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規矩和愛家長讀後感精選示例三篇

規矩和愛家長讀後感精選示例三篇

《規矩和愛》這本書告訴家長們要隨時反思自我的教育,要成為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人,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更吸引人的眼球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規矩和愛家長讀後感精選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規矩和愛家長讀後感精選示例三篇
規矩和愛家長讀後感1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只愛而不知教也。”這句話是出自司馬光的《温公家範》,也是我讀《規矩和愛》一書中感觸最深的一句話。身為人母,為了女兒的教育問題,我曾翻閲了不少書,如《斯波克育兒經》、《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愛在左管教在右》等等。在閲讀這些書的過程中,我從未花費那麼長的時間,像讀《規矩和愛》一樣,邊看邊記邊思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需要寫一篇感想,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總結一下在對女兒教育中的得失。

總結我對辛雨的教育,有成功也有失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放羊”式的教育,教會辛雨獨立自信。在我看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其自然天成的個性、思維與行為模式,作為家長,只要遵循成長規律,適時給予正確指導就可以了。所以,從小我對辛雨是,她能做的事情讓她自己去做,願意嘗試做的事情鼓勵她去做,遇到困難首先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讓她在一次次的鍛鍊中,逐漸肯定自己,慢慢的建立了自信心;同時,自理能力、表達能力、與人溝通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加強。

二是身體力行慈善助學,培養辛雨感恩愛心。一位兒童教育家説過:“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辛雨也是同樣的問題,6+1的家庭模式,長輩的無條件溺愛,讓她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模式,不懂關愛幫助他人,不願為他人付出。為了糾正她這樣的行為,我和他爸爸想了許多辦法,説了一堆道理,但是效果均不明顯。後來,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中,我們聽取了一位家長的建議,參加助學活動。讓她在雙手傳遞的愛心中,懂得無條件去愛,去奉獻的意義;讓她在寬鬆的生活狀態下,學會去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三是片面注重個性發展,忽視辛雨規矩的培養。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在我忽視對辛雨規矩培養的幾年後,她已經形成了是吃飯、説話、做事的隨意性,上學後就直接表現為上課不認真聽講,寫作業拖沓馬虎,再立規矩糾正起來已是事倍功半。書上説“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執行能力都遠遠不成熟,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沒有規則、原則的愛,不是真正的、完整的愛,愛也體現在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個性特點的前提下制定和執行的規則中。現在的我,已經認識到了錯誤,開始了給辛雨立規矩的漫漫長征。

四是帶情緒暴躁管教,造成辛雨逆反心理。我的個性有些急躁,説話做事都講求效率,在對辛雨做錯事屢教不改的情況下,我會很着急,跟她大叫大嚷發脾氣。當有一天,辛雨也跟我大叫大嚷,而且就是不認錯的時候,我發現這樣的方式很難教育成功。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説:“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那麼在對待辛雨做錯事上,現在的我已經學會改變説話的方式,放慢語速,改直接指責為婉轉提醒,並且給她辯説和回嘴的機會。還原事情的原貌,瞭解事情的發展,明白她心裏的想法後,再理性的從多角度分析結果的對與錯。對在一時一刻她所不能理解,且堅持己見的情況下,壓制住自己的情緒,推遲或隔天討論。慢慢的,辛雨的脾氣也開始收斂,會跟我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也會認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並且道歉。

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隨着孩子的成長,我還將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需要耐心和信心。借用鍾老師説過的一句話:“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讓我們在開始的立志、過程的挑戰和堅持的結果中,為培養獨立自信、團結合作、積極樂觀的孩子而共同努力。

規矩和愛家長讀後感2

身為人父,我讀了不少有關於育兒的相關書籍。其中有些是教導教育方法的,有些是介紹溝通技巧的。有些是講解教養方式的,有些是解析孩子心理的。在眾多的同類書籍之中,我認識到了當今身為父母的不易。而養育好一個孩子的前提是父母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或者正確的教育理念。“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無時不感覺到身上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趙校長説過“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使孩子們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是大有稗益的一件事。通過通篇的閲讀,我其實感覺是受益匪淺的。尤其是看到那段“沒有不能做規矩的孩子。只有不會做規矩的父母“更讓我堅定給孩子豎規矩的使命感。老人們常説“從小看到老”,殊不知,孩子們長大之後的一言一行與從小養成的規矩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的。

成功的教育是愛和規矩的結合: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美好的未來。他們理應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呵護。而方法何在呢?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提示,讓有愛的“規矩”起來,並時刻伴隨着他們的成長。

1、規矩的根源是愛,歸根結底就是我們把感性的愛上升到理性上來。因此規矩的建立要本着遵循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境的大原則。具體規則則依據孩子年齡,讓孩子做自己能負責的事(比如5歲左右的孩子可以讓他們自己穿脱衣服,收拾碗筷,整理玩具和書籍,按時吃飯不磨蹭等等)不要超於孩子年齡段設立孩子做不到的規矩。——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對做不到的事情要寬容。

2、在立規矩和培養孩子規矩意識時(也就是管教時),不是出自自身的情緒,而是出於規則本身。即違反規則時管教,而不是自己需要發泄情緒時管教。這點很重要,情緒管理是很多大人都未完成的任務。管教時要帶着愛,讓孩子感覺到規則背後的愛,而不是感到規則是冷冰冰的,是跟自己作對的,是讓自己受苦的。這也是懶媽友童跟我們分享過的:管教是温柔的堅持,即持一種負責任的、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堅定的態度進行。管教時父母要有內心的力量,要樹立權威感,讓孩子意識到,我管你是因為我愛你,我比你更知道什麼對你好,你在界限裏是安全的。

3、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長的過程;要改變孩子,父母先改變自己。因此在給孩子建立規則的同時,大人也要遵守規則,給孩子做好榜樣,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王濤博士所説的早教原則之一——共同成長原則。

4、關於打孩子。王濤博士的觀點我很認同。可以打,但不能發怒時打,要帶着愛打,打前要溝通,打時要用一種儀式化的東西進行(比如一根杖)。另外,在孩子青春期時不要打孩子,那時候孩子很叛逆,用這種方式教育效果不好,更多的用談心的方式。(其實我感覺小時候給予充足的愛和規矩,青春期應該過渡得順利一些)。

5、用規矩和愛發展孩子的興趣。作者舉了郎朗的例子,也提到了虎逼迫孩子、“股神”巴菲特不逼迫孩子,他們的孩子最終都得到了成功,這些也是規矩和愛的結合,也許在尺度的把握上,虎媽更注重規矩,而巴菲特則更偏重於愛的感染,但是任缺其一而目的達不到。

6、情商和幸福。情商要素之一:積極客觀的自我意識;情商要素之二: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商要素之三:積極明確的內在動機;情商要素之四: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情商要素之五;交往合作的能力。情商對一個人的成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卻在實際的教育培養過程中更注重了孩子的學業技能等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培養,從側面來説也反映了父母的低情商,要想培養好孩子,首先要從自己做起,一個人能否有一顆感受幸福的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情商,高情商的父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也知道如此能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做一個自信成功樂觀的高情商的人。

7、規矩建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自律,走向成熟。

總之,規矩和愛並非是完全對立的兩方面,愛為規矩之根源,規矩為愛之保障。在沒有規矩的愛中長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沒有愛的規矩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自卑;在沒有規矩也沒有愛中長大,孩子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規矩和愛中長大,孩子學會了謙卑和自信。為愛而定規矩,才能保證我們的孩子快樂成長,才能給孩子一個幸福圓滿的未來!

規矩和愛家長讀後感3

接受恩師的邀請,在寫下這篇感受之前,我思量了好久如何構架文章能夠表達清楚我的感受。再次翻看書籍,回想這兩年多走過的路,我突然意識到,也許壓根就不會有框架,有的就是一個心態,具體説來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我的孩子還不到兩個月。朋友送來,翻閲過後,感受不是那麼深刻,但是對其中一句話很有印象。那句話的大概印象就是,要從父輩對我們的教育中進行反思。是的,我的母親對我屬於那種相對高壓的教育,學習至上、規矩至上。從上學開始,自己衣物,自己洗,在培養我獨立性的同時,或多或少得缺失了一些少年應有的快樂。甚至為了我的學習,母親把家裏的電視劇給賣了。那個時候的我,雖然沒有太多的牴觸,但是那種近似空虛和孤獨的感覺,至今讓我難忘。

按照母親的想法,我如願進入大學深造。但是,母親萬萬沒有想到,大學聯考志願我一個省內的學校也沒有填,一心想着自己闖蕩,全然不顧長輩的心情。時至今日,母親埋怨我離家太遠,而我也開始後悔,親情的釋放被空間的距離生生地拉扯開。儘管安家落户首都,孩子天真,丈夫顧家,但是那種思鄉的心情和無法照顧長輩的感覺卻時不時讓自己心塞。

説了這些,並不是埋怨母親,而是因為《規矩和愛》的那句話讓我想到這些,時至今日,我甚至對我曾經不顧一切的“離家”行為有些許後悔。映射到我自己身上,為人父母應該怎麼做?是延續母親的做法?還是實行新時代父母所推崇的“自由教育”?

中國有句古話“過猶不及”,凡事不可過度和偏激。作為華人家庭,儘管接受了一定西式的教育,但是畢竟我們暫時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讓孩子進入西方社會,所以一定還是有一些傳統的內容滲入家庭教育中。對於傳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是必須要做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onn1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