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關於美食的作文範文3篇 “美食盛宴:餐桌上的舌尖誘惑”

關於美食的作文範文3篇 “美食盛宴:餐桌上的舌尖誘惑”

美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無論是中餐、西餐還是其他世界各地的美食,都有着獨特的魅力和故事。本篇作文將為大家帶來關於美食的作文範文,讓我們一起探索美食的魅力所在。

關於美食的作文範文3篇 “美食盛宴:餐桌上的舌尖誘惑”

第1篇

作為一個吃貨的我,怎允許餐桌上少了紅燒肉的身影?晚上,爸爸回到家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燒肉了。看着那“滿面油光”、色澤紅潤的肉,我不禁食慾大開。

紅燒肉,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從它的名字裏就可以知道,而關鍵在它的顏色上。紅燒肉紅彤彤的,閃爍着油光。每一塊肉都是肥瘦均勻。要用上好的五花肉,最上一層是肉皮,下面是肥肉,最後才是瘦肉。紅燒肉的深紅色必須要火候足才有。看着就讓人垂涎三尺。

紅燒肉的味道和顏色都取決於製作的方法。首先要準備五花肉、老抽、鹽、冰糖、生薑和八角,脾胃不好的人還可以加點紅棗和桂皮。然後,要將五花肉洗淨,放入鍋中煮一下,撈出後將其切塊,再瀝乾水分。為了給紅燒肉提香,我們把生薑、八角和桂皮一起放入油鍋,文火炒香。接着,將切好的五花肉一起放入煸炒。待到五花肉兩面微黃時,放入老抽、冰糖和鹽,並翻炒上色。然後加入熱水,大火煮開,加入薑片和紅棗。煮開後用文火燉50分鐘左右,即可翻炒收汁,讓每塊肉都上色,就可以起鍋上菜了。

經過這麼多道工序,我早已迫不及待了,一開鍋,一股香氣便撲鼻而來,我馬上夾了一個又肥又嫩的放入口中細細品嚐。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醬汁在口中充分發揮了提味的作用;肥肉中藴藏的美味頓時令人脣齒留香。這如此美味的紅燒肉真是令人回味無窮!難怪蘇軾説:“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呢!

紅燒肉憑藉着它的色、香、味贏得了人們的喜愛,成了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關於美食的作文範文3篇 “美食盛宴:餐桌上的舌尖誘惑” 第2張

第2篇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小吃,可以説舉不勝舉。

我最喜歡的美食要數:西安的羊肉泡饃了。西安特色美食:羊肉泡饃,能成為人們口中膾炙人口的美食,必然有它的獨到之處。正好趁這次“十一”黃金週的機會,可以去西安品嚐一下正宗的羊肉泡饃。我們到西安以後,搜尋了大半個上午,才定了“老孫家羊肉泡饃”老字號店

羊肉泡饃的色相也很耐看。軟軟的饃,鮮嫩多汁的羊肉,兩者相結合,簡直就是天作之合。羊肉特有的味道加上又香又脆的饃,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羊肉泡饃的做法很簡單:來了客人,抓出已經烤制好的饃,熱一下,再取出從臘汁裏泡了幾天的羊肉,剁碎,夾在剛剛熱好的饃中。再加上一些香菜、蔬菜、黃瓜等。喜歡吃辣的客人,可以在饃裏撒些辣椒粉。一個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泡饃就好了。

吃羊肉泡饃也非常有意思。軟軟的饃夾着剁碎且鮮嫩多汁的羊肉。輕輕咬一小口,啊,肉裏的汁在嘴裏翻騰着,跳躍着。真是美味極了!“哇太香了!太脆了!太好吃了!”吃的正開心的我情不自禁説了這麼一句話!

在西安無論多麼高檔的飯館,你的饃要自己掰。我想這大概就是吃饃的樂趣吧!一開始,我不懂,把饃掰的好大好大,爸爸看見了告訴我,饃要掰得越小越好,這樣,再加工才容易熟,入味兒。呀,原來掰的饃被湯一浸,已完全熟透,入口即化,所以味道十足!

我喜歡羊肉泡饃,不僅因為它的美味味可口,色香味的完美融合。還有就是它那一種包容一切的精神,無論是什麼肉、菜都能包住,我喜歡!好了,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那就趕緊來嘗一嘗吧!

第3篇

今天,大家來到了慶陽,不能不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慶陽的美食。慶陽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環縣羊羔肉、鎮原糖油餅、合水糖圈圈、正寧豆腐,還有蕎剁面、炒豆豉、豬血灌腸、冉面、洋芋布拉、麻仁包、攪團、高粱卷、涼粉、燕麥柔柔、土暖鍋等等。而且慶陽風味小吃在中國甘肅首屆美食節上以獨特的地方風味獲得“甘肅名宴”稱號。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手工臊子面了,它以精緻的做工配料和地道的農家口味,讓很多人情有獨鍾,流連忘返。手工面和麪、揉麪、擀麪和切面都很有講究,有句俗言是這樣講的“擀成紙,切成線,煮在鍋裏蓮花轉,撈到筷子打鞦韆,盛到碗裏賽牡丹”。那麼吃麪也是很有講究的,手工面一般是湯和麪分碗而盛的,吃麪的時候,是用筷子把面夾到湯碗裏再吃的,這種面吃到嘴裏,細而長、柔而韌、清而辣,辣中含清香。正如有人曾經評價:“一碗慶陽臊子面,吃到嘴裏,賽過活神仙”。如今慶陽臊子面,已成為了城鄉飯館早餐的時尚麪食,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了。

關於慶陽臊子面,民間還有一個有趣的風俗習慣:相傳,在很久以前,有户人家娶了一個美貌、聰明、勤快、伶俐的媳婦。新媳婦到婆家的第二天,為全家做了一餐麪條,一家人食後無不稱讚麪條滑爽鮮美。後來,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職,請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請嫂子為大家做最拿手的麪條款待客人,大家吃後都讚不絕口。從此,“嫂子面”就出名了。也因為這種“嫂子面”上必須加臊子為澆頭,所以人們也把它稱作“臊子面”。此後,為了顯示婦女的賢惠,將這種新媳婦過門第二天,當着客人的面上案擀麪,以測試其技藝高低的習俗傳承了下來。技術高超嫻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勻,切條細長,下到鍋裏不會斷裂,這樣的新媳婦,才能贏得大家的讚譽與肯定。

正如一首民歌唱道:“十八省裏(那個)轉一遍,好不過咱們慶陽的臊子面”。慶陽臊子面在經過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已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味。傳統的膳食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裏不斷髮出噓噓哨聲,又被稱為“哨子面”。慶陽臊子面做工精細,製作獨特,吃法有趣,堪稱一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8rq72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