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4篇 解放人生,走出枷鎖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4篇 解放人生,走出枷鎖

《人生的枷鎖》是一本由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所寫的通俗哲學讀物。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探討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例如自由、幸福、道德、宗教等。羅素從哲學的角度出發,向讀者闡述了一些並不容易被人們理解的哲學概念,使讀者們更深刻地瞭解人生和哲學之間的關係,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路徑。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4篇 解放人生,走出枷鎖

第1篇

一個沒手沒腳的人,通常的結局不過是依靠他人度過一生,甚至在路邊乞討過日子,為什麼這本書的作者力克胡哲卻能活出好的不像話的生命體驗?

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平常人都活在各種煩惱中,為啥力克胡哲卻能活得很好?

力克胡哲——一個一出生便患有海豹肢症、生來便沒有雙臂雙腿、只有一隻帶着兩個小指頭的腳的人。

青少年時期的力克胡哲,也曾因為身體的殘疾而感到苦惱,甚至想過輕生,但是最終他堅持了下來。基督教給了他很大的影響,信仰幫他堅持了下來,並讓他知道他其實是上帝的一個使者,向世界傳輸快樂。

於是,通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和堅持,終於他可以像一個平常人一樣,游泳,衝浪,下棋。也學會了很多看似他不可能做到的一些日常小事譬如刷牙、洗頭、也學會用僅有的兩個指頭打字。

看似很糟糕的生活就這麼正常化了。他的人生軌跡告訴我們很多道理。當你快要放棄夢想時,要告訴自己:多撐一天,一週,一個月,再多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在書中,作者也給我們介紹了面對難關的態度,即使你做不到對難關感恩或做出行動,你也可以選擇寬恕它,但是,不要怕,書中介紹,他曾在國小一年級把大他幾歲的一個校霸給他擊敗了,從此,他知道,不要説如果···怎麼辦···(因為他就在收到挑戰之後曾不停地想:如果我被打敗了,怎麼辦?)

他相信:也許,我的殘疾就是為了把快樂帶給他人。,他做到了,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美國到南非,印度,再到中國四川的地震災區的孤兒院,他帶給人們許多快樂與信心。同時,也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快樂生活,失敗與痛苦總會有,但只要自己學會面對它,我們就可以像力克胡哲一樣,活的好的不像話!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4篇 解放人生,走出枷鎖 第2張

第2篇

在我看來,一個人彷彿是一個包得緊緊的蓓蕾。一個人所讀的書或做的事,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他毫無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對一個人來説確實具有一種特殊意義,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使得蓓蕾綻開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連開放,最後便開成一朵鮮花。——引自《人生的枷鎖》

20__年的春節假期,由於新冠病毒的肆虐全國人民得以享受10天的“全家遊”,廚房—客廳—卧室,最多下樓倒個垃圾,終於實現了過上豬一般生活的夢想。久聞《人生的枷鎖》大名,去年年底買的書並將其作為春節假期作業,在光速與龜速相結合的閲讀方式下,不到一週把這本大部頭小説看完,不得不説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小説描寫了主人公菲利普自9歲出場到結尾時30歲這段時間的遭遇和經歷,以20年的時間不斷尋找人生意義。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小父母雙亡,由牧師伯父收養,去德國遊學,回國後在會計事務所實習一年,前往巴黎學學習畫畫,後又去醫學院學醫。梳理菲利普的成長脈絡,看到的是一個人的極為複雜的內心的流變,不斷探索,渴望懂得人生的真諦。曾經皈依上帝,卻確為自己樹立了“儘可隨心所欲,只是得適當留神街角處的警察”;曾經被母親期望着過一種虔敬的生活,成為一名牧師,卻又在信仰崩塌之後相信道德等“絕對命令”;最終在經歷了一些痛苦和挫折,尤其是在徹底放下對米爾德麗德的愛情、親歷克朗肖以及大伯凱里先生的死亡以後,徹底明白了“生命毫無意義”的真諦,從而卸下了人生的枷鎖。

人生的枷鎖是什麼?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望文生義,以為枷鎖指的是人生各種負累、桎梏,比如愛而不得、身不由己、命運不公等,後面才知道書的英文名字是 ofhumanbondage,很多譯本都翻譯成《人性的枷鎖》,而該書在成稿前曾用“美自灰燼出”命名(這句話在小説中反覆多次出現)。菲利普的前半生,不僅僅是在人性的枷鎖下成長起來的,而是在一直尋求人的意義,人為什麼而成長,他試圖窺探並理解人性。由於他自身的生理缺陷,使他更善於觀察他人、剖析自己。後來他明白,人生是無意義的,但人還活着,就會感受到生活的苦。小説裏,有幾種人生觀,有些人受着苦,卻已然麻木不知,任憑自己沉淪墮落,比如米爾德麗德;有些人知道生活的苦,卻不敢走出來面對,將優柔寡斷視為哲思,將失敗自慰為高雅,比如海沃德;也有些人勇敢的面對,只是如克朗肖等人,並沒有走出來,在悟出生命本無意義後選擇了放逐,而菲利普在“生命本無意義”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識到人生的格局,並且選擇以平常之心和自由之意接受。“人生的枷鎖”,到底指的是什麼,小説並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也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認為枷鎖指的是人生的意義——這也與“美自灰燼出”的曾用標題相契合,也就是説當一個人參悟了人生意義,就能夠淡然面對命運的安排,直面自己的內心,做想做的事情(絕非菲利普在某一時段的“為所欲為”理論),自然卸下了枷鎖。

在經勞森告知海沃德去世以後,菲利普覺得一陣震顫刺透了他的心,他從未失去一位年齡相仿的朋友,因此當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他第一次聯想到自己最終也難免一死。同任何人一樣,菲利普雖説也完全明白作為凡人終有一死,但內心深處卻沒有意識到這條規律也同樣適用於自己,從而開始深刻地思考生命的意義。菲利普認為:“有些人並不比他菲利普高強多少,卻一個個飛黃騰達;還有些人要比他菲利普不知高強多少倍,可就是鬱郁不得志。一切似乎純粹是靠碰機會。人無論是正直的還是不正直的,雨露毫無偏向地統統灑在他們身上。從克朗肖送給他的波斯地毯上,他想到“生活毫無意義。地球不過是一顆穿越太空的星星罷了。在某些條件的作用下,生物便在地球上應運而生,而這些條件正是形成地球這顆行星的一部分。既然在這些條件的作用下,地球開始有了生物,那麼,在其他條件的作用下,萬物的生命就有個終結。人,並不比其他有生命的東西更有意義;人的出現,並非是造物的頂點,而不過是自然對環境作出的反應罷了。”應該説,這段描寫是比較冷峻的,小説成書約100年前,那時候可能還沒有“三體”等超文明意識,能夠從人類的非特殊性從而推導出人生的無意義,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鋭的生活觀察和深邃的哲學思考。既然,生活毫無意義,是否意味着人生就應該如潑灑在地的一盆水肆意流淌,還是如同奔騰河水般倚岸而行?小説繼續寫道,構築生命意義的框架來源於格局,該格局非指與“眼界”一詞相近的格局,而是指人生的規則。菲利普認為“他認為一個人可以從那寬闊無垠的生活長河(這是一汪無源之水,奔騰不息,卻不匯入大海)中掬起幾滴不同的水,拼湊成那種格局,從而使自己心滿意足。有一種格局,最明顯,最完美無缺,同時也最漂亮動人。這種格局是一個人呱呱墜地來到人間,漸漸長大成人,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為掙片面包而含辛茹苦,最終登腿棄世而去。但是生活還有別的樣式的格局,這些格局雖雜亂無章,卻是妙不可言,幸福從未涉足其間,人們也不追逐功名,但從中可以感覺到一種更加亂人心思的雅趣。幸福跟痛苦一樣的微不足道,它們的降臨,跟生活中出現的其他細節一樣,不過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趨紛繁複雜罷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過是使得生活的格局更趨複雜罷了,而且當最後的日子到來之際,他會為這格局的完成而感到由衷的高興。這將是一件藝術珍品,將絲毫不減它那動人的光彩,因為唯獨只有他才知道它的存在,而隨着他的死亡,它也就立即消失。”無意去大段引用小説的原文去給讀書筆記充字數,只是覺得作者的分析論證很完美,不容易歸納,另外,文字的優美也讓人無法抗拒呈上。

竊以為,小説關於人生枷鎖的推導可以簡化為:生命本無意義—生命的價值在於格局—每一種格局都屬於自我本身—格局的歸屬。正如小説所寫“(菲利普)他又一次擺脱了枷鎖!自由啦!他設想的種.種計劃,一個也不必放棄,生活依然掌在自己的手心之中,要把它捏成啥樣就可以捏成啥樣。”小説在最後出現了“倒戈”筆法,繼續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按説在悟出生命真諦以後,菲利普也羅列了自己的計劃,比如前往西班牙看看古城名畫,甚至前往東方體驗風土人情,然而小説的最後卻寫他並沒有去實現計劃,而是向莎莉求婚,這個舉動是在表明主人公已經看透了人生的真諦毅然選擇格局公式話的生活,還是説主人公準備將來二人一同去實現計劃,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而我,傾向於後者,作為一名紳士他身上不缺浪漫,而在與米爾德麗德的交往中,他也多次邀請對方一同去巴黎度假。

30年的人生經歷,20年的生命求索,終於菲利普終於掙脱了人生的枷鎖。掩卷深思,小説裏介紹了米爾德麗德、海沃德、克朗肖、大伯凱里等人,為何只有菲利普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其他的人要麼就是如螻蟻般苟且,要麼就是在悟道途中為上帝所召喚?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按照提取公因式方式,如果能夠提取菲利普身上的特質和閃光點,而這些特質和閃光燈能夠指引他參悟人生的真諦,那麼我們作為讀者是否可以參照並昇華自己?另一方面,閲讀是在和作者對話,因此看故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菲利普,缺愛、敏感、自卑;有時候覺得自己和米爾德里德要命地相似,虛榮、自命不凡甚至貪慕虛榮,更有時候覺得自己和海沃德挺像……抽離開來看,就不得不由衷地讚歎毛姆對人的刻畫太厲害,細緻入微的同時入木三分,對每個人物的刻畫深刻而真實,從而引發不少讀者的共鳴。

一個人一生必須艱苦跋涉,越過一大片土地貧瘠、地勢險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現實的門檻。菲利普因為跛足遭到其他孩子嘲笑、受盡凌辱時,他一度將救贖的希望寄託於上帝,他相信憑藉虔誠的祈禱,上帝將會眷顧他,按照他的願望在新學期開始的那天早晨還他一雙與其他孩子沒什麼不同的正常的腳。菲利普盡了一個孩子所能盡的最大努力向上帝顯示他的心誠。他日日夜夜禱告,“內心一片至誠”。他甚至採用了一些苦行主義的手段來討上帝的歡心,在天寒地凍的夜裏赤裸身子跪在地板上禱告。然而結果是冰冷的,這導致他對上帝信念的質疑,也讓自己逐漸養成了“自衞”意識——在夥伴們的冷嘲熱諷錘鍊出來的自制力、沉着、不動聲色,儘管這又被同伴説成玩世不恭、薄情寡義。心理學表明,自卑可以引發一系列不友善的詞語,比如,自閉、敏感、佔有慾等,所以他會因校長的一兩句語言關切開心一整天;也會因好友羅斯在任何人面前都那麼和藹可親而忿忿不滿,繼而導致友情破裂。而後,菲利普可能是接受了來自身體殘疾帶來的歧視,他也清楚意識到不論是誰,只要一同他發火,第一個念頭就要提一下他的跛足。而他對整個人類的看法正是由下面這一事實所決的:幾乎沒人能抵制住誘惑,不去觸及人家的痛處。好在菲利普現在達練多了,即使有人當面提到他的殘疾,也能照樣不露聲色。菲利普小時常為自己動輒臉紅而深深苦惱,而現在就連這一點他也能控制自如了。因此,從某種角度而言,直視自卑,反思自卑的原因,接受人生的不完滿或許是人格健全的第一步。另外,早年的悽楚不幸校園經歷,也喚起了他內心的自我剖析、自我否定的機能,這對於他及時中止畫畫以及喜歡自我批評反省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光人格健全還不夠,洞悉人生還需要藉助於宗教道德以實現人生的昇華。菲利普從小生活在與宗教相關的家庭,母親將其託孤給大伯父也是建議培養他從事宗教牧師工作。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上帝深信不疑,並嚴格按照教徒規則來要求自己,虔誠參加各種教會活動。治療跛足失敗以及遠走德國求學的經歷,讓他在質疑上帝同時更深刻認識到信仰的地域、時間之別,這意味着信仰並非真理。菲利普心中遂生出疑問:“我不明白一個人幹嗎非得信奉上帝。”這個問題一被提出,菲利普頓時驚恐地發現自己竟“已不再信奉上帝了”。繼而,他迫不及待地奔向自由,併為擺脱了這一思想重負而感到從所未有的輕鬆。當沒有了信仰以後,是否一切皆自由?盧梭在《社會契約論》指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中”,在法國期間,菲利普遇到了克朗肖,克朗肖的觀點是“為所欲為,只是適當時候要當心警察”,對此菲利普並不贊成(儘管一度確立了這個座右銘)。他認為除了上帝以外還有道德準則,他認為(生活的真諦)是為了聊儘自己的責任,儘量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還要避免去傷害他人。”“簡而言之,就是人以德待吾,吾亦以德待人。”在“絕對道德命令”指引下,我們能夠輕易發現菲利普身上的閃光點,如樂於助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積極上進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在巴黎學畫期間,自掏腰包安葬了自殺的同窗範尼.普賴斯,以及嚴肅而刻薄富瓦內先生對他所畫的作品點評“你給我看的那些東西,我沒有看到橫溢的才氣,只看到勤奮和智慧”。

小説裏與菲利普存在感情交往的女性有三個,威爾金森、米爾德麗德、諾拉。威爾金森是他姑媽親戚的女兒,菲利普在從德國回來後借宿在姑媽家,二人經常在一起吃飯、散步,不知不覺開始了這段忘年戀(威爾金森至少比菲利普大17歲),他在體驗初戀的甜蜜同時也清楚知道自己所喜歡的更多是與威爾金森小姐的枕蓆之歡,因此在威爾金森回到德國以後,菲利普很快與之斷了聯繫。在放棄學畫之後,菲利普準備學醫以謀生,陰差陽錯認識了茶點服務員——米爾德麗德,一個相貌平平、愛慕虛榮、人品平平的女性。在米爾德麗德離開之後,菲利普認識了諾拉,一個對他以男女之愛兼有母愛的情感的女性,諾拉包容着菲利普的殘疾、幫助他獲得了自信,給予他温柔、同情和關愛,讓他徹底體會到愛情的甜蜜。在此期間,他徹底地與米爾德麗德劃清了界限,他“像一條蜕了皮的蛇,鄙夷地看着過去”。如果説與威爾金森的交往主要是年輕時代的荷爾蒙旺盛原因,那麼與諾拉和米爾德麗德的情感就值的比較分析了。菲利普與米爾德麗德的愛情可謂是“三聚三離”,第一次離開因為米爾德麗德因輕信一德國人可以給她帶來物質生活而離開了菲利普,期間他遇上諾拉;第二次相聚則是因為德國人欺騙並遺棄了米爾德麗德,走投無路之下挺着身孕找到了菲利普,米與諾,菲利普必須要做出選擇,前者庸俗貪婪,後者温柔體貼,他對前者是愛,對後者是喜歡,而菲利普選擇的依然是米爾德麗德;第三次相聚則是菲利普不忍看到米爾德麗德淪為出賣肉體之人而做出的善意之舉,菲利普提供住宿,米爾德麗德以傭人身份進行日常家務勞動,當米爾德麗德意圖通過肉體報答菲利普時,他拒絕了。菲利普的拒絕,也許是因為米爾德麗德已染風塵,行為讓人不恥,更重要是的菲利普知道自己已經放下了對她的愛情,之所以收留她是因為還存留“愛的習慣”。面對最優選擇的喜歡,菲利普選擇了苦楚的愛情,奮不顧身而虐戀無比,而當歷經痛苦、放下愛情時,他仍然可以保有“愛的習慣”同時紮緊任何回溯的可能性,這應該就是感情的昇華吧!

人生的意義因每個人選擇的格局不同而具有多樣性,最終菲利普選擇在那個海邊小鎮行醫,陪着心愛的姑娘,守家守業過一輩子。這是人生的通透還是自甘降於庸常,已無分析的必要,且以小説結尾結束本讀後感:

第3篇

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説話。我常想,要是我能多讀書,時時接受薰陶,我不也可以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嗎?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時間讀很多的書,所以我也沒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但值得慶幸的是,我讀到了一本好書,那就是——《培根論人生》。

?培根論人生》確實是一本好書!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這本書談論了人生的價值,它告訴我,什麼是真正的美、善、惡,告訴我天性與修養的關係,嫉妒與猜疑總是在悄悄地毀掉人間最美好的東西,這本書使我感悟到人活在世上應該有自己真正的價值。其中,論求知與論友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謂求知,無疑是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人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甚至超越知識。而其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而實踐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習嘗試則可以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其實,一個人如果沒有求知慾,就會像市儈一般,庸庸碌碌,無所作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會就像一條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連綿不絕。人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慢進亦退。我們生活在一個加速度的時代:加速的時間、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識更新……處在這樣一個知識瞬息萬變的時代裏,處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為避免自己陷入貶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事實亦證明,處於學習狀態的人必定會成為最有潛力、最有價值的人。

第4篇

很喜歡毛姆的書,風格坦蕩,不故弄玄虛,讓人有急切讀下去的渴望。

?人生的枷鎖》是毛姆的處女座,卻由於他索要的稿費過高,在最早的年華里沒有被出版,後來,毛姆休養生息,厚積薄發,按捺不住內心對這部作品的執着。

毛姆用冰冷的筆觸描繪了主角菲利普平庸的一生,主角菲利普是個跛腳的殘疾人,自幼父母雙亡,由膽小死板的伯父和同樣膽小但是仁慈的伯母撫養長大。

菲利普一直在努力的掙脱一個又一個枷鎖,可是,無論如何掙脱,他都被迫的身處於一個又一個枷鎖中。

正如現在的我們,永遠做不到絕對的自由,只能儘可能的讓自己活的舒服自在。

菲利普想要掙脱的第一道枷鎖是盲目的信仰,由於伯父的牧師身份,他從小信奉國教,盲目的崇拜上帝,可是,即便如此,他仍然改變不了自己被孤立的事實以及自己的跛腳。

他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的心不夠誠,因為伯父説,心誠足以移山,後來,遇到不一樣的人,有了不一樣的見解,他毅然決然的不再信教,並且來到了倫敦。

他想掙脱的第二道枷鎖是自卑的虛榮,做個普通的會計,滿足不了他的慾望,他需要用女人的習慣來證明自己的魅力和存在的價值。

後來,追尋無果,他又離開了倫敦,辭掉了做會計的工作,來到了巴黎。

在日新月異,五光十色的巴黎,他覺得自己能追尋到自己想要的自由,他想掙破的第三道枷鎖是對藝術的妄想。

可是,同學的女同學因為藝術無法養活自己,活活被餓死,也引發了他的思考,是否自己有天賦可以做個大畫家,又或者是否自己窮極一生也只能做個二流花家?

在老師“只有當你追悔不急之時,才發現自己的平庸,那才是真的令人痛苦,才是真的可憐。”的勸告下,正逢伯母去世,他又一次放棄,放棄畫畫,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伯父指責他沒有毅力,可是,世上最苦的就是愛你的人,伯父和菲利普商量,最後,還是決定讓菲利普走上他爸爸的道路:做個醫生!

菲利普再次回到了倫敦,他出於嫉妒和攀比心理,愛上了咖啡館的服務員,他想掙脱的第四道枷鎖是愛情的魔障。

雖然心裏是不喜歡米爾德里德,覺得她身材幹煸,可是卻忍不住和她調情……

看完這本書,不得不説菲利普是我們大多人的縮影:自命不凡,冷漠,虛榮,沒有毅力,自負。

總是去傷害自己最親的人,比如愛他,一直遷就他的伯母,一次又一次的放棄,自負。

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總是想着去逃避,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可是,事情依然存在,結果依然沒有改變……

即便我們是一個平凡的人,擁有一個再平庸不過的人生,被迫套在一個又一個枷鎖之中,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也應該迎難而上,不要再逃避,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它只能説明我們是弱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6qvd2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