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工作經歷 >

漫長邊境線承載着西藏邊防軍人的英雄夢想最新事蹟材料

漫長邊境線承載着西藏邊防軍人的英雄夢想最新事蹟材料

小人物從來不是大時代的被動接受者,每一個小人物的參與和行動,匯成大時代的洪流。風霜雪雨,寒暑往來,季節的輪迴,在邊防哨所,邊防軍人依然“風雨不動安如山”。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漫長邊境線承載着西藏邊防軍人的英雄夢想最新事蹟材料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漫長邊境線承載着西藏邊防軍人的英雄夢想最新事蹟材料
這是離天最近的地方,這是軍旗升起的地方。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70年來,使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後走向進步。一代代駐藏部隊官兵以生命赴使命,將大愛灑在雪域高原。
 
  西藏地域廣袤,邊境線長達4000多公里。駐守在這裏的官兵,守望着家園,也守衞着邊疆。他們如一座座無字的豐碑,見證着70年來雪域高原發生的歷史鉅變,也守望着這片用生命築起的精神高地。
 
  “水簾洞”哨所
 
  西藏邊防有這樣一個哨所,傲立於羣山之中,依石而建,緣水而生,還自帶一個“水簾洞”。
 
  上哨的路很不好走——一條坡度近60度、修建在陡峭崖壁邊的棧道。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爬坡,很多人只能走一程歇一程。
 
  處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水簾洞”哨所,夏季多雨多霧,冬季雪大潮濕。哨所的住宿區後牆,是一個向前方突起的巖石。其餘三面,均用木板圍起,住宿區就這樣被巖石包裹住,流水順着崖壁緩緩淌下,沿着屋內水溝潺潺而去。
 
  “水簾洞”這個名字不知從何而來,但為它賦予這麼傳奇名字的哨所官兵,一定有着樂觀的性格。
 
  拉則拉哨所
 
  拉則拉哨所建在海拔4000多米的懸崖峭壁之上。
 
  從連隊到哨所的直線距離只有800米,抬眼就看得到,卻要在平均坡度75度的山上攀爬兩個多小時。哨所上所有的物資,全靠戰士們往上背。
 
  因為高海拔和常年低温,機械故障是常有的事兒,哨所的發電機壞了,又遇上惡劣天氣,可能幾個月都沒法修好,供不上電……戰士們守在山尖尖上,很久都見不到一個陌生面孔。
 
  如此惡劣的環境裏,即使很久都不會有人來,但哨所官兵依然一絲不苟地執行任務。這,就是中國軍人的風骨。
 
  5592觀察哨
 
  西藏軍區日喀則軍分區5592觀察哨官兵堅守戰位,忠誠戍邊。(攝影/王 乾)
 
  5592觀察哨,顧名思義,位於海拔5592米的觀察哨。
 
  最初的哨點,就是一堆石頭壘起來的地窩子。在那個氣温接近零下20℃的冬天,面對邊境複雜形勢,官兵們憑藉堅定意志,用自己的雙手一點點將這裏建成如今的哨點。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5592只是個數字。對於堅守在這裏的邊防官兵來説,這裏卻是承載着軍人使命的高地——這裏,是他們奉獻青春的哨位,更是他們誓死捍衞的陣地。
 
  波林邊防連

 
  駐守在“生命禁區”的西藏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波林邊防連,防區海拔超過4600米。
 
  有一年冬天,阿里高原遭遇暴雪,積雪1米多深,邊防連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中斷。暴雪後半個多月,連隊儲備的蔬菜全部吃完,炊事班長嶽瑞友心急如焚。
 
  請示上級後,連隊決定用馬匹馱菜。嶽瑞友帶着小分隊踏上茫茫雪海,走在齊腰深的雪中。晌午過後,終於馱上菜,踏上歸程。太陽逐漸偏西,天黑前他們沒能趕回連隊。面對飢餓、疲憊和嚴寒的考驗,嶽瑞友鼓勵大家:“不能停,停下休息就可能被凍死!”凌晨2點,小分隊終於安全回到連隊。
 
  如今,走進連隊温室大棚內,果蔬青翠欲滴,長勢喜人。
 
  艱苦環境沒有成為波林邊防連發展的“絆腳石”,相反,官兵們克服高寒缺氧,踏雪巡邊,確保了邊防一線的安全穩定。
 
  墨脱戍邊模範營

 
  在接近最後一個山頂時,一個將近90度的雪坡擋住了去路。
 
  墨脱地處西藏東南部,境內羣峯爭雄,林海莽莽,瀑布飛流,江河奔騰,被喻為“中國最後的祕境”。
 
  西藏軍區墨脱戍邊模範營的官兵每一次踏上巡邏路,都要鑽密林、攀絕壁、趟激流,歷時近8天8夜,單邊行程80餘公里。這段巡邏路中,有60多公里的徒步路段。如果遇上墨脱的雨季,官兵們要負重40多斤戰備和生活物資,沿着沖溝,踩着稀泥,手腳並用地艱難攀爬。
 
  除了要注意腳下踩空和山上滾石、掉落的樹杈,還要防止毒蟲、毒蛇和螞蟥的叮咬。儘管作了嚴密防護,還是有不少官兵被潛伏在樹葉、草木上的螞蟥叮咬到。
 
  “用鮮血與生命捍衞祖國的每一寸領土”,絕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名邊防戰士心中,永恆的信念。
 
  一山一水,都是家園;一草一木,都是中國。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雪域高原發生滄桑鉅變,不變的是一代代人民子弟兵紮根西藏,以熱血和生命書寫着忠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gongzuojingli/kv4d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