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國學經典演講稿6篇 "經典國學,傳承千古:一場精彩演講"

國學經典演講稿6篇 "經典國學,傳承千古:一場精彩演講"

“國學經典演講稿”是指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為素材,撰寫的演講稿件。這些經典著作涵蓋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各個流派,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演講,能夠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引導人們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國學經典演講稿6篇

第1篇

“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杜橋國小的學生在誦讀。這稚嫩的童音,讓我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

孔子關於學習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裏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杜橋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杜橋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杜橋是幸福的,因為杜橋校的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經典演講稿6篇

第2篇

在醉人的金秋如約而至、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也迎來另一個特殊的節日:“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今年的9月12日至18日,將是我們一起度過的第xx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受校團委的安排,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規範語言文字,弘揚傳統文化。

首先,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20xx年的11月,我參加了長沙市教育局組織的長沙市骨幹教師清華大學高級研修班。在清華大學學習的時候我就已經明顯感受到我的普通話跟不上別人,我因此羞於和老師、同學交流。回到長沙後,一件事情深深的震撼了我。長沙市教育局安排我們班與來自昆明市的語文名師交流,我們班的每個組推選一人在雅禮中學上展示課,在我們六人中選一位在主會場上課,其他人只能在教室上,主會場聽課的有省市領導,全國知名教育專家,這是一次很好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準備課的時候,長沙教育學院一位教授對我説了一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如果你的普通話好一點,你應該是的人選”。就是因為我的普通話,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機會,留下了一個深深的遺憾。

同學們,普通話是最美的語言,漢字是美的文字。但是語言文字就像空氣和水一樣,一方面非常重要,離開它就無法生存;同時又太普通了,不太引起大家的關注。只有當語言文字或者當空氣和水受到了污染以後,大家才會重視它。同學們還沒有走出校門,走入社會,對此理解不會很深。實際上我們馬上就會有深切的感受,一手好字將是大學聯考對你最基本的要求;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將是你走入大學的通行證;一手好字加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將是你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學校為此要求大家將普通話作為校園語言,讓我們彼此相見時,都不忘用普通話互道一聲問候,讓我們一起將普通話推廣到底。學校要求大家每天堅持練字,養成提筆即練字的好習慣,把字寫規範、寫漂亮,希望每一位同學都為此做積極的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筆記,練習,讓你的字跡像你的容貌和你的微笑一樣美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們相信水終能穿石,鐵杵終能磨成針,只要大家有毅力,就一定能夠比以前做得更好。

作為一個高中生,我覺得應該還要有更為高遠的追求。學校也提出大家要做一個儒雅的人。中華五千年文明,以語言文字為載體,傳承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更要我們學習和繼承。現在的很多同學總喜歡以90後自居,喜歡把90後的孤僻、自傲帶進自己的心靈空間,而不知道絕大數90後身上有着許多的閃光點。同學們喜歡周杰倫,有的同學只看到周董桀驁不遜,奇裝異服的一面,卻忽視了他《菊花台》《七里香》中所藴涵的傳統文化,百家講壇説論語的于丹教授就非常推崇他這一點。我們的同學喜歡看韓寒、郭敬明的小説,喜歡開口閉口就説韓寒是個後進生,然而你們卻看不到他廣泛的閲讀和辛勤的寫作。你們喜歡快樂男聲,喜歡花兒朵朵,你們只看到他們霓虹燈下的風光無限,卻沒有思考,他們哪個不是具有傳統文化的堅韌、上進、拼搏,才最後成為了觀眾心中最理想的花兒和快男。

傳統文化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一九八八年一月,全世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開了一次會議,結束時做了一個破天荒的宣言説:“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只是我們傳統文化冰山一角,未來是年輕人的天下,是我們同學們的世界,我衷心地喜歡大家在搞好學習的同時,廣泛閲讀古今名著,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也希望學校各個部門積極開展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成長成才,真正做一個儒雅少年!

第3篇

我是三四班的王子琦,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誦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

從上一年級開始,媽媽就陪着我和哥哥讀經典,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讀完了《易經》,《大學》,《中庸》,《論語》,《老子》,《孝經》,《黃帝內經》,《莊子》,《孫子兵法》,《詩詞啟蒙》,《神童詩》,《德育啟蒙》,《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

爸爸媽媽更是把很多經典都讀完了一百遍,每天給我哥哥做榜樣,現在我們全家正在讀孟子和詩經。一起挑戰《論語》一百遍。

剛開始讀經典時,我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讓我們讀經典,我很反感。

我曾經對媽媽説:“媽媽,我們班的孩子都不讀經典,為什麼偏偏讓我們讀?”

媽媽很淡定的説:“孩子,媽發媽告訴你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學習聖賢智慧呢?"

是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委屈磨難,都能從最合適的角度去看待的人;

這也是媽媽讓你們讀經最大的心願,願你們今後可以做個幸福的人!

幸福的人,是具備幸福力的人,幸福的人,是有教養的人,讓他人感覺到舒服順眼的人。”

雖然我對媽媽的這番話還是朦朦朧朧不太明白,但我也明白了媽媽的用心良苦,她希望我和哥哥更優秀,更出類拔萃。

我讀完《易經》明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讀完《孝經》明白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我讀完了《黃帝內經》明白了:“不知己病,治未病。”

梁啟超先生早就説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為了我們中華經典的傳承和發揚,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我會繼續努力,一定要好好的把經典讀下去。

把這些優秀的經典全部裝入我的大腦,滲透到我的血脈中,做一個優秀的中國美少年!

第4篇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爭當有志青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悠久的歲月,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漫長的歷史,凝成了經久不蓑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用自己的智慧演練了楚辭漢賦、唐詩宋詞;每當我們徜徉其中,感受國學的博大與精深,品味中華文化的優美時,我們都禁不住深深的陶醉!在傳統文化的海洋裏,有岳飛的《滿江紅》,有曹操的《觀滄海》,還有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瞧,那精忠報國的岳飛,力抗金兵,保家衞國,即使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卻依然唱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看哪,一代梟雄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鬚髮,仍舊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還有那亂世漂泊的李清照,縱然簾卷西風,瘦比黃花,仍舊吟出“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裏,激起了遙遠的絕響!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青年教師,我肩負着傳承中華經典文化、啟迪祖國未來的重任。工作中,我要把國學經典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每天早晨來到教室,面對天真的孩子們,我帶着他們背一段三字經,演一段千字文,或者講一段歷史故事,讓自己和孩子們伴隨着清新的晨風在古書的海洋裏收穫一份世外的寧靜,讓國學經典拉近我們與古人的距離,啟迪我們的心靈,充實我們的思想。

老師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拂去歷史的塵埃,共同打開一本國學經典,用心去細細品味那古老卻不陳舊、遙遠卻不陌生、高雅卻不脱俗的國學經典吧!

國學經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弟子規》《三字經》《史記》猶如一汪清泉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而這其中,其實最讓我受益匪淺的便是——《論語》。讓我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仁禮之風。《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與之類似,《論語》中的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其實也在強調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隨着自己文化修養的不斷提高,當回過頭在看到以前的學過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孔子的這種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為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中的僅兩句話,我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國學經典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若我們一味讀書而不勤于思辨,就會被書本牽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見,學習的過程亦是味同嚼蠟,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即指此意。但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張網捕風,一無所得。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論語》不但詮釋了學習過程中温習與思考的重要性,還提醒我們要重禮儀。“不學禮,無以立。”只有簡單的六個字,卻含義深刻。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做人沒有禮節就不能生活,做事沒有禮節就不能成功,治國沒有禮節國家就不能安寧。不學禮,不懂義的人;只有言教,沒有身教的人,最終也無法以德服人,無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被淘汰的。兩千五百年前的夫子就是這樣教書育人,而我們,作為全國文明衞生城市的小公民,正在接受着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

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國小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正心修身,格物致知,克己復禮;躬行仁義,九思慧德,智道不失;立心定於道,建中建極。兩千五百年的荏苒時光,沒有讓《論語》湮滅在汩汩的歲月洪荒之中,反而因時間的打磨而顯出璀璨之華。

朋友們,用仁愛之心,為自己尋覓一個擁有文明和諧之美的桃花源吧。願你播下精選的種子,收穫精美的花朵,閲讀經典之書,享受精緻生活。然後躺在清風送爽的綠色大地上,仰望那無邊無限的蔚藍屏障,聆聽那動人心絃的國學經典傳唱,它會讓你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滿仁愛的和諧社會。

第5篇

登上那古老的城牆,撫摸着泛苔的柱樑,當我興奮地倚欄遠望,總會有一絲酸澀衝上喉頭,總聽到有一個聲音大聲地説:記得嗎?你的祖先名叫炎。

有人跟我説,曾經有一條大魚,生活在北溟那個地方,它化作一隻巨鳥,在天地之間翱翔。巨鳥有如垂天之雲般的翅膀,雖九萬里亦可扶搖直上。聖賢賦予我們可以囊括的胸襟,為我們塑造一個大恢弘的殿堂。

那時候,有個怪異的青年名叫嵇康,他臨前,奏了一曲絕響,那寬袍帶在風中飛揚,他用了最優雅的姿態面對。幾千年過去,依舊有餘音繞樑,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斷絕的不是曲譜,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夢迴,和一個叫白的詩人云遊,他用來下酒的是鋒上的寒光,他的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見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長風吹開他的髮帶,長袍飄逸宛如仙人模樣。

可是後來換了帝,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棄了武將。他的子孫最終躲進了,把的拱手相讓。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征戰沙場,敵人都説,有岳家在,我們打不了勝仗。可歎英雄遭忌,讒士高,一縷忠魂終於消散在之傍,一個民族的精神就這麼無可逆轉的消亡。然而血色夕陽中,我依稀見到有人把它進土壤,那是用過的,一支寧折不彎的纓。

時間的車輪悠悠盪盪,終於在甲申那裏失了方向。於是瘦畔,梅花嶺上,為紀念這個悲劇建起一座祠堂。那個叫史可法的文弱書生,他不願散開高束的髮髻,更不能脱去祖先留給他的衣裳,於是他決定與城共存共亡,丟了性命,護了信仰。殘酷的戮,如山的屍骨,並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千百年後,它依然會在大地上熠熠發光。

就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我坐進的廳堂,我穿起古奇的時裝,我隨口唱着my heart will go on,卻莫名其妙的心傷,因為我聽到一個聲音大聲的説:忘了嗎?你的祖先名叫炎。

我記得了,一羣褐發藍眼的豺狼,帶着堅船利,拆了我們的廟宇,毀了我們的殿堂。於是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擁有音樂神童,卻不識角徵宮商,我們能建起高樓大廈,卻容不下一塊公德坊,我們穿着西服革履,卻沒了自己的衣裳。

為什麼我穿起最美麗的衣衫,你卻説我行為異常?為什麼我倍加珍惜的漢裝,你竟説它屬於扶桑?為什麼我真誠的告白,你總當它是笑話一場?為什麼我淌下的熱淚,絲毫都打動不了你的鐵石心腸?

我不願為此痛斷肝腸,不願祖先的智慧無人歎賞,不願我華夏衣冠倒靠人去宣揚。所以,我總有一個渴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撐起民族的脊樑。

記住吧,記住吧,曾經有一個時叫漢唐,曾經有一條河流叫長江,曾經有一對圖騰叫龍鳳,曾經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第6篇

我們的學校現在在全市是小有名氣了,我們的名氣都名在哪些地方呢?我認為,我們的名氣名在教學質量的逐年攀升上,名在體藝特色辦得風生水起上,名在校園國學經典文化氛圍的日漸濃厚上。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在國學經典薰陶下,四中學子健康成長。

每天早上,當我們沐着朝陽來到學校,首先迎接同學們的是在校門口大聲誦讀國學經典的劉愛平校長,他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正是這些國學經典給了他風風雨雨五個年頭堅持的力量;劉校長的誦讀聲還縈繞在耳畔,迎面我們和孔子親切的目光相遇,他用仁義禮智信直勇剛,這八個字諄諄教誨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啊;再往前走,左手邊,十二幅巨型浮雕,給我們講訴一個個古老的勵志故事,右手邊,文化長廊,記述着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篤志弘毅止於至善的感人故事;文化石,提醒我們格物致知誠意明明德;怡心廊激勵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有四中學子人手一本兒的校本教材《論語100句》;還有我們的領導老師書必國學言必經典的氛圍。

現在,又一個新的國學經典文化景觀矗立在我們面前,那就是教育願景牆,它在全省,不,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夕陽西下,餘暉脈脈,陽光打在願景牆上,金碧輝煌,流光溢彩。同學們,請閉上眼,再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教育願景、人類生活願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景啊!“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是啊,我們的學校經典氛圍就是這樣的濃郁,濃得化都化不開,揮都揮不去,濃得浸入我們的肌體,深入我們的骨髓,刻骨銘心,終生受益。在國學經典薰陶下的四中學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看到高三實驗班劉雅慧陳鑫毛玲高一實驗班黃歆等很多很多同學恭恭敬敬的跟敬愛的劉校長打着招呼,我聽到一些我認識的不認識的、教過的沒教過的學生熱情的叫我老師好;我看到高一(6)班陳啟輝等很多很多同學彎腰拾起地上的小紙片;我看到高二(8)夏立榮等同學一邊擦牆裙一邊背書;我還看到同學們在食堂整整齊齊排隊,安安靜靜就餐;我還看到我們的牆壁沒有一個手印腳印,我們的課桌沒有一處課桌文化,我聽不到一句髒話,看不到一起打架。

是的,在國學經典的薰陶下,同學們的眼神更柔和了,胸襟更開闊了,言行更文明瞭,舉止更端莊了,形象更陽光了,器宇更軒昂了,學習態度好了,成績自然提高了,校園裏到處都是知恥向善的莘莘學子,校園裏到處都是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

我相信,在國學經典的薰陶下的四中學子,必定比別人更懂得如何實現人生幸福,如何把握人生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7p2v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