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關於《長城》最新教學設計方案

關於《長城》最新教學設計方案

    《長城》是教科版語文四年上冊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長城》最新教學設計方案,供大家參考。

 

關於《長城》最新教學設計方案

關於《長城》最新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瞭解關於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築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堪稱人間奇蹟、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
 
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生齊讀課題)
 
4、你們瞭解長城和運河嗎?
 
(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説説課文是以什麼為主線。
 
(2)引出主要內容的。
 
(3)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4)運用解詞六法,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蹟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後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蹟 天堂 杭州 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
 
這裏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這裏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説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
 
本文引申為編寫讚美的詩歌。
 
不朽:
 
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
 
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蹟:
 
奇異的景象、
 
天堂:
 
這裏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蹟講了哪三個方面?
 
2學生自學後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着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5、自己的話説一説、
 
6、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
 
7、詩篇
 
不朽有哪
 
8、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裏為何
 
9、要説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麼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麼好
 
10、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後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11、祖先該怎麼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蹟?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蹟、
 
12、最後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麼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蹟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麼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蹟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讚美地)
 
(7,8行)寫奇蹟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並自豪地)
 
14、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5、指名讀,
 
生評議、
 
16、齊讀、
 
五、佈置課堂作業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
 
連綿起伏
 
奇蹟
 
曲折
 
蜿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讚歎?
 
(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並跟着默讀第二部分,然後畫出作者感歎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並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説説嗎?
 
(相似之處在於: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句話讀懂了什麼?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構完全同於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繫奇蹟的歷
 
5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6同學們不妨自己試着讀一讀、
 
7指名説説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8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9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後糾正、
 
10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於描寫特點的兩句
 
11讀兩部分關於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麼?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於兩大奇蹟嗎?
 
2、文章僅讚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
 
完成課後習題第三題、
 
2、課後作業、
 
關於《長城》最新教學設計方案
 
1、正確認識、讀寫本課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
 
4、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祖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紹景點的方法,學會在寫作中運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説起長城,大家並不陌生,你首先想到了什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長城被寫起國歌之中。
 
我知道長城是我國文化遺產之一。你是怎麼知道的?資料袋都為我們介紹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請同學談讀後的感受。讀完了課文,你此時的心情如何?(驕傲、自豪)
 
2、順勢提問:課文中哪些句子讓你覺得自豪?請你帶着這種驕傲和自豪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注意把這種自豪感表現在臉上。
 
3、質疑:為什麼課文最後説“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我們將帶着這個問題,來深入學習本課。
 
三、再讀課文,學習具體內容。
 
1、圖文結合,學習第1自然段。
 
請同學們找出課本中的長城遠景圖,誰能説説你看到長城像什麼?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作者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長城比作長龍,寫出了長城長的特點。蜿蜒盤旋的意思是彎彎曲曲地延伸,這個詞語寫出了長城彎的特點。)
 
到底長城有多長呢?(一萬三千多裏)
 
文中還有一個詞語形容了長城之長,看誰能最快地把它找出來。
 
(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2、學習第2自然段。
 
導入語:我們再來看長城城牆的近景圖。結合第二自然段,想想長城的構造。從圖中找出具體的位置,想想它所起的作用。我將請同學為大家介紹。
 
長城的獨特構造,突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高大堅固)
 
小結:學習了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觀察長城的嗎?(從遠到近的順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讓讀者更能感受長城的雄偉壯觀)
 
3、學習第3自然段。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剛才是怎麼朗讀這一自然段的?
 
①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重讀“站”、“踏”、“扶”這三個動詞。
 
這三個動詞有什麼好處?(説明作者已經身臨其境來到長城了。)
 
“很自然地”這一詞説明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勢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重讀“多少……才……”表示長城的修築是多少不容易。
 
男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的條件下,就肩膀和手把數不清的巨大的條石抬上了山嶺,從而修築起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你有什麼話想説?
 
生:我很佩服古代勞動人民!
 
生:古代勞動人民太有智慧了!
 
生:我為萬里長城感到驕傲和自豪!
 
生:怪不得課文結尾説:這樣一個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
 
齊讀第三自然段。
 
小結:為什麼説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呢“你心中的疑問解開了嗎?
 
讓我們用自豪的心情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4、國際友人對長城的讚譽之詞。
 
師:外國友人對我國的長城有極高的評價,你們想不想聽聽。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蹟!(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美國前總統里根)
 
四、情感昇華,演唱歌曲《長城長》。
 
五、板書設計。
 
17、長 城
 

 
偉大的奇蹟 高大堅固
 
血汗和智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jiaoshiwenan/7d8vq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