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觀後感 >

2020年《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

2020年《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觀看了電影后大家肯定有很多的感想。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20年《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

2020年《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
  
  聽説今年有一部關於人性的電影非常火,叫做《我不是藥神》。我很喜歡看電影,不過對於大家都説好的電影我並沒有急於一探究竟,慢慢地也就淡忘了。幾個月之後,在電視上搜到了這部《我不是藥神》,上週六看了一個開頭,覺得並沒有什麼。 今天是週六,早上6點起牀,就趁着清晨安靜的客廳沒人打擾,打開電視,繼續前幾天的《我不是藥神》。
  
  不得不説,今天早上的觀影感受,和之前只看了開頭的感受截然不同,電影進入後70%,對於人物心理的把控,情感的敍述,在整個運作藥品的流程中,拍攝讓我感受一新,那種精誠合作的友情和兒女情長的感情、父子夫妻間的親情都被記錄下來,充滿温情。
  
  我被感動的差點流淚有兩場戲,都是關於親情的,當徐崢飾演的男主人公程勇看到朋友的一個新生兒時的那場戲非常精彩。面對一個生死線上曾經掙扎過的人,小兒子的出生如同一顆求生的良藥,讓他不再想死,影片開頭也提過就是這個人的求生慾望讓徐崢去印度採購藥品,沒有這個關鍵人物的'出現,整部電影就黯淡不少,隨着情節發展,這個人最後還是死了,但是,他的死喚醒了程勇的責任心,我認為還有一點自責,隨後,整部電影開始了逆轉,原先為了賺錢去販藥,現在變成了賠錢去賣藥,賣一瓶虧一瓶,這種事情,放在電影開頭,我相信,程勇絕不會去做,但是,朋友的過世讓他的良知覺醒了,也讓他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意義,在影片的片尾,我被程勇在警車上的一幕又感動的幾乎落淚,徐崢演的真是到位,程勇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臉上卻露出了微笑,我覺得,這個微笑意味着做這件事情的意義發生了改變,原本他上有老下有小害怕被抓坐牢的心情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卻是那種一往無前,勇者不懼的俠義精神。
  
  最近,一直在看金庸先生的小説,聯繫到這部電影,我覺得程勇也可以稱之為大俠。金庸先生説,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深以為是。這部電影背後的意義,正是要做一些讓人們關注的事情,小人物的命運牽動着那麼多人的心,那麼,我們的社會作何反應呢?影片結尾處有好幾行文字描述,描述着在此事件之後,國家對於高價藥品的管控和納入醫保的措施,令人欣慰。
  
  以前看電影,往往是為了放鬆心情和消遣,對於導演及創作者們為什麼要去拍這部電影沒有過多的思考,看完《我不是藥神》之後,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徐崢拍xx囧之類大火的片子之餘,還要去拍一部很可能引起爭議的電影,《無人區》我是看過的,拍的是好,但是又有多少人喝彩呢?過了許久,我明白了,作為一個電影人,徐崢和徐崢所代表的那一羣有社會責任感的電影人關心着民生,他們不僅僅提供娛樂電影,還要留給社會一些值得思考的精神食糧,讓社會去進步是這些有責任感電影人的使命。為社會公義,不計個人得失,義無反顧去做,這就是大俠的完美詮釋,徐崢讓我佩服。
  
  2020年《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
  
  《我不是藥神》無疑是部誠意之作,優點很多:演員們演技過硬,主角的內心變化細膩自然,配角的形象立體,笑點和淚點自然不生硬等。但一個很明顯的不足讓我在電影結束幾天後還是覺得非常可惜——對藥企形象的處理。電影中其它人物的處理可以説都是有稜有角的,卻唯獨藥企老闆的形象是扁平化的。
  
  他出場就承載了貧病交加的患者的憤怒斥責,帶着墨鏡冷冰冰的一句“我們的定價是完全合理的”無法換來任何觀眾的理解;而後幾次出場,都始終像雕塑般的生硬、冷酷,影片中甚至特意安排警察局長懟了他幾句來昭示他財大氣粗卻不得人心。我不知道是導演真的沒有繼續深入瞭解,還是受困於“窮則有理,為富不仁”的老觀念所以不願意正視藥企在這件事中的身份。影片中,男主顯然有過家暴行為,黃毛搶劫,郝蕾演的是個舞娘,但電影並沒有批判他們,而是讓觀眾看到他們的不堪,也看到他們人性的閃光點。深入挖掘一個角色而不急於批判,是成就一部好電影很重要的因素。但電影在刻畫藥企老闆的時候,顯然突然喪失了這種能力。莫不是導演覺得窮才有資格不堪,一旦富有,人就應該十全十美嗎?
  
  影片上映後解釋緣何原研藥價格高昂的文章很多。簡單説,藥物從研發到上市,要經過大量的前期探索以及一次又一次的臨牀試驗,其付出的時間和經費都是驚人的。如果允許仿製藥的存在,或者任意打壓原研藥的價格,導致藥企無利可收,那麼就不會有藥企願意數年時間、幾億資金從事新藥物的研發,最終損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影片中藥企老闆強調的“是我們公司研發的藥物,而不是印度的仿製救了廣大患者”是不爭的事實。在承認原研藥的貢獻的基礎上,如何合理定價,既保證藥企的利益,又惠及儘可能多的患者,是一個政策上的難題。
  
  影片的最後向人們傳達了格列寧加入醫保的喜訊。這當然是一個方法,約等於眾籌為慢粒患者買藥吃,但這也不是十全的辦法。首先醫保已然捉襟見肘,有限的醫保要用於哪些疾病的救治,也算個政策上的難題。其次在實際操作上,藥佔比、醫保定額等政策的存在,讓醫生很難開出昂貴的藥物,想靠醫保續命,怕是也很難落到實處。
  
  説得再武斷一點,窮和老弱病殘一樣,都是弱者特徵。窮且病弱,放在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裏,是毫無疑問會被淘汰的,人們會理解這有利於整個種族的延續。但人類繁衍至今,或許因為強大而能夠允許一定數量的弱者存在,我們區別於動物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對弱者的同情,對“弱者也有權力享受生命”的認可。但大量的難民能夠拖垮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即使是人,對弱者的救助也顯然是有限的。如何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地保證弱勢羣體的權利和尊嚴,是每個國家每個羣體都無法避開的問題。所以窮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藥這件事,説到底不是弱勢老百姓和無良藥企、醫院之間的矛盾,而是人類社會救助弱者的倫理問題和政策難題。這樣的討論,顯然比影片立藥企為靶子的虛晃一招更有意義。
  
  2020年《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
  

  前幾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我不是藥神》。剛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以為是部喜劇片,沒想到越往後看越透着心酸,不知不覺我已淚流滿面。
  
  這部電影講述了保健品店的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小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後經歷的一些事。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物黃毛。黃毛一個人背井離鄉獨自在外打工多年,只因自己身染重病,不想拖累家人。最後終於有機會回家卻為了保護程勇自己不幸被卡車*死。哪怕電影中黃毛説着自己家人可能都認為自己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我依然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他對家鄉的眷戀對家人的深切想念,當他終於燃起想要不再孤獨一人活下去的希望時,卻和這個世界永別了。當程勇對着警察喊道“他才20歲,他想活下去有什麼錯?”到底誰才是有錯的呢?我覺得其實誰也沒有錯!有錯的是價格高昂的醫藥費,要知道在2002年,一瓶抗白血病的格列寧藥品售價5萬塊!就算吃得上,家庭也很快會被吃垮的,何況大多數的普通家庭。
  
  其中還有兩句話印象深刻。一句是:世界上只有有一種病——窮病。這句話説出了多少家庭的心聲,聽了這句話我不由得留下了心酸的淚水。另一句是公安局長説的一句話:法大於情,法律就是法律,不管你的目的是善還是惡,只要觸犯了法律,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聽着也沒有錯。但是我想法律的目的不是為了更好的保障人的權益嗎?當一個人遵守法律時卻意味着生命的快速終結當他無奈的違反法律時生命卻可以得到更長久的延續!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標籤: 觀後感 藥神 電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wen/guanhougan/4qzk0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