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關於教師心得體會7篇 教師心路歷程:磨合、成長與擔當

關於教師心得體會7篇 教師心路歷程:磨合、成長與擔當

本文將分享幾位教師對於教學工作的心得體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總結了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希望能夠幫助其他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通過這些分享,我們可以深入瞭解教育行業中的點滴,也可以從中汲取靈感,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關於教師心得體會7篇 教師心路歷程:磨合、成長與擔當

第1篇

陳二中心國小為了進一步深入開展爭優創先活動,根據《縣教育局關於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的通知》精神,緊緊圍繞今年我校教育核心工作,確實貼近學生生活,突出人文關懷,構建家、校和諧教育環境。現將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工作總結如下:

9月23日下午及時召開了千名教師家訪活動的動員會、佈置會。明確了本次家訪活動的目的、意義,家訪的對象以及在家訪中要掌握的基本情況,以走進學生家庭的方式開展活動。

我校為了順利開展家訪活動,自行繪製了一份家訪登記表,讓老師記錄家訪詳細情況。

把家訪資料彙總分類進行小結,找出我們平時學校教育工作中還存在哪些問題與不足。

雖然,本次活動時間緊任務重、困難重重,但是,通過這次活動也使我們有所收穫。

通過對問題學生、留守學生、貧困學生、優秀學生的家訪,許多家長都感到非常高興和感激。普遍認為這是學校對自己孩子的'關心和愛護,是真心的為孩子們好,是誠心的幹工作,是一個好教師形象的體現,是能教育好學生的有效途徑之一,並希望老師能多到家中走走。

2、發現家長們對自己孩子們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的簡單、單一。

通過本次家訪活動使我們深深的感到,不管是哪一個學生的家長對教育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上都存在錯誤或不足,

通過與家長們的交流與溝通發現他們對現行教育的要求現實而直接,只問學習成績高低和教育環境的好壞。

全校教師根據地方實際情況採取跟蹤家訪、一幫一等不同方法、措施和手段開展此次活動,深入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在家表現,聽取家長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意見和建議,並幫助困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如王新才重點對留守學生進行家訪,與其監護人保持經常性的聯繫和溝通,做到定期通電話,詢問指導,掌握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給予及時指導解決,並將留守學生在校情況反饋給遠方的家長,做好交流工作;

瞭解教職工的生活情況及他們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重點家訪骨幹教師、優秀年輕教師,瞭解他們的思想、生活狀況,家訪老齡和青年教師、患病教師、困難退休教職工,瞭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此次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密切了家校聯繫,更多地贏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更加全面地瞭解了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家校對孩子的教育達成了共識,有利於對症下藥,使得教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同時,在家訪之後,感覺老師和家長的距離近了,不少家長對這活動表示讚賞。教師的工作熱情被激發起來了,教師們也覺得應該把家訪當作一種常規活動,這對搞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着非常現實的意義。

關於教師心得體會7篇 教師心路歷程:磨合、成長與擔當 第2張

第2篇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這次教師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新課程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導入技能的由來;合作學習的組織與指導;教師如何開展教育科研;如何上課、德育活動的思考與評價;教師教學技能訓練;如何做好教師;。對這次培訓,有以下心得體會。

新的歷史階段,新的形式,對我們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只有具備全面的素質,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所需要的人。通過培訓,我懂得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必須心中有愛、肩上有責、腹中有墨,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還要有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要時刻牢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好每一件事,幹好每一項工作。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做到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淡泊明志、愛崗敬業、志存高遠。

此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對教師工作的我有新的責任、新的工作充滿熱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經驗,在本次培訓中,我獲得了很多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我認識到教師要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認識到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做一名能時刻反思自我的教師,做一名關愛、瞭解學生的教師;認識到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認識到教師的專業發展要靠自己“多讀書、勤實踐、善積累”。這些認識,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通過培訓我也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班主任工作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講解了關於班級的建設。詳細介紹了通過班名、班訓、班徽、班歌、班旗等班級象徵物來形成班級團隊精神。還為我們指出怎樣做好一個班主任,通過她的學生的實例給我們展示了要做好一名班主任老師,應該奉獻自己的關愛,要全面地關心班中每個學生的各方面發展。同事也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做好一個班主任所能體會到的快樂之處。這對於新教師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通過班級團隊的建設,才能形成班級團隊的凝聚力。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小組學習中,分組時要平衡學生的水平,避免快慢差距很大,使每一組都能很好的積極的`合作探索,使水平稍差點的同學能及時得到幫助,不至於浪費了時間卻沒有得到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習小組分工細化,課堂中讓學生來評價學生,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把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學的帶勁, 學的紮實,教師要充分的採用各種有效激勵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在一堂數學課有效時間內讓學生體驗學習中成功,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從而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建立新型平等。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

1、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3、終身學習,博覽羣書,不斷進取,善於總結反思。

通過培訓,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教書育人的重擔。

第3篇

近日,全鎮教師集中學習了《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關於“人情風”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通過學習,我更深刻的認識到,我們當前要面對的是“人情風”的大考驗。我作為一名教師,要繼承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充分認清“人情風”的嚴重性和現實危害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

人情之風有諸多害處: 1、易形成攀比。有人把收禮錢的多少當做勢力大小,能力大小的象徵。 2、敗壞民風。有些人送了些禮出去,就要想方設法自己辦一次事,回收一次。他們已經不是把送禮當做人情,而是惡意地轉化成了對金錢的追逐。 3、荒廢事務。送人情有“人到人情到”的説法。今天見丟下工作和農活趕這家,明天趕那家,丟下了正事,為送禮疲於奔命。 4、生活水平下降。諸多本該提高生活質量的花費,不得不用於禮錢。甚至學生上學的錢,都無法保證了。 5、領導被紅白喜事纏身,疏於政務。大多紅白喜事都需一方要員參與操持,甚至有很多村幹部一年大部分時間在為東家,為西家主持婚喪嫁娶。

怎麼能保證政令通行?以下是我的體會:

一、杜絕“人情風”,必須從思想上築牢堤壩。“人情風”問題,説到底是黨風問題,是作風不純、為政不廉等問題的集中表現。要從根本上清除,必須首先從思想源頭抓起,着力加強理論武裝、宗旨教育,加強黨性和道德修養。引導廣大職工鍥而不捨地強化“趕考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清除“人情風”賴以滋生的思想根源,做到外正其容、內正其心,築牢防範“人情風”的堤壩,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端正指導思想,端正從政心態,端正工作作風。

二、杜絕“人情風”,必須從領導幹部率先做起。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遵循“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率先做到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着、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對作風之弊、行為之詬,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狠剎揮霍浪費、人情風等不良風氣,為純化黨風、政風、社風樹立榜樣。政府要把人情之風的治理作為領導幹部的政績之一來進行考察,對於宣傳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治理不徹底的.幹部,堅決予以懲戒。 領導幹部可以被曝光,老百姓也可以被曝光。讓媒體加強監督亦不失為好辦法。

三、杜絕“人情風”,必須從監管查處上加大力度。既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引導和誡勉,更要強化監管查處,做到恩威並用、雙管齊下。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認識人情之風的危害,展示政府治理的決心。

四、杜絕“人情風”,必須從機制制度上體現剛性。要建立健全戒除“人情風”的各種機制制度,並強化制度的約束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堅決穩步實施。真正落實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傳遞正能量、培育新風尚。

第4篇

幼兒在幼兒園的那段時間,可以説是孩子們最開心、最童真的一個年齡段,因為,這段時間是孩子們最可愛、最天真的,他們沒有憂愁,沒有牽掛,沒有煩惱,對於我們而言,這種感覺我們都很喜歡。孩子們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玩,有句俗話説的好“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通過玩,來了解、認識、懂得不少的知識,同時,通過實踐來學到更多的本領。

在翻閲4月份幼兒教育書刊時,一篇來自於某所幼兒園老師寫的教養筆記令我有所感悟。這位朱老師觀察了醫院區域中發生的事情,當孩子們各自取了遊戲牌進入遊戲區時,開開和佳佳正爭搶醫生的白大褂,當老師瞭解情況後,原來“遊戲插牌”是開開先插到的,佳佳則沒有插牌,但倔強的佳佳就是想當醫生,而一直大哭,老師安慰他,跟他講道理都無濟於事,看來佳佳是不當醫生誓不罷休,後來,朱老師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讓佳佳當他的徒弟,開開一聽自己要當師傅,很開心的答應了,就這樣,佳佳協助開開幫病人拿相應的處方卡片,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過程中,佳佳扮演了實習醫生的角色,合理的滿足了孩子的遊戲願望。

在平時的區域活動中,我們也經常會碰到幼兒之間為了爭搶某個角色,而出現了爭吵的現象。於是,每次輪到區域活動時,我都會讓孩子們坐在位置上,提前商量好各自的角色,之後方可進入區域中,對於老師的一味強調孩子們剛開始是聽進去了,但下次輪到玩時,早就出現了違規的現象,由於一些孩子頑皮、倔強的性格導致了矛盾的發生。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吃軟不吃硬”的,因此,我們不要把孩子框得太死,而一致控制孩子的一些作風。其實,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我們要為孩子考慮,只要是不過分的要求,我們儘量滿足幼兒,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區域遊戲使孩子們在交往中,鍛鍊了幼兒間的溝通能力,同樣,知道了生活中的各種需求,給了孩子們一個自由交往發展的空間。對於教師,我們要在區域遊戲中,仔細觀察幼兒,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設計角色和情節,而不是機械得遵守所謂的“遊戲規則”。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相信這樣的遊戲才會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第5篇

當我閲讀了《美麗的女教師》這篇文章後,會讓我如此感動。

當別人細心閲讀,最容易理解題目中的答案。我閲讀怎麼老是不會全對呢?原來我只是囫圇吞棗的閲讀,理解有點陌生。

我讀了這篇文章,從周汝蘭老師冒着生命危險救出了所有的孩子的故事中得到了感悟,也有了感動。當時,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周老師知道這時候該地震了,第一次就警告孩子:“快往門外跑,孩子們!”結果,這一招很管用,一會兒跑出了30多個孩子,剩下了10多個孩子,可孩子着了慌不聽話,周老師想出了第二招,嚴重的警告孩子,她還一手拉一個孩子,終於有幾名孩子隨後跟了出來。周老師覺得房子快倒塌了,瓦片也快碎了,周老師仍在堅持,又使出了第三招,他立即跑回了學校,迅速把兩個孩子救出了門外,但最後一個孩子怎麼辦呢?老師不願意讓孩子出事,她還是用偉大的力量救出了最後一個孩子,52個孩子已經安全得救了。

老師的愛竟然這麼偉大,不光是母愛偉大,但老師的愛也是美好的。世上的.這種師生之間的愛也是讓我們銘記在心的。

第6篇

今年7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參加了市教育局對各中心校國小教師的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卻讓我受益匪淺。

在本次培訓中,班主任做到了精心安排,嚴密組織,培訓知識切合我們教學實際,有宏觀的闡述,也有微觀的剖析,有理論的提升,更有課例的充實。

作為一名參與培訓的老師,我覺得收穫頗豐,尤其使我的教育觀念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更新。

一、大量的課例欣賞,轉變了我的教育教學理念

本次培訓的教材是《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主要內容表現在:語言交流基本功,教具展示基本功,教學實施基本功,學生學習指導基本功,教學評價基本功,課程資源開發基本功,教學研究基本功共七大塊,對於每一個內容老師都詳細地進行了詮釋,尤其是學生學習指導基本功出示了大量的課例。

如:《簡單的統計》教學案例1與教學案例2,通過兩案例的比較,強調教師設計課堂是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如提出的問題應符合學生的口味,能激起學生的統計的興趣。

?8的組成》教學案例1與教學案例2,通過兩課例的比較,強調把“學數學”變為“做數學”,把“書本數學”變為“活動數學”,讓學生在活動與應用中體悟與理解知識,這也是我們一線教師必須積極實踐的課題。

再如:《加法交換律》教學片斷,教給我們學數學必須嚴謹,全面的一種啟示。

?百分數的意義》教學強調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言,讓學生的`學習從熟悉的生活開始。

?比例尺》的教學,真正激發激活學生的經驗,使學習過程更加親切,更加具有挑戰性。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強調觀察不等於體驗,他們的認知度不一樣,參與的情感不一樣,留下的印象自然是不一樣的等等。

通過這些大量的課例給我灌輸了一種新的理念,那就是時刻以學生為本,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

二、同行之間的交流,使我得以取長補短

本次培訓,彙集了幾十所學校的老師,裏面不乏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課餘閒暇時間,則是我們交流的最佳時候,我們每天都有研討的問題,有課堂教學方面的,也有班級管理方面的,還有對某一細節討論的,如:批改做業。

結合我們學校學生多,班容量大的特點,每天近七十本的作業,我總是全批全改,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正誤,工作量之大,自然比較辛苦,針對此情況,一同培訓的蔡老師説:“你可以發揮學優生的作用呀,讓學生當小老師,學生批改學生的作業,這樣一對一、結對子,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交流過程中,我還了解到其它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從中涉取一些先進的經驗充實提高自己。

在培訓過程中,老師闡述了自己對國小數學的獨特見解,比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和他人合作學習、交流分享,在老師的引領下,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思考得太少,平時對如何上好一節課,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得並不多,甚至是忽視了這一方面。

以前重視知識的落實,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單一解答方法的教學,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聽了本次培訓後,使我明確了以後努力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新的課改經驗,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型的老師,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

總之,此次培訓,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天窗,撥雲見日,使我豁然開朗。

人不學,不知義”,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我還在思考着,今後,我將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摸索出一條有利於學生長遠發展的路。

第7篇

俗話説“情感是教育的橋樑”, 現在的聯繫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

10月15日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秦前輝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彙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最後我説到:“我們實驗國小辦得紅紅火火,學校大門要擠破,班級容量也很大,我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儘管提出來。”秦前輝的家長説:“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温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着自己。學生黃秋景説:“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裏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李小如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説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説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2zz8r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