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6篇 "教育者的幸福境界"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6篇 "教育者的幸福境界"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是一篇深情而真摯的散文,作者用自己豐富的教育經驗,感悟到了教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幸福的教師。這篇文章不僅對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啟發作用,也為所有對教育事業和教師職業有熱情的人帶來了正能量。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6篇

第1篇

讀完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真的像品嚐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那洋洋灑灑,如行雲流水般的文字汩汩的在我心田流淌着,滋潤着我心靈的深處。

書中第一講:讀書,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須,讓我知道為什麼教師要讀書:完善人格;授業解惑;生也有涯。是啊,作為一名教師,肩負着一種特殊的歷史使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當好這個工程師,就要求老師不斷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讀書當是最佳、最捷之徑,更何況人的生命有限,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怎樣讓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假如通過閲讀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格,就會有了文化的價值。對此,我對閲讀這個問題有了新的思考。有了一個迫切的願望:我要加強閲讀。

陶繼新老師認為“讀書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 陶老師的那句讀書箴言——“疏離浮躁,淡泊名利”,造就了他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氣定神閒,這使我仰慕。要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就必須親近經典,去尋求一種從身到心到靈的昇華。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文化人。而要擁有文化,就必須讀書,像陶老師那樣讀有層次的書。經典文化一旦內化到教師心裏,外顯出來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因為經典文化不僅流淌着智慧的光華,而且還搖曳着思想的要義。從某種意義上説,讀書是讓我們教師產生幸福感的源泉。只有我們每一位教師把閲讀當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才能擁有一顆纖塵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識層面與精神層面都給我們的學生以心靈的灌溉,從而讓我們與我們的學生都達到一種生命的飛躍。

我想每一位教師身上都會或多或少地留有書香味的,最起碼從教前的閲讀積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教師崗位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也不斷的感到時間是越來越少,精力、記憶力大不如從前了,因而閲讀的時間少了,閲讀量大大減少了。我們有些教師,也看書看報、上網,但大多是看些新聞、娛樂報道等零碎的內容。讀陶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書後,對讀什麼書有一個全新的思考。陶老師在書中反覆提到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這句話為我們指明瞭讀書的走向,讀書要讀好書,尤以經典、名著、精品為首選。這些書中有智者先賢的指點,有高尚人格的感染,有經典詞句的薰陶,在書香之中能汲取養分,滋養內涵,塑造人格,使生命質量得以提升。當然在讀這些經典名著時,我們不一定能理解其全部精髓,但能得其一二,亦能受益匪淺。假如你選取的是中等層次的書籍,你也不能把其精髓囊括懷中,所能獲得的只是下等的知識。如果你讀的是一些平庸甚至糟粕的書,你不但不會有所收穫,反而會深受其害,甚至貽誤終生。這告訴我們應當捨棄那些低層次的文化,選擇那些真正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古今中外的經典來閲讀。通過閲讀,向大師們汲取智慧與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的對話,大師的作品裏都藴涵着真善美,久而久之,便會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會越來越高,那種真善美的東西就會走進你的心靈。同時,在知識越來越豐富的時候,進而生成屬於自己的思想與智慧。有了高質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才能被學生認可,你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影響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因此,讀書不僅僅是教育教學問題,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的有效途徑

讀一天書容易,讀一本經典名著也不難,每天堅持讀就艱難了。或許這並不是我個人的感受。也許有時我們會為自己找各種藉口説:我備課批改作業要花很多的時間,幾乎沒有時間看書,下班回去要做家務輔導孩子等,這不是你不讀書的理由。課備不好,課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結果,將是一種惡性循環!越是讀書少,備課所需的時間越多,而且課也就越教不好。因為沒有文化積澱!相反,你看的有益書越多,你積累的知識也就越多,備起課來就會得心應手,創造性的教學設計會如汩汩的泉水,上課時你會妙語如珠,旁徵博引,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繼新老師所説“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此時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回首想想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已接近二十載,至今為了準備一節優質課,還要遍查資料,提前準備好要説的每一句話,就怕課堂上出現突發狀況,自己難以招架。如果飽讀詩書,胸有丘壑,對知識能夠信手拈來,何懼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時的閲讀時間雖然不多,但起碼保證你有閲讀,長期堅持下去,也會有收穫的。更何況,我們還可以擠出其它的時間呢!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別為自己的懶惰尋找藉口,行動起來,讀書吧!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6篇

第2篇

最近拜讀了陶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剛拿到這本書時,不禁被其“幸福”二字吸引了,於是一串串的問號在頭腦中產生:怎麼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幸福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幸福應該怎麼理解?正是這些疑問激起了我急於去讀書的慾望。讀完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真的像品嚐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那洋洋灑灑,如行雲流水般的文字汩汩的在我心田流淌着,滋潤着我心靈的深處。讀完之後,我感慨萬千。陶老師那樸實的話語,深刻的道理,使我的心裏頭熱乎乎的,更讓我對“幸福”有了一個深層次的認識。

為了孩子們,也為了自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教師要想發展起來,就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個閲讀經典的空間,並且經典誦讀之後,男士更有風度,女士更加美麗,何樂而不為呢?因此我們要在教育教學生活中不斷地學習誦讀,在經典中尋找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師在書中給我們講述了很多和我們一樣奮鬥在教學一線的平凡卻不平庸的同行們。不論是中國小教師,還是大學博導,他們出色的課堂駕馭能力與平和博大的心境,均由讀書寫作為基礎。陶老將他們由於誦讀經典所以快樂所以成功的幸福歷程展現出來,充分證明了“經典”的妙用,並且讓我們能從中悟出:在經典閲讀中使自己充實、豐厚,在寫作實踐中使自己昇華、提高。若沒有大海般浩瀚的知識容量,他們怎能將課文講解得如此簡練、精到?只有堅持誦讀,並形成習慣,性格才能變得平和,心靈才能漸漸澄澈,才能在幸福與快樂中徜徉。

一個好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應用寬容的心和無限量的愛心去啟發、引導他們,不能恨鐵不成鋼,要把鐵鍛成鋼。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學生、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師生關係,創造和諧的育人環境。寬容並不是縱容,寬容也不是對學生的過錯無原則地袒護,而是以我們博大的胸懷去激勵學生自己改正錯誤,發奮成才。

對於教師來説,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本人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每當課堂上感到語言蒼白時,與人聊天感到腹中空空時,動筆感到搜腸刮肚的艱難時,我會為自己知識的匱乏而羞愧不已,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這時我們要反問自己:我有讀書的習慣嗎?自古大學問者皆好讀書。所以,作為當代的教師——我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行,而這活水從何而來?從書中來。我們教師怎麼能離開讀書?想一想我們熟知的那些特級教師,哪一個不是博覽羣書,學富五車?又有哪一個是死摳教科書而終有所成?所以從教師這份職業的需要來説,教師離不開讀書。 “你的生命深層有了經典滋養,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錢,就會永遠快樂。”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要把讀書當作終身學習的任務,養成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讀專業書、讀文學書、讀經典書,使自己的知識面廣博起來,才能開闊自己的專業領域,才能開拓自己的視野,才能為自己積蓄能量。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守住心靈的那份寧靜。要正確的看待工作和人際交往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對榮辱得失要看得淡一些。要對自己保持一種期待花開的心態,等待着自己自然成熟、自然綻放,不要浮躁,不要催熟。對安排的一些工作任務要抱着一種肯定的態度,不牢騷、不埋怨、不怨天尤人,那是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修養的一種磨礪。我們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把這習慣堅持下去,持之以恆必有收穫。要養成買書讀書的習慣,養成寫反思寫體會的習慣,養成寫博客和交流的習慣。要向書本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名師專家學習、向社會這個大百科全書學習。只有耐得住、守得住、挺得住,在自己的專業成長道路上,才能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個性藍天。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到陶繼新老師字裏行間流露着從容淡定,平易親切;包含着慷慨大氣、恢宏深刻的思想。陶老師這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情操,這種情繫教育心懷天下的情懷,應該成為我們一生不竭的動力。那一個個鮮活的事例,那一句句警言箴語,那一段段經典釋義,給了我很多人生啟示。那麼,就讓我們幸福的閲讀吧,去寬容他人、寬容學生吧。努力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第3篇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看到這本書,我就被它的主題深深吸引,“幸福”使我們一直都追求的,現在我國許多城市都希望市民的幸福指數增強,可見幸福感對一個人,乃至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是多麼的重要。

通過讀《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感覺到,教師的幸福感應該是享受自己的工作狀態,具體是:要懂得享受課堂,懂得研究教學,懂得享受學生,懂得享受生活。説到底,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學生精神世界的引航者,我們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學生。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有了一份好的心態,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狹隘多一些豁達,就會把教育視為一種藝術,在忙碌與創造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的付出被家長和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地“包裹”着。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以人生價值的實現為旨歸,教育是培養人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教育的本真意義就是使人幸福。教育為了什麼?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讓人生變得更美好、更幸福,是喚醒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反思我們的教育,被功利迷惑了視線,忘卻了人的生命及其價值的實現,迷失了自我,遮蔽了靈魂,失去了真諦。使得本該充滿生命活力的學校和課堂,卻處處散發出忽視生命、扭曲生命、窒息生命的氣息。因此,教育要回歸自我,就必須從過去異化的狀態中走出來,關注生命、認識生命、理解生命並提升生命作為其基本追求,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生命的潛能、顯示生命的真諦並澄明生命的意義。

教師職業使命的`真諦乃是精神成長,即引導未成年個體精神世界的生長生成,啟迪他們對於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懷,給他們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礎。然而,教師是學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創造者,學生的幸福人生只能在幸福的教育場景中展開。只有教師“幸福地教”,才有學生“幸福地學”。因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關注學生幸福生活的同時,也要求廣大教師啟動職業幸福的按鈕,建構屬於自己的幸福。

無意義的工作只會孵化出無意義的人。同樣,今天教師生活的無意義,很大程度上源自教育教學工作的無意義。教師幸福離不開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教師對職業和生命的熱愛,離不開校內外生活的充實和對生命意義的感悟。教師的專業生活是教師感受和創造職業幸福的基礎和源泉。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麼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我們無法迴避教師這一職業簡單重複的特點,作為教師不要只像“春蠶”“蠟炬”一樣來毀滅自己,獲取畸形的心理滿足;也不能只靠升學率等教育的gdp來顯耀自己的職業成就,而應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功自我。

追求幸福是一個人的主體性不斷增強。人的心性境域不斷拓展的過程。一個幸福的人,必然是能夠用心去感受幸福與快樂、心性素養比較高的人。

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需要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扮演多重角色。於是,“扮演”成了教師職業生活的慣常方式。在“扮演”中,教師的角色不斷自我膨脹,而個性則日漸萎縮,教師生活的內在價值基礎日漸動搖和脆弱。在“扮演”中,一定社會的角色規範影響着教師幸福標準的定位,教師依據一種被教化和灌輸的幸福標準來體驗自己的幸福。實質上。這是沒有自我內核和內心根基的幸福。“教育不是教師的一種角色表演,而是他的一種個性存在。”因此,教師幸福的實現更要擺脱有心無力的“神往”心態,力戒對外部力量驅使的聽任。深入到個體心靈層面,形成屬“我”的幸福尺度和自主的創造、感受、享用幸福的心理圖式。

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需要。葉瀾教授曾説過,教師職業是充滿職業魅力的,是能充分體現和提升從業者生命價值的職業。教師應當理直氣壯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教師從事其職業活動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對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對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展的體現。雖然現實中部分教師生活拮据、清苦,甚至仍有捉襟見肘的寒酸,但這並不排斥某些教師超越純粹物質慾望的追求,從職業中獲得了精神的自由,實現自我,充實人生,感受到幸福和美的存在,彰顯了生命的價值。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行為的終極依據,它從終極關懷上指導人類精神世界,它在終極價值目標上給人提供一種內在的動力,它是對人生最高價值和社會最高理想的反映、評價和把握。因此。具有信仰的人一定是個內心自由、心靈幸福、生命豐富的人。

然而,當前教育正在經歷着一場嚴重的“信仰危機”,由此給廣大教師帶來的是一種精神的痛苦、意義的失落、價值的迷茫。它使人生活在一種無根感、疏離感、漂泊感之中。教育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師。教育信仰把教育理念轉化到自己的教育行為中並貫徹始終,它能使教師堅定地認同教師職業及與這一職業相關的生活方式。更為重要的是,教育信仰能為教師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持,引導教師在萬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絕各種誘惑,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集中在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並能從中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到人生的幸福。

第4篇

假期讀陶繼新老師寫的《做一個幸福教師》一書,原本只是為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覺得遠沒有讀自己喜歡的書有興趣。然而不讀不知道,一讀收穫真不小。內容和我想像的那種條框式的專業教育理論書迥然不同,確乎是別有一滋味在其中。對我而言,就如同走進了孫悟空的花果山水簾洞的福寶之地,從頭到尾進行了一番精神的沐浴。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既有酣暢淋漓之感,又有豁然開朗之坦蕩。許多積壓已久的困惑、憂愁、思慮頃刻如煙散去,盪漾在心是一種久未體會的或淡亦濃的幸福之感。

首先憾動我的是陶老師一以貫之的讀書習慣。他説:“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是文化人,而要想擁有文化,就必須讀書。”而且他主張“取法乎上”的讀書,“上”就是古今中外的經典,是那些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靈層面的,他所揮之不去的,能不斷引領人的生命成長的精神產品。對於古今中外的經典不僅要讀,還要背誦。陶老師49歲的時候,就從《論語》中選出85%以上的篇章背誦。背誦之後,對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內容方才有所感悟。更重要的事,背誦幾乎改變了陶老師的人生,不單單改變了他的話語方式、思維走向,而且還提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進入一種心靈安適的境界之中。

讀到這裏,我實在感覺憾顏。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所讀之書不在少數,但感覺自己精進甚微,沒有多大的改變。通過對比才發覺自己所讀的書還多在情趣方面打轉,沒有“取法乎上”,自然只能得法於下了。我一直不喜歡看四詩五經,覺得太累,太費功夫,自己又不搞什麼研究,搞那麼累幹嘛。對於《論語》也只是停留在淺層次理解水水平上,更沒有背誦的習慣。很多句子,做為十幾年的語文教師,我也弄不明白它的真正意思。如:“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羣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上達,小人下達”等等。

陶老師似《論語》為珍寶,不但自己背誦,還讓自己的大女兒,二女兒背誦,背會了還有幾千元的重獎。煞費苦心。受陶先生影響,假期,我把《論語》一書拿出來認真研讀了一番,並規定自己每天背誦三句經典語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原來那些不明白的句子意思,現在都迎刃而解,尤其神奇的是自己的心靈也逐漸進入一種安適快樂的境界之中。《論語》真如一劑良藥可以撫慰人的心靈。

陶先生説得真對:“經典文化一旦內化到教師的心裏,外顯出來的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因為經典文化不僅流淌着智慧的光華,而且還搖曳着思想的要義。從某種意義上説,讀書與教師的生命成長有着一種內在的維繫。”

其次憾動我的是陶老師能夠在繁忙之中打點幸福人生。

陶老師認為健康是打點幸福人生的基石。而健康的身體不僅要靠外在的堅持鍛鍊,內在的心理和諧更是至關重要。孔子長壽的原因之一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心靈狀態的和諧。

陶老師説要想做到心靈的和諧還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寬容大度:諒解衝撞自己的人;感恩批評自己的人;寬恕傷害自己的人。

優化情緒:排解生氣之“毒”;進行“良性暗示”;養生之首即常欲小勞,但莫大疲。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

有舍方有得:生命不能太負重,只有學會放下,才能輕裝上陣。我們往往只看見一些有形的東西,其實,那些無形的東西的`負擔更重。放下心理層面的負擔,才能走進無我的境界,也才能漸入幸福的佳境。

我是一個多愁善感、內心脆弱敏感之人。由於工作、生活方面的原因,身上一直揹着很重的軛,很少面帶笑容。有時感覺活着也挺受罪。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候,還比較陽光,但是一旦回到生活中,就常常無端的憂鬱、壓抑。

讀完《做一個幸福教師》這本書後,我被陶老師豁達樂觀情緒感染,特別是他兩次放棄到手的評教授職稱一事,讓我深有感悟。魯迅先生有詩云:“相逢一笑泯恩仇”。我想在這些大師們的指引下,無論面對多麼複雜多變的人際關係,我也會保持一顆淡泊的心,有一份心平氣和的心情和遠離浮躁的心境。

久久凝視着封面上陶先生的笑容,那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平和、淡定、超然、幸福。不是修煉到一定的境界,無論怎麼擺姿做態,怕是遠不會有如此自然的音容笑貌。

陶先生確實是一位可敬之人。然而我的拙筆又怎樣抒寫出我感受的萬千之一……

好在,我一個假期都處在一種陶陶然的快樂之中,這種少有的幸福之感,怕多半是受了陶先生的影響。不記得是哪位高人説過一句,能打動你心靈的書一定是好書。無疑的,陶先生的這本書值得每位教師去讀。我敢保證,讀了也決不會後悔。

現今社會,人們的經濟收入越來越多了,但幸福指數越來越少了。

特別是教師,受諸多方面的有形無形的壓力,身體大多處於亞健康狀態,哪有幸福可言?但是如果能按陶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書中所寫的方法去持之以恆地實踐:堅持誦記經典,讓經典浸潤我們的靈魂,努力提升我們做人的境界。生活中講究內在和諧,優化情緒,事業上充滿自信,發展自我,那麼我們每位教師也完全可以成為幸福的教師。

感謝博學、方正、勵志做學問的陶繼新老師,感謝《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及時給我心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給我讀書指名了方向,也讓我有勇氣做我想做的事情。更讓我懂得如何在教書育人的時候做一個堂堂正正大寫的“人”!

更感謝讓我們能看到此書的學校領導,是他們的先見之明,才讓我們有機會再飽吃一頓文化大餐,這樣的大餐無疑是滋養我們靈魂的精神大餐。這樣的大餐多多亦善!

第5篇

暑假來臨,閒在家裏沒事把以前買的舊書拿出來仔細閲讀,才發現任何一本書都有它特定的價值。以前買書總是心血來潮的買來看兩天就不想再看,買了那麼多卻沒有真正看完一本。年齡的增長讓自己能夠靜得下心來認真的去品味一本書,也讓我有更好的毅力去堅持自己定下的目標。任何事只要靜心堅持彷彿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難!

還是回到書,這本《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從一個個真實的事例出發,引起你的思考,在給你提出幸福指導,讓你與作者一起感同身受。看完這本書也讓我不得不去反思我的生活和工作。

一、家庭。在家庭中告訴我我們要多讚美和包容我們的另一半,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思維去改變任何一個人,同時也要做到愛屋及烏!在家庭裏不要只去關注自己的收穫而更應該關注我們付出了多少,只有不斷的付出才能體會到給予的快樂,在自己的婚姻生活裏我也常經常問自己如何才能做到大家都滿意,昨晚的談話給我的感觸很大, 幾年的感情換來的就是“就你一個人受委屈”,瞬間我就覺得這些年的堅持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可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我們之間的確是存在很多問題,從他的欺騙以及和他家人的爭吵開始我們之間就有了很多不可跨越的鴻溝,在這些日子的日積月累變得越來越難以逾越。為了挽回這早已面目瘡痍的.愛情我要努力的讓自己振作起來! 脾氣不好我改,曾經的過往我也既往不咎。如果一切依然不能挽回那麼就只能用“抓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吧”來的痛快!

二、親人。以前總認為父母和我的想法老是不一致。而自己也總是那樣為所欲為的永遠叛逆。現在嚐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拾得了哪些因叛逆所滋長的苦果,才明白原來前輩的話是那樣的中肯。就如書中所説“家是幸福的港灣,親人是你永久的依靠”。曾經多少次依偎在媽媽的懷抱,任由的在媽媽的懷裏撒嬌;曾經多少次跟媽媽述説工作、生活中的煩惱,痛苦,媽媽總是那樣細心的聆聽,生怕錯過你人生的片刻;曾經我是那樣的莽莽撞撞的和她説話,可她卻從沒有放在心上,依然盡心盡力為我們減輕負擔而辛苦的工作着!現在和她們分開住了,家裏也就剩下了父母兩個人,我時常在想她們吃的什麼,飯桌上會有交談嗎?穿的什麼?晚飯過後會怎樣來消遣那冰冷的長夜?的確“孝在行動”在多的語言也不及一句問候來的温暖,再多的語言也不及一次回家來的貼心。只願我們都能關心呵護哪些曾為我們獻出青春與無私呵護的親人。

三、朋友。 “友誼之燈,照亮你前行的路”。這是書中的一句話,以前讀書時朋友總是很多,後來疏於聯繫就漸漸的淡了。工作後老公總是説我身邊沒有幾個朋友,要幫忙的時候總找不到人,但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我知道在我的身邊不乏有很善於幫助我的同事,他們就是我的朋友;我還知道不管我做什麼身邊也一直有個她在默默的關心我,支持着我,有時還不等我開口她就主動的提出;我還知道一旦我覺得委屈你總在我身邊靜靜的聽我述説,並給我相應的建議,替我感到委屈併為我打抱不平。對於你們我只想説“朋友,有你真好”。正是你們的大公無私才讓我在教學上有所進步,正是你的扶持才讓我有了前進的動力,正是你的關注才讓我覺得我的世界並不孤單。謝謝你們的一路同行。

一、心態。 書裏曾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雖然這句話我們很早就能背誦,可要真正的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卻是要漫長的一個過程。 “教育不是一簇而就的事”,作為老師我總是急於的讓孩子有所成就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真諦。因為我的急於求成那些“後進生”自然不能讓我滿意,因此對於他們我總免不了發火以至於對他們做出過激的舉動。其實有時回頭想想讀書未必是唯一的出路,何苦這樣既為難孩子又為難自己。

工作中我曾時不時的抱怨事情多,工資少。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連自身的工作都做不好又怎能有所提高呢?曾經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教師要守得住清貧”。的確在我們進入教師行業的時候教師的工資就並不好,但當時的義無反顧卻成了今日的藉口,這樣是否是對當時的自己的諷刺呢?所以心態決定行動,心態決定命運。“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二、學習。剛工作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教國小肯定是搓搓有餘了,可第一年下來才知道自己要學習的真的還有很多,那時的天真還沒能深刻的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的重要性,漸漸的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五年,才深刻的意識到不斷的學習對於一個老師的重要性。不僅是文化,專業知識。教師的涉獵的範圍面廣對學生來説也無疑是一個“以身作則”的榜樣示範。“淵博之學問,海納百川方成大器”。正如歌裏所唱“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願意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紅葉,我給你整個楓林和雲海”。如果自己都沒有“兩滴墨”又怎能讓孩子勾勒美麗的圖案呢?

三、因材施教。現在的備課很關注備學生,也提倡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可在教學中我卻總想讓我的孩子都能達到我給他們的要求,隨也根據個人情況制定,但有時也不免太過武斷。對於“優等生”我太過放任,對於“中等生”我又缺少關注,對於“後進生”我又太過嚴厲苛刻。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閃光點,只要我們能抓住他們閃光的地方加以合理的利用,那麼“整個宇宙的潛能都藏在孩子心中”。

最後以書中一段話來作為結束語。“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很簡單,與物質無關,與地位無關,與別人無關,把浮躁和虛榮逐出內心,把陽光和雨露迎進來,做好自己的工作,盡到自己的職責,幸福就在你身邊。”

第6篇

讀完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真的像品嚐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幸福在哪裏?

以前我們常説這樣一句話“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我想現在這句話恐怕就很不恰當了。一則現在的孩子知識面之廣甚至已經超過我們老師了,也就是説人家的碗比你的桶還大呢,你説這怎麼行?二則社會的發展要求孩子越來越全面,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兩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説光有一桶水夠嗎?三則世界越來越小,都成為一個地球村了,知識的需求日新月異,你桶裏的水都臭了,還怎麼給學生?所以,當代的教師你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行,而這活水從何而來?從書中來。你説我們教師怎麼能離開讀書?這正所謂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啊。想一想我們熟知的那些特級教師,哪一個不是博覽羣書,學富五車?又有哪一個是死摳教科書而終有所成?所以從教師這份職業的需要來説,教師離不開讀書。

我們常常發現,我們周圍那些退休的老教師一旦離開學校,便形容枯槁,精神憔悴,甚至鬱鬱而終。我們只當是他們離不開學校,離不開學生之故,豈不知是他們精神生命的終結使然。退休前,他們教的是教科書,看的是教參書,改的是教輔題,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好像很充實。可退休後,沒有了題可改,沒有了書可教,生命中好像一下子沒有了陽光,失去了意義。運氣好的抱抱孫子外甥,運氣不好的連孩子都沒得抱,終日無所事事,你説怎能不生病?陶老師建議大家“在精神世界中為自己搭建一座輝煌的宮殿”,要“提前為60歲作準備”,與書為友,同書結伴,不斷地豐盈自己的精神,滋潤自己的心靈,這樣,“'退休不再是精神生命走到了盡頭,而會歡欣鼓舞地迎接另一個精神生命的誕生”。這是從教師自身的幸福需要來説的,教師離不開讀書。

對於教師對説,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我們就會少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但要讓學生感恩我們,我們就必須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

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

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幸福的老師具有寬容大度的品格。有幸福感的老師會從容應對生活和工作,即使遭受到傷害,也會以一種“不爭為贏”的處世哲學,不去空耗自己的精神,費勁心機的去算計別人,表現了極高的涵養。陶繼新老師在遭受別人的嫉妒而被別人誣告時,不生氣,不驚慌,當事實被澄清之後,陶老師被提拔為副總編輯,這時候,陶老師是以德報怨,竟以感恩的心態對待曾經誣告他的人給予誣告他的人以幫助,這是一種何等寬廣的胸?

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深深地啟發和激勵着我,堅定了我與書終生為伴的信念。我將在“流淌着智慧的光華,搖曳着思想的要義”的經典文化中,不斷汲取營養,拓寬生命的維度,尋找生活的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kmr8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