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精選熱門關於小英雄雨來讀後感範文三篇

精選熱門關於小英雄雨來讀後感範文三篇

國人團結一心,強大我們的祖國,遇到挫折時,我們應自強不息、發憤圖強,共同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熱門關於小英雄雨來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熱門關於小英雄雨來讀後感範文三篇

小英雄雨來讀後感 篇1

這是一個多麼機智,多麼勇敢的一個小男孩,他就是小英雄雨來。這本書中,雨來機智、更勇敢,裏面的日本人都很笨,都很搞笑

這本書講的是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叫雨來,他貪玩調皮,捉弄同學,反抗教師,經常逃課。有一次,教師叫他在黑板上寫幾個字,結果他幾乎全錯,沒有對幾個。還有一次,他到教師家,給教師賠禮道歉,並送給教師了兩條魚,教師就讓他把兩條魚放在廚房裏,雨來就偷偷放了幾隻青蛙在鍋裏,過了一會兒,教師去做飯,把鍋蓋打開,看見了那幾只青蛙,嚇了一大跳。之後,日本軍隊佔領了他的家鄉,在上課的時候,幾個日本人突然進來了,把教師抓走,還教他們唱日本國歌,可是他們並沒有理這些日本人,還嘲笑捉弄他們。教師為了保護抗日交通員,寧死不屈。最終雨來和鐵頭利用善水的特長,成功地將日本人的幾個首領淹死,救了教師。

英雄就是勇敢、有智慧的人,能幫忙其他人獲得歡樂的人。英雄不怕苦、不怕累,弱小的自我用智慧打敗強大的敵人,獲得巨大的勝利。雨來在日本人沒有來的時候,捉弄同學、反抗教師,根本就算不了是什麼英雄。可是在日本人來的時候,他表現得很勇敢,並且經常設陷阱,讓日本人上當,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我們日常生活裏,不必須有機會遇到或打敗敵人,可是在大街上幫忙別人一點兒小忙也能算是英雄。在學校裏,那些經常打同學,拿同學東西的一些同學,那些人算不上英雄。相反那些在學校裏經常幫忙同學、幫忙教師的一些同學,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遇到別人違反校紀校規能勇於站出來指正的同學也是英雄。

小英雄雨來讀後感 篇2

寒假裏我看了很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英雄雨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管樺,他寫了在抗日戰爭年代小英雄雨來的故事,雨來經常在漂亮的還鄉河裏洗澡,打水仗,雖然他很小,但是很機智很勇敢,他幫助八路軍站崗放哨,送雞毛信,上樹瞭望,發現敵情及時彙報給部隊和鄉親。

有一回,鬼子來村裏掃蕩,八路軍得知後在村子的道路上埋了很多地雷,雨來和他的小夥伴們也來幫忙,八路軍讓他們做出假的地雷區來迷惑敵人。於是雨來和小夥伴們在一片空地上插了很多小木牌,上面寫着”小心地雷“”請皇軍坐飛機“”請日本皇軍吃點心“等,做完這些雨來和小夥伴們跟着八路軍藏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鬼子進村了,可是遲遲沒聽到動靜,八路軍讓雨來去偵察情況,當雨來悄悄地準備翻過牆準備踩着草堆下來時,發現這腳上踩的並不是草堆,而是一個特務的頭,特務立刻把雨來抓了起來,帶到鬼子的隊伍裏,鬼子軍官讓雨來帶路進村子。雨來先帶着鬼子走過假的地雷區讓鬼子以為這是真的地雷區,又帶着鬼子進入真的地雷區,離地雷越來越近了,雨來假裝自己踩空了,滾入河裏,並假裝不會游泳高喊救命,鬼子們以為雨來讓河水捲走了,覺得已經走過了地雷陣,便放心地繼續往前走。結果地雷爆炸了,鬼子幾乎都被地雷炸死了,這是雨來的機智和勇敢帶來的勝利,隨後雨來又帶領小夥伴們執行了很多任務。

這本書裏描寫的蘆花戲水、葦叢雛鴨和五穀飄香的田園風光讓我看得很入迷,雨來機智和勇敢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學習,記憶最深的是書中的一句話”我們是中國人,我愛我們的祖國!“

小英雄雨來讀後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小英雄雨來》,主要講了一個12歲的孩子——雨來為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不顧生死和鬼子鬥爭,寧死也不説出李大叔藏在哪裏,因此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雨來年紀在12歲時,才上了夜校,並且懂得了: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因此能與鬼子鬥爭。多麼勇敢的孩子呀!

雨來是中華民族的小英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由此,我被感動了……是啊,鬼子逼迫雨來説出李大叔時,用盡了各種手段,可憐的雨來被折磨的受不了,但他仍然咬着牙,堅決不説出李大叔藏在哪裏,直到鬼子要槍斃他時,也沒有告訴鬼子。多麼堅強的孩子呀!

再與他們的生活比,在21世紀的我們可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學校裏安心的讀書,不怕炸彈的彈片擊穿,不怕導彈的氣浪掀翻,永遠快樂的生活着。但是他們卻生活在戰爭中,罪惡的子彈仍在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每天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並且不能安心讀書。跟他們相比,我們真實太幸福了!

讓我們一起來珍惜現在的和平,一起來維護永遠的和平,讓“和平之花”永遠開放,讓罪惡的子彈永遠消失,讓我們共同來維護我們的家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4q38y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