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7篇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7篇

讀後感是讀者對一本書、文章或文學作品的個人感想和反思,讀後感是一種對閲讀體驗的表達,它讓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7篇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篇1

早就知道《詩經》是浪漫主義的源頭,但是面對那些四個字一個短句的短段子,我覺得自己是如此的泯滅魅力,乾脆把它扔到一邊,結果錯過了這麼一本有價值的書。

?詩經》是咖啡,那麼《詩經是一枚月亮》是咖啡伴侶,越嚼越好吃,我就打開來享受咖啡。

?詩經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一個精緻温柔的女人。她用自己的理解展示了《詩經》中的文字。其中,有一句話給我印象最深:“桃死,燒其華,子歸,宣其室家。”我以為“跑路”是對的,但這只是一句引語。經過反覆考慮,我知道“桃之死”是最原始的表達方式。這首詩大概是説一個女人要結婚了,穿上粉紅色的婚紗,她很開心。她也認為《桃夭》應該是一首歌:“桃花開了又開,桃林紅了又內外纏綿;這姑娘要結婚了,夫妻天天開心。”聚焦這個“桃”,“桃”可以延伸到桃花源,桃花運等等。

在現代社會,許多人幻想有一朵美麗的桃花。但這畢竟是幻想。有幻想就有失敗。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再來一朵桃花,然後從此“翱翔”。事實證明,80%的女生都錯過了青春。如果遇到,能保證自己喜歡的人也看上你嗎?女生運氣好就會越陷越深,男生運氣好就像一場美麗的意外。

人生不是偶像劇,英雄有多耀眼,我們也不是桃花島上能看桃花的黃蓉和郭靖。所以,實事求是地説,得知《詩經》裏的女主角幸福,是因為她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再者,《詩經》中描繪的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是純潔的。的確,在那個時代,一個不受金錢和地位污染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簡單最真誠的。相反,誰能想到,幾千年後,我們都在為生活奔波,疲憊不堪,忘記了當初的目標,迷失了自己。如果我們都靜下心來打開《詩經是一枚月亮》,你就不會厭倦《詩經》裏那些無聊的話。找到自己的心,傾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詩經》是一個月光寶盒,裏面有無限的愛和温暖。真的是月亮,看到了最本質的自己。

一行詩句,無限思考。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篇2

元旦假期第三天,爸爸給我買了《雲朵上的學校》,這本書是笑貓系列中,我唯一沒有看的,所以我期待已久。書剛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整個過程我是看的如痴如醉,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咯咯地笑,時而驚呆不已,終於費了一個上午,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書中大概意思基本領會,下午,閒暇之餘,就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這本書,主要講了初夏時節,球球老鼠的一個子孫,給笑貓一家,帶來了一個令人驚訝不已的消息:在西山山脈的最高峯,有一所云朵上的學校,而小白和它的.女主人——蜜兒就在這所學校裏。而蜜兒老師的身份也是一個密,為了解開這個祕密,笑貓和球球老鼠祕密跟蹤,在充滿艱辛和怪異的過程中,最終解開了關於蜜兒的謎團。

原來,蜜兒是一個穿越時空的美麗女子,每當深夜,蜜兒就會拿着一個粉紅色的口袋和一個黑色的口袋,來收集好夢和噩夢。那些曾經在學習壓力下變得噩夢連連的孩子,現在都可以在這大自然課堂裏變得快樂無比。書中還詳細描繪了那些孩子們到底怎麼到雲朵中的學校?怎麼快樂的學習,以及那些古代穿越到現代的花臉獸和長生不老的仙鶴們,怎麼幫助孩子,帶孩子快樂的學習,快樂的生活……

這是一本介紹一所建造在雲朵上的學校裏一位叫蜜兒的老師和一羣孩子的故事,讀完這本書以後,我特別羨慕那些在蜜兒老師帶領下的孩子,他們可以在美麗無比的大自然中快樂的學到很多平時課堂里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我好羨慕他們,我也想到哪裏去上課!我想這也是每個小朋友們的夢想吧!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篇3

因為新冠肺炎,孩子不能如期到學校學習,只能在家上網課,昨天跟她視頻的時候,用剛學的3r傾聽法,不急不躁的跟她溝通關於在家上網課這件事情,因為還需要持續挺長一段時間上網課,本想給她做一下心理建設,卻驚喜的發現,孩子對於在家上網課一點不排斥,反而非常喜歡,她説,可以自由的選擇先想學習的課程(可重播的),也可以選擇先寫作業在聽其他課程或者作業累計到一起寫,不用像在學校那樣,每天白天固定的時間上課,45分鐘後固定的課間休息,晚上回家後才可以寫作業,在家她可以自由分配時間。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視頻,一位爸爸早上8點按時打開電視裏的“雲學堂”,叫醒睡夢中的孩子上體育課,視頻中體育老師一邊賣力的講解一邊做動作示範,爸爸轉身去廚房做個早餐的時間,回頭發現孩子還裹着被子睡眼朦朧的躺在牀上看着老師在視頻裏蹦躂,自己壓根不挪窩,氣的爸爸衝孩子囔囔:“你倒是起來跟老師一起練啊,你看老師都汗流浹背了,你跟着跳一下,動一下”

類似的問題在其他學科肯定也有出現過,有一邊用手機上網課,一邊用電視機看小豬佩奇的,也有一邊擼貓一邊學習的,原本這些在學校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神獸”,現在在家全靠家長監督和協助教學,可把家長忙壞了。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篇4

寒假期間帶着學校推薦時崇敬的心情和主動學習的需要,在悠閒娛樂間隙之餘認真拜讀了佐藤學先生的《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的這部大作。佐藤學總結了建構“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規範的獨到見解,值得我們借鑑。猶如一縷春風,又彷彿是久旱後的雨露,讓我及時汲取營養,受益匪淺。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概要如下:

一、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把學生領進“最近發展區”。合作學習的“問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重點、難點處設計的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質疑問題中主動提出的問題,但一節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和時間,防止隨意性與形式化,要充分體驗教師和課堂共同體的親密關係。

二、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給我們指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要訣:“合作小組人數4人比較合適,有男女學生混編激活合作性思維;人數太多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小組成員應是動態的。可以是組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間某些角色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於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於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

佐藤學先生描述的”合作學習“不是強強聯手的模式,而是弱弱相助的姿態。這讓我感受到,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勢“所在,如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優勢,從而形成”優勢“互補是教師應該着手思考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憤活躍起來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困難,很容易使課堂教學產生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常規,並通過訓練使之形成習慣。只有這樣,”合作學習“才能稱之為”互惠學習“。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佐藤學最為推崇的一種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教師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篇5

“綠草蒼蒼,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空靈的歌聲翩翩而至,不禁讓我想起《詩經》。這一本唯美的詩集,就像一位佳人佇立在水中央,是多麼的吸引人!但她其中的精髓真的需要細品呢!

春天到了,芳菲滿園,看那滿樹粉嫩的桃花,我會吟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每當我看到温暖的太陽與皎潔的月亮,我會吟誦“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每當我在網上看到我的偶像趙麗穎的圖片,我就會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每當我看見翠綠挺拔的竹子搖曳生姿,我會想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不管是親情,愛情,友情,也不管是朝廷,民間,邊塞,都在這本書得到闡述與詮釋。讀這本書,不僅能品最純真的文字,也能窺得歷史一角。

我最喜歡的是《國風·衞風·木瓜》,這首詩令我想到“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我從千里送來的鵝毛雖然很輕,但我的情誼是重於泰山。而《木瓜》中送的雖然是比鵝毛重的木瓜、瓊琚,但表達的思想是一樣的:“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儘管朱熹説這是寫愛情的,但我覺得這是寫友情的。這讓我回憶起我國小時代的一個好閨蜜,自從我們成為好朋友後,她時常送禮物給我,而我只回贈過兩次,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的友情,因為禮物只是我們友誼的一種見證,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裏都喜歡牽掛着彼此,對彼此的情誼是重於泰山的。現在的我們,儘管不在同一所學校,但我們依舊有聯繫,友情的温度並沒有下降。

詩經不僅讓我體會到友情的珍貴,還讓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傾城傾國的美人,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讀了這幾句詩,我彷彿看見了莊姜從書中走出來一樣,舉止端莊優雅,相貌沉魚落雁,身段曼妙多姿,如仙女下凡一般,令人回味無窮。還有《國風·陳風·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將我帶入一個靜謐的情景,皎潔的月亮,向大地撒滿銀光,它照耀在了月下的美人身上,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微風撩動她的頭髮,步態輕盈,讓男子“勞心悄兮”。

?詩經》還描寫了勞動者的疾苦,《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這也許也道出了許多現代人的心聲,哪個人不需要為生存奔波?只不過有的人幹了一輩子,還是要起草貪黑,生存的很艱難。每次看到清潔工早早的出現在街道、小區,到晚上還能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我就會感歎:生活艱難!在這個世界上,哪個人會一勞永逸呢?同時我也想到日夜為我們操勞的父母,他們不僅要養育我們,同時也要辛苦地工作。我們不應該嫌棄父母這樣那樣,而應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才對呀。“肅肅宵征,夙夜在公”不正是許多父母的寫照嗎?我們有什麼理由指責、埋怨我們的父母呢?

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這一季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其中我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爭議:主持人龍洋在形容一對革命中結緣的老夫婦時,用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在《擊鼓》中意為:“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是形容戰友之間的情誼。但現在很多人都理解成形容愛情的。有網友在底下評論,既然現在都是這樣理解了,主持人用這句話也沒問題吧?我倒覺得理解詩經就該理解它原來的意思,不該失去它原汁原味的意義、情感。讀《詩經》是為了什麼呢?不僅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為了真切、正確的感受,書中的那一段歷史不應誤解它原來的意思,應還原它原本的美。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篇6

叔叔送了我一套《笑貓日記》,我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雲朵上的學校》。

主人公有好多位,第一位就是小白,她是一隻舉止優雅的貴婦犬,她有一雙烏溜溜的圓眼睛。

第二位主人公是蜜兒,她是雲朵學校裏的老師,同時也是小白的女主人。她也經常在孩子們熟睡的時候拿着粉紅色和黑色的口袋,去收集孩子們的夢,將好夢裝到粉紅色袋子裏,將噩夢裝到黑色的袋子裏。她還經常把做惡夢的孩子送到她創辦的雲朵學校裏,這就是她的神奇之處。而且我還知道她飛上天的方法,她帶着孩子們,拿着自己的油紙傘和大箱子,輕輕轉動油紙傘,就可以飛上天空。

主人公還有球球老老鼠、笑貓,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只介紹雲朵上的學校吧。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花樣早餐》。孩子們排成一隊,走到像花房一樣的餐廳裏,藏在後面的笑貓説;‘小白,吃早餐為什麼來花房呢?"小白回答:“等你進去就知道了!’笑貓進去一看:“哇!還真的是餐廳啊!”只見餐廳的中央有一棵桃樹,上面開着熱氣騰騰的桃花,結着熱氣騰騰的紅嘴桃。孩子們拿了托盤,來到桃樹下摘了一個紅嘴桃,放到托盤裏。又摘下一朵桃花放到托盤裏。孩子們來到水果色的小桌前,每一張桌子上站着一隻黃母雞,每隔幾張桌子上站着一頭花奶牛,孩子們拍了一下黃母雞,它就噠噠地下了一枚雞蛋,孩子們將牛奶杯放到花奶牛的乳房下面,花奶牛便將牛奶杯填滿了。等孩子們吃完了,笑貓到桃樹前一看,原來紅嘴桃是抹了草莓醬的花捲。

當我看完這篇故事的時候,我覺得雲朵上的學校裏的早餐還真是花樣,我也想吃一頓這樣的早餐!

好學校,壞學校讀後感篇7

?夏山學校》講的是英國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學校,這本書的作者即是夏山學校的創辦人“as尼爾”,尼爾先生所創辦的這所學校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和我們現在進行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區別。在夏山,孩子們是被高度尊重的,在這裏的孩子夢都是個性的、幸福的。創辦者尼爾和他的妻子共同的辦學理念是“創造一個不是讓孩子們來適應學校,而是去適應孩子的學校。”

尼爾校長説:“夏山學校寧可培養一位快快樂樂的清道夫,也不願造就一位神經兮兮的首相。”心理學家認為“快樂為學習之母”。其實,快樂是一生的財富,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輕鬆的心情迎接挑戰,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理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快樂的孩子比較容易成功,失敗不能令他沮喪,煩惱也不會阻礙他繼續追求成功。教育應該是全面、和諧發展的,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要關注到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尼爾先生本着愛的理念,鼓舞學生熱愛自己的生命,也熱愛別人的生命;他對小孩深具愛心與信心,“孩子們的幸福與快樂的程度全靠我們給他的愛和讚許而定。小孩對愛和讚許的需要遠超過對知識的需要。”夏山學校主張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邊。跟孩子們站在一邊,就是給孩子愛,那並不是一種佔有的愛,也不是一種不講理智的愛,而是一種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也贊同他們一些成人們看不懂的行為的愛。

尼爾書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給兒童自由,就是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成長的規律,尊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要孩子做一個自由的人,一個對工作感興趣、對友誼感樂趣、對愛情感快樂的人,或者讓他成一個痛苦的、衝突的、恨自己和恨社會的人,這大權操在家長和老師手裏。幸福是怎樣獲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權威。讓小孩做他自己要做的人,不要教導他,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這也許不是你喜歡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採用我的答案,你應該自己去找更好的答案才是。”——摘自《夏山學校》

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為引導者和促進者的教師應該給與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改正生活、學習中的壞習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要引導學生朝着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並且不斷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全面、和諧發展,應該讓學校適應學生,讓人自由發展。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識、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無比重要,好像不這樣的話,孩子將來就會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卻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發展。就尼爾的觀點,良好的人格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孩子生來就已經具備的。只要在他成長過程中不受到壓抑扭曲干涉束縛,他自然就能成長為真誠自然獨立利的人。現在很多父母既不認為孩子性本善,也不認為孩子性本惡,而是認為性本空。他們一味將自己的那一套東西灌輸給孩子,認為如果不將自己的“好”東西灌輸給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東西填滿。他們不認為孩子本身就已經具備所有良好的品質,父母要做的只是讚賞他,給他自由伸展的空間。現在的父母急於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種他想要的形狀以適應社會的模子,卻忽略了孩子順應其本性生長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剝奪了他們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體會去享受的權利,更培養出一個個沒有個性沒有自我的木偶人。這些木偶人的心靈沒有經過自然伸展,是扭曲的,發育不全的,他們失去了快樂自然的天性,他們永遠在那個的真實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兩者中間做各種衝突和鬥爭。他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命質量,並會帶給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迎合社會,而是讓他們自由地按其本性去發展和生長,要他能真誠的面對生命的本質,快樂地享受生命的樂趣,積極實現他自我的價值!每個人對成功有不同的定義,我想被父母和學校的模型塑造出來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學歷受人尊敬就是所謂的成功。但我想對那些順應其生命發展規律自然生長起來的孩子來説,快樂真誠心中充滿愛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誰説一個快樂的清潔工比一個精神壓抑的學者狀況更糟糕呢?

夏山學校也有自己的紀律,這些紀律都是在學校大會上經過所有師生投票制定和通過的。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適的紀律不是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為了讓每個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讓整個環境更和諧。

感受着夏山學校博大的愛與自由,感受着教育內容之大,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我們應該立足現實,積極地借鑑它山之石,在教育中不斷完善自我。讓我們的教育充滿自由和愛,讓校園充滿和諧,讓孩子們真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夏山學校式的教育也會遍地開花。

最近讀完了尼爾的《夏山學校》,感觸頗深。

也許我和尼爾都是教育的理想主義者,也許我們都更多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十分讚賞尼爾夏山學校中採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學習的願望。為什麼很多孩子仇恨學校?這就是因為學習內容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在學校裏有嚴格的紀律,束縛了孩子的天性。

我很奇怪,我國的考試制度,60分是及格,為什麼很多孩子還會因為及格而捱打捱罵?為什麼我們總是去追求100分。要知道我們不能事事做到完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他們大腦的發展區也是不同的,數學不及格也不能影響一個人成為偉大的藝術家。我們幹嘛總是和自己過不去,和孩子過不去?

我一直是個好學生,考試經常拿全班第一。師範時還能考到100分。那又如何?我現在還不是平平凡凡一個人?我依然記不得中學拿手的物理定式、化學分子式。我真的不知道,在我們最寶貴的時候,去學那些我們一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幹嘛?

我覺得一個人成功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一種有效的方法、退一步説就是一技之長。就像田忌賽馬的故事一樣,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較,只要你有一項技能遠遠高於別人,那麼哪怕其他的方面再差,對於你的生活來説,是影響不大的。

所以,我認為目前的中國教育,簡直就是造神工具。按這個要求整出來的孩子,那是神,不是人,因為沒有缺點。不過可惜這個神,充其量就是在腦袋裏裝了台計算機,卻沒有自己的靈魂,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豐富的感情。

對於我所從事的聾教育,那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誰能相信聾教育是完全照搬普通教育的。用正常孩子的最高標準來衡量這些聾孩子,我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稍有常識的人都會説,這些孩子學那麼難幹嘛?學了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就行了。可是很多家長不那麼想,很多教育主管部門不那麼想,許多老師不那麼想。他們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自己的業績。

所以,看完了夏山學校之後,我認為真正合適聾孩子的教育,就是像夏山那樣的教育。因為他們由於自身殘疾,本來對於社會就有仇視心理,在家庭、學校裏越是受到嚴厲的教育,那麼他們的仇視心就越重,越叛逆,越反-社-會。聾人很多做小偷,除了跟就業難,所謂的“好吃懶做”有關之外,我認為報復社會也是重要的原因。

缺乏愛,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造就很多問題兒童。而在特殊學校,這樣的情況就更容易走極端。我認為忽略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一味重成績是本末倒置的體現。

我想描述一下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當然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校長,也沒本事建個學校,純屬烏托邦:

關於課程設置,我認為閲讀是最重要的,口耳相授畢竟很受限制,只有能讀懂書,才能稱得上學會學習,才能自由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聾生雖然語言能力比較差,但是閲讀能力的培養應該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生活教育,包括天文、地理、社會、自然、數學、溝通與交往等。這些課程應該是作為了解的內容,不要過高要求。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感興趣,完全可以通過閲讀來完成自學。當然,溝通與交往,應該多做指導,那是他們和健全世界溝通的橋樑。

應該大量進行的是技能教育:分類可以十分詳細,手工、機械、繪畫、計算機、烹飪、縫紉、木工、陶藝……讓學生從小就培養動手的能力。殘疾學生憑什麼在正常人的社會佔有一席之地?那就是靈巧的手和細緻的觀察能力。應該讓他們從小就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他們感興趣且擅長的方面。勤能補拙,不要什麼都比,什麼都比不過。

關於考試,我認為直接取消。現在的考試是形式主義,不是考學生,是在考老師,費時費力,事倍功半。如果擔心學生沒有考試壓力會過於放縱自己,可以用考級制度來代試,不強制參加,每門課都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級,達到相應的級別後可以升級,達到一定的級別要求後才可以畢業。

關於上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來讀,不受班級限制,畢業時,只要有幾門功課達到相應的級別就可以。例如,某個學生可以只學美工、計算機、烹飪而不學語文、數學。只要拿到3個10級的考核成績就可以畢業。

關於班級,取消教學班的分班方法,按年齡分班,班主任只負責教育和組織。上課時不按照固定的班級編制。如果能力達到了,8歲的孩子可以去上四、五年級的課。

對於學校管理,我完全贊成尼爾的民主方式,讓學生通過大會的形式,來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先想那麼多?反正只是無邊無際的自由幻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討論。咱們大家共同來建立一個特殊教育烏托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qnl7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