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模板7篇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模板7篇

體會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大家在寫心得體會時一定要用心對待才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模板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模板7篇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篇1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臨近,紅色教育隨之升温。大量黨員走進紅色教育基地,感受紅色精神,觸碰澎湃初心。就拿剛剛向社會公眾開放的香山革命紀念地來説,八處革命舊址僅中秋三天小長假就接待了五萬多人,十大本留言簿被寫得滿滿當當。

紅色教育基地紅火起來,當然是好事。通過文獻檔案、影像視頻,重温激情歲月,緬懷先輩事蹟,對於每位參觀者來説都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隨着紅色資源不斷被挖掘開發,紅色教育基地日漸增多,摩肩接踵的人潮中,持有“打卡”心態的確有不少,在大門前拍張合影,便“黨旗一收、四散而去”的支部也不在少數。上網一搜,隨處可見的攻略指南,將“打卡”路線、最佳拍照點,介紹得明明白白。只求身到、不求心到,這樣的紅色教育多少有些變味。

紅色教育淪為“到此一遊”,背後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恐怕在於心態沒有擺正。或是想着“完成任務”,或是隻圖合影露臉,心思根本沒放在學習體悟上。也有一些單位,將組織紅色主題活動當成“例行公事”,覺得這是上面要求的“規定動作”,關鍵在“留痕”,人頭湊齊、亮出黨旗,或是穿上軍裝、唱了紅歌就算“程序圓滿”。而另一方面,現實情況也確實“嚇退”了不少真心學習者。每到節假日或重大時間節點,各大紅色教育基地總是人滿為患,所到之處往往沒有細緻的講解、周到的服務,只有擁擠不堪的人羣和維護秩序的口令。再珍貴的書卷、再動人的故事在這樣的一片嘈雜中,怕也難讓人駐足細品。

紅色教育基地不是旅遊景點,想要有所收穫必須端正態度。走進紀念館,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參觀舊物,是為了從先輩處獲得啟迪。品味紅色記憶,感悟崢嶸歲月,必須得“走心”。抗戰老兵在老照片前駐足良久,眼含淚光;母親握着年幼孩子的小手,一筆一畫寫下“祖國生日快樂”,這樣動人的場景背後是心有所感。靜靜聆聽,細細品味,將自己融入到那些過往的歷史中,才能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從何而來,才能知曉未來該走向何處。

參觀要“走心”,組織布展更得“用心”。在特殊節點,提前增設服務,疏解人流、避免“扎堆”,讓參觀者有更好的體驗,再去談獲得感才有意義。而更為重要的是將功夫用在“平時”。紅色教育的方式不止一種,相比於提供拍照場地、機械背誦講稿這些“套路”,利用先進技術,主動探索靈活生動的展陳方式,打造真實可感的現場體驗等,或許更能打動人心。總之,不讓紅色教育流於形式,還需要多動腦筋、多花心思。

“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火焰的傳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們才能不忘初心,紮實走好逐夢新徵程。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篇2

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近日,藉着建黨九十週年的東風,本單位組織了延安紅色之旅去參觀學習,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幾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延安,陝北的一個小城,這裏留下了黨的戰鬥足跡。翻開中國的現代革命史,延安這個名字永遠都閃耀着光輝,對它的功績,怎麼評價也不會過分。陝西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革命運動較早的地區之一。1931年以後,劉志丹、謝子長等,在陝甘寧邊區和陝北領導遊擊戰爭、創建革命根據地,使這裏成為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全國保存的一塊較大的紅色區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與西北紅軍和先期到達陝北的紅25軍勝利會師,最終成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從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被後世稱為“延安時代”。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動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遺址,這裏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搖籃。懷着崇敬的心情,我們到王家坪、楊家嶺、棗園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的故居和中央機關辦公地。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屋,決勝千里,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裏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 篇章。延安,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聖地而永載史冊。

這次活動我們還參觀了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大唐芙蓉園,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黃土地、黃皮膚、黃河水,這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華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這裏留下光輝的足跡,九曲黃河,萬里泥沙,浩浩蕩蕩,想我中華泱泱大國,幅員遼闊。觀大唐芙蓉園,彷彿重回我大唐盛世,使我們見證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則是我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樑,代表了改革開放的成果。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熱愛這片土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瞭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着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鬥!

延安之行,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艱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戰大學吸引了全國無數的人,雖然那裏的條件很艱苦,露天食堂,集體宿舍等,是黨的方針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懷着崇高的理想,奮鬥目標,也正是這樣,大家一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了蔣家王朝。現在改革開放了,國家發展稍有進展,一些人便忙不迭的開始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同時損害廣大人民羣眾和國家的利益,給國家的復興帶來風險。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黨的領導下,和全國人民一塊,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使我們綜合國力持續上升,重回世界巔峯。

延安精神是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艱苦奮鬥,執政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弘揚廣大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的本質,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篇3

從未去過延安,卻對她神往已久。恰值建黨__週年,西能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先進個人赴革命聖地延安開展紅色之旅,接受傳統革命教育。

從未去過延安,卻對她神往已久。恰值建黨__週年,西能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先進個人赴革命聖地延安開展紅色之旅,接受傳統革命教育。

一路上雖然風光並不算秀麗,但已不是想象的黃土高坡了,盡收眼底的是青山綠水。據導遊介紹,自從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後,綠化面積逐年增加,過去的荒山現已披滿了綠裝;多虧了黨的政策好,當地老百姓才告別了黃沙滿天飛的苦日子,大家才能看到現在的好光景。

巍巍寶塔山,清清延河水。從國小課本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延安,那時的延安在我的記憶中代表了一段歷史、一個時代。1935年到1948年,這裏曾經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戰鬥、生活、工作了13個春秋,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做出了關係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延安這個名字不但沒有隨着歲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鮮亮,她如一座豐碑久久佇立於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如今的延安已經成為旅遊聖地,成千上萬的人們來到這裏,追隨偉人的足跡,重温那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接受延安精神的薰陶與洗禮。

初到延安,連綿起伏的山,隨處可見的丘陵溝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以想象,過去這片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荒涼土地是用怎樣的力量與艱辛哺育了中國革命的。請著名來自:( 言小.工作總結範文.網)

楊家嶺是我們紅色之旅參觀的第一個地方,也是給我印象最深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間,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曾在這裏居住。在楊家嶺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瞭解放戰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在楊家嶺毛主席舊居前,我久久肅立,心情無法平靜。窯洞裏光線昏暗,簡陋的木桌陳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毛主席撰寫出了《論持久戰》等大量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如今,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排排窯洞已經成為珍貴的歷史遺蹟,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經的是怎樣一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給後來人以警醒與力量。

革命選擇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今天,延安時期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延安精神卻融入時代精神之中,成為不朽的精神。

當今的時代與革命戰爭年代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在當代仍然有着偉大的現實意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沒有過時,胡錦濤指出,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經過60多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沒有不繼續艱苦奮鬥的理由,即使以後發展了、富強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依然不能丟。

通過這次活動,也給合併後的公司員工一次增進了解的機會,大家都希望今後能採取多種形式,組織更多的活動,這樣不僅增強了公司凝聚力,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

此次的延安之行雖然時間很短,但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難以估量的,在這裏,大家無時無刻不接受着心靈的洗禮,感受着延安精神的力量。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篇4

4月30日早晨坐上開往西安的大巴,正是開始了延安紅色之旅。延安,在課本里、電視裏見到無數次的名字,提到它就想到窯洞、紅色革命、偉人思想光芒的綻放地。這是一次文明之旅,尋根之旅,更是一次團隊精神之旅。

到達楊家嶺和棗園。放眼望去,環境不錯,現在也不容易找這麼大的原生態莊園,蓋的小樓也挺別緻的,飛機樓;窯洞確實很樸素,設施也很簡陋,門前的石桌和石凳給人一種休閒氛圍,偉大理想是從石凳上人的交談中形成的。就是在這裏,在這種環境中,我們的先驅為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中樞和心臟供給了不盡的能量和血液。十三載春秋南瓜湯、小米飯使一代天之驕子揮斥方酋,使一個個民族精英馳騁疆場。山還是那樣的山,土還是那樣的黃,乾旱還是一樣。可延安啊,這兒的溝溝樑樑,處處閃耀着耀眼的靈光。“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延安啊,正因為它承載着民族精神的魂魄,汲取了一代偉人們的精靈,才使它在新世紀插上了奮進騰飛的翅膀,有了今天花果飄香,石油翻浪,烏金滾滾,人流熙熙的繁榮景象。我被延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淳樸的民風而感染。勤勞勇敢的老區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用他們的普通,成就了這一方不普通的聖地;看到當地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心中頓時肅然起敬,延安是民族精神的濃縮和凝聚,是近代中華民族騰飛的伊始,在延安,你總能感到延安人民的那一股濃濃的淳樸之風洋溢在你的身旁,安塞腰鼓、信天游,似乎我們民族的靈氣就聚集在它的上空,充斥着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使你震撼,使你感慨。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靈魂,民族的根源,在延安我們真真切切體驗到了我們民族的精髓所在。

從延安回來以後,我一直沉浸在此次出行幾天的所帶給我的震撼當中,震撼之餘,我對“延安精神”深有感觸。我開始思考,這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夠為我們的今天,產生點什麼影響,又能夠為我們的明天,帶來些什麼鼓勵?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回顧黨的歷史,我們的每一個成就、每一次勝利,都離不開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工作作風,也是思想作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這實在是一條極其寶貴的歷史經驗。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篇5

中華民族是重視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歷來強調“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雷鋒和廖俊波等先進模範人物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是穿越時空的,每次重讀他們的事蹟都會受到深刻的教育。黨員幹部要以先進典型為鏡,查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上的不足,不斷改進提高,不斷增強道德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增強守政修德的自覺性。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否堅強有力,直接關係黨的生機活力,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作為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是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的重要基地,也是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紅色基因傳承和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基石。

黨員幹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昇華理想信念。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把加強道德修養、增強道德力量作為人生重要的必修課,結合工作和人生實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中汲取養分,老老實實向人民羣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的成就。

黨員幹部要甘當人民公僕,在與人民羣眾特別是普通勞動羣眾的相互交流中得到靈魂的洗禮、道德的提升。工作中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高標準,把改進作風和增強黨性結合起來,把抓發展和抓黨建結合起來,把為羣眾辦實事和提高羣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全心全意為羣眾謀福祉,從羣眾關心的“小事”抓起,認真聽取和思考人民羣眾意見,真正把羣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實事辦實,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

我們有着共同一致的理想、信念、目標、情感,相信只要大家一起苦幹實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能夠走得成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篇6

眼下,如期脱貧的號角吹得越來越響。越到緊要工作關頭,越需要各級凝心聚力、眾志成城。關鍵是突出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只爭朝夕、全身投入,以更加堅強的意志和更加務實的作風,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

狀態比位置重要。脱貧“衝刺”的關鍵時期,挑戰錯綜複雜,脱貧幹部精神抖擻的幹事狀態,比任何一個年度和一個階段更加彌足珍貴。就像足球賽場上,越是快到“臨門一腳”的位置,越要精準出擊,否則容易“一着不慎,滿盤皆輸”。也如徒手登山,越是臨近巔峯時刻,越要百般謹慎、打起精神,任何傲氣、懈怠、大意都能導致失敗甚至喪命。光陰荏苒不等人,珍惜當下是關鍵。對各級黨委(黨組)來説,關鍵是堅持實事求是,突出底線意識,下定決心、千方百計,精準摸清最後的“存量”和“底數”,切實在查漏補缺、靶向用力上下功夫,確保一鼓作氣、不留遺憾。

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2020年的脱貧工作,時間比任何時候都顯得倍加珍貴。這從客觀上要求各級黨員幹部必須脱虛向實、動真碰硬,來不得一絲“花架子”或者半點“客裏空”。過去的幾年,基層單位和致富羣眾創造了大量卓有成效、亮點突出的脱貧經驗。要強化脱貧領域“四風整治”,嚴打狠剎自以為是式的官僚主義和文山會海般的形式主義,倡樹親力親為、同甘共苦、拜民為師的實幹精神,用真心、動真情、真出力,努力用老百姓的口碑和羣眾的獲得感驗證成果、刷新形象。

脱貧是一場世紀決戰,也是創造歷史的民族偉業。實現盡鋭出戰,必須統籌力量、形成合力。換言之,脱貧不是基層單位一個層面的任務,也不是某一個部門一家的職責。參與脱貧,人人有責,家家有份。必須發揮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和統領作用,主要負責人親自抓、領導幹部帶頭幹,大力支持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發揮專責和職能優勢,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精準指導。要強化考核獎懲,廣泛動員各部門各單位和各行各業立足實際、創新作為,對貢獻突出、羣眾滿意的及時表彰獎勵,廣泛開展經驗交流和典型選樹,形成眾志成城、羣策羣力的生動格局。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脱貧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客觀來看,剛剛達到脱貧標準的羣眾,生產生活條件仍然艱苦,抵禦風險能力仍然不強。在城市,仍然有一些比較貧困的羣眾。依據固定標準的絕對貧困可以暫時消除,相對貧困、收入不均現象在一定領域和範圍內可能長期存在。要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堅持脱貧不脱政策、不撤支持,堅持以“扶上馬送一程”的恆心和韌勁,幫助脱貧羣眾夯實生產生活提質增效的基礎。要聚焦緩解相對貧困,更多在深化教育扶貧、夯實社會保障、發展改善民生、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切實強化針對相對貧困的日常幫扶措施,築牢脱貧減貧、防止返貧的堅固防線。

關於紅色的心得體會100篇7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是農村改革發展之後,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近十年來,得益於國家的扶持和發展,農村一些“老大難”也得到了解決。比如説;讀書難、看病難、賺錢難等等。這些問題和過去相比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過去的農村,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村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很低,很多家庭都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生活十分艱苦。

現如今,隨着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羣眾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村民們也不再為温飽而發愁,很多人現在也朝着“小康”的方向努力。

除了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之外,隨着國家對農村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很多村莊現在也實現了“三通一改”,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變得越來越舒適,不少村莊現在也告別了“髒亂差”。

農民朋友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今年的“三農”領域有很多硬任務要完成。未來的一年裏,國家將採取多項舉措解決農村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打贏脱貧攻堅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啟動廁所革命”等等……。

不過,就在農村進入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目標之後,農村地區也會陸陸續續迎來三個好消息。這些消息涵蓋到農村的多個方面,農民朋友請收下。具體如下;

無論是在建設還是在發展方面,資金尤為重要,要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資金就必須優先向農村地區傾斜,這樣才有資金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短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我國也會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資金預算將繼續向“三農”領域傾斜,確保各地的財政資金能夠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解決農村當前的民生問題。

在農村,鄉村建設和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幾年來,我國為了整治農村各類違規違法亂象,出台了很多措施。現在已經到了農村發展的攻堅階段,農村的基層幹部隊伍也很關鍵,如果是一個不作為、胡作為的帶頭人,那麼資金投入後也會被侵佔。

不過,今年是打贏脱貧攻堅戰最關鍵的一年,我國在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也會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加大力度治理農村的“蒼蠅和村霸”,開展反腐敗和掃黑除惡這兩項鬥爭。

雖然説現在的農村和過去相比有很大變化,但和城市相比還是有差別的,尤其是在教育和醫療方面,很多村民會離開農村進城生活,大都是因為這兩點。

不過,就在農村進入全面決勝小康之後,我國也會在各地區開展新一輪的發展工作。今年不僅要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還要加強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消除鄉村醫療服務的空白點,讓村民不再為教育和醫療發愁。

標籤: 心得體會 模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lvr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