等崎嶇艱苦的道路,但是為了你的志趣和新生活的嘗試,我們忍住了眼淚,答應下來”;他們是心痛着---“前一陣他患眼疾,視力衰退,你每信都殷殷問候,思親之情,隱於字間,讀後常使我們泫然淚下,思念更深”,卻又能夠欣慰着---“在《白手成家》刊出後,進入最高潮,任何地方都能聽到談論三毛何許人也,我們以你為榮,也分享了你的快樂,這是你給父母一生中最大的安慰”。而直至讀到本書第二篇《回鄉小箋》中的那一句“因為上帝恆久不變的大愛,我就能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每一個世上的一草木一沙”,我心裏的那份由三毛文字帶來的震撼讓我忍不住潸然淚下,是的,在這個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物便是愛和堅強。本書開始的這兩篇從側面很好地體現了三毛那種爽朗卻又感情細膩的性格,好像很柔弱,其實卻很剛強。她把很多悽愴的際遇,都能寫得生氣勃發,灑脱渾厚,她不是不知憂愁傷感,但她讓我們知道在生命裏還有比傷感更強的東西,那便是自愛自強。我想,應該説,“文如其人”四個字形容她再貼切不過。

本書第三篇《沙漠中的飯店》和第四篇《結婚記》分別描述了三毛給丈夫和他的老闆做中國菜並且調皮地忽悠了他們的事情和三毛與荷西結婚的曲折卻有趣的過程的事情。説實話,這兩篇讓我看着眼裏笑,心裏酸。笑的是三毛講故事的有趣,酸的是心疼三毛。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已經生了根,她變成了一個女子,能烤蛋糕,能洗衣服,能在沙漠中燒出好吃的中國菜,能懂愛,珍惜愛,她仍浪漫,卻被人間煙火薰成斑斕動人的古褐色。她是那樣灑脱,那樣自由的如一陣風,一朵雲,隨着自己的心幻變出萬千形象,無意轎飾,卻讓人心曠神怡,心神俱往。

本書第五篇《懸壺濟世》與第六篇《娃娃新娘》:《懸壺濟世》主要是説三毛做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特的方法幫鄰居們治病,這些種種無不可看出她是個聰明的女子,是個可以用她那一副熱心腸廣交朋友的“俠女子”,就像她自己所説:“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得捷徑。”她的生命中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下珍貴的情誼。《娃娃新娘》寫的是鄰居姑卡嫁人的故事,這一章描寫了一個叫作姑卡的女孩子,在姑卡的家鄉,在那個沙漠,女孩的身份是低下的,她們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嫁人,甚至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那個即將嫁的人。三毛對她們是友好的,也是同情的!這些異地他鄉,離我那樣遙遠的她們的遭遇,讓我的心一緊再緊。這讓我不禁想到張曉風的一句話:“三毛的流行説明了什麼?它説明我們都曾愛飄逸的雲,但終於我們愛上了雨,低低地,把自己貼向大地貼向人生的落了實的一滴雨。”這些都是塵世間最真切的苦痛和愛,我們必然要親身體驗着現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再用堅強和愛去生活。

本書《素人漁夫》中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價錢在吃自己賣出的魚”,而後賣魚的收賬單又被洗衣機泡爛,他們是“又哭又笑”,可我卻一點也不覺得魚沒有賣到錢很可惜,我想他們也是如此,因為我好喜歡三毛和荷西率性、瀟灑的人生態度,人生若能尋到如荷西一般的伴侶,最是快事!他們是知己、是靈魂的融合,他們樂於為隨性而為,雖然也要為了生計忙活,但卻另有一番生活的趣味;《死果》則介紹了十分厲害的“靈異”現象,“這種符咒的現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點在做攻擊,它可以將這些小毛病化成厲鬼來取你的性命”,一邊看心裏就擔心着,足足為三毛捏了好幾把汗;《沙漠觀浴記》描述了撒哈拉人的骯髒、奇異生活習俗。由於沙漠缺水,她們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聞所未聞,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污垢,還用海水灌腸,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沙漠環境的惡劣與生活方式的落後,也為三毛在沙漠的艱苦生活感到很是心疼;《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駕駛執照的有趣經歷??一個個故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我的面前,我看着,笑着,歎着,所有的情緒都被三毛寫下的文字牽引着。驀然定神再看,已是本書最後一篇---《白手成家》。 《白手成家》中三毛盡數描寫了沙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夢想終究是夢想,再美麗的文字都必須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上,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都必須為自己掙取生存的本錢,三毛也一樣。但她是一個多麼聰慧的女子啊,她的生活,無論是在哪裏,都一樣可以過得有滋有味、精彩紛呈。她用她的巧手,佈置了一座“沙漠中的羅馬”;她用她的一顆愛生活的心,讓沙漠變得美麗。她是那麼剛強,“你不是好回教徒,就算你天天禱告,你的神也不會照顧你,現在你給我滾出去”。這樣的話只要是觸碰了她的底線,她一樣會對人説出來,即便她是熱血的、善良的三毛。

我愛三毛的文字,簡單,純樸,平白,直接,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沒有任何的華麗辭藻修飾,卻能給我最真實的感動和最真切的情緒感染。她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篇篇故事,更是一種人生的信仰。

貓的故事讀後感篇6

今天,我讀了一篇感恩故事《門沒上鎖》。故事講述了一個蘇格蘭小女孩的成長經歷。小女孩像今天的很多叛逆少年一樣,厭倦了枯燥的學習生活和父母的管制,嚮往自由的生活,於是便離家出走,要做世界名人。可是沒過多久,她便經歷了挫折和打擊。

後來,她走上街頭,成了一個流浪兒。很多年過去了,她仍然在泥沼一樣的生活中醉生夢死。終於有一天,她無意中看到母親張貼的照片,下面還寫着一行字:“我仍然愛着你快回家吧!”她在這則啟事前泣不成聲,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連夜趕回家,在自家門前正猶豫是否敲門時,卻發現門是半掩着的,她走進一看,滿頭白髮的母親正安然入睡。她搖醒母親後便問她為何門未上鎖,母親温柔地答道:“自從你離開後,門就一直沒鎖。”

原來,我也像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樣,討厭枯燥的生活和父母的管制,想成為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飛向很遠很遠的地方。可是自從我讀了這則故事以後,我深刻地明白了“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道理。無論你飛得多高,飛得多遠,時時刻刻牽掛着你的依然是父母雙親。在你遠走高飛之際,父母可能不會不鎖門,但一定會長時間把手機開着,和你保持聯繫,並不時送來一聲温情的問候。

有句話説得好:“父愛比山高,母愛比海深”,沒有什麼愛能與父愛和母愛相比。所以,我真誠地希望那些離家出走的朋友們能夠回心轉意,早日回到父母身邊,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226l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