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範文20篇 傳統文化裏的美好——我的端午節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範文20篇 傳統文化裏的美好——我的端午節

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中國人都會歡慶端午節,這是一場舉國上下都熱烈參與的盛大節日。而在這一天,許多學校、單位都會組織端午節作文比賽,以激發學生和員工的寫作熱情,同時也為了弘揚中華文化。本篇文章將為大家彙總一些優秀的端午節作文範文,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和傳承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範文20篇 傳統文化裏的美好——我的端午節

第1篇

今天,是我最喜愛的一個節日——端午節。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因為國家淪陷,並懷才不遇,所以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江裏的魚兒啃食屈原的身體,所以,就把糯米放入蘆葦葉中用彩色的線捆住,扔進江中,讓魚兒吃裏面的糯米,所以,這天人們還要吃粽子。

人們除了吃粽子,南方人還會賽龍舟,而我們就把用線做的五彩繩帶在手上,並採些艾草放在門口可以辟邪驅蟲。

這天,縣城裏還要舉行一場集會呢!爸爸媽媽一説要帶我去感激,我頓時興高采烈、喜出望外。剛坐上車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快到了嗎?快到了嗎?“經過十五分鐘後,終於到了。走到會場邊兒上,我就聽見了遊樂場的音樂,我看見了高高蕩起的海島船,想起了去年玩時的情景,心裏不由得一顫,海盜船一高一低地蕩,一開始蕩得不怎麼高,可是後來,越蕩越高,感覺像是飛到了九霄雲外,遠遠的,也能聽見體驗者的尖叫者,後來,我又進了鬼屋體驗了,驚悚的感覺讓我尖叫連連……

集會上還有各種小吃,比如:臭豆腐。人們都説:“到長沙不吃長沙臭豆腐,等於白來。”所以,我今天也要嚐嚐這長沙臭豆腐有多好吃,我走到小攤前,一股臭味撲鼻而來,我要了一份臭豆腐,吃了起來,吃完後,感覺到脣齒生香,回味無窮,真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啊!“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範文20篇 傳統文化裏的美好——我的端午節 第2張

第2篇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節吧。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就會包好吃的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等粽子煮好了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剝開粽子葉,聞到一股香味,裏面用江米包着的蜜棗,像一顆亮晶晶的紅寶石。一盤粽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好極了。因為奶奶總是包許多粽子,送給親戚吃。

端午節,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後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為端午節。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等習俗。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為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聽奶奶説,賽龍舟是為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第3篇

今天是端午節,我還沒起牀,就聞到了粽子撲鼻的香味。媽媽説:“今早上吃粽子和雞蛋。”媽媽還在門外放了一束桃枝和艾葉,聽説這是為了辟邪用的。

早飯後,我和爸爸、媽媽、姐姐一早就去了姥姥家,在姥姥家,我和爸爸玩撲克牌,我贏了好幾局,爸爸才贏了兩三局,爸爸還誇我真是打牌高手啊!姐姐説也要打撲克牌,於是我們三個又玩了很多局,這回姐姐贏了很多局,我和爸爸只贏了幾次。正玩着玩着,姥姥就説:“吃飯了,待會兒再玩吧!”由於是端午節,所以中午吃了姥姥自己做的粽子,我一下子吃了好多個,媽媽説:“慢點吃,沒人和你搶。”我對媽媽笑了笑。

吃完午飯後,我們又去了奶奶家,奶奶家有兩隻小白狗,我很喜歡它們,它們也很可愛,上次我在奶奶家逗它們,我都逗了一個小時,這次我一進奶奶家,那兩隻小白狗就撲過來,圍着我轉,我馬上去屋裏,把東西放下,再來陪小狗玩,我跑到這裏,它們也跑到這裏,我拿一根樹枝放在它們面前,它們就啃來啃去的,和小狗玩真有趣呀!又過了一大會兒,奶奶説:“該吃晚飯了。”我們晚飯吃了奶奶自己炸的炸肉,那是我最喜歡吃的了。

晚飯後,才下午六點多,爺爺和爸爸又下了幾盤象棋,有幾盤是爸爸贏了,也有幾盤是爺爺贏了,看他們排兵佈陣,捻鬍子沉思的樣子也挺有趣的。爺爺和姐姐還跟我去奶奶家附近的公園裏玩呢!

回到奶奶家,已經都晚上七點多了,我們該回家了,今天玩得真開心呀!

第4篇

過端午節了,人們把房子打掃得乾淨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午節。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魚蝦蛟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要吃粽子,要賽龍舟。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奶奶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我們每户人家都要做的”。奶奶在包粽子,有純白米做的,有白米和肉做的粽子,還有的是紅豆和白米做成的。

粽子包好後,奶奶把包好的粽子立即放到鍋裏煮,當煮的過程中就聞到粽子香了,三個多小時後粽子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放到桌上,粽子的香氣特好聞,也很好吃。

第5篇

“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都會飄出粽子的香味。媽媽把翠綠的葦葉搓洗乾淨,葦葉散發着陣陣清香,接着又把如紅瑪瑙般的蜜棗和珍珠般的糯米沖洗乾淨,陽光的照射下,蜜棗和糯米像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石。“媽媽,你把它們洗的這麼幹淨,包出來的粽子一定很美味!”懂事的妹妹説。

開始包粽子嘍。只見媽媽用手拿了兩張粽葉,對齊,然後用手卷成一個靈巧的“寶船”。真可愛啊!再撈起一把白色的糯米,小心翼翼地把糯米裝進“寶船”,最後,媽媽握着繩子,靈活地左繞一下,右繞一下,一個可愛的“端午娃娃”就完成了!活像一個肉嘟嘟的小胖子。

一個個粽子在鍋裏游泳,我和妹妹在鍋邊轉悠來轉悠去。媽媽看出了我倆的心思:“小饞貓們,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那我們不吃熱豆腐,我吃熱粽子!”妹妹天真地説。於是,廚房裏傳出一片笑聲。

粽子出鍋了,我顧不得燙,趕緊拿了一個最大的粽子,脱下散發着清香的綠色“皮夾克”,露出白嫩嫩的“肚皮”,輕輕咬上一口,香糯可口。我覺得自己彷彿坐着葦葉船來到了糯米的海洋。“太好吃了!”我和妹妹異口同聲地説。

第6篇

中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有秋意濃濃的中秋節,有張燈結綵的元宵節,熱鬧非凡的春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粽葉飄香的端午節。

在這一天裏,人們都會吃粽子,人們為什麼會在這一天裏吃粽子呢?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所以才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我和媽媽在端午節的時候,都會去外婆家吃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品種可多了,有紅豆沙粽、肉粽、板栗粽……其中我最喜歡吃紅棗粽。剝開粽葉,一股粽葉的清香夾着紅棗的香甜撲鼻而來,回味無窮,叫人饞的直流口水。眼疾手快的我立刻拿起一個紅棗粽子,迫不及待的剝開粽葉,一口就吃掉一大半,啊!粽子的味道好極了!淡淡的紅棗味混合着粽葉的清香在我的口腔裏懷然綻放,真是又香又甜,讓人回味無窮。美味的粽子激起了我的食慾,我一口接着一口,很快又一個粽子就被我消滅掉了。

今天的粽子真好吃啊!希望每年端午節都能吃到外婆包的粽子。

第7篇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是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至今全國各地都保存着賽龍舟,包粽子及插艾葉等風俗習慣。

今天,我聽見許多人都在説端午節的故事!“我告訴你們啊!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沒能保衞自己的國家。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為了喚醒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汩羅江以死抗爭。傳説楚國的老百姓擔心江裏的大魚去吃屈原,為了把大魚的嘴巴粘住,就包了許多大大的粽子吸引了大魚吃粽子。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當我正聽得十分入神的時候,奶奶就在門口大聲的喊叫道:“萱萱,牛牛,涵涵來吃粽子!”

今天,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吃完了粽子,我們就在電視上看賽龍舟。一聲聲嘻嘻哈哈的笑臉度過了今天!

第8篇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我們家鄉有很多有趣的習俗。

比如説划龍舟吧!節前一個月,龍舟隊的隊員們就開始緊張地練習。住在河邊的我家每天凌晨都在他們的口號聲中醒來。那豪邁有力的吶喊聲讓我們一天都充滿了精氣神。很多路過的人都不自覺地停下腳步,成了熱心的觀眾,默默地為他們加油鼓氣。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邊劃邊喊“嘿喲,嘿喲”,可熱鬧了!

端午節那天,家家户户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忙着包粽子。粽子的花色品種繁多,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聽説端午節吃粽子的風格,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還傳流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家鄉的端午節家家都要吃蛋。聽奶奶説,以前大家窮,往往只有到端午節那天,才能吃到蛋,所以大人都會拿毛線做個蛋袋,把蛋裝進去,掛在小孩的胸前,可有趣了!

在我的老家平陽,端午節那天,大家都會去買雄黃。大人把雄黃放入酒內,灑在房子的前前後後,聽説這樣能起到驅蛇作用。更好笑的是,有些家長還把雄黃沫在自己孩子的手心腳心和頭上,據説這樣能防皮膚病呢!

家鄉端午節的習俗,僅具有文化含義,還有利於健康,真有意思!

第9篇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我們每個人都從家裏帶來了美味的粽子、不同的蛋和漂亮的蛋袋。

下午第二節課終於到了,大家拿出準備好的東西,高興地與旁邊的同學比較着蛋的大小和形狀。接着谷老師把我們分成七個小隊,每輪每個小隊派一個同學出去撞蛋。我們紅小隊前面連連戰敗,其他小隊都用得意的眼神看着我們,還有人故意説我們紅小隊要繼續加油了。後來,我派了我們隊的“小神兵”、上一屆的撞蛋王——可愛的肖茸同學出戰,各個小隊得意的神情立刻沉了下來,臉上掛着難看的表情。蛋王出戰,真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每個上去的人,都沮喪而回,蛋都被撞得碎了一大塊,下面同學都驚呆了,而我們紅小隊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

全部人的蛋都被撞裂了,只剩我和肖茸了。我拿着蛋,踏着沉重的步伐,來到她面前,同學們大喊:“滅了肖茸!滅了肖茸!”我用力把自己的蛋往她那裏撞,只聽見砰的一聲,我的蛋碎了一小塊。我輸了,唉。肖茸又是今年的蛋王。

我們一邊吃着粽子一邊討論着下一屆誰又會是蛋王呢?大家在教室裏撞得不亦樂乎,而微信羣裏的家長也聊得熱火朝天。

第10篇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端午節。這一天,人們賽龍舟、炸菜角、包粽子,或在門口掛一束清香的艾草,祈願驅蟲去病。這樣美好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幾千年前,屈原聽聞自己的楚國被秦國攻破,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於是投入汨羅江溺亡。這位出色的文學家、政治家以身殉國,再也無法回來。人們悲痛不已,將其身殞的日子定為端午。並用蘆葉將糯米包住,捆上彩繩做成粽子,投入江流餵魚,讓魚兒保護屈原的屍首。

時過境遷,現在的粽子不再被投入江中,但粽子的甜香和人們對屈原的敬意卻始終不變。上好的糯米裝進翠綠的蘆葉裏,可以根據喜好加蜜棗、玉米、花生、豆沙或水果丁,再用寬葉片把它們裹好,拿五彩的絲繩包紮、固定,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吃的時候,把它們煮熟,剝掉蘆葉,剩一個米團兒,它甜甜的,軟軟的,正如屈原對祖國深長綿軟的情誼。

如果粽子米團兒,是屈原對祖國的柔情,那清香的粽葉,就是屈原清高的氣節。屈原説過:“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還説:“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這樣清高的屈原,這樣皓白的屈原,寧願與祖國——大楚一起亡,也不願在秦政之下苟活。我們不由得讚歎:“屈原”,一個多麼偉大的名字!

五月初五是我們的端午節。端午,是粽子誘人的清香,是屈原高尚的氣節,是民間雅緻的風俗,是中華悠久的傳統……

第11篇

傳説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遭壞人陷害,他抱石自投汨羅江。當地人民十分傷心,所以駕着龍舟去救他,人們又怕屈原的身體被江裏的魚吃掉,所以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按家鄉的習俗,五月七年級要戴“花花繩”。爸爸和我找來家裏不同顏色的線,把它們放在一塊,然後兩頭捻在一起,同時向相反的方向搓,一條五彩斑斕的“花花繩”就完工了。爸爸給我戴在手指上、手腕上、腳腕上。看着漂亮的“戒指”、“手鍊”和“腳鏈”,我真自豪!

我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去超市買粽子。一個個粽子被凍在冰櫃裏,它們個個宛如胖娃娃、金元寶。用青色的粽葉包裹着,白色線繩將粽葉一圈一圈的纏得牢牢的。我拿起粽子,又硬又涼,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冰沙。我們買了豆沙餡的、菠蘿餡的、八寶餡的……

回到家,我把粽子放在盤子裏,大約過了兩小時,粽子已經軟軟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線繩兒,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哇!還在拉絲呢,米粒都粘到粽葉上啦!我的手也是粘乎乎的,白白胖胖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饞得我口水欲滴。我立馬蘸上蜂蜜,咬了一大口,嘴裏粘粘的、甜甜的、嚼嚼,一股清涼、香甜的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啊!端午節五顏六色的“花花繩”、甜美的粽子,讓我難以忘懷。

第12篇

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將每年農曆的5月15定為端午節。傳説中端午節是人們為了使屈原的身體不被江中的魚吃掉所產生的節日。

而我們家的端午節則繼承了古代人民的“優良傳統”,每年都把我當作魚,給我塞數不盡的粽子,讓我差點撐死。

端午節前奶奶就跑到山上,又尖又寬的葉子,和一些不知從哪種植物上扯下來的帶一樣東西。然後就是包粽子了。奶奶把糯米均勻的放到葉子上,中間再放一點成肉,或者是香噴噴的豆沙,用繩子“五花大綁”起來就可以了。

到了端午節那天,我們就把粽子扔進燒沸了的,吐着白色氣泡的水裏。“撲通”,“撲通”,一個個粽子就像跳水運動員一樣,站在跳板上,華麗地轉身、落水,動作有序而不紊亂。

很快粽子就煮好了,一個個從鍋底冒上來,像肚皮翻過來的魚,卻沒有魚死亡時的腥臭,反而散發着清雅的香味。

我看得口水都流下來了,也顧不上燙,一手一個,吃得不亦樂乎,就像一個孩童一般,不,那時我就是一個沉浸在回憶中的孩童,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孩童……

大家見我着急的模樣,都情不自禁地笑罵道:“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它雖然平凡,卻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充斥着親人所帶來的温暖與幸福。然而,對我而言,平凡中往往隱藏着難忘……

第13篇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它飄進了千家萬户,也飄進了我家。

你瞧,奶奶正在廚房包粽子。只見她熟練地把糯米娃娃放進蘆葉媽媽懷抱,再放進兩個紅棗,把蘆葉一折,再用繩子將它們綁住。近看,一個個粽子昂首挺胸,活像一羣威武的小兵丁。

爸爸右手拿掃帚,左手拿雄黃水噴灑瓶,一邊把灰塵掃乾淨,一邊噴灑雄黃水。在爸爸手裏的掃帚,如同一輛“坦克”,把灰塵大軍殺得人仰馬翻,可灰塵大軍人多勢眾,一次又一次地向“坦克”進攻。“坦克”勢單力薄,但也不甘示弱,一顆顆炮彈呼嘯着飛向灰塵軍隊。最後,灰塵軍隊全軍覆沒,“坦克”也累得倒在了地上。

這時,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要在屋子裏噴灑雄黃水呢?”“每逢端午節,人們在屋子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媽媽回答道。媽媽停了停又説:“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賽龍舟、插五端、吃五黃……”我又問:“那食俗有哪些呢?”我邊説邊舔了舔嘴脣。看着我那饞嘴的樣子,媽媽便笑着説:“端午節的食俗是吃粽子,傳説屈原投汨羅江自殺,村民們用竹筒裝着米飯灑進江裏,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

“過節嘍!”奶奶喊道,我們趕緊向飄着粽香的廚房奔去。我們吃着香噴噴、熱騰騰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第14篇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傳説,公園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向汨羅江撒糯米祭奠屈原,後來人們怕祭奠的東西被蛟龍偷吃了,於是人們用艾葉將米包好,用五彩繩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就有了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南方有賽龍舟的習俗,北方則在早晨踏青,採集艾蒿,掛在門上或是用來洗腳,為了紀念他來祈求健康平安。

端午節的早晨,我和家人決定到西山去踏青,早晨的空氣特別的清新,一走進西山發現人山人海,形成一個大型的集市,街道的兩旁擺滿了端午節的節日用品,琳琅滿目,有五顏六色的葫蘆,各式各樣的香囊,五色彩繩都是象徵着吉祥的願望,我們按照端午節的習俗,在山道的兩旁採集艾草,傳説將艾草插在門上能辟邪。當我們繼續往山上登高的時候看到了聳立參天的古老松樹,看到樹神,它的年齡已經有五百多歲了,我想大概在明代就有這棵樹了,很難想象這棵百年老樹怎樣經歷了風霜雪雨的洗禮,依然存活到現在,默默地祝福人們。我在山間小道上奔跑着,這時候發現了一種天然植物,我好奇地低頭仔細觀察着,它長着寬寬的綠葉,白白的根莖,細細聞聞還有股淡淡的葱香味,經過仔細辨認後覺得它就是老百姓常説的可以食用的野韭菜,我們就在山坡上尋找起來,不一會就採集了很多把它收拾乾淨後用野草捆好拿在手裏,今天收穫很大,我還準備回家就用這些野菜和雞蛋炒熟食用,這樣我的早餐就多了一道美味菜餚。

看到時間不早了,下山回家,又在道旁購買了幾個五彩葫蘆,系在艾草上,插在門上慶祝端午節日,今年的端午節讓我瞭解到地道的民間風俗。

第15篇

在端午節的早上,爸爸媽媽高興地對我説:“兒子,走,我們去買一些做粽子的材料。”我高興地説:“好呀,我們去超市買吧。”

不一會兒,我們坐車來到了一家大型超市。貨架上的粽子好多呀,有豬肉粽,紅棗粽、豆沙粽、香腸粽等等。但我們是來買材料的,我們買了很多的粽葉、糯米、豬肉和紅棗。

回到家,要開始自己包粽子了。我先把一些粽葉染成紅色,把糯米洗乾淨,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後把紅棗洗乾淨。

我們先把紅色的粽葉的底下弄成正方形,再把剩下的部分弄成三角形,然後在裏面加了很多糯米和一顆紅棗。我們做完兩個這樣的粽子之後,再用兩根紅色的繩子把這兩個粽子捆在一起,這就是我給爸爸媽媽做的情侶粽。

我們要做長方體豬肉粽了。我們先拿出了很多張粽葉,把它做成了長方形盒子的樣子,再在裏面放了兩塊豬肉和很多糯米,再用粽葉把頂上蓋住,最後用四根繩子把它捆緊。

到了下午,我們要開始煮粽子吃了。我們先在鍋裏放了很多水,再把粽子放在水裏面,然後大火煮粽子。大概十五分鐘後,我們把這些粽子拿了出來。我先試着吃了一個粽子,“哇!太美味了!”我覺得這是我們做過最好吃的粽子。我説:“這粽子好香啊,爸爸媽媽你們趕快也吃吧!”爸爸和媽媽也吃了一些,也覺得特別好吃,媽媽説:“今天的粽子太成功了,我們把配方記下來,在下一個端午節再做。”我和爸爸異口同聲答應道:“太好了!我們要將這種粽子傳承下去,每年的端午節都做一些。”

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我們以後都會這樣過端午節。

第16篇

“我們為什麼要吃粽子?”本不是問題的問題被拋出來之後,我們才知道我們對傳統文化竟如此疏離,在方便快捷的物質社會,我們丟失了“那簡單美好的心思”。文章立意深刻,直叩現實,讓人深思。

端午節那天晚飯後,出門散步。晚飯是粽子,粽葉的清香與粽米的甜軟仍留於口中。

端午節是帶着濃厚民族色彩的傳統節日。可時至今日,除了國家法定的一天假期外,我實在感受不到多少端午的氛圍,再加上期末考試臨近,端午節於我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週末。

“為什麼要吃粽子?”“因為是端午節啊!”這是我聽到最多的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問答。現代人丟掉了節日原本真正的內涵,看見超市裏打上廣告,擺上粽子,我們就知道端午來了。可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我們卻不知道。我們也遵照習俗,吃粽子,掛菖蒲,划龍舟,卻感覺更像是一個過場。我們究竟缺少了些什麼?

走到河岸上,已有不少人。三三兩兩的河燈,漂浮在河面上,漂流而下,火光閃爍着,照亮了河水。我蹲下來,輕輕地將河燈放置於河面上,看着它漸漸遠去。本不是什麼精緻的東西,卻因跳動的火苗而增添了幾分靈動與莫名的美麗。

在重重疊疊、亦真亦幻的光影中,我彷彿來到了盛唐時的長安城外。也是端午,城內燈火通明。家家户户張燈結綵,街上人流湧動,喜悦而歡欣。城外河岸上聚集有很多人。身着各色彩衣的姑娘們,提着燈籠,三五成羣地走來,細心粧扮過,笑語嫣然。她們取出彩紙疊成的河燈和筆墨,一筆一畫寫下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然後將其放入水中。雙手合十,祈禱着,靜靜地看着五彩的河燈漂流而下,手中的燈籠魚,與城頭懸掛的紅燈籠和錦緞交相輝映,映照在水中。

第17篇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端午節的起源,是我們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王的部下,但楚王並不賞識屈原,後來屈原知道楚國被秦兵攻陷,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紀念屈原就將屈原跳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來紀念他。

説到端午節,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粽子原是人們為屈原的屍身不被魚蝦糟蹋,便用粽子投入江中,讓魚蝦吃粽子,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粽子已成為了人們端午節的傳統食物,深受人們喜愛。不同地方的粽子也是不一樣的,粽子就分甜粽與鹹粽,甜粽是北方所普遍的粽子,鹹粽則為南方。在這裏就介紹我們這裏的鹹粽,就拿牛肉粽來説,用剪刀將包着粽子的的細繩剪開,將粽葉慢慢展開,露出裏面的粽子,一個三角體,色澤金黃,散發出幽幽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動。咬一口糯米,口感軟糯,淡淡的鹹味,説不出的清香在口裏漸漸融化,回味無窮。

端午節常見的競賽活動就是賽龍舟了,人們認為龍是至高無上的動物,所有的動物都臣服於龍。龍舟與粽子作用一樣,也是為屈原的屍身不被動物吃掉。現在龍舟以普遍成為一種競賽。龍舟較長,有幾十米長,很窄,只能並排坐兩個人,大概是因為需要兩邊划船吧。龍舟的船頭一個龍頭高高翹起,雕刻的栩栩如生,龍身成一字型,龍尾也翹起來。每一艘船大概會有幾十個隊員,有一個人在船頭為隊員擂鼓吶喊,可別小瞧了他,他可是團隊士氣的重要成員呢!

濃濃粽子香,悠悠龍舟遊,這些都在端午節這個古老的節日散發出他們無窮的魅力。

第18篇

端午到了給你説説我的家鄉:四川端午的慶祝方式吧?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還的是自家人親手包,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川妹子,但是説到包粽子卻是一竅不通,只要不是要求像模像樣,菱角分明,我還是勉強能做出個”粽子”!

我的家鄉有種説法,端午節這天,百草皆是藥,每到端午這天,老人都會叫小孩去採那些平日裏很平凡的草,把它們放在一起,然後燒一大盆熱氣騰騰的水,把採來的草放水裏給小孩洗澡,能驅除百病,雖然只是個習俗,但是也很富有樂趣,不過也有些本身就是藥材的,比如艾葉,苦蒿,還有一種我只知道家鄉的叫法,“成巖”反正讀音是這樣的,這些草一般都插在門户上,有的還插在頭上,説是可以預防頭上長瘡,雖然我也是半信半疑,不過每次我都會照做。當然還有少不了的民間活動,賽龍舟,尤其是這幾年,隨着城市的發展,這樣的活動在節日尤為昌盛,雖然我的家鄉內江的沱江河,只是長江支流中很不起眼的小河流,可是在內江還是赫赫有名的,聽説已經吸引了國際上的龍舟賽隊,只可惜我都是在外,還不曾一睹家鄉熱鬧的風采,端午也是要送節的,嗯,就是説媳婦要回孃家,嘻嘻其實就和中秋差不多。要不就是親家走親家,串串門。然後做上一桌豐富的菜餚,邊吃邊續長短。家裏長家裏短的就送走了,這一年一度的唯一的端午!

和我一樣在外工作的親們,當你看到這些時,是否想起了那個美好的時光,還那副美好的畫面,那個垂涎三尺站在火爐邊守候着的幼稚的孩子?那個我們永遠熱愛的家鄉。

第19篇

在我們這個城市,端午是個重要的節日。端午節的中午,照例要喝雄黃酒。雄黃是一味中藥,有解毒的功效。把雄黃泡在酒裏喝下去,就能百毒不侵了。傳説中的白蛇白娘子,就是因為喝了雄黃酒才露了原形,把許仙嚇得魂靈出竅。雄黃酒很不好喝,一般小孩子都不願喝。於是大人們就用筷子蘸上一些酒,在孩子們的額頭上點個圈,也算是解過毒了。所以到那一天,很多孩子的腦門上都有一個黃黃的圓圈,成為一道奇特的風景。

端午節的另一道風景就是“毛腳女婿”給丈人丈母家送節。在民間,端午節是僅次於過年的大節,這節日的禮物是不能不送的。禮不但要送,而且有講究。有一種説法是送“四色”禮。一是黃酒,少則一罈,多則一擔;二是大白鵝,要活的;三是大黃魚;四是糕點或者南北乾貨。到那一天,有女兒的人家就顯得很有面子。有的人家家裏女兒多,到那天酒多得沒處放,大白鵝“嗷嗷”直叫,真是熱鬧。

而未來的丈母孃則給毛腳女婿煮桂圓燉蛋。有句順口溜叫“丈母一聲喊,蛋殼滿畚斗”,説的就是這個禮俗。送過端午節,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了。所以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大多數後生都是很樂意的。也有把禮退回去的,後生事先未經女方家同意,就貿然地把禮送去,結果吃了閉門羹,弄得小夥很尷尬,訕訕地把禮挑回去。不過這種情況很少。

有的農村的集鎮,在端午節那天還要舉行龍舟比賽。寧波城市裏沒有,各方面條件都不行,畢竟城市不同於農村。

端午年年有,端午節也仍在年年過,但無論是內涵還是氛圍都大不如前了。

第20篇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龍舟節,端陽節,也是為紀念我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最受人們歡迎的是粽子。粽子有甜的、鹹的;有鮮肉餡兒的,牛肉餡兒的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配上花生,綠豆,紅豆,蜜棗等一些食材,用葦葉包裹着就成了粽子。

端午節最激動人心的事是賽龍舟。比賽的隊伍在熱烈的掌聲中,划着多彩的龍舟前進。隊員們齊心協力,岸上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歡呼聲,吶喊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傳説,賽龍舟主要是去尋找屈原的屍體的。久而久之,形成這樣一個活動。雖然我沒有親眼看到這熱鬧的場面,但是通過電視等媒體也能感受到那種炎熱的氛圍。

端午節那天,家家户户都會插艾草。艾草據説可以避邪防病。戴香包也是小孩子最喜歡的事。香包裏裝着各種中藥和艾草,看看誰的香包做的最好看。香包不但美觀,還可以驅除蚊蟲。雖然我們家不做香包,但是媽媽端午來臨當天,一定必做一件事:在端午節這天早上,趁太陽還沒升起,媽媽都會給我和弟弟的手腕上,腳腕兒上,脖子上戴上五色線,傳説是可以辟邪用的。傳説五色線,等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把它摘下來,扔進小水坑裏,可以變成五彩色的小花蛇,人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呀!

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戴香包,佩戴五色線,端午節可真熱鬧呀!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象徵,是文化的傳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88vpo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