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參考8篇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參考8篇

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實踐中獲得的智慧,能夠指導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論讀書的讀書心得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參考8篇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1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由於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不能適應教學需要等。因此,壓力增大,精神疲憊,對所從事的工作失去興趣,無成就感;對事業缺乏熱情和創新,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等。

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為,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二、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

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從心底知道老師並沒有把他們拋棄。

教師,只有立足本職,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和牢固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個人在工作上才會有所所為;教師,只有更新觀念,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2

無論何時都要樂觀的堅強的活着。——題記

在假期的閒暇時刻,我讀了餘華的作品《活着》。餘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揭示了一個又一個人生的真諦。

文中的‘福貴’從家財萬貫到一無所有,他敗光了家裏的錢財又失去了妻子,可謂是人生跌落谷底,可他仍然堅強的活着。緊接着福貴的父母相繼死去,為福貴更添痛苦,可他仍然活着。當他被拉去當兵,拉大炮時,他也不忘自己要活着。當知道妻子得軟骨病時,當知道兒子抽血死去,當知道女兒出不了產房時,當知道女婿被水泥板夾死時,當看見自己的孫子‘苦跟’由於自己的愚蠢吃豆子撐死以後,富貴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他一生中失去了一個又一個親人,親手把一個個埋葬,它堅強的活着,他經歷過所有的痛苦後,他仍然買了‘老福貴’陪自己活着。

從古至今,總有人因為一事不順而尋求短見,人的生命是如何短暫而又脆弱,多少人為了它不惜失去一切,又有多少人被死神無情的奪走了它,可是,不論何時我們都應該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就在本地,有一個人因為和丈夫吵了一架,再加上工作有些勞累,就在半夜跳樓自殺,被早上的清潔工發現時血肉模糊,令家人傷心,令看見和知道的人又覺得可悲,為什麼不能向富福貴學習呢?不論經歷什麼都要活着。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他在19個月大時就因為一場疾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可她依然堅強的活着。為許多殘疾人造福,為他們開導。霍金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仍然成為了著名的物理學家。這些殘疾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活的很精彩,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活着?在醫院中一位又一位的抗癌明星,他們和富貴一樣經歷痛苦折磨,可他們為了活着,為了繼續看這美麗的世界,他們靠着自己的信念扛過一次又一次的痛苦。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也有了很多的感悟。學習壓力再大也比不上富貴失去兒子的痛苦;暫時失去的自由與福貴被抓走,拉大炮時的擔驚受怕相比也不值一提,相比起福貴這算什麼?還有更加美好的未來等着我們,脆弱的生命帶給我們絢麗的體驗。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

生活雖然逆風而行,但我絕不屈服!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3

今天,老師建議我們讀一本書——《童年》,我便按照老師的建議去讀。

?童年》作者高爾基,是前蘇聯無產階級為大的作家,親身經歷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他還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我喜歡讀名著,喜歡在讀的同時與這些偉人交流,讓自己學到更多……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們童年無不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我們還經常抱怨,可高爾基他很小的時候就沒有父親,他與媽媽艱苦的生活,可他也並沒有埋怨生活,他奮發向上……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幼年喪父,跟隨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破產的外祖父家,可他並未過上好日子,卻在這裏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毒打。這之後他又遇見了他的兩位舅舅、伊凡等,併發生了種種不幸的事,這些事往往還從我眼前浮過,讓我為他的遭遇所感歎。

阿廖沙的童年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他的親人,阿廖沙從他們那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了一些道理,在那個悲慘的年代,不管怎樣都要做一個不向醜惡屈膝低頭的人,然而那些貪婪的、殘忍的、黑暗的、愚昧的人——為爭奪財產,為一點點小事而爭吵的人,即使是在這個社會也是遭人唾棄的。不過在這混混暗暗的社會也有着像阿廖沙外祖母一樣善良的、勤勞的、堅強的人。他們是社會永遠的光亮,值得人們所讚頌……

合上書,閉上眼細細再一次品味人物之間的各種情感及童年時的那份悲痛。現在,我也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你——《童年》。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4

作為一個從小在城市裏長大的女子,我異常向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與淡淡的淒涼。小説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可是沒有結局的感情,可是感情不是這本小説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濕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裏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遊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彷彿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温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伕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着詩意的色彩,完美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與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完美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裏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與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忙,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相比之下,我們每一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期望,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温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夢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着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5

讀《新課堂標準解讀》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為“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實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有句話説的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

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常讀書和常思考,能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把讀書和教書結合起來,創新教、創新讀、創新用,在用中創新。

當然讀書需要認真的態度,更需要堅定的`毅力。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讓自已再度成為學生,才能更有深度的去體會我們的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名言流傳至今,不知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它給予了我們各種各樣的知識,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更帶給了我們無盡的

快樂。我喜歡讀書,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讀書的快樂和喜悦吧,在書的世界裏,我們都是最完美的自己!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6

?彎腰拾起的尊嚴》這個故事令我感想很深,現在,我就為大家講説一下吧!

這是發生在巴黎的一個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久,在巴黎的街頭,有一個賣藝東的小姑娘,她在用小提琴拉出一首又一首的曲子,那曲子非常動聽,吸引了很多遊客。

這個女孩來自挪威,千里迢迢來到巴黎報音樂學院,但是,她來到這座城市,很快,錢就花光了,只好用自己的本領來掙點錢。曲子演奏完了,大家紛紛都往她的音樂盒裏捐錢。

有一個富貴的青少年帶着他的女朋友路過,就想羞辱一下賣藝的小姑娘,就從口袋裏拿起錢,往小姑娘的腳下一扔,轉身就走了,但是那個小姑娘把他的錢還給了那個富貴的青少年,還要讓青年男子給他撿起她掉的錢,這句話,帶着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那青年男子萬分羞愧只好彎下腰無奈的撿起小姑娘的錢放進了琴盒。

碰巧來了那個巴黎的.音樂教授,他發現這個小姑娘比以前有尊嚴了,就被他錄取了。

這位挪威的小姑娘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的著名藝術家。從而改變了她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尊嚴,都要保護自己的尊嚴,但同時,也要維護其他人的尊嚴,不要像那位青年男子那樣。不管社會是卑微,還是高貴,每個人的尊嚴都是不可剝奪的。

我想對比爾撒丁説:“比爾撒丁,你做得很對,靠尊嚴你終於考上了藝術學院,從這我們知道了,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新生活,做一個有尊嚴的人。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7

在國小的最後一個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青鳥。

青鳥講述的是一個奇妙無比的故事:一個樵夫的兒子—— 迪迪,和他的女兒——咪蒂,看見一個仙女為他們的鄰居生病的女兒來討青鳥。

於是,迪迪和他的妹妹咪蒂 、水姑娘、狗先生、貓女士、糖果先生、麪包先生、火先生還有牛奶小姐一齊踏上了尋找青鳥的旅程。

他們首先來到了回憶國。迪迪和妹妹咪蒂在那裏居然 遇見了已經去世的爺爺奶奶、弟弟妹妹們,甚至還有小狗還有老畫眉。突然,迪迪發現老畫眉變成青色的了。便以為已經找到了青鳥,可以回家去了。誰知,剛把老畫眉帶出回憶國,老畫眉又變回了青色……

他們又走遍了夜神的宮殿 ——黑夜之宮、森林,走遍了墓地,走遍了無數的地方,但終究都是空手而歸,沒有找到青鳥。

最後迪迪和妹妹咪蒂回到了家中。第二天,鄰居來為自己生病的女兒討迪迪的那一隻鴿子,迪迪欣然答應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迪迪發現自己家的這隻鴿子正是尋找了好久的青鳥。生病的小姑娘一見到青鳥,病就立馬好了。但小姑娘一個不小心,讓那青鳥飛走了。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生活的幸福而快樂,因此他們就一直苦苦的追求着幸福,而忘了一路上所見到的沿途的美麗的風景,也忘記了去用心感受追尋的過程中的幸福與美好。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學會如何關愛他人,如何把幸福和快樂帶給他人,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無比的美好 。

論讀書的讀書心得篇8

?understand your child》是一部系列叢書,針對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一開始我以為它只是一本類似於心靈雞湯的書,但是閲讀之後發現,書中所言的都是孩子成長的規律,正所謂辦事情必須遵照事物本身的規律,違背規律便要受到規律的懲罰,養孩子也是一樣,必須遵循他們發展的天性,絕不能揠苗助長,否則會得不償失。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也是孩子的母親,讀完這本書後,我不禁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多傾聽孩子,多瞭解他們的近況,多與他們交流,哪怕不能幫他們解決人生中的諸多煩惱,也要做他們的堅強的後盾,永遠的知心朋友。讀完書本,結合實際,我有這樣幾點感悟:

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對孩子的成長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很多家長其實並不能夠科學地教養孩子。比如:重超前學習,輕適時教育,當看到鄰居、朋友家的孩子才兩歲就已經學會不少字,熟背幾首故事,一些家長心中就開始焦慮,擔心識字教育晚了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家裏的牆上貼上了許多看圖識字掛圖,開始一遍遍地教孩子識字。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類似“早識字”的“超前學習”、“拔苗助長”還有很多,國小低年級學高年級的內容,高年級則學國中的內容……超前學習,就真的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類似“早識字”的“超前學習”誤區很多,那麼這真的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其實,起跑線應該指不同能力和品質培養的最佳期,即關鍵期。比如:0-3歲是孩子口頭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不要逼迫孩子識字,應重點關注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另外,幼兒階段要鼓勵孩子參與各項活動,國小階段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國中階段要幫助孩子調整情緒順利度過青春期,高中階段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並在選擇中實現自我教育。在關鍵期內,人的某種行為、技能和能力等發展最快,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實施相應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這個年齡段,再進行教育,效果就明顯差多了。因此,有些能力不需要過早培養,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會影響其他重要能力的發展,其中最讓一些家長後悔的是導致孩子走向厭學。

第二,許多家長甚至教師重智商,輕情商。這顯然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因為情商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技能之一,包括自我控制能力、情緒調節能力、延遲滿足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有心理學家提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源於智商的高低,80%則取決於情商。如果把智力看做一種個人潛在能力的話,那麼情商則是開啟這些潛能的鑰匙。比如延遲滿足能力是孩子情商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家長和教師都喜歡干預學生,漠視孩子的自主成長。很多家長喜歡充當孩子人生的設計師。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到選擇專業,到就業工作,家長都預先設計好了他的人生髮展軌跡.其實,家長為孩子設計人生道路是出於好意,以免孩子走彎路。家長總是擔心如果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肯定會犯錯的,總想着“孩子現在喜不喜歡沒有關係,等他們長大了就會明白我們的用心的”。但是不知不覺中,家長的過度干預和控制,會變成孩子發展道路的絆腳石,壓縮孩子成長空間,使得孩子沒有機會和動力自主探索和開發潛能。研究發現,當目標由自己設定而非他人強加時,孩子會更願意付出努力,動力更強。若孩子缺乏自我探索,只懂服從父母或他人的安排、變成他人期望的樣子,他們往往畏懼改變,遇到挫折時容易逃避問題、喪失目標和信心。

因此,孩子的人生屬於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自我探索,其他人是替代不了,包辦不了的。請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成長空間,多引導和陪伴,多給孩子創造嘗試的機會,讓孩子自由、健康成長,走出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所以,瞭解了孩子的很多成長規律,我們就能解釋一些他們離經叛道的行為並不是一下子就冒出來的,而是長期自主發展被抑制的結果,這是值得我們每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3y1ve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