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書信 >申請書 >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範文5篇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範文5篇

《喧譁與騷動》小説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南方傑弗生鎮上的康普生家,描寫了康普生家族的沒落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 喧譁與騷動》的讀後感,希望給大家提供幫助。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範文5篇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

開始讀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下面是從別處尋得的能體現一點相似想法的觀點。我會自己不斷地完善,修改。

全書分四個部分,分別用四個不同的任務口吻來敍述:班吉,昆丁,傑生和作者自己。四個部分的敍事都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首先是是班的這一部分,班是個智障兒,雖然三十歲了,可智力還是停留在三歲的水平,他的思維可以説最適合用意識流的手法來寫,時間跳躍非常大,但是從混亂的記憶中,可以窺見到他和凱蒂深厚情感。這一部分非常考驗讀者的參與度,需要細心的閲讀和體會才能夠體察到文字背後那深深的情感。同時也描述了凱蒂和昆丁和傑生之間的兄妹之情感。

第二部分是昆丁的自敍,時間跨度比較小,主要是在凱蒂失貞後、結婚前後與凱蒂的談話和自己自殺前的心理之間跳動。他的意識流可以看為一個人自殺前高度集中、清晰卻也混亂的思維。他過去的思緒都與凱蒂有關,特別是凱蒂的失貞和結婚。對昆丁來説,“未來是看不見的”。表面上他是為妹妹而死,實際小則是為家庭沒有前途而亡。  第三部分是傑生的自述,相比較前兩者,傑生意識流的跨度就更短了,過去的回憶裏在他腦海中的只有自己工作機會的丟失、家族最後一塊農場的變賣(為給昆丁湊哈佛的學費和凱蒂婚禮的費用),親情的回憶站得很少。傑生與他的弟兄姊妹完全不同,他看中利益、金錢超過一切,其實他也愛母親,但關注於自己超越了這一切。他養活班,只是礙於母親還在世,母親去世後他就將班送去了精神病院,甚至在母親在世時瞞着母親給班做了閹割手術;凱蒂的失真是他沒有臉面,但他更關心是否能給自己帶來一份工作;昆丁去讀哈佛,理應為之驕傲,但父親賣掉牧場卻令他不滿,家裏沒有給他任何物質上的供應,反過來,他卻要養活一家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他是生活得最為悽慘的一個,他省吃儉用攢前,卻被侄女搶走並只能吃啞巴虧,他的生命界限如此小,凱蒂可以在被拋棄後依然闖蕩世界,昆丁有勇氣去死亡,可他自己卻仍舊生活在傑弗生,每日為賺錢絞盡腦汁。  第四部分則是作者的敍述,可以説是描述,也就是正常方式的寫作。

凱蒂的女兒小昆丁可以説是這個家族最大的犧牲品,如野花般自身自滅,消失了。

女僕迪爾西有温柔、忍耐還有憐憫,評論説她是福克納書中的亮光,福克納也是受信仰影響很大的作家,可以説在美國宗教背景下每個人的思想都與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希望女僕迪爾西所代表的愛與饒恕,還有忍耐可以成為這個悲慘世界中的希望,所以通過迪爾思體現着福克納的積極思想。

班在這部分有着一種預知的能力的跡象,比如 小昆丁離開、在到墓地途中線路變更的悲創,但我更從文字中感覺他的衰嚎更預示着這個家族的末日即將到來的一種悲哀。

一本書,描繪了一個家族的衰敗,最後結束。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

威廉。福克納的長篇小説《喧譁與騷動》,用我通常讚賞的口吻説,是“有巨大的信息含量”的小説。此前,對於福克納,只聞其聲,未讀其作。只是知道他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大家。我在圖書館某個陰暗角落無意發現它的時候,赫然發現這本書收集在《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的集子裏,與海明威、紀德、川端康成、菲茨傑拉德、黑塞這些赫赫有名的大師們的作品擺在一起。  我將它帶回家,用了幾乎整整兩個星期,每天陸續讀一點,完成了它。我得説,如果閲讀這本書的讀者沒有足夠的耐心,幾乎是無法讀完這本具有高超的創作藝術的小説的。這是福克納最為喜歡的作品,也被認為是一本小説創作的教科書。  什麼是我認為的“具有巨大的信息量”的小説呢?我認為它首先在胸襟上體現了一種廣闊,深深觸及靈魂,超越時間的侷限,讓五十年一百年後的讀者讀來,仍然感覺新鮮。它的具體表現並非一般線性敍事的那類以情節推動的小説,無論情節如何精彩,總是顯現出某種單薄,它有一種讓人一下子難以言清的思想性文學性上的交融互匯。  這本書以通篇的意流識手法,描寫了一個沒落的美國南方種植園家族在時代的崩潰。我總是不願意在一個書評中來詳細介紹一個小説的故事梗概,這絕不能體現出作者在創作一部作品時的所有精神氣質。如果我從自己的閲讀感受出發,儘可能表達出作者不同尋常的創作藝術,這才是我寫一個書評的最初願望。  在最初的那些沒有連貫性的意識流裏,恐怕每一個讀者都會感覺到,當你粗粗讀幾頁的時候,感覺是多麼困難。人物意識根本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大段大段從一個意識跳躍到一個意識,只在有些地方用不同的字體來給你提示,或者,以某種氣味,某樣東西給一點提示,這些零亂的、無序的意識流手法,很奇特地,在閲讀中雖然讓人感覺到相當的不厭其煩,但是,當你耐心讀完後,卻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閲讀過程中的這個問題,到了最後,卻變成一幅幅鮮明而圖象,讓人感覺是這樣的印象深刻。福克納徹底拋棄了傳統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即具體在刻化人物性格時,從外部世界逐少過渡到內心世界,他反其道而行之,以意識的流動,引領着讀者在閲讀本身的過程中去參與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最後,他以生花妙筆,撥開重重迷霧,讓我們來到陽光之下。而在那些大篇幅的意識流裏,各種場影不斷以人物內心的意識交錯,表面看起來完全沒有秩序,但是在閲讀結束之後,這些場景就如油畫中一層又一層的疊加色彩,顯現出豐富的明朗的層次。  福克納同樣在這篇小説的構思上獨闢蹊徑。小説分為四個部分,分別以四個主要人物,從各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看來構成了一個漂亮的四重奏樂章。各個部分固然不是相對獨立,而有大量的事件上的交叉,完全拋開了線性敍事上的時間推移關係,而將它打亂在可能的任何一個部分。福克納在每個部分的標題裏,都用一個具體的日子來描寫這個人物在這一天的活動以及意識。康普生家歷史中的這四天,都與基督受難的四個主要日子有關聯。這種手法,被稱為是“神話模式”。所謂的神話模式,就是在創作中,有意識地使故事、人物、結構,大致與人們熟知的一個神話故事平行。如我們熟知的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實際上就是套用了荷馬史詩《奧德修斯》的神話的一個典型。我想福克納採用這種神話模式,除了給這部作品添加了一種神密的色彩之外,也使故事本身從一個家庭的日常瑣事中完全突破出來,帶有一個探討人命運問題的寓意。這就使得這部作品帶有一種廣泛的思想深度。  當我從最初的不習慣中解放出來,漸漸被福克納在大量的意識流裏,通過那些並不平常的思緒活動逐漸地看清楚一系列相當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我們雖然無法去形象他們的面貌(福克納根本就不會用這種通常的人物描寫的白描手法),但是我們無一例外地能準確地把握了這些人物的精神狀態。哪怕是一個在主要人物的意識裏想象的一個根本沒有露過面的次要角色,也通過主要人物的意識流,顯得躍然紙上,無法從腦海中抹去對他們的印象。  福克納終生都在不斷地寫“家鄉那塊郵票般大小的地方”(福克納語),這句話本身就多麼具有詩意。哪怕他那郵票般大小的家鄉,是通過想象虛構的一個在地圖上沒有的地方,但這怎麼能構成這塊地方發生過的那些虛構的歷史,未曾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然發生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呢?這總是福克納的偉大的地方。福克納正是以高超的小説創作技巧,毫不流俗地對美國的南方社會作了寫照。  福克納以他的小説直指現代西方社會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遠與難以溝通的問題,精神的淨化與得救的問題。它的小説如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直指人們心靈世界的所有隱祕。正是因此,福克納的作品中中所發出的痛苦吶喊才如此深入人心,撥動了我們不輕易也害怕去觸及的一些問題。福克納的這部小説,顯現了一種反映了精神實質的神似。它對人性的內心生活的掘進了達到了相當的深度。他採用的多角度敍事手法,極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層次感與真實感。  我想福克納是那種真正對小説創作藝術做出了貢獻的偉大作家。錯綜複雜的結構銜接得天衣無縫令人信服。同時在這部作品中極為廣闊地展現了一種時代的精神。如果你是一個希望通過一本輕鬆的書來打發無聊時光的人,我勸你別去讀它,因為你根本不能得到通常意義上的那種樂趣。如果你是一個想在小説藝術價值方面有所增進的人,我熱烈地向您推薦這本書,你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一定遠遠超過你所能想象到的------也許在這時候,用這句話來説,才是對“巨大的信息含量”的貼切比喻。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

《喧譁與騷動》與一般小説比,主人公穿越多個時間層進行連鎖式回憶,引用很多神話傳説還有《聖經》的故事,大段大段沒有標點符號的句子,這些都很特別。但格外引起我注意的,則是主人公在回想的過程裏多次重複的某些小詞小詞組或是小句子。比如班吉無數次在某段描述中突然提到的“她身上有樹上的香氣”,傑生提到的“他説起來吧”這句話。這樣幾個字可以將正在專注於閲讀的讀者猛然拉回一兩分鐘之前的段落裏,逼着讀者同主人公一起,思想輕飄飄地混沌起來,時而飄搖到十年前,時而回到當下。循規蹈矩的讀者可能會到不解和不悦,這些無序的“小東西”打亂了他們的思路,而我則不怎麼認為。我第一次讀到班吉嗅到凱蒂身上樹的香氣時,我有感於班吉對他姐姐純潔的喜愛,第二次讀到時感到班吉心中充滿着對凱蒂重重的依戀,第三次第四次,漸漸感到心驚。一個人思念另一個人很正常,而在想別的事情的時候無意中就想到另一個人,這則超越了一般思念的概念。這是程度非常深的思念,而這程度,並不是通過細緻的描寫體現,而是通過這種“無意識”的重複出現而生動強烈的展現。何為文字的表現力度,如何在文字中滲透濃厚的感情,在我看來,這些小東西便足以回答這兩個難度不小的問題。

我一直認同小詞小句子在長篇文字中的重要性,這種重複的寫作手法(姑且稱之為一種寫作手法)我也在嘗試使用。其實不僅福克納,在這之前我已經在其他作品中領略到重複出現的小詞小句子的魅力。美國硬派恐怖小説家,本特利•利特,他的多部小説中用到這種手法。在恐怖小説裏,小詞小句的重複出現無疑會加重恐怖的色彩。由於小詞小句聯繫到前面的情節,在這裏我僅僅列舉一些例子,不作過於詳細的分析。

[他皺皺眉,想起了小時候的事。他和鄰居的一個小女孩在一座蟻山上和周圍的草地上澆上汽油,然後扔進一根划着了的火柴。他們看着那些昆蟲的身體被燒焦、烤黑。

……(主人公回到現實生活中,描述回家吃飯的場景)

……也不是他認為自己不如人,所以就要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不是,原因要簡單得多。簡單,同時也更復雜。

他喜歡傷害別人。

那些螞蟻。

他深吸一口氣,低頭看着盤子中的土豆泥。]

本特利•利特的小説有一個特點,段落都特別短,有時候一個小詞就單獨成段。其實我覺得這樣突出重複的小詞小句的手段並不如福克納那樣將其夾雜在繁亂思緒中高明。但作為撩人心絃的恐怖小説,小詞小句單獨成段卻更直接地達到“嚇唬人”的目的。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也偶爾使用重複出現的小詞小句。下面這段摘自《天黑之後》。

[薰拿起桌上的煙叼在嘴裏,用火柴點燃,撅起嘴朝電腦屏幕長長地噴了一口。

靜止屏幕上被放大了的男人的臉。]

這裏,重複的偏正短語強調了小説中的人物薰的思想一直被這個男人的臉牽動着。同樣,這麼寫也將讀者的心拉回靜止的屏幕上。

這些便是我讀了一部分《喧譁與騷動》之後小小的感想。沒有特意查找意識流小説的相關介紹,我擔心這些介紹會影響到我的寫作思路。我對意識流小説的認識也許還很淺顯,但我有理由相信,它們一定真實並獨特。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

特別説明:在讀書的過程總直到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我都將傑生和昆丁兩個人物弄混了,我以為昆丁是傑生,而傑生是昆丁。所以你讀讀後感的時候會發現人物名稱上的嚴重錯誤。

這個錯誤我現在不打算去修正了,當初讀的時候暈暈乎乎,就讓這股勁兒貫穿始終吧。暈,但真實!

意識流過腦海,順手抓一把上來。這句話,是我高中意識流系列週記的題記。那時候,習慣於將每一次印象深刻的胡思亂想都一筆一劃的記錄下來,反覆閲讀,細細回味,並樂此不疲。而今天翻看週記本,重讀那所謂的“意識流”週記,不禁啞然失笑,有些不過是人物、場景和事件幻想得比較具體的故事,有些則是相對於彼時較為深邃的思想的沉澱。與此刻我手中的《喧譁與騷動》所不同的是,我刻意地記錄思想起伏,刻意地細緻描述思緒的片段,而在福克納筆下,無論班吉還是傑生,他們的思想與現實生活的任何碰撞都被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微黃的紙張之上,太精確太詳盡,以至於我深感班吉部分雜亂無章,傑生部分拖沓宂長,最終沒有讀完便放下書,揉揉酸澀的眼睛,拍拍緊繃的雙頰。

班吉天生智障,或者説是一個可憐的痴呆兒,他腦海中流淌的意識,純粹而簡單,相對於之後傑生的描述,可以説較為粗獷。因為即使班吉能夠寫作,水平也不會多麼高明,至多是看到什麼寫什麼,想到哪天的事便筆一揮寫下去,文字無論如何都談不上優美細膩。但正是因為他低智商,單純無知,由他的視角望去,整個世界才顯得那麼真實。他前前後後回想起數個時期發生的事,無憂無慮的童年,改名的那天晚上,凱蒂失身,凱蒂結婚,等等。在班吉的世界裏,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只有看得見看不見,聞得見聞不見,聽得見聽不見這些分別。常人的內心與外界交織,班吉則只用五官感知世界,或者可以説,感官地感知世界。他的意識,真正的由“感”而發。可以想見,這個家庭人員比較多,有等級制度但不森嚴,僕人對班吉並不夠尊重,全家只有凱蒂和父母對班吉有親人的感情。我想起七十年代的電影版《簡愛》,開場古舊的歐式音樂,昏暗的山坳,陰雲密佈的天空,年代久遠的獨門宅第,衣衫整潔緊閉雙脣的歐洲男女,——在班吉的眼裏,我想象着他的家庭也是這樣的一派場景。似乎他的家庭氛圍從來與快樂安詳無關,在通篇的描述中我僅僅在班吉提到凱蒂身上樹的香氣時略微感到輕鬆。他大哭大吼大鬧,他看到黑夜來了又去,他不伸鼻子也聞得到死亡的氣味兒——他彷彿一個能夠預知災難與悲劇的愚者,作者彷彿在字裏行間暗示,班吉平時哼哼唧唧彷彿展現着這個家族毫無生機的氣氛,班吉哭哭啼啼則作為某一次不幸事件的隱喻,班吉聞到了病,聞到了死則毫無掩飾地證明悲劇的降臨。以感官代替心靈觸碰並反映世界,我想這就是班吉部分的特點。

傑生是哈佛的高材生,卻內心壓抑,決定自殺。和班吉恰恰相反,他的思想敏感得像個女孩,而他又明顯具有悲觀主義傾向,於是,家族的衰落使他相信,自己的未來一片昏暗;原本天真善良的妹妹失去貞潔,也成為自己的錯,自己要負上臆想中“亂倫”的責任;父親的思想明明腐朽不堪,他卻被其深深影響,不可自拔。家裏的奴僕是下等人,學校的同學不可一世,他都不願也無法與之傾訴心聲。久久鬱結於心中的負面情感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用我們現在人的話説就是,心裏怎麼也想不開,於是想到了死,想到了以死亡結束並代替苟活。可是他自殺之前要交代的事怎麼會如此之多,去很多地方見各種人物,每個略過他眼前的事物都一一躍然紙上,讓我在閲讀過程中甚至產生這樣的懷疑,他如此留戀人間,何必選擇死亡。然而我轉念一想,死前的人,眼睛格外清澈,思想格外清晰,世界在他的眼中,也格外透明和真實,的確是這樣。

昆丁部分我並沒有讀,但僅就前兩個人物來看,作者選擇兩個相對普通人來講比較特殊的人物,由他們的雙目反射那個色彩灰暗落寞的時代,真可謂苦心經營獨具匠心。

喧譁與騷動讀後感

威廉·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李文俊譯。

作者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我竟未曾有聞,井底之蛙,淺陋立顯。

同一部小説,有人對作者的藝術技法條分縷析;有人從時代背景及作者的祖宗八代解構故事誕生的必然因素;有人像杜撰明星八卦一樣猜測人物的原型及可能的含沙射影;還有人拿它與別的小説做一番可有可無的比較。這幾者,當屬於職業評論家之流。

而我讀小説,僅限於故事本身和語言文字。如同欣賞美人,不宜用手持手術刀的醫生的眼光;欣賞美景,不宜用科學家解釋眼睛成像的方法。

初讀《喧譁與騷動》,感覺很陌生,甚至有些吃力。故事竟然可以這樣組織的。後來才知道這種寫法叫做“意識流”。

小説中的這個家庭,讓人感覺不到温馨的氣氛,尤其是病懨懨的怨天尤人的母親,看不出她對四個孩子一丁點兒的關心和愛。而父親不善治家,嗜酒貪杯,讀了許多書,受幾本古希臘人書籍的影響而無比消極,他的消極影響了長子昆丁。次子傑生是一隻冷血動物,他當着黑奴小孩的面將巡迴樂團演出的門票扔進壁爐燒壞,也不肯送給這個對演出十分嚮往的可憐巴巴的孩子。女兒凱蒂和黑人女傭迪爾西是給這座房子帶來一點温情和陽光的兩點火種。前者雖然風流成性,從她對痴呆小弟的態度上看,她比徒有大家閨秀外表的母親強多少倍。黑人迪爾西,她那種黑人特有的博大的愛,在作者筆下,簡直像一個高尚的修女或者崇高的聖徒。

最讓人難忘的,當然還是小説的語言。有一些詩一樣跳動的語句,片面誇大了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徵,而恰如其分的烘托了當時的氣氛,表達了複雜了心情,或者突出了某種細膩的感官感受。有些語句簡直讓人拍案叫絕,比報屁股上的所謂詩歌強多少倍。班吉明是個痴兒,但是嗅覺十分靈敏;昆丁想自殺,所以十分亢奮。小説的這兩個部分,這種讓我眼睛一亮的語句尤其多。

長久以來,我痴迷於這種美辭妙句,就像一般的女性喜歡外形別緻色彩豔麗的衣服和擺設,也像書法家痴迷於文字自身的形體。

深層的原因,可能是我個人缺少遣詞造句的才情。這種缺乏,就像一個只知道穿配發的制服的人,不懂得各式各樣的其它衣服中的流行元素和搭配技巧。

好的小説,在空閒的時候隨手翻幾頁,總不會讓人失望,總能發現一些妙極了的描寫和陌生化的詩一樣的詞句。

相逢莫如偶遇,此次偶遇,發現了一片天。

相關文章:

1.生死疲勞讀後感範文5篇

2.托爾斯泰《復活》讀後感範文5篇

3.2018年諾貝爾獎情況 諾貝爾諾貝爾獎獲得者完整名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sx/shenqingshu/p77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