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報告7篇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建築夢想的實踐探索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報告7篇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建築夢想的實踐探索

本篇文章旨在介紹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報告的重要性和內容。通過實習報告,學生可以總結實習經驗、分析問題和解決方案,並提供對實際工作環境和行業的深刻理解。此外,本文還將提供一些實習報告寫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以幫助讀者撰寫出富有實際價值的報告。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報告7篇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建築夢想的實踐探索

第1篇

利用假期時間按照學校安排我們到**測量公司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測量實習,主要是為了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下面就是這次實習報告。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温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經緯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範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範圍裏。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複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儘量讓誤差減少到了最少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利用假期時間按照學校安排我們到**測量公司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測量實習,主要是為了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下面就是這次實習報告。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温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經緯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範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範圍裏。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複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儘量讓誤差減少到了最少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報告7篇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建築夢想的實踐探索 第2張

第2篇

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在我們大一下半學期,組織了一次外出實習,好讓大家可以將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聯繫到實際當中,進入土木工程專業已經一學期了,可對這個專業並不十分了解,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對這個專業有個較全面的認識,我們感到十分的開心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教學計劃中第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其對本土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應掌握:

1、通過實踐,學習有關本專業的實踐知識,增強感性認識,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

2、通過實踐,使我們瞭解建築的整體佈局,局部詳細的構造,施工中應講究的一些方法。

3、通過交流,使我們瞭解了土木工程的前沿發展方向及最新動態,國內目前的土木工程管理情況。

20xx年7月6日在學校內進行,主要以教學樓、寢室樓、餐廳及校門口正在建的輕軌交通橋為例進行初步的講授認知。

20xx年7月7日到鄭東新區CBD,重點通過其三大標誌性建築“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藝術中心”和“鄭州會展賓館”講述特殊建築。最後又到如意湖的橋下分析橋的結構和受力。

20xx年7月8日去工地。河南省農業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在建,到那裏的工地認識有關土木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更清晰的瞭解建築結構、建築材料、施工步驟及注意事項等。

20xx年7月10日在青島名家美術館附近,觀看有青島特色的建築。在海邊講解部分有關堤壩、跨海大橋、海邊建築的特點及其海邊環境所要考慮的注意事項等。

20xx年7月11日上午到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美譽的八大關,體會不同國家的不同建築風格。下午到青島奧帆基地,觀看海邊高層建築,水上平台,講解隧道各個部分的建造及加固。還分析了一個有特色的橋,講了斜拉索的風雨振。

20xx年7月12日在青島棧橋,講述棧橋的歷史,講解棧橋的建造手法。觀看附近的建築,通過一個半球的建築講解膜結構。

對於我們大一的學生來説,本次實習的收穫是多方面的,不但融會貫通了土木工程概論上老師講的知識,而且見識了工程中的實際應用。我帶着課本上的困惑和疑問參加了這次實習,又帶着實踐中的困惑和疑問迴歸課本。

實習中,我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建築,也領會了異域的建築風格。在帶隊老師的講解下,這些各有特色地建築變成了一個個簡單的結構。在看了這麼多建築之後,自己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或許限於知識水平,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較低,但這畢竟是一些思路。自己的收穫是多方面的,這裏重點説知識上的收穫及自己的部分想法。

在這7天的實習裏,自己接觸到了許多關於土木工程的知識。老師每到一處,都會講出新的知識。我總結分析起來,老師講了三大類:房屋、橋樑、隧道。雖然這樣分類,但很多知識在其中也是貫通的。下面是詳細的介紹。房屋在第一天的實習中,老師就提到,看一個建築,要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是建築的結構,其次是材料,然後是其特點。

建築的結構有好多種,最基本的是砌型結構,建築材料一般選用磚或者石塊。

由於建材(磚、石)是抗壓材料,而且抗拉抗剪性能並不優秀,所以結構的跨度較小,並且不能建的太高。牆體都是承重牆,不能隨意拆除。建築裏的荷載直接傳到地板上,地板一般用預製板(以前則是用木頭樑)將受力傳到兩邊的牆上,然後傳到基礎上。學校的寢室樓是經典的例子。從秦磚漢瓦的出現到民——國,我國的磚瓦建築物大多都是砌型結構,而萬里長城更是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現如今,砌型結構在農村還很常見,但隨着國家的發展,在民用建築中,框架結構將佔據越來越大的分量。

框架結構用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築樑和柱作為房屋的框架,然後再填上填充牆。鋼筋是抗拉材料,混凝土是抗壓材料,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樑和柱抗壓抗拉性能都非常好。所以框架結構的建築比砌型結構的跨度更大。而填充牆不受力,可以換成玻璃、裝飾磚的其它材料,增加了房屋應用的靈活性,所以框架結構在應用上也比較常見。比如教學樓、商場等。但框架結構的高度依然不高,主要是水平荷載無法承受。如果要建較高的建築,則要採用框架剪力牆結構,或者框架核心筒結構。

框架剪力牆是框架結構中建一圈很厚的剪力牆,它能比較好的抵抗高層建築所受的水平剪力,因此其建築高度較高。河南農業大學正在建造的圖書館便是此種結構。剪力牆建在了電梯間的周圍,非常厚,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框架核心筒則是在框架中間建一圈密集的柱,甚至密集到挨在一起,成為筒狀。核心筒的抗剪能力比剪力牆更優,所以更高層的建築會用到這個結構。一些圓筒形的高層建築則是筒中筒結構。實習中見到很多筒中筒結構,最有代表性的是鄭東新區CBD鄭州會展賓館,總高度280米,是鄭東新區標誌性建築之一。

除此之外,實習中還認識到其它結構的建築。比如桁架結構,完全由拉壓構件組成。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頂部便採用這種結構,完全用鋼管連接而成,所受的力最後經過鋼管傳到基礎,鋼管與基礎之間的鉸接有利於結構對震動的抵抗能力。又比如鋼結構,完全由鋼鐵通過焊接或螺絲釘鉸接固定在一起而成。“鳥巢”是標準的鋼結構。

實習後,對房屋的認識不只有結構,還有材料。比如,粘土磚,它的性能非常好,與灰砂磚相比,其抗壓強度、抗折強度以及在防潮層以下的應用都有較大的優勢。但粘土磚佔用了極大的土地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悖,所以價格更便宜的灰砂磚便有了較大的應用。清水混凝土是一種特別的混凝土,用它澆築的牆面很光滑,不加修飾,便有一種質感和美感。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牆面便是這種材料澆築的,用手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也很美。

橋樑橋分為多種,在實習中認識的有拱橋、樑橋、斜拉橋、懸索橋等。拱橋的材料是完全受壓的,其兩邊的基礎受斜向下方向的壓力。我國最有名的拱橋是千餘年不倒的趙州橋。在青島見到一個橋,上面是拱,下面是柱,如下圖所示。兩個拱對柱的水平推力相互平衡,只餘下向下的壓力。以前的拱橋多以磚、石為材料,現在也用混凝土。

樑橋的橋身就像是一根樑。簡單的一拱一跨,其受力就像簡支樑,中間受向下的荷載,上面受壓,下面受拉。有些會把橋身做成中空的箱形,用兩側的輔助面增強抗彎性能。中空的則減輕了橋的自重。當然,考慮到空氣的熱脹冷縮,應增加通風孔保證空氣流通。如果橋身中間還有樑,形成n個拱,則稱為n拱一跨,在每一個橋墩的位置,橋的上面受拉力,下面受壓力。

斜拉橋由索塔、主樑、斜拉索組成。橋身(主樑)的受力通過斜拉索傳到索塔,再傳到基礎。索塔兩側的拉索一般是對稱的,可以讓斜拉索的水平力相互平衡。在一些建築中也有應用索塔和斜拉索拉起建築的頂部,由於斜拉索的分佈不平衡,索塔一般建成傾斜的,由自身重力平衡一部分力。

懸索橋指的是以通過索塔懸掛並錨固於兩岸(或橋兩端)的纜索(或鋼鏈)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樑。懸索橋跨度很大,可達一千米以上。由於對基礎的要求很高,所以千米以下的大跨度橋樑一般選斜拉橋。

除了這些,老師還提到了桁架結構的鋼橋,鋼管中灌注混凝土做的拱橋,斜拉索的風雨振的解決辦法等。隧道關於隧道,由於實習中並不常見,所以老師講的並不多。

隧道由洞門和主體組成。洞門可以用環框式或者柱式洞門,以對應不同的土體。隧道主體一般可以由模板台車完成。如果土質鬆軟,主體承受的壓力較大,還可以打錨杆加固,或是對土進行混凝土噴固。

認識實習,長知識,漲見識。在實習中,也有許多自己的想法。這裏就説一個自己的想法。在青島實習時,老師仔細講過一個砌型結構的建築,其中便提到了錯縫砌構。錯縫砌構都是在豎直方向上錯開,提高牆面的穩定性,但砌型結構的高度不能很高。能不能在水平方向也做成錯縫,進一步提高結構的穩定型呢?比如改變一下磚的形狀,成L形(靈感來源於俄羅斯方塊)。當橫向和豎向的都為錯縫時,建築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既然橫豎可以,那向裏呢?

L型磚對於生產商來説只是一個模板的變更,對於建築者應該也很好掌控。當然,建築過程會複雜些,不太適合大眾建築,但在某些特殊環境下,這種錯縫砌型應該會用得上吧。而且砌型材料也不應定只是磚,其它材料應該也可以借鑑。

這次的認知實習是非常成功的。通過這7天的實習,我充分認識到了土木工程師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明白了自己未來的使命。由此,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找到了自己的目標,矯正了自己的努力方向。這次實習讓還我認識到,只靠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是不行的,要真正的融會貫通,還要到實踐中去。課本上的知識應該到實踐中檢驗一下,而自己的想法,更應該到實踐中經歷一番,看是否經得起考驗。

本次認知實習,上承土木工程概論,下啟即將學習的專業知識。加固了對土木工程的認知基礎,為力學、結構工程等專業知識提供了鋪墊。同時,經過這次實習,我對土木工程的的認識更加清晰,對土木工程的興趣也變的濃郁。我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深入實踐,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土木工程師而努力奮鬥!

在知識方面,對於隧道的講述較少。由於是認知實習,大家都是大一新生,問的問題很碎,老師對橋樑的講解也比較碎。如果可行的話,希望老師有系統的講解,就像分析房屋,看建築材料,建築結構,功能等等。行程上,個人感覺7天有點兒短暫,有一天上下午跑了兩個地方,有點緊。建議今後的住宿安排接近實習目的地。

第3篇

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在我們大一下半學期,組織了一次外出實習,好讓大家可以將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聯繫到實際當中,進入土木工程專業已經一學期了,可對這個專業並不十分了解,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對這個專業有個較全面的認識 ,我們感到十分的開心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教學計劃中第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其對本土學生建立 正確的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應掌握:

1. 通過實踐,學習有關本專業的實踐知識,增強感性認識,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

2. 通過實踐,使我們瞭解建築的整體佈局,局部詳細的構造,施工中應講究的一些方法。

3. 通過交流,使我們瞭解了土木工程的前沿發展方向及最新動態,國內目前的土木工程管理情況。

建設單位:聞泰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浙江中房建築設計研究院 施工單位:嘉興開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xx市天立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 項目總監:吳金鬆 勞務公司:xx縣中發建築勞務有限公司 建築面積:36021平方米 結構層數:框架 六層

開,竣工日期:20xx.1.22—20xx.12.22 工程安全管理目標:xx市xx區區級標準化工 工程地點:科技城亞中路777號

建設單位:xx市佳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浙江省建築科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設計勘測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監理單位:浙江禾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安徽省佳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監督單位:xx市規劃與建設局 建築面積:54585.891平方米 結構層數:框架

層數:三—十八層,地下一層 工程造價:12063.3746萬元 開工日期:20xx.5.10 工期目標:20xx.3.10 竣工日期:20xx.3.10

站在樓外,我們可以看出它屬於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是指由樑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樑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這種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我們眼前的這座樓房,在此基礎上採用了主次樑結構,即力經次樑傳給主樑,在傳給支撐柱,再由柱傳給地基。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有利於抗震,節省材料;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築平面佈置,有利於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築結構;採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樑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但是這種結構的應力分佈比較集中,在地震時容易遭到非結構性的破壞。

灌注樁是先在地上鑽一個長的圓筒型孔,然後灌入混凝土,並預埋杆塔與基礎連接件的樁基礎。我們看到的灌注樁孔徑為600mm,深度為30米,採用的潛水鑽機成孔法,自下而上的將混凝土澆注進去的,具有施工時無振動、無擠土、噪音小、宜於在城市建築物密集地區使用等優點。其中,在距離地面8至9米的部分無鋼筋,更深層的位置安放鋼筋籠。地基的施工過程是,先打工程樁,再做維護樁和平面上的支撐,最後進行地基的開挖。説到鋼筋籠,它是一種預製的鋼筋結構,由加強筋鏈接,箍筋加固,且越靠近底部,箍筋的纏繞越密。

在這裏我們主要是瞭解預製樁打樁的相關知識。學校的體育場地基採用的是混凝土管樁,這種樁一般在預製廠用離心法生產。樁徑有φ300、φ400、φ500mm等,每節長度8m、10m、12m不等,接樁時,接頭數量不宜超過4個。管壁內設φ12mm~22mm主筋10根~20根,外面繞以φ6mm螺旋箍筋,多以c30混凝土製造。混凝土管樁各節段之間的連接可以用角鋼焊接或法蘭螺栓連接。

預製樁的沉樁方法有錘擊法、靜力壓樁法、振動法等。體育場的建設採用的是靜力壓樁法。它是藉助專用樁架自重、配重或結構自重,通過壓樑或壓柱將整個樁架自重、配重或結構反力,以捲揚機滑輪組或電動油泵液壓方式架在樁頂或樁身上,當架給樁的靜壓力與樁的如圖阻力達到動態平衡時,樁在自重和靜壓力作用下逐漸沉入地基土中。與傳統的錘擊沉樁工藝相比,靜力壓樁法具有環保、節能,對周邊建、構築物影響小的優點.

老師給我們做了關於房屋抗震科普知識的介紹。主要內容有地震基本知識、地震的破壞作用、房屋的結構類型及其震害、房屋抗震設計的重要概念和基本要求、

地震的危害性特別大,在目前無法準確預知地震的情況下,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同的建築物有不同的抗震要求,但我們必須保證在地震烈度大於設防烈度時,建築物即使產生較大的破壞,也應保證不出現即時的塌跨,使人員能夠有逃生的時間。

我國目前房屋建築結構的形式主要有:1、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砌體結構,這種結構由於由磚、石等砌築而成,砌塊之間的鏈接較差,雖然設置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圈樑等加強措施,但當遇到強震是,在水平和豎向交替震動作用下,砌塊之間的連接容易被破壞,導致徹底鬆散,豎向受力構件破壞,建築物垮塌;2、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框架結構,這種結構結構能夠提供較為寬敞的使用空間,有利於建築功能的組織和分割,但其抗側剛度較弱,在強震作用下易出現較大位移,導致結構產生嚴重破壞,因此屬於抗震不利結構;3、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這種結構多用於高層住宅,有較大的抗側剛度,在地震作用下位移較小,經過抗震設計的剪力牆結構,在大震作用下,破壞會侷限於門窗洞口處出現裂縫,即使牆體開裂,各牆支也可支撐樓板,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垮塌以鋼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鋼結構框架以及鋼與鋼筋混凝土的組合結構。4、框架剪力牆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合適的部位增設剪力牆,在提供滿足功能需要的大空間的同時,由增設的剪力牆提供較大的抗側剛度,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因此多用於公共建築和高層建築。

另外,隔震技術是目前國際上熱門的工程抗震新技術,它是通過把隔震消能裝置安放在結構物底部和基礎之間,把上部結構和基礎“隔開”,這樣改變了結構的動力特性和動力作用,明顯的減輕結構物的地震反應,達到“以柔克剛”的效果。

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學校坐落在中國xx市,是歷史悠久的著名綜合型大學,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同濟大學由德國人在1907年創辦,與德國和歐洲聯繫緊密,交流頻繁,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採用德語教學。同濟大學是民國時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國立大學(1927年),也是中國近代歷史較早的真正意義的綜合大學(包含醫學院),“同濟”也成為中國家喻户曉的名牌大學。

我們參觀了同濟大學各種建築,老師為我們講解了不同建築的目的與作用,講解了建築與人的互動,使我們瞭解到了同濟大學的優缺點增長了見識。

通過這次土木工程實習,使我們對工程設計與施工有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接受課堂上的知識,使理論在實際的生產中得到了運用。近年來,我國的建築工程事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且其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對於從事土木工程的工作者來説,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作為將要走出學校的學生來説,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加強實踐和設計能力,這樣更有利於將來的發展,使自己在此領域內也有所作為。

短暫的認識實習到這裏就算結束了,3天的東奔西跑,現場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想我們最寶貴的是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實踐經歷。近距離的觀察、學習,讓我對土木工程這門課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也掌握了一些很多實用的具體的專業知識,這對我將來的工作有着重大意義。多日去工施工現場的體會,讓我體會到土木工程絕對不是享受的行業,雖然就業的形勢很好但卻是建立在這行艱辛的前提之下的。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迎接那艱辛的到來。

最後, 我還要感謝辛勞為我們指導的老師們,還有工地上無私為我們傳授經驗的技術人員,你們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請允許我在實習報告的最後向老師們表示最真誠的謝意。

第4篇

土木離不開土木,離不開實踐中的經驗。實踐在於社會,不出校園永遠體會不到土木的含義,享受不到土木工程帶給我們的樂趣。

通過兩次認識實習,我們對古現代建築有了一定的瞭解,這種對比參觀的方式更能讓我們從本質看土木工程。

認識實習不僅對學生能否在參觀中學習知識,而且也能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説,如果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院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今後書本與實踐的結合打下基礎。 我們一共去了四個地點認識實習,分別是半坡遺址、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和大雁塔廣場。以下是我對這四個地點的建築風格及結構特點的分別認識。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發現,1954—1957年發掘,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5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 其中房屋有圓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構築之分。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1957年建成博物館。 遺址大致分為 3個區,即居住區、墓葬區和製陶作坊區。居住區在聚落的中心,周圍有一條人工挖掘的寬6~8米,深5~6米的大壕溝圍繞,中間又有一條寬2米、深1.5米的小溝將居住區分為兩片,形成兩個既有聯繫,又相區分的兩組佈局。大壕溝外北邊是公共墓地,東邊是製陶作坊窯址羣。 半坡類型的房子發現46座,有圓形、方形和長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築,有的是地面建築。每座房子在門道和居室之間都有泥土堆砌的門坎,房子中心有圓形或瓢形灶坑,周圍有1~6個不等的柱洞。

居住面和牆壁都用草拌泥塗抹,並經火烤以使堅固和防潮。圓形房子直徑一般在4~6米,牆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編籬笆並塗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長方形房子面積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復原面積達160平方米。儲藏東西的窯穴分佈於各房子之間,形狀多為口小底大圓袋狀。家畜飼養圈欄兩個均作長方形。半坡人的住房,從發掘的房屋遺蹟來看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這些房屋均採用木骨塗泥的構築方法,其建築風格?門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雛形,再向屋內發展,形成了後進的“明間”?隔牆左右形成兩個“次間”,正是“一明兩暗”的形式,如若橫向觀察,又將隔室與室內分為前後兩部分,形成“前堂後室”的格局。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從早期的“半地穴式”發展而來的。這種靂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築而成。整個房子用12根木樁支撐,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規整的柱網,初具“間”的雛形,它是我國以間架木為單位的“牆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構框架式建築。 半坡遺址居住區佔地約30000平方米,其佈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為中心,中小型房屋窯穴等散佈周圍,其外圍環繞一條大型壕溝。遺址發掘出房屋46座,可分為圓形和方形兩種,每種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築兩類。與房子相關的遺蹟還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遺址發現柱洞200餘個,都屬於泥圈柱洞。灶坑共發現89個,其中42個保存較好,在灶坑附近或裏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為炊煮用的粗陶罐或飲食用的細陶缽。主要用來儲藏食物和用具的窯穴,共發現200多個,多密集分佈在居住地區內,和房屋交錯在一起。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較小,有多種形 狀?晚期的較大,一般為口小底大的圓形袋狀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 在居住地區的外圍,環繞一條大型防禦性壕溝,平面呈南北向不規則圓形。壕溝現存長度約300米,各部分形制基本一致,上寬下窄,北部一段口寬6—8米,深5—6米,靠居住區的一邊溝壁坡度較大,並且溝口比另一壁高出約l米。在溝底發現3根炭化木柱,間隔各有4米。

二、曲江國際會展中心 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項目展館面積4.6萬平方米、廣場8萬平方米,已於20xx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展館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會議中心面積5萬平方米;同時配備酒店、商務寫字樓、餐飲、康體及體驗中心,構成西安會展經濟示範園區。 展廳佈局採用雙排式,7個相同的展廳由一條中廊隔開,北面4個南面3個。展廳錯開排列,這樣的佈置有利於連續順暢的參觀流線。每個展廳為一個設計單元,7個相同的單元組成整個會展。便於快速施工及將來的獨立使用。72mx144m的無柱展廳,展廳最小淨高14m,也可用於舉辦其他活動,如體育活動、音樂會等。每個展廳面積各約為10300m2,能容納約570個展位。所有展位均由地坪下每隔9m設置的管溝提供所有必要的水、電、通信等。主管溝由中廊的設備房引出,到達展廳中部,然後向東西向展開,從主管溝順着展位的佈置,再分別向南北向延伸出。南北兩側各挑出12米。 每兩排展位,共用一條設備管溝。新會展中心的屋頂採用圓筒式鋼結構屋架,結構輕盈、形式獨特。 北面和南面的山牆設計為玻璃幕牆,與其對比,側立面為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實牆。 沿側立面設一個大型的封閉式通風道,由它為展廳冬天供暖,夏天供冷。展廳設計了天窗及側高窗,解決了採光與通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能源。 中廊?會展中部為長380m寬42m的會展通廊。其東、西面為寬敞的入口大廳,內有售票處、登記處、問訊台、存衣間和入口檢查。三座帶有室外餐廳的綠色內院吸引來訪者逗留憩息,賦予整個會展中心一種舒適、明朗的氛圍。在入口處和內庭院裏設置雕塑式的問訊台以及快餐出售櫃枱等室內建築體,以進一步強調會展通廊輕鬆的氣氛,與展廳強調功能的造型設計新成鮮明對比。中廊兩側寬為12m的條形建築的底層和一層內設有技術間、衞生間、倉庫等輔助用房。通廊採用混凝土結構加快工程進度。

第5篇

20xx年5月15號在趙老師,王老師,商老師及唐老師的帶領下,土木工程系進行了為期一天的橋樑認知實習。此實習的目的在於加強學生對橋樑的感性認識,增加學生對橋樑的喜愛,及對土木工程專業未來的就業有個初步的認識。期間共參觀了跨越昆都侖景觀河的雙塔懸索橋——韓土二號橋、獨塔斜拉的蘇楊二號橋、三跨下承式拱樑組合橋的蘇楊一號橋、以及東康線裝備製造基地附近的鐵路橋、公路橋、橫跨烏蘭木倫河的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橋及烏蘭木倫河四號橋。

認知實習的第一站,是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鐵西三期開發區內韓土公路上的韓土二號橋,橋樑部分1170米,其中主橋採用跨徑為(49+90+230+90+40=490m)的自錨式懸索橋,中間三跨主樑採用正交異性板鋼箱梁,40m邊配跨採用現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梁結構。鋼箱梁全長384m,橋面寬50m,樑高3.0m。鋼箱梁距地面26m~35m,不等,主橋鋼箱梁及現澆錨固區分別採用直徑500螺旋管加鋼體系及直徑600螺旋加貝蕾體系作為支撐系統。此橋必然成為鄂爾多斯的一亮點。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東勝市鐵西新區的蘇楊二號橋,它由山東公路橋樑公司承建的,是目前國內最寬的橋樑之一,橋高2.5米,橋寬50米。為保證箱梁外輪廓尺寸及部件位置準確,在現場利用型鋼製作一個總拼胎架,按照蘇楊二號橋的架樑順序,全橋共進行3次預拼裝,每次預拼裝3-5個樑段。

塔高處孔為圓孔,此不僅美觀,有新意,還可以大大減小風力對塔的影響,使橋可以使用更長久。此處必然成為鄂爾多斯旅遊景觀的又一亮點。

認知實習的第三站是距離蘇楊二號橋僅一里之遙的蘇楊一號景觀橋。蘇楊一號橋位於鐵西三期與大興園區結合部,橋長160米,寬50米,為“彩虹型”三跨下承式拱樑組合橋,主跨為(35+90+35=160m)。橋下為高速公路,橋與路的結合必然會促進城市的發展。

東康線裝備製造基地附近的鐵路橋、公路橋用t樑及箱梁,單排橡膠支座。此鐵路橋為鄂爾多斯市到呼和浩特市的高鐵,鐵路橋的建立必然會縮短兩個城市之間的溝通,更好的促進兩個城市之間的發展。這也是金三角中兩角中的強強合作。

橫跨烏蘭木倫河的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橋是由鄂爾多斯市東方路橋集團第二項目部負責承建。此橋為單向雙車行道,橋上的照明設施更是高科技的風能與太陽能的.完美結合,高效利用有利能源。此外還可以為榮的是此橋的總工為李萬龍老師。與它相隔百米的橋與它是一對姊妹。此橋的通車,有利於康巴什與伊金霍洛旗的溝通,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及貨物的流通。

正在緊張施工的橫跨烏蘭木倫河的雙斜塔斜拉橋,修建成後將是康巴什新區及鄂爾多斯市的標誌,這意味着鄂爾多斯的發展,內蒙古的發展。烏蘭木倫四號橋橋樑全長800m,主跨450m,邊跨175m的雙斜塔斜拉橋。橋北連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區域,南連東紅海子風景旅遊區。此工程的開發對於密切新區與中心城區聯繫,促進康巴什新區現代服務業、生態旅遊業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橋樑總長為1083米,雙向四車道,其中主橋跨徑為(40+42+42+51)邊跨+450中跨+邊跨(51+42+42+40)邊跨,主跨採用鋼箱梁結構,邊跨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塔為a字形鋼塔,塔高125米,橋面以上高105米,向主跨傾斜12?,南橋為3×30m+3×3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北橋為25m預應力混凝土簡直箱梁,此橋建成後將進一步加強康巴什新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繫,全面促進康巴什新區發展成為以現代服務業和生態旅遊業為主導、集休閒度假、體育運動、娛樂健身、商住會議、教育科研與一體與自然融合、生態宜居的北方水上旅遊城市。

經過此次的認知實習,讓我們真正的看到了圖片上橋樑的真正模樣,讓我們對各種橋樑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以後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影響。更加增大了我們學習道路橋樑的學習興趣,相信經過幾年的學習,幾年的奮鬥,鄂爾多斯學院的我們土木專業也會出現能設計、修建如此美觀、獨特的橋樑。

第6篇

對土木工程專業知識進行初步、直觀的瞭解。對自己將來所從事專業環境進行直接接觸。認識建築材料、建築結構體系,對建築企業進行一般瞭解,對施工程序、施工管理及質量檢驗程序有所認識,通過學習,接觸社會,開闊眼界,使其對專業知識產生較濃厚的興趣,為進一步學好以後的專業課打下基礎。

開挖土方的施工順序:施工測量→場地清理→挖掘機挖土→自卸車運土、餘方棄置→基底整平、壓實→邊坡整理→自檢、整修→驗收。不同的建築適用的結構類型:一般的結構類型分為砌體承重的混合結構系統和鋼筋混凝土牆承重系統。前者主要用於底層或多層,而後着主要用於各種高度的建築,特別是高層建築。因為在鋼筋混凝土牆承重系統中適當佈置剪力牆,則剪力牆不僅能夠承受垂直荷載,還能夠承受水平力,為建築提供較大的抗側力剛度這對於抵抗側向風力地震水平分佈力的影響都是十分重要的,高層住宅樓一般適用這種結構,在我們實習地中如陝西理工學院三村7住宅樓、漢中市萬邦時代廣場的住宅樓均採用這種結構。現澆鋼筋混凝土牆承重體系的特點:現澆鋼筋混凝土牆承重體系建築主體結構在現場整體澆注,牆體佈置與預製裝配的相比之下較為靈活,橫牆承重、縱牆承重、縱橫牆混合承重等方案均可選擇。由於鋼筋混凝土在抗剪、抗彎方面的優越性,這類承重體系往往大量應用於高層建築,特別是辦公樓、旅館、病房、住宅等建築中,平面往往成條形佈置。不過出於高層建築物必須對抗水平側力方面的考慮,縱牆承重的方案應在適當佈置橫牆剪力牆。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的措施:

(1)選擇合適水泥,要求商品混凝土公司選擇比較大的水泥生產廠家,實行定點採購,使水泥質量相對穩定。

①、加強原材料的檢驗、試驗工作。施工中嚴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導施工,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加強計量監測工作,定時檢查並做好詳細記錄,認真對待澆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冷縫,並採取相應措施加以杜絕。

②、加強對人員的技術管理,對於每一個環節的施工節點,都要進行施工前的技術交底,施工結束後要進行施工過程的技術應用總結,特別是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仔細分析,討論研究,做到施工過程中不出現差錯。

(7)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及温測工作,採用蓄水法保温養護。商鋪樓承台在混凝土施工期間通入冷卻循環水,以便加快承台內部熱量的散發。

塔吊的上升方法:由於現代建築越來越高,用於施工的塔吊也需要越來越高,過去的塔吊是一次性將塔身立起來。現在就不是,普遍採用的叫自升式塔吊。他是由一段一段的標準節組成。只有上部一大段是相對固定的。要升高時,在內部裝上標準節。然後利用塔機上的液壓裝置將相對固定的機身升上去,到規定位置,用連接件卡住。再加標準節,再提升再固定。當然必須固定了才能使用。就這樣逐漸上升的。拆除的時候港好相反。

一個星期的實習雖短,但收穫很大,這次實習讓我進一步的增加了對這門專業的興趣,所獲得的知識更是讓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第7篇

在過去的將近一週時間中,學院為我們安排了土木建築工程專業實習。雖然原本計劃進行的校外實習因為天氣原因取消了,但在學校中心報告廳的專業知識講座也讓我們受益匪淺,特別是最後一天的現場實驗室參觀和學院綜合樓的圖紙認識,讓我們親身接觸了土木工程的工作。我想,這次實習已經達到了學院讓我們瞭解房屋建築工程、鐵道工程、橋樑隧道工程和巖土工程等各個細分方向的大致內容、規範標準和現狀以及今後發展趨勢情況的目的,提高了我們的專業認識,對於我們在今後的專業課選擇上有了一個依據。

每天上午的3個小時講座,都是由學院的專業教師為我們講授相關專業的知識,這使我們對於各個專業方向都有了大致瞭解。安排在9號下午的參觀,更讓我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建築施工設計圖。真是所謂的“宏偉藍圖”,看着圖紙上一筆一筆的圖線,真難想象那是一項多麼浩大的工程。當初學習工程製圖專業課的時候,畫一張簡單的手工圖都要好幾個小時!

實習期間,學到了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關隧道工程方面的知識。因此,我在聽完講座後特意查閲了相關資料,更加深入的瞭解了相關專業問題。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並鋪設鐵路供機車動車輛通行的建築物。根據其所在位置可分為山嶺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類。為縮短距離和避免大坡道而從山嶺或丘陵下穿越的稱為山嶺隧道;為穿越河流或海峽而從河下或海底通過的稱為水下隧道;為適應鐵路通過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稱為城市隧道。這三類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嶺隧道。

特別是在隧道的開挖方面,我聽老師説,如今我國的技術還很落後,以致大量的金錢花費在進夠外國先進設備上。

開挖方法分為明挖法和暗挖法。明挖法多用於淺埋隧道或城市鐵路隧道,而山嶺鐵路隧道多用暗挖法。按開挖斷面大小、位置分,有分部開挖法和全斷面開挖法。在石質巖層中採用鑽爆法最為廣泛,採用掘進機直接開挖也逐漸推廣。在鬆軟地質中採用盾構法開挖較多。

鑽爆法 在隧道巖面上鑽眼,並裝填炸藥爆破,用全斷面開挖或分部開挖等將隧道開挖成型的施工方法。

鑽爆法開挖作業程序包括鑽孔、裝藥、爆破、通風、支護、裝碴、運輸等工序。

由鑽孔直到出碴完畢稱為一個開挖循環。根據中國的經驗,在單線全斷面開挖中24小時能作兩個循環,每個循環能進3.5米深度,每日單口進度可達7米。然而在開挖中難免遇到斷層或鬆軟石質以及湧水等,不易保持每日的預計循環,所以每月單口實際進度多低於200米。開挖循環作業的特點是一個工序接一個工序必須逐項按時完成,否則前一工序推遲就會影響下一工序,因而拖長全部時間。其中最主要的工序為鑽孔及出碴,所用時間佔全部作業時間比例較大。

鑽爆法開挖採用的方法有全斷面開挖法和分部開挖法。

①全斷面開挖法:一次開挖成型的方法。一般採用帶有鑿巖機的台車鑽孔,用毫秒爆破,噴錨支護。還要有大型裝碴運輸機械和通風設備。全斷面開挖法又演變為半斷面法。半斷面法是弧形上半部領先,下半部隔一段距離施工。

②分部開挖法:先用小斷面超前開挖導坑,然後,將導坑擴大到半斷面或全斷面的開挖方法。這種方法主要優點是可採用輕型機械施工,多開工作面,各工序間拉開一定的安全距離。缺點是工序多,有干擾,用人多。根據導坑在隧道斷面的位置分為:上導坑法、中央導坑法、下導坑法以及由上下導坑互相配合的各種方法,另有把全斷面縱向分為台階進行開挖,而各層台階距離較短的台階法。

上導坑法適用於軟弱巖層、襯砌順序是先拱後牆,曾於1872~1881年為聖哥達隧道採用。中國短隧道一般用這種方法。

全斷面開挖法和分部開挖法是鑽爆法開挖常用的方法,但隧道施工很複雜,時常遇到各種困難情況,如大斷層、流沙、膨脹地層、溶洞、大量湧水等,尚需採取相應措施。

盾構法 採用盾構作為施工機具的隧道施工方法。1825年在倫敦泰晤士河水下隧道首先試用盾構,並獲得成功。此後,鬆軟地質多采用盾構法開挖。盾構是一種圓形鋼結構開挖機械,其前端為切口環,中間為支撐環,後端為盾尾。開挖時,切口環首先切入地層並能掩護工人安全地工作;支撐環是承受荷載的主要部分,其中安設多台推進盾構的千斤頂及其他機械;盾尾隨着上述兩部分前進,保護工人安裝鑄鐵管片或鋼筋混凝土管片。盾構法適用於鬆軟地層,施工安全,對地層擾動少,控制圍巖周邊準確,極少超挖。日本丹那鐵路隧道曾採用盾構法施工。

掘進機法 在整個隧道斷面上,用連續掘進的聯動機施工的方法。早在19世紀50年代初,美國胡薩克隧道就試用過掘進機,但未成功。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掘進機是一種用強力切割地層的圓形鋼結構機械,有多種類型。普通型的掘進機的前端是一個金屬圓盤,以強大的旋轉和推進力驅動旋轉,圓盤上裝有數十把特製刀具,切割地層,圓盤周邊裝有若干剷鬥將切割的碎石傾入皮帶運輸機,自後部運出。機身中部有數對可伸縮的支撐機構,當刀具切割地層時,它先外伸撐緊在周圍巖壁上,以平衡強大的扭矩和推力。掘進機法的優點是對圍巖擾動少,控制斷面準確,無超挖,速度快,操作人員少。

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就業可能不是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僅滿足於找一份工作。我們國家在鐵道建設、地下工程等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與經濟發展緊緊聯繫的專業上,投入大量資金髮展建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運用專業知識,投身於最需要我們的行業中去。身為當代大學生,應牢記使命,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出力。通過專業實習,我更加堅定了信念,今後一定要做一名出色的結構工程師,努力實現自身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0qyq2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