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5篇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5篇

優質的教案能夠提供清晰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教案的編寫過程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安排課堂的實踐和應用時間,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5篇,感謝您的參閲。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5篇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篇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瞭解樹木的生長環境。

2、讓幼兒瞭解一些自己熟悉事物間的聯繫。

【教學準備】

1、播放音樂《找朋友》

2、圖片:樹、鳥、花、草、小動物(若干)土壤、水、空氣、太陽 。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兒歌音樂《找朋友》,讓幼兒邊聽邊跳。提問:

(1)這首歌叫什麼名字?

(2)你們有沒有好朋友?

(3)小朋友用什麼動作表示歡迎好朋友?

(拍手、擁抱、親、握手)

2、 出示圖片大樹,請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示歡迎

二、找一找,認一認

1、讓幼兒結合圖畫説出大樹身邊的朋友

※教師提問※

(1)為大樹唱歌的好朋友是誰?(出示小鳥)

(2)和大樹作伴的好朋友是誰?(出示花、草)

(3)和大樹一起捉迷藏做遊戲的好朋友有誰?(出示小動物) ※教師小結

大樹有這麼多好朋友在身邊,大樹一點也不寂寞了,小鳥為大樹唱歌,小花、小草和他作伴,小動物們和他一起做遊戲,大樹太開心了。

2、請幼兒説出大樹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朋友。

※教師提問※

(1)大樹的根是長在什麼地方的?(出示土壤)

(2)大樹口渴了要喝什麼?(出示水)

(3)大樹還需要一種光照射這樣大樹不會生病而且還能補充營養小朋友猜一猜?(陽光)

(4)有一種物體大樹和人類一樣離不開它,這個物體是摸不着開不見的,每天都圍繞在我們的身邊你們知道是什麼?(教師提示作呼吸樣)(空氣)

※教師小結※

哎呀!大樹和我們人類像不像,每天要喝水,呼吸新鮮空氣,每天要吸收土壤裏的養分,這些好朋友大樹可一個離不開啊!

三、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

1、小朋友們,除了樹木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好朋友,下來大家 觀看幻燈片找找圖上事物的朋友吧,看誰找得既快又準。

2 遊戲活動《找朋友》——組織班級學生參與,在遊戲中深化認識。 遊戲安排:(1)小朋友們每人畫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

(2)幼兒邊唱邊跳,按老師要求找出這個事物的好朋 友。

四、總結

大樹有很多朋友,大樹又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夏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大樹下乘涼,秋天的時候可以吃到一些大樹上的果子,大樹真好啊!你們願意和大樹做朋友嗎?(願意)嗯,你們不僅要和大樹做朋友,還要學會保護大樹,不讓人們傷害他!好不好?(好)

五、結束語

請小朋友為自己找個好朋友,一起來跳舞吧(放歌)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後,在許多幼兒兩兩結伴的快樂臉上和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幫助自理能力弱的孩子穿鞋子、襪子以及遊戲中互相合作的現象中(雖然這種現象並不佔幼兒人數的絕大部分,但也説明教育成功的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活動目的收到了好的效果。可在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需要教師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引起重視和關注,讓幼兒在交朋友樂趣中、在好朋友的快樂合作、互相幫助、相親相愛中戰勝入園焦慮、體驗交友的樂趣、愛上幼兒園 ,從而促進幼兒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1—5,説出總數。

2)嘗試按數取物,感受數與量的關係。

3)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遊戲的愉快情緒。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紅、綠、黃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找寶貝(糖寶寶)

1)今天糖寶寶來和小朋友做遊戲,它們都躲起來啦,大家去找找吧。

2)提醒幼兒要仔細地尋找,聽到信號回到座位邊。

二、集中數數:

1)你們找到了什麼?讓糖寶寶排排隊,數一數有幾顆?

2)請幼兒數一數、説一説:你有幾顆糖寶寶?

幼兒介紹,教師展示教具,集體數數驗證,要求能手口一致點數,説出總數。

3)區別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

4)幼兒聽信號按數取物,感受5以內數與量的關係,要求聽清楚老師的信號。

三、請幼兒品嚐糖果,給於成功的鼓勵

四、遊戲:

糖寶寶找朋友要求唱完〈找朋友〉的歌曲後,糖寶寶按老師的信號找到相應的朋友並擁抱在一起。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篇3

教學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並説出總數。

2、嘗試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瞭解數的實際意義

3、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張(1只毛毛蟲、2只小白兔、3只蝴蝶、4條小魚、5只刺蝟),1—5的大小數卡各一份;磁帶一盤;生日歌、錄音機、房子圖5座。幼兒人手一份的刺蝟圖片、數卡、生日蛋糕圖、蠟燭等。

活動過程:

一、 玩手指遊戲“手指變動物”引入。

二、 利用圖片,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練習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

1、複習3以內的物體數量。(1只毛毛蟲、2只小白兔、3只蝴蝶)

2、感知4、5的物體數量。請個別幼兒操作小魚和刺蝟圖片,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數量。

三、遊戲“刺蝟背果子”,進一點感知5以內的數,鞏固手口一致點數。

請個別幼兒按要求將果子送到刺蝟身上並驗證,數量為1—5。

四、 操作活動“送刺蝟回家”,引導幼兒嘗試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

1、 找朋友:引導連續劇兒按刺蝟身上的果子的數量找出相應的數卡。

2、 送刺蝟回家:引導幼兒點數刺蝟身上的果子數量,並將刺蝟送到對應的房子裏,再集體驗證。

五、 遊戲“過生日”,啟發幼兒嘗試按數取物,進一步理解數的含義。

啟發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日插相應數量的蠟燭。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教室內、家中5以內的物品,鞏固按物數數的方法,並説出總數。

反思:

1、 目的明確也完成得較好,可改為“感知4、5的數量”更好些。

2、 設計的環節圍繞目標而實施;活動層次性十分明顯:複習→學習→應用→生活中應用。

3、 情境性強、遊戲性突顯:以小刺蝟為背景貫穿始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4、 教玩具美觀、實用,易於操作。

5、 幼兒學習主體性要再加強一點,操作應注重全體幼兒,複習3、感知4和5的環節最好是面向全體。

6、 掛圖應該往下移一點,幼兒才貼得到。

7、 小白兔應該貼在背景圖的中部,刺蝟貼在下部,便於幼兒操作。

8、 “找朋友”的環節應該驗證一下。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目測比較高矮,知道什麼高,什麼矮,感知高矮相對性。

2、練習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高矮物體的大圖。

2、兩支塑料花。

3、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初步比較高矮。

請一位小班幼兒和一位小班幼兒踏步走進教室,請幼兒比較誰高誰矮。請幼兒説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觀察大圖比較高矮。

引導幼兒比較圖片上物體的高矮,並説出什麼東西是高的`,什麼東西是矮的。

3、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教師出示兩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請幼兒觀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教師總結: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請幼兒給不同高矮的物體進行排序。

5、排隊遊戲: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並比較它們的高矮。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並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台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後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熊來了小班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優美恬靜的意境。

2、藉助對物體之間對應關係的認識來操作小圖片,理解歌詞,通過觀察大圖片上炸開的泡泡唱準休止符。

3、在學習過程中遷移已有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4、讓幼兒體會遊戲的樂趣,發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5、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活動準備:

小圖人手一份,大圖一張。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導入小圖:“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兒、藤兒也喜歡吹泡泡,誰會是他們吹出的泡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來看一張圖。”幼兒拿出小圖,“誰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誰是花兒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圖,都是什麼?把你猜出的貼在問號的地方。

2、幼兒貼。邊放樂曲磁帶。

提問:“誰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誰是小草吹出的泡泡?為什麼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誰是花兒吹出的泡泡?為什麼?誰是藤兒吹出的泡泡?為什麼?

3、傾聽歌曲。“我們聽聽歌裏是怎麼唱的?”“拿好圖譜,可以邊聽邊指。”

4、看小圖跟着音樂念一遍歌詞。

5、看大圖,師範唱。“老師來唱一唱。”“這張大圖與小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是一個炸開的泡泡,在歌裏是什麼用的?

6、再次示範唱。“炸開的泡泡是什麼用的?

7、幼兒學唱。“你們能不能唱?炸開的泡泡停的地方一樣嗎?停中間和停後面一樣嗎?看你們能不能唱出來?

8、將貼上去的小圖揭下來,幼兒唱。

9、唱後半段。這幅圖我們還有什麼地方沒唱到?

10、將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連起來唱。“有沒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圖,你們看着第二段的圖,能唱出來嗎?我跟你們學學。

12、誰能介紹你們是怎麼學會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一樣的地方。”

活動反思

此活動是歌曲活動,讓幼兒熟悉歌曲,感應曲式和拍號。孩子很喜歡該音樂。通過道具和身體律動來感應曲式和拍號,環節上大致上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第四環節,這裏是最注重孩子的即興表演,發展孩子的創造和表現。

整個活動我基本參照教師用書去執教,但是根據本班孩子的實際水平,在活動上還是有所調整,在第三環節中,我應該先讓孩子安靜完整地欣賞一遍,初步接觸音樂,再放慢節奏示範演唱,配上音樂,這樣孩子初步感應音樂的曲式和拍號就容易些。孩子的參與興趣很高,,課堂氣氛很活躍。

在使用道具上,由於孩子都曾經接觸過類似的道具,長期強調孩子使用道具該注意的事項,和道具的玩法,孩子的常規就很好,盡情表演,很多孩子都變出了不一樣的“泡泡造型”。孩子對於音樂的表現津津樂道,初步感應曲式和拍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jiaoshiwenan/eq2j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