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職場 >工作總結 >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8篇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8篇

工作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經驗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工作總結的書寫是為了記錄一段時間的工作情況,積累更多工作中的經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分眾閲讀工作總結8篇,感謝您的參閲。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8篇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1

一年級讀書展示活動總結 為了引導一年級學生從小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我結合學校開展的課外閲讀月,開展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為學生的課外閲讀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

1、用心佈置好班級的文化。

為班級圖書角起名為“百味書園”,並在牆壁、黑板報、圖書角等各地方都配置讀書的名言名句、讀書兒歌等,讓教室充滿濃濃的書香味道。

2、開展多種的讀書活動:

建議家長每天督促孩子閲讀20分鐘以上,並且能完整地把故事表述出來,家長及時表揚和評價,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閲讀與誦讀經典詩詞相結合。在語文閲讀課上,引導學生閲讀羣文閲讀——語文新讀本上的小詩,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琅琅上口的經典詩詞,陶冶學生的情操。

倡導親子閲讀,鼓勵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並且和孩子交流讀書體會、心得 。

3、彙報豐富成果,多種方式評價:

學生每閲讀一篇故事,都會填寫《快樂閲讀吧》。這個評價表內容非常豐富,可以摘抄4個優美的詞語,可以為故事配上圖畫,還可以為故事寫上幾句感想,最後還讓爸爸媽媽做出評價,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

每月評出“故事大王”5名,“讀書之星”3名,讓堅持閲讀的學生感覺到閲讀是充實的,是快樂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們的讀書征程只是跨出了一小步,以後的路還很長,我們將會繼續努力,引領着一株株幼苗在春雨中破土而出,迎着朝陽茁壯成長!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2

課外閲讀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要把它做精緻則是不簡單的。本學期我們進一步深入推廣課外閲讀,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 進行了三種課外閲讀課型的研究。

每個年級都確定了2-3本必讀書目,我們圍繞年級必讀書目,紮紮實實上好了課外閲讀課。每個老師都就必讀書目的“推薦課”“指導課”“交流課” 三種課型認真備課,課後集體研討反思。組織教師觀摩名家的課外閲讀教學案例,向名師學習,進而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二。 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閲讀活動。

本學期根據《“讀書節”活動方案》的相關要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第三屆讀書節活動。

1. 制定了校讀書節活動方案。

2. 營造閲讀氛圍,推薦師生閲讀書目。利用黑板報、紅領巾角等陣地,利用晨會、主題班會等活動形式,開展讀書節活動主題宣傳。

3. 利用校園網推介師生閲讀書目。

4. 各語文老師結合學校要求和自身情況制定個人閲讀計劃,堅持撰寫讀書筆記。

5. 組織三至六年級學生參加“中國移動杯”20xx年南京市中國小生“讀書節”親子閲讀徵文活動。

6. 各年級開展了富有班級特色的讀書活動(例如主題班隊會、“書香班級”的創建展示、讀書明星評選、讀書沙龍舉辦等多種形式)推進本年級學生日常閲讀興趣及習慣的形成。

7. 一至五年級開展了美詩文誦讀活動。從活動策劃到活動的開展,各年級師生精心準備,誦讀的內容豐富多彩,表演形式多種多樣。200多人的會議室座無虛席,學生聲情並茂的表演,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精彩紛呈的比賽,也使學生受到了一次美的薰陶,激發了學生誦讀的極大興趣。

8. 編排節目《月光啟蒙》參加南京市美詩文誦讀比賽獲銀獎。參加縣廣場演出,獲優秀組織獎。

三。 進行了課外閲讀評價的研究

1. 評選了校級“書香班級”“讀書小明星”。組織了書香班級和讀書小明星的評選活動,其中三(1)班獲南京市書香班級稱號,朱德明等同學被評為南京市讀書小明星。

2. 在訓練卡和單元測試卷的設計中體現了課外閲讀的內容(兩本書和必背古詩) 其中訓練卡的週末主題訓練以課外閲讀為主。正面引導家長和學生重視課外閲讀,營造良好的課外閲讀氛圍。

四。開展“讀書吧”活動,促進教師讀書

各語文老師結合學校要求和自身情況制定個人閲讀計劃,堅持撰寫讀書筆記。本學期就《解放兒童》一書開展了專題閲讀研討活動,撰寫了讀後感和閲讀記錄,開展了沙龍研討活動。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3

一轉眼一個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本學期,我的語文教學工作以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創新精神、實現素質教育為目標,以語文教研組教研課題為中心,突出三年級教材特點,並結合本班實際情景,嚴格按照學期初工作計劃順利開展。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本事,使課堂成為他們盡情展現自我才能的舞台,讓他們在那裏找到自我的自信;找到自我的興趣;學到自我的知識。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鑽研教材,進取踐行“高效課堂”

學期初我就進取參與教研活動、掌握教材體系、基本資料及其內在聯繫,抓住主線、明確重、難點,搞清要點,把握關鍵。精心設計教案。每課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有具體的教學資料;有連貫而清晰的教學步驟;有啟發學生進取思維的教法;有適宜精當的練習。我針對對照高效課堂四個要件認真備好課,明確一節課的實際教學目標,能讓大多數學生獲得什麼知識,獲得多少知識,估計能用多長時間獲得,課前需不需要預習,課後有沒有必要留作業去做,還要研究用什麼樣的方法更容易讓學生獲得知識。我覺得“先學後教”的方法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因為他們好表現自我,喜歡給別的小夥伴當小教師,教師不妨放手讓他們説説自我的想法和發現,或許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能説到點子上呢,教師適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他們會更有興趣和熱情的,就算有些孩子説得不對的話,也能鍛鍊他們的膽量和口頭表達本事,如果有難度學生實在想不出的話,教師再教給他們方法。最終在上完課後要檢驗一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景,是否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達標。

平常我在課堂上一般都留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做作業,先做完的學生就先當面批改,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這種做法也許有些侷限性,就是可能只是找到部分優秀的學生存在的一點問題,因為先做完的一般是優等生,其他學生還有什麼錯誤當堂就看不到了。可是我會把沒來得及面批的學生作業收起來再批改,集中改完後就彙總整理一下學生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再上課時在全班反饋糾正錯誤。但有些學生可能速度十分慢做不完或者不會做的,我就只能採取補救措施找時間輔導他們了。即使這樣做,還是離高效課堂所説的“堂堂清”、“人人清”、“步步清”差很遠,就是不能繼續堅持下去,真正落實到位落實到人,有些困惑。

二、利用激勵教育,實驗實施“日記課題”

國小三年級是國小生語言本事和思想品格構成的關鍵時期。寫日記,對國小生來説,是引發其寫作興趣的一種極好的練筆方式。但三年級的孩子們一提寫日記,就皺起了眉頭,似乎遇到了多大的.困難。所以我在這個學期就嘗試消除學生對日記的畏難心理和牴觸心理,教給其方法,讓孩子們真正感覺到:日記其實並不難。我創設各種情景,教給學生寫日記的方法

1、先説後寫

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基礎。我進取地指導學生進行説的練習,從而為寫好日記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有計劃地讓學生説説今日在路上看到了什麼,從別人那兒聽到了什麼,從電視和廣播中都看到聽到了什麼。由於這些事都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出發,學生基本能把話説通順、説完整,再加上教師的鼓勵,學生説的興趣濃。這時再讓學生把口頭語言變為書面語言,學生就能簡便地理解。

2、先看再寫

三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根據這個特點我有針對性地對國小生進行怎樣觀察事物的指導,使學生學會初步有目的、有順序的觀察。並且明白了觀察不僅僅限於用眼睛看,還能夠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手摸,用嘴巴嘗……教師的有意指導,學生的細心觀察給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驚喜,更多的還是收穫。經過指導和練習,學生學會了寫景寫小動物的方法,以後毛茸茸的小雞、急速飛翔的燕子、淅淅瀝瀝的小雨、銀裝素裹的冬天,都成了孩子們願意看願意寫的事物。

3、先做後寫

三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對自我親身經歷的事情記憶深刻。所以我採取先做後寫的辦法,引導學生寫日記。如玩“擂台賽”,讓學生主動上台獻藝:唱歌、跳舞、武術、詩朗誦……孩子們台上台下十分投入,活動結束後,大家靜靜地坐下來進行回味:活動的時間、地點、誰參加了活動?有哪些同學參加了擂台賽?表演了哪些節目?比賽結果如何?你有什麼感想?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使學生愉快地完成了日記。以後在開展“運動會”、“慶元旦”等活動中後,我採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同學寫日記,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日記的寫法。

三、引領課外閲讀講求方法過程

我主要是結合閲讀教學,向他們介紹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一是選讀法,即根據自我在課內外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閲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二是瀏覽法,即對所讀的書報,不是逐字逐句地讀下去,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用這種方法閲讀,對於愛讀書報,卻無充分時間細嚼慢嚥的學生來説,是十分可取的。三是精讀法,即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精細地讀。比如閲讀教材推薦的有關文章,我常常使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在校內外的課餘時間或回家之後,去反覆閲讀,並按我預先提出的思考題去思考、去解答。四是摘讀法,即用抄文章有關資料或重要詞句的方法去讀。這是我在課外閲讀指導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我班中,人人都備有這樣的摘抄本,每當指導學生作文時,我就要求學生翻翻自我的摘抄本,從中選用資料,以豐富自我的寫作資料。為了把班上已逐步構成的課外閲讀風氣持續下去,發揚下去,我經常圍繞課外閲讀開展一些為學生喜愛的活動,並且把這些活動與閲讀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做為一名教育者,我們應充分發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衝出教室,衝出學校,走向生活,去開闢課外閲讀更廣闊的天地。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有職責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4

一、往往使用“春秋筆法”而寓“微言大義”,語言概括且詳略得當。

課本例文簡析: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一文語言概括,不寫如何戰鬥,重點寫言謀退敵;作者對晉侯、秦伯、佚之狐、鄭伯、燭之武的態度不一,但通過“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秦伯説,與鄭人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等語句使褒貶自明。

二、運用對偶、排比、誇張、比喻、擬人、用典等手法,文詞華美,感物抒懷。

課本例文簡析:

?赤壁賦》是使用主客問答體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篇。主客對酌於舟中,酒酣耳熱後和着悽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然後怨慕泣訴的簫聲使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文章由思古之幽傷和對人生的慨歎這一感情的抒發到哲理的暢達,進而以蘇子的對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來,“變”與“不變”的理論和“物各有主”的觀點好似一劑“愀然”的靈丹妙藥,使客人終於“喜而笑”。客的傷感起於曹操的“月明星稀”,終於“抱明月而長終”“託遺響於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對答,亦從清風、明月入論。該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既語言優美,又節奏鮮明,琅琅上口之際我們彷彿就能聽到蘇子所言中的矢志不移之情懷。

三、風格峭峻,獨特鮮明,以真情動人。

課本例文簡析:

?愚溪詩序》是作者被貶多年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真實寫照。“峭愴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記》)的環境使他徹悟了“愚”的真正含義。對此類文章如不體會心境與環境、背景的關係,則無法讀懂。

四、時代最接近於現代,各種寫作方法最易於借鑑

課本例文簡析:

?促織》繼承以漢代唐的筆法,以明代清,可以説給後世諷刺小説開了先河;《項脊軒志》是明清小品文的代表,個人的閒逸之情溢於筆端,也可以認為是近現代中國文學史上如林語堂等人的休閒散文的始祖。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5

?新課程標準》針對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要求側重把聽、説作為英語學習的主要手段和英語理解與表達的形式,同時要求國小六年級畢業學生的閲讀能力達到: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羣閲讀的習慣。英語閲讀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中的重要一環,閲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或間接制約了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閲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好方法。在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往往側重聽説技能的培養,其實國小生英語閲讀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應在啟蒙教學階段進行滲透培養。建構主義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國小英語閲讀教學如何運用這一新教育理念,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提高閲讀的興趣與能力,是教育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讓我們再次明確國小閲讀教學的原則:

1、閲讀教學中的趣味性。

2、閲讀教學要求的循序性。

3、閲讀教學中閲讀材料題材的多樣性。

另外平時應注意指導學生正確閲讀方法和習慣。首先,對閲讀材料不應做統一要求,而是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程度的讀物,並提出不同的要求。其次,是教會學生如何去閲讀課外材料,最後,要糾正學生的不良的閲讀習慣,如逐字閲讀,移動手指或頸部,糾纏生詞,病態讀書姿勢。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6

古語云“書如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確實如此,閲讀一本經典,能讓我們心靈明淨如水,開拓視野,豐富閲歷,成為求真向善愛美的新時代少年君子。當香茶伴經典,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之時,便是少年君子有成之時。

把閲讀當成“悦讀”是再好不過了,這便把閲讀和快樂串聯起來,“好讀者不如樂讀者”而在閲讀經典的充實生活中必有快樂與幸福。閲讀經典可激發少年遊歷之樂,做領閲山河的愛美少年君子。時間有限,閲讀經典的心靈的空間無限。悠悠間,踏遍了萬里山河,閲讀經典,我們能乘仙鶴登上黃鶴樓,領閲其宏偉壯觀;隨歸雁悠然停留在江邊,徵蓬出漢塞,領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雄渾之景;抑或是舉起觥籌與明月共飲,駕着扁舟與魚蝦相囑…這閲讀經典,讓生命的經歷陡然加寬,收穫了心靈的震撼,在遊歷山水之間,逐漸成為愛山水之美的少年君子。

閲讀經典能激發少年交流之樂,做領悟道義的向善少年君子。古時聖賢之人都空虛寂寞,唯有其著流傳其名,我們閲讀這些經典便可一次次同偉大的靈魂碰撞,一次次同偉大的精神交談。那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的豪邁;那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那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那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責任和膽識…有這些,我們無不從經典中領閲到為人處事之道義,逐漸引導我們成為向善的少年君子。

閲讀經典能激發少年思考之樂,做勤於求知的求真少年君子。蘇格拉底説過:“沒有思考的人生是失敗的人生”而閲讀經典,從經典中求知,往往是我們思考的起點。讀到圓明園的破敗,其慘痛歷史,不禁淚下心酸;何等的輝煌,皆成廢墟。為什麼?讀到雨果“兩個強盜”的論斷中我們可以知道了這樣瑰麗的珍寶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招引,之所以這樣,正是“國不強,國之不國”的噩夢!讀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會思考,是怎樣的靈魂在陽光下獨自盛開,孤獨地裝點世界…在閲讀經典中思考,我們能成為樂於求真的少年君子。

話説“讀書養氣”,對閲讀經典時我們也吸取了其精華,讀天下之經典,養人間正氣。同讀《紅樓夢》,有人可以讀出寶黛愛情一波三折,有人可以讀出封建社會專制制度無形“殺人”…孟子有云:“吾善養浩然之氣也。”正是所説的這個讀書養氣的道理。

最是經典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讓閲讀經典成為一種習慣吧,享受閲讀經典之樂,用真誠的熱心去迎接那字裏行間飽含睿智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與經典同行,成少年君子。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7

閲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閲讀能力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年級是國小生學習閲讀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習閲讀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閲讀教學,對學生閲讀興趣的提高,朗讀技能的獲得,理解字詞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閲讀習慣的培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我平時閲讀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要激發閲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二年級閲讀課《酸的和甜的》,我創設了實物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隨機表揚導入新課的:(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讚你!)(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啊!我也稱讚你!)(你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在注視着老師,我稱讚你們!你們真棒!)隨機出示課題:稱讚(拼讀)。師:稱讚是發自於內心的對別人的一種讚揚,

課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為什麼要互相稱讚呢?學生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通過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帶入《稱讚》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小刺蝟和小獾為什麼要互相稱讚。

另外,我還用圖畫展現形象,產生美感,把學生引入情境。利用音樂產生美感,把學生帶入遐想的境界。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二、要培養朗讀能力: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貫穿於各個學段之中。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訓練學生的朗讀,要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作為訓練的重點,課上要捨得花時間,要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比賽讀,教師朗讀示範、領着學生讀等形式。最終要讓學生把語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是能讀出感情。在教學中我以闖關的形式,把閲讀分為三個層面:第一關:把課文讀通順,一般情況下是採取自由讀的形式。第二關:把課文讀流利,這一關我一般採用的是同桌互讀,小組內讀和齊讀等形式,而且在孩子

們又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第三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一關我一般是和學習課文同步進行的。學生在前面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活動中獲得了情感的體驗,對課文有了自己的感悟,便能逐漸讀出感情並熟讀成誦,同時相機插入教師的範讀和領讀。

三、要落實字、詞教學。

語文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識字教學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識字教學相對於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不採用一定的方法,那麼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我採用各種形式的活動進行識字教學,如:編兒歌、“開火車”、猜謎語,你説我猜、摘蘋果等遊戲是我們在課堂裏常用到的。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自主識字並發現識記的方法,這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邊玩邊學,邊學邊記。識記效果會大不一樣的。當然,閲讀教學需要的是長期的積累,並非是幾節課這樣去做就能有效果的,教師只要長期堅持,我相信閲讀對於學生來説不再是難題。

分眾閲讀工作總結篇8

“教無定法”,對於閲讀教學也應當如此。但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發展,似乎各種教學方法都會或多或少有它不無遺憾之處。尤其是對於一年級這個識字難點的學習階段,閲讀教學更是難以把握。為了讓學生學會怎樣進行有效閲讀和教師怎樣更有效的教學,於是我們從本學期初開始,在嶄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採用“學習、實踐、研討、反思、總結、提高”等融為一體的獨特、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對“低年級閲讀教學”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不斷學習,提高自己

要搞好研究,就得加強學習,提升思想觀念。所以,我們全體一年級語文老師利用空閒時間蒐集了許多與低年級閲讀教學模式相關的理論經驗、名師課例等文字、音像資料,採用自學和集體學習的方式,汲取名家之精華,並利用教研時間把自己的學習所得互相交流。通過學習交流,我們一致認為,結合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和新課程理念,我們的閲讀教學應從“複習生字、導入激趣,指導朗讀感悟,指導寫字”幾方面教學。於是,我們以此為基礎,對閲讀教學開始了深入的研究探索。

二、不斷實踐

為了更好地將所學理論、經驗等靈活運用我們的閲讀課堂,探究真正適合一年級學生特點,適合個人特色的閲讀教學模式,我們每人

從本冊教材中精選出了一課為課例,採用了“課前研討——個人實踐——課後研討——大家實踐”的步驟,對閲讀教學模式進行了實踐探索。

1、課前研討。每一課的研討前,我們集體每人都要為這一課例蒐集了相關的閲讀教學案例,然後互相傳閲,把認為深受啟發的一些教學片段、方法、語言等畫出來,大家在理論和經驗的引導下,利用教研時間,針對每個人的實踐課例進行交流討論,提出教學建議,形成初步的教學思路。

2、課堂實踐。“教學過程即研究過程。”我們每週鎖定一位老師,大家根據課前研究出的初稿,以周公開課為載體,進行教學實踐,其他老師進行隨堂聽課,記錄自己的感受。

另外,我們還為教師的實踐過程進行了錄像和拍攝,作為教學研究的資料。我想,這是我們的老師真正投入地搞校本教研了,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為了真正地學會把握閲讀課堂動脈,真正提升自己的閲讀教學水平,真正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而研究。

3、課後研討。教研時間,老師們針對每一課例的課堂實踐情況進行交流評議,對閲讀教學模式提出修訂意見,使模式日趨完善。

4、個人實踐與反思。大家根據每個人的定稿進行課堂實踐。每個人在使用定稿進行課堂實踐過程中,注意隨機收集閲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記錄在“個人實踐與反思交流表”中,利用教研時間提出來,相互交流解決。

三、不斷進行教學反思

有反思才會有提高。實踐後,每位老師都要寫出自己的個人實踐反思或聽後反思。並利用教研時間相互交流。

四、在總結中提升自己

“有始要有終,有研究就要有結果”。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反思與交流中,我們的閲讀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修訂中日趨完善。“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最終,我們總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閲讀教學模式——“注重體驗,自主閲讀”閲讀教學模式。

五、展望未來

雖然今天我們總結出了一套閲讀教學模式,但真的是“教無定法”,一種教學模式並不能滿足我們教學的需要,並不能真正地落實新課程理念,我們將在下學期的校本教研活動中,繼續把這個內容深入地研討下去,繼續用我們的“學習、實踐、研討、反思、總結、提高”一系列研究方式,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敢於實踐,研討出更多種的適合我們一年級學生的閲讀教學模式,服務於我們的閲讀教學。

標籤: 分眾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zhi/zongjie/213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