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這場疫情,也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唯有正視這樣的經歷,在困境中汲取教訓成長,才不辜負這樣一場代價沉痛的歷練。下面本站小編整理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歡迎閲讀。

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篇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青年給予充分肯定和勉勵鼓舞。在全國4萬名援鄂醫務人員中,“90後”佔了三分之一,不少年輕黨員更是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青年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奉獻與價值。

關鍵時刻“站得出”。疫情發生後,各地紛紛響應號召組建醫療隊支援湖北,其中湧現出了不少不畏艱險、主動請纓奔赴一線的年輕黨員。“我是黨員嘛,而且我年輕,抵抗力好”——宜昌市一名女護士生怕家人擔心,沒和家人商量,悄悄報名上前線。“先斬後奏”“逆行”似乎很符合“90後”敢想敢做的行事風格,但這背後藴含着的更是年輕一輩有理想、有擔當,不怕苦、不怕累,以及作為一名黨員勇於為人民羣眾挺身而出的奉獻精神。1996年出生的汶川姑娘佘沙心懷感恩2次請戰出征湖北,因救命情種下白衣夢的醫生王冰與13年前的恩人成了一線“戰友”,“這一次換我們90後來保護大家”……行源於心,力源於志。知恩圖報,盡己所能回饋社會,是每一名年輕人應厚植的美德,更是年輕黨員應經常淬鍊的初心使命。

艱難困苦“受得住”。相比於上一輩,大多數“90後”成長的環境確實有很大改善,一些人難免擔心年輕人沒吃過什麼苦,經不起風浪敲打。但是,此次戰“疫”證明了“90後”也是吃得了苦的。多少一線人員防護服一穿就是十幾個小時,期間不吃不喝還承擔着緊張忙碌的救治、護理工作,一天下來,臉上早已被護目鏡和口罩勒出深深的血印子,貼身衣物早已濕透……儘管如此,曾幾何時被貼上“嬌生慣養”標籤的“90後”沒有一句怨言,不僅用自信和笑臉感染身邊人,在走廊和防護服上作畫鼓勁加油,帶領患者在醫院跳起了廣場舞,耐心安撫情緒不佳的患者,卻默默將對家人的思念和委屈深埋於內心深處。這一“戰”讓更多年輕人學會獨立,學會擔當,學會理解與包容。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苦難催人成長,更能激發青年積極向上的力量,適時讓年輕黨員到服務羣眾最前沿、改革發展第一線、重大斗爭主戰場經受磨練,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長。

危急關頭“扛得起”。多少身材嬌小的女護士變身“大力士”“鋼鐵俠”,抑或左右手各抓起幾大袋半人高的垃圾穿過好幾個區域投放到指定點,或是踉蹌着背起40斤消毒水給89間房仔細消毒;和病毒“面對面”近距離接觸,高峯期一天採集數百份咽拭子樣本;冒着被感染的風險,連續多天轉運430多噸醫療廢水……一個個令人起敬動容的生動例子印證了年輕的身軀裏也飽含着大大的能量,略顯青春稚嫩的臉上也有闖關克難的堅毅目光,柔嫩的肩膀也能扛得起“天降大任”。之所以能擔負起重任,不僅離不開堅定理想信念的支撐,更源於過硬的素質和本領。因此,作為年輕黨員,必須堅持系統學習和實踐鍛鍊,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斷錘鍊,打牢參與急難險重任務的基礎,既要着力增強綜合能力和適應能力,也要熟練掌握自己從事領域的專業知識,專業知識越紮實,對本職工作的政策業務越熟悉,應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

篇二: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們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繼續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帶動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近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34名“90後”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了在抗疫一線搶救生命的情況,表達了繼續發揮黨員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的決心。

這一次,讓他們來築起防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護士梅靜驊直言:“在前方我能盡一份力,在後方家中的親人們就安全一分。”讀了習總書記的回信後,已經在援鄂前線火線入黨的他表示,自己更該奮勇向前,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青年的抗疫身影,對同輩來説,是一種激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博士研究生蔣明説,他為身處一線的同輩人點贊,更為培養出了一代代有志青年的祖國感到自豪。“人定勝天,靜待疫情過去,迎接春花爛漫。待我學成,與同輩們一起奮戰新時代!”

90後的我們已不再是需要被保護的孩子,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去保護我們的祖國,承擔起一份責任。

或許在父母眼中,我們還是孩子,但在疫情面前,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必須義無反顧衝鋒在前,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共同守護這個冬天的温暖。

青春之花定會綻放,抗疫戰爭必將勝利。寒冬已去,暖春即來。待到山河無恙,櫻花爛漫時,我們武漢再相見!

篇三:

今天,我收看了遼寧大學生同上一堂“雲端”思政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讓我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以及學習並掌握了預防措施。相信這次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透過新聞,我們看到一張張佈滿勒痕的臉、一把把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髮辮,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開裂的手、一個個蜷縮在地上暫得休息的身影,年輕醫護人員他們心無旁騖,凝視自己的戰場;我們看到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仍衝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帶領團隊為研製特效藥品而耿耿不寐;我們看到堅守陣地做着深入報道,不斷披露疫情最新進展的新聞人;我們看到了為建醫院、為制口罩日夜趕工的工人;那些奮筆寫下“請戰書”的醫護工作者;開間武漢或審核三億元的施工人員;用愛搭建橋樑,日夜馳援運送物資的駕駛員……他們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一個個白衣天使堅守崗位,用血肉之軀盡一份綿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軀與疫情賽跑。無數的“追光者”們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做出無怨無悔的選擇。他們把對人民的愛,對祖國的愛放在心底,用一個個鮮紅而又堅定的手印,表達着火熱的擔當與承諾;他們用最美的身影,詮釋了生命的意義!這些逆行的背影,他們挺身而出不是為了當什麼英雄。他們扶危渡厄,是守土盡責。

同學們大都是非典前後出生的,這是我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面對全國性重大公共衞生事件。2003年非典爆發,全世界守護着80後、90後、00後。17年過去了,換成80後、90後、00後來守護這個世界。我們看到當年坐在課堂讀書的孩子如今換了一身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替更多人負重前行。

目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形勢仍然嚴峻,此刻,我們呆得有點煩悶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線人員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這個牽動着所有國人心的春天裏,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我們,也應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不為醫生,社會增添負擔,按照這堂課中所説的,不隨便出門,戴口罩,不信謠,不傳謠,勤洗手,講衞生,為這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這場疫情,也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唯有正視這樣的經歷,在困境中汲取教訓成長,才不辜負這樣一場代價沉痛的歷練。

篇四:

英雄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指具有英勇品質的人。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可是英雄定義是抽象的,哪是三言兩語能言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我想這可以形容我們的英雄的,英雄不一定是大人物,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都可以成為英雄。

文人墨客是英雄,他們的文采對後世的貢獻不可小覷,這是才能的、文學的財寶,他們的文采被傳出來,這是對後人的成長有着巨大貢獻的英雄。古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不與世俗、清高自傲。他是文人墨客,不畏困難不怕權貴,他是勇敢的,他清楚地知道官員清廉作為的責任。柳宗元具有遠識卓見,敢於挑戰惡勢力。在“永貞新政”中,柳宗元是改革派中的一員,他們想通過改革來改變唐朝衰弱的局面。雖然改革失敗了,但是柳宗元依然不畏惡勢力低頭。在《黔之驢》、《臨江之麋》中,柳宗元借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以驢和麋鹿悲慘的結局暗示黑暗勢力的悲慘下場。不僅留下來文采,而且闡述了古代的智慧。這樣的英雄不僅負責而且無私奉獻。

勇士們保衞自己的國家,為國家而站,他們是英雄,是血淚英雄。斯巴達勇士面對波斯軍幾十倍的兵力懸殊並沒有畏懼,對他們來説,保家衞國是畢生堅守的責任,他們沒有理由不顧全大局去拼命,不全力以赴去奮戰。而且在兵力相差較多的戰場,人人只有殊死搏鬥才能贏得一線生機。所以希臘斯巴達軍會異常勇敢,甚至背水一戰,戰鬥力超乎想象。以一敵百雖然是誇張,但其勇氣確實成了希臘斯巴達地區的精神象徵。肩負起國家的責任,不論好壞,他們一開始“就贏了”,這是英雄,勇敢的人,特別的人。

現在的疫情嚴重,其中湧現的是眾多的英雄,團結一致,眾志成城。那些醫生為了患者,為了人民,為了國家,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奮戰一線。因為疫情,這段時間看了太多生離死別,尤其是醫護人員的離世,李醫生、柳帆護士……現年在29歲的彭銀華醫生也走了,可是他和妻子還有一場沒有完成的婚禮,還沒有來得及見未出生的孩子一面,還沒有好好孝敬父母,可是自古忠孝兩難全。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英雄,這些醫生護士平常默默無聞,但是現在都在爭做英雄,做人民的英雄,國家的英雄。

英雄是令人感動的人。英雄留在我們心中。他們是特別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良好的品質和愛心。

篇五:

病虐桀桀之際,人心惶惶之時,英雄之骨瀟瀟而立。本應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奈何“世事無常如白浪”。二零年的序幕在“戰爭”中拉開,伴着聲聲號角,看着鐵骨錚錚。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殘酷的疫情像是籠罩天地的魔爪,兇猛且讓人恐懼。但好在,愈加黑暗,愈能看見平凡的靈魂閃閃發光。但慶幸我們的領導人愛民如愛子;我們的政府英明實幹;我們的醫生堅毅鐵血;我們的人民團結智慧。

如《太公六韜》中太公所説:“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飢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習近平主席數月以來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讓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展露四海,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必勝信心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強意志。他説過,自己是人民的勤務員。毫無疑問,在我們心中他已然是一個偉大的領袖。

如《隴西行四首》中:“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肆虐的病毒帶來的恐怖氣息讓人快要喘不過氣來,戴着藍色的口罩像是抓住最後的希望。八旬鍾老,掛帥出征。臨危受命之際,義無反顧的到疫情的前線,為人民扛起大旗。我們知道有他,戰爭就一定會勝利。在他飽經風霜的皮肉之下,堅毅的鐵血之中,瀟瀟而立的鐵骨藏於其中。但別忘了,中華民族從來都不是一個缺少英雄的民族。千千萬萬的白衣戰士在義無反顧的衝到了最前線。只因他們的身後是億萬的人民,是千年的傳承,是讓他們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的中華民族。因為熱愛,所以守護。

如《兵車行》中:“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十四億中國的每一個人都忱戈待旦。雖然沒有金戈鐵馬,可都如“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一樣的嚴守以待。是怎樣的力量才能讓如此一個泱泱大國的子民如此身體力行的與祖國相守?我想,這歷過的千年便是答案。

如《瓦爾登湖》中所言:“我看到那些歲月如何奔馳,捱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一顆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會繪成無邊的晨光,去照亮這些在陰霾中等待已久的人們。而從這場暴風雨中走出的我們,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xlqk1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