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大學生禮儀大賽三分鐘演講稿2篇 "尊貴與品格: 大學生禮儀大賽的精彩演講"

大學生禮儀大賽三分鐘演講稿2篇 "尊貴與品格: 大學生禮儀大賽的精彩演講"

大學生禮儀大賽是為培養大學生的社交禮儀素養和溝通能力而舉辦的競賽活動。通過參與者的三分鐘演講,他們將展示對禮儀的理解和應用,並展示自己作為大學生的修養與風采。這一比賽旨在提高大學生的社交技巧,培養他們在職場和社會生活中的成功。

大學生禮儀大賽三分鐘演講稿2篇

第1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而我們這個温馨的家中最講究的要數禮儀。

禮儀,就是有禮貌,有儀態,做任何事,都不能魯莽,失態,這一點最可以體現出來的是在飯桌上的時候。

“乒乒乓乓……”廚房裏又奏響了一支鍋碗瓢盤歌,隨之,一陣陣菜香撲鼻而來,一道道香噴噴的佳餚陸續出爐了。我趕緊跑到爺爺奶奶身邊,招呼道:“吃飯了,我們一起去飯桌吧!”説罷,我把他們扶起走向飯桌。等他倆坐定以後,我匆匆走向廚房,幫辛苦燒菜的爸爸媽媽把菜端到飯桌上去。分好碗筷,終於可以開動了!我的肚子已經 “咕嚕咕嚕”在抗議了。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了肉,雖然我已經餓昏,但是我的筷子仍轉了一個彎,把肉一一夾進了年邁的爺爺奶奶、辛勤工作的爸爸媽媽的碗中。我拿好筷子,心裏想起了爺爺常常對我説的話:“拿筷子時不能拿太高,也不能拿太低,大概在中間偏上部分。”記得有一次由於筷子拿得太高了,我一不小心把夾的菜飛了出去,差點飛到客人身上去,那次“丟臉”的教訓時刻提醒着我。我端起飯碗送到胸前,把菜夾到碗中,不管菜有多好吃,我都不能狼吞虎嚥,更不能發出“叭嘰叭嘰”的響聲,而要細嚼慢嚥,品嚐飯菜的香,品嚐父母燒菜時的辛苦,品嚐這濃濃的愛的味道。人們都説“食不言,寢不語”,我們吃飯時從不大聲説話,吃到好吃的菜,也只是微笑點頭,輕輕誇讚幾句。吃完了,也絕不拍拍屁股走人,而是把嘴擦完後,把剩下的骨頭倒入垃圾桶中,把自己面前的餐桌收拾乾淨,洗完碗筷才算完工。

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在飯桌上就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禮儀,我生活在一個温馨的家中,我希望這種好的家風家訓能夠代代相傳!

大學生禮儀大賽三分鐘演講稿2篇

第2篇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矗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2zj7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