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巨人的讀後感5篇

巨人的讀後感5篇

優秀的讀後感可以用簡潔明瞭的語言和結構,直擊讀者的心靈,閲讀可以幫助我們拓展思維和觀點,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寫出更富有思想深度的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巨人的讀後感5篇,感謝您的參閲。

巨人的讀後感5篇

巨人的讀後感篇1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有一隻會笑的貓,名字就叫笑貓。它是杜真子的寵物。一天,笑貓被杜真子的媽媽趕出了家,在外面結識了老老鼠和馬小跳,後來才知道馬小跳是杜真子的表哥。有一次,他們看到了一個耍猴的,一看那個人就不是個好人。他一手牽猴,一手拿皮鞭,果然,當猴子發呆時,皮鞭就會抽到猴子身上。幾天後,馬小跳急了,趁那個人不注意時,把猴子給搶走了。笑貓問這隻猴子的願望是什麼,猴子説:“我要變成人,和人一樣走路、説話,這樣就不會捱打了!”最後,馬小跳還是把它放回了大山。

讀了這篇文章,我被馬小跳純真的心、愛護小動物的心感動了。我曾經經歷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小男孩用碎玉米粒來誘捕喜鵲,喜鵲上當了。小男孩一下子抓住了喜鵲,並給它腿上綁上了紅線,牽着它跑着玩。幾天後,喜鵲被折磨死了,男孩把它燒了。後來,小男孩又掏鳥窩,掏出了兩枚鳥蛋。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喝一聲:“住手!”男孩不僅沒有聽我的,反而笑呵呵地把鳥蛋往地上一摔説:“我就摔,你管得着嗎!”然後一溜煙躥了。我非常氣憤,是小鳥給人們帶來了歡笑,是小鳥給大地帶來了一片生機,鳥兒也有生命,是我們大家的朋友,怎能傷害它那弱小的生命呢?所以我們要保護動物,不要傷害它們。當你在抓小動物的時候,請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被抓住了,你會怎麼樣想,還有自由嗎?還會高興嗎?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有父母的,它們不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你願意拆散一對對親人嗎?請大家記住,當我們吃那些被保護的動物的時候,我們吃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我們要保護動物,更要熱愛動物,它是我們的朋友、夥伴,是自然界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小動物,地球會怎麼樣呢?誰也不敢想象。

為了防止那一天的到來,夥伴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開始,一起加入保護動物的行列中吧!

巨人的讀後感篇2

今年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教育名著叢書中《人的教育》一書。本書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分別論述了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作者福祿培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稱作“幼兒教育之父”。他的關於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這本書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對我們國小教育有很多的啟示。書中,福祿培爾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等理念。

在本書中,福祿培爾闡述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今後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有着很深的影響。福祿培爾把人的教育所涉及的年齡範圍劃分為幼兒期、少年期(少年早期)和學生期(少年後期)三大發展階段。在他看來,受教育的人在各個發展階段上必然會按照自己的使命顯示出自己必須實現的各種功能。學前教育在人的教育的整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兒期是人的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書中寫到:“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不管這未來生活是純潔的還是污濁的,是温和的還是粗暴的,是勤勞的還是怠惰的……他(她)將來對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對社會和人類、自然和上帝的關係,按照兒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稟賦,主要取決與他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生活方式。”

如果兒童在這一年齡段遭到傷害,假如存在他身上的他的未來生命之樹的胚芽遭到損害,那麼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努力才能成長為強健的人,必須克服最大的困難在其朝着這一方向發展和訓練的道路上避免這種損害所造成的畸形。所以,他把學前教育有機地列入整個人的教育的過程,看作人的真正教育的開始,明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人的教育》一書中,福祿培爾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託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我覺得作為兒童的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策略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瞭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給美好人生造成傷害,給人生成長造成障礙。

對兒童的教育應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為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福祿培爾拿園丁修剪葡萄藤作為比喻:“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教學中一定要順應少兒的天性,耐心的指導,不能強制性地教育壓制兒童。與讓兒童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的主張一致,福祿培爾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在作為人類一員和上帝兒女的每一個人身上包含並體現整個人性,但他在每個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個人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被表現、被塑造的……”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要千方百計保護他們做事的積極性並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他們正確的觀點,從而促進他們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書中還説道,遊戲在學前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這對於我們國小教育來説,遊戲也是很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低年級學生尤其如此。因為遊戲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活和教育,遊戲能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一個能幹的、平心靜氣的、堅忍不拔的堅持遊戲的兒童必然會成為一個能幹的、堅忍不拔的、能夠以自我犧牲來增進別人和自己幸福的人。福祿培爾為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設計出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統一到多樣、循序漸進、合乎邏輯聯繫的遊戲和作業體系以及配套活動玩具,因此也就有了他著名的“恩物”,這套教具對發展兒童的智力和創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他還主張為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因此,學校應該為學生開展更多的興趣活動,讓學生能夠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教師要引導他們做有意義的事情,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福祿培爾作為歷史上的一位著名教育家,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的學説的重大價值早為外國教育界人士所重視。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體系,不僅需要研究我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總結我國教育的經念,而且需要研究外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借鑑外國教育的經念。這本教育名著,在中外教育史上有很大影響,對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很有指導性,非常值得一讀。

巨人的讀後感篇3

這個暑假,我讀了《笑貓日記》系列的6本書,其中《想變成人的猴子》這本書給我留下的印象最好。

主要講笑貓被主人趕出門以後,住進了翠湖公園的一個山洞裏,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中,它認識了一隻被一個壞老頭偷下山的可憐的猴子,並和馬小跳等人把它救下,和它一起住進了馬小跳家,在馬小跳家,猴子看見了人的生活,心裏很羨慕,於是一心想變成人。結果它先是學馬小跳洗澡,結果把混着沐浴液的水弄了一屋子,水位高達100毫米;然後又學馬小跳有自己的房間,晚上在冰箱裏睡覺,差點把自己凍死;然後又學馬天笑先生看書,戴上眼鏡後被弄的暈頭轉向等等……一個個有趣好玩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人物分析(笑貓、猴子)。笑貓:有感情,會思考,能聽懂人類的語言,然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會笑,什麼大笑、微笑、狂笑、苦笑、獰笑、冷笑、皮笑肉不笑等等它都會,它用笑來向人類表達它的意思。馬小跳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笑貓對他冷笑,每當笑貓對他冷笑時,他身上就會起雞皮疙瘩,感覺得慌。猴子:猴子是隻可憐的猴子,它的經歷是這樣的:一天晚上,它們那羣猴子吃完晚飯,都睡覺了,它還沒吃飽,就出去找東西吃,這時,天上掉下了一根裏面塞着安眠藥的香蕉,正中它的腦袋,猴子不也不知道,想都沒想就吃了,過了一會兒它就暈了,那個壞老頭就出來,拿着事先準備好的麻袋把猴子裝了起了,偷下了山。還好,世上還是好人多,它最終還是被馬小跳等人就了,並且被放歸山林。

?笑貓日記》系列是我最喜歡看的童話書,如果那個同學也想看的話,開學可以來借我,我絕不吝嗇。

巨人的讀後感篇4

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説,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風箏,它可以代表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説,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作者並沒有很華麗的文筆,他僅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的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當僕人哈桑——阿米爾最好的夥伴,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在角落裏施以暴力與侮辱時,阿米爾——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裏默默注視,直到淚流滿面卻仍不敢挺身幫助哈桑時,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可命運的指針並沒有停止,阿米爾因為懦弱而極端害怕直至慚愧不已,無法面對哈桑。最後甚至栽贓他,讓他永遠離開了這個家。到後來阿米爾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傷痛糾結。當中年的阿米爾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時,他卻不顧危險,前往家鄉阿富汗,開始了救贖。但時間是可怕的,因為它可以讓一切都改變。終於回到家鄉的阿米爾,目睹了家鄉的變化,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同時也見到了兒時的老管家,見到了荒廢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訊。哈桑死了,阿米爾的救贖卻沒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兒子索拉博落入了宿敵手中,兒時的懦弱和愧疚纏繞着中年的阿米爾……

一場救贖再次開始。故事的最後,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上的傷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説起風箏——那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最喜愛的玩物時,才會不知覺的笑起來……

最喜歡忠誠的哈桑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銘刻在心底的聲音是永恆的忠誠誓言。

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湧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衝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作者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譁眾取寵。

就在上週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個賣風箏的小攤位,聽到有人説,網上賣的《多啦a夢》圖案樣式的風箏比攤位上更便宜一些。我當時還在想,網上的風箏能放得起來嗎?現在我知道了,他追逐的可能是放風箏的過程,他快樂就好!

或許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我們的一生都是個追風箏的過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鮮紅或湛藍。望着遠方的風箏,我們追尋,我們仰望,在追風箏的路途中,有溝壑,有山坡;有彷徨,有疲乏。可是,沒有人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為,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

我追!

巨人的讀後感篇5

大家好,我是七年級二班的周嘉華同學。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楊紅櫻的一本書《笑貓日記——想變成人的猴子》。書中介紹的人物有:活潑開朗、有思想、喜歡觀察人的笑貓。它特別喜歡笑,會微笑、狂笑、冷笑、獰笑、嘲笑、還會苦笑,最有意思的是它能聽的懂人話,於是就跟故事中杜真子,馬小跳成為了好朋友。從中我學會了人應該笑對每一天!

杜真子長着貓臉,會演白雪公主,還會做土豆沙拉;馬小跳很善良,又很有愛心,特別喜歡小動物;對對眼老頭,一個壞老頭,喜歡錢,還會虐待小動物。就是有一次他在橋上耍猴,被馬小跳、杜真子看見了,它們看不慣,便想盡辦法把猴子搶了過來。猴子被搶過來後,它也想變成人,於是就做出了一些古怪、讓人不理解的事。首先他看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房間,它也想擁有,於是它就把能把自己裝進去的冰箱當成自己的房間,呵呵,結果是差點把自己給凍死了。還有他還想學燒烤,還想學……可是一直沒有成功。最終它才真正明白自己是猴子是變不成人的,應該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去,從此以後它再也沒有出現過。從中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不要盲目的去模仿別人,而是應該發揮自己的所長!

喜歡和賽車賽跑的張達;喜歡説廢話的毛超;特別喜歡吃東西的唐飛;還有一隻很可愛,不喜歡做電梯的京巴狗。怎麼樣,是不是也心動了吧?

讀了這本書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馬小跳它們愛護小動物的精神,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小動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xm67z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