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徐志摩散文集讀後感範文三篇

徐志摩散文集讀後感範文三篇

在散文著作中大家最喜歡哪一本呢!那麼在讀完,你的讀後感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散文集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徐志摩散文集讀後感範文三篇

徐志摩散文集讀後感範文

從志摩先生談起,心中不由得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響性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對生活熱愛的人。1921年開始長期的詩歌創作,後來讀到的詩歌一部分來自這個時期,受英國唯美派詩人的影響,認為藝術至上。曾經寫過不少優秀的作品,深受讀者的喜愛。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選的散文著作,帶給我的當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讀一章都會深陷其中,過後便養成了閒餘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歐洲漫錄”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語言剛柔並工的表達。讓讀者深陷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

對於托爾斯泰的書與人的看法及表達了他的人生觀。對於莎士比亞的回信,更讓讀者瞭解他為人禮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終究會發生,因從南京乘機去北平路途中,飛機失事遇難,他告別了自己光輝的一生。雖死猶榮,用在這樣一位詩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對文學歷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處風華正茂的年齡,還沒有結束的人生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與泰戈爾的對話,相當的好,能與這樣一位印度詩人如此聯繫,並與他環遊亞洲,也不失為一種成就。並影響着徐志摩對於印度洋的恩情。

遊歷學習的志摩先生,寫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對於環境,事物的描寫,也有對於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描寫。

在我看來,他所寫的是人所觸的正常感受,只不過是他會用最準確,扣人心絃的語言描繪罷了,體會是深刻的。

如果世界上最後一本《徐志摩散文集》在我的手上,我該會是怎樣的欣喜發狂啊……

徐志摩散文集讀後感範文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康橋,再別志摩。熟悉的筆調還是難以讓人忘懷。

《徐志摩詩歌全集》收錄了徐志摩生前發表的《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雲遊》四部詩集,並整理了他的其它詩篇,合併為《醒!醒!》。詩人雖然輕輕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卻會永存於讀者心中。

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儘管他自己説:“在二十四歲以前,詩,不論新舊,與我是完全沒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筆來,佳作便猶如山洪爆發一般湧現出來。作為新月派詩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詩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同時具有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他的詩就是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駁雜的思想也在這個世界中一一體現。他的詩歌寫愛情、寫生活、寫景色、寫人間疾苦。

這裏引用徐志摩的詩:“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愛落葉的癖好。他們初下來時顏色有很鮮豔的,但時候久了,顏色也變,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話,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與落葉一樣的無用,至多有時有幾痕生命的顏色就是了。”有着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維不見得完美,有時只是一種多餘。看似華麗,卻經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卻不能傳給後世,也是一種無奈吧!對自己的無奈!

“人類最偉大的使命,是製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飛!理想的極度,想象的止境,從人到神!詩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盤旋的。飛:超脱一切,籠蓋一切,掃蕩一切,吞吐一切。”他可以看出理想的重要,詩的偉大,哲學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筆驚醒人們,別總關注物質,心靈的美也很重要。詩歌,它可以給你帶來心靈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現在,詩歌已經越來越少,看詩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確,詩不能給人們帶來財富,也許你認為它只是在浪費時間。但你,沒有明白詩的意義。那種對心靈,對靈魂正真的描寫,在詩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聲,也許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發現的你的那份情懷。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那一天; 你願意記着我,就記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時空着惱,只當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也許你沒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着你的感受。被讓世俗矇蔽你的眼睛,睜開眼,看看詩的世界。詩歌不是一種任務,詩人不是一種職業,它是一種對自身的覺醒,一中參透。詩歌沒有什麼,只要有那顆嚮往的心,讓我們細細品讀《徐志摩詩歌全集》,發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懷。

徐志摩散文集讀後感範文

近日,限量版《徐志摩全集》對外發行,總計印行1931套,以饗同好。原書由中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劉紹唐先生於1968年付梓,目前市場上已不易購得。徐志摩為我國著名新月派詩人、散文家和翻譯家,其《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雲遊》等集汲取拜倫、雪萊等浪漫派手法,詞采工麗,想象瑰奇,表現出唯美和理想主義的傾向;尤其是他與聞一多、朱湘聯袂倡導新詩格律化,在現代詩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其人其詩,褒貶譭譽,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缺少了徐志摩這位重要的新月派詩人,我國現代新詩詩體的形成及其發展簡直難以想象。由於幾年前的一個偶然的機緣,經台灣思行文化公司的總經理陳建安先生鼎力相助,我們才有機會購進這一版本,從而使內地的讀者和學人得以對徐志摩先生的生平和創作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全集》由台北前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和著名學者梁實秋兩位先賢編訂,並得到張幼儀女士的贊襄。誠如編者在弁言中所稱,坊間翻印徐志摩選集、全集,舛誤、訛奪不知凡幾。1967年,張幼儀女士乘遊台之機耑誠商請蔣復璁、梁實秋兩先生董理《全集》編纂事宜。資料工作則由其子徐積鍇先生在美國向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中搜求,費時一年之久,一一影印郵台,版本務須以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梓行者,方可採用,足見兩位編者“保存文獻,傳諸久遠”的初衷。

《全集》還收錄了相當數量的徐志摩與親友往還的信函及詩歌未刊稿。如梁啟超先生於1923年初致徐志摩的長函真跡,規勸其“義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最難堪者兩兒,弟既已育之,胡能置之,茲事恐弟將終身受良心上之重罰無以自寧也”,言辭剴切,令人動容。此函胡適先生曾引用過,但從未正式發表。據徐積鍇先生介紹説,此函是1960年胡適先生交由他保存的。再如,胡適先生關於徐志摩遇難那天的日記及剪報,原件曾在胡適紀念館陳列,承胡夫人允諾將其複製照相,才得以製版刊出。此外,徐積鍇先生還提供了若干徐志摩的詩歌原稿,吉光片羽,彌足珍貴。其中一部分後來雖已發表,各篇的詞句頗有增減出入,由此可以窺見作者斟酌推敲的苦心,《全集》亦一併影印。

在《全集》的編纂過程中,蔣復璁、梁實秋兩學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徐志摩創作活動的原始風貌,如在工作底本的甄別上,在對底本的訛誤以及不同校勘本文字的採擇上,均極謹慎,尤其不敢以一己之私見、一時情勢之變遷“徑加刪汰”,表現出深厚、嚴謹的治學功力與風範。其實,不僅在古籍整理方面有版本的採擇及尊重史實的問題,在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都有個尊重歷史的問題,也都存在着不少歷史的迷霧與誤解亟須廓清。通過這個版本的引入,倘若內地的學人能夠有所借鑑,有所進益,並從中悟到些許良好的治學理念,這自然是我們出版人的最大心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25d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