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6篇 重溯唐代歷史:《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

《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6篇 重溯唐代歷史:《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

本文是對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作《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後記進行的分析和解讀。該詩描述了宋朝朝臣送唐代使節前往安西地區,描繪了那個遙遠的邊疆地區的艱苦與孤獨。本文結合歷史背景和文學史註解,深入剖析王之渙對此景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6篇 重溯唐代歷史:《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

第1篇

1.寫2個生字,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2.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採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3.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1.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於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裏會怎麼想?

2.師:是啊!我們現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於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後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於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描寫朋友之間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3.師:這濃濃的友情,這難以割捨的友情,就這樣在人們之間一直傳遞着。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裏,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師:看課題,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過了課文。老師檢查一下預習情況。誰知道使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個什麼地方?

師補充: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師: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打開書,結合後註釋和插圖,反覆的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1、 師:讀完了嗎?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板書)它們在詩中怎麼念?指名認讀。

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字的發音,並提醒學生注意它們是多音字。

師:好,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4.師:嗯,讓我們閉着眼睛想一想,這景真美。你再來讀讀前兩句。(學生讀詩)結合課下注釋,你能把前兩句的意思講講嗎?(學生講詩意)

6.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着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

(二)瞭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遙遠及艱辛。

1.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師:我們來看地圖,從地圖上看,只有這麼短,而實際距離呢?大概有3000多裏。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那時火車只通到西安,從西安到新疆,我們有時搭車,有時還步行,整整走了二個多月,終於來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説。

這是我國當代作家協會會員韓天航描寫他小時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可以想象在古時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可能會經過……(師拖長聲音引學生説出重重山,萬條河)還可能要經受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氣候、路上遇到什麼意想不到的事等等……是啊!出使西域,張騫用了十三多年,蘇武用了十五年……。這酒中能不盛滿了一份思念嗎?

是呀!西出陽關荒漠絕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風兼雨。朋友保重啊!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願。千種語言,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師問:元二啊元二,既然去安西這麼艱辛、危險,你為什麼還要去安西?估計:皇帝下的命令誰敢不從?

4.師講解: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經常有關於貿易或外交活動。從軍或出使陽關(唐出使西域的必經之路)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嚮往的壯舉。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但作為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於是,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送他的朋友。這份情可謂重矣!

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裏。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後兩句。一起讀一下。

5.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三)抓“勸”、“更”想象當時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啊!(板書“勸”)我們想一下這是誰在勸?(副板書:誰在勸)説説你的理由。

生回答(估計:詩人在勸元二)師:只是王唯在勸嗎?先放到這,讓我們來想一下,詩人可能在和元二説些什麼?師引導學生説課前準備的話。(指名叫五位學生,當堂師生對話,生生對話。)

2.師:我們來演一演當時的情景。(師拿道具酒杯。)

(1)難忘當初,我們一起飲酒賦詩,縱嗎馳騁,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可這一切美好的快樂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怎不讓人有種落花流水的傷感呢?罷罷罷,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齊讀後兩句。

(2)元二啊,你到了異地他鄉,言語 不通,水土不服,想念故土又身不由己,那時的孤單又誰和你一起承擔呢?人生難得一知己,可我又不能隨君遠去,哎,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齊讀後兩句。

(3)元二啊,你這一走,我們再難相見,送君錢裏終須一別,就此分手吧,願我們美好的情感温暖你的旅程,祝願你在安西那遙遠的邊疆建功立業,

師: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乾了這杯酒。

師: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會不辱使命,揚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紀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盡孝,心中又平添幾許惆悵,還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這裏謝你了!

師:我實在捨不得你們啊,還有家中犬子尚還年幼,就請王兄,多加指點。

3.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啊!朋友之間有多少知心話要説啊!又有多少説不完的話啊!而現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着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捨,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

4.師:就這麼喝啊説啊,説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麼也不説了,什麼也不能説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裏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板書“更”字)。讀。

5.師:窗外,柳枝上那掛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覺得這還是雨嗎?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點點離人淚啊!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看到柳樹就想到分別。此時,他們還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嗎?讓我們再讀這一句。

6.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捨難分的情。(板書:友情)

7.師:這兩句中有一個生字:君。(師板書)誰能組詞?(多組幾個。)

1.這首詩是描寫友情的極品,當時曾被人們編成樂曲,這就是著名的《陽關三疊》(師板書)廣為傳唱。尤其後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著名。想一下,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也可以用這兩句。

3.師:對,學過的好詩、好句、好詞要學會運用。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可以為你的文章添色。

4.師:此時,可能你也有些話想對朋友説,或者你也有一個和你分開很久的朋友,拿出你的筆和紙,把它寫出來。

(提醒學生用上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名句為文章添色。一句兩句即可。)

師: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閲讀積累。

《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6篇 重溯唐代歷史:《送元二使安西》教後記 第2張

第2篇

冬燕老師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今天她又給我上了生動而又深刻的一課。

張老師今天講的是王維的一首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

課堂開始,張老師先讓學生回顧學過的送別詩,學生列舉出《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等,之後導入新課。

(評析:師在此處補充古時對人稱呼時在家排行老幾,常常是在姓氏後加上幾。)

師:元二是奉皇帝的命令到安西去做官,管理安西的,他是帶着一定使命去的,所以在這裏用“使”,而不能用“去”。

(評析:解題時,教師不直接給學生講,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説,在遇到難點時,教師加上補充和點撥,幫助學生理解,這樣有助於地提高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師:你能説説什麼時候用“sh?”什麼時候用“sh?”嗎?

生:好像在説住的房子時用“sh?”,在説捨不得時用“sh?”。

師:古人讀詩是非常有講究的,他們講究平仄,咱們漢語拼音中的一聲和二聲即為平,三聲四聲為仄,並且平長仄短。(師在黑板上標出平仄)請大家嘗試用平仄規律讀古詩。

(評析:讓學生自己去找易讀錯的地方,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這樣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要比直接獲得知識記得更牢,同時,此處為學生拓寬平仄的古詩常識,為學生今後學好古詩,讀好古詩奠定基礎。)

師:簡介王維生平,其中蘇軾稱讚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麼,如果請你為本詩配圖,你要畫上什麼?為什麼要畫上這些?

生:我要畫上柳樹,因為古詩中第二句説“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柳葉還要畫成新綠色

師:你説得很有道理。古人在送別時有個習慣,那就是折柳枝,因為“柳”諧音“留”,表達依依不捨之情,古詩中寫有折柳枝的詩句有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生:還有,第一句中有“朝雨”這個詞,“朝”指的是早上。

師:你們真是很注意觀察,也很會思考,分析得很有道理。

師:那麼你要畫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的濛濛細雨還是瓢潑大雨呢?

生:因為第一句中“浥”在課文下面有解釋,是濕潤的意思。“瓢潑大雨”就不止是濕潤了。

師:有道理,此外,在平常,如果不下雨,這裏會是塵土飛揚,送別的意境就一點也不美,而“瓢潑大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相比之下“濛濛細雨”既消滅了塵土,又不會給人帶來不便,同時,又渲染了離別的氣氛,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師:古時候乘坐馬車到那麼遠的地方大約需要半年的時間。

師出示沙漠、戈壁圖,讓生了解陽關以外的生存環境。

師:作為元二的朋友,王維舍不捨得讓朋友去環境那麼惡劣的地方?

師:他們在最後分別的時候會不會回憶以前相處時的美好時光?越回憶越難捨,於是他們就把這濃濃的離別之情全放到了什麼裏?

師:對,古人在送別時,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喝酒,以酒來表達對友人的不捨。在本詩中,“勸君更盡一杯酒”是誰勸誰?表達了什麼情感?

生:王維勸元二喝酒,因為他捨不得元二去那麼遠的地方。

師:就在寫這首詩的兩年之後,王維就去世了,也就是説這次離別是他們兩人最後的絕別,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讀這兩句呢?

師: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前兩句,這兩句寫的美景,在王維與元二的送別之下也彷彿籠罩上了一層憂傷的濃霧,這浥輕塵的朝雨簡直成了離別人的傷心淚,原來詩人王維不只是在寫景,而是在渲染一種離別的氣氛.讓我們再一起來讀這首送別詩。

師:古人讀詩不叫讀,叫吟,吟就是半讀半唱,這也是古人送別時的第三個習慣,那就是唱歌,以歌來表達難捨之情。這首詩在唐朝時被改成了一首歌,也就是非常有名的“陽關三疊”。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歌。

張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時,教師巧妙地採用讓學生為古詩設計配圖的方法,“你想畫什麼?”“為什麼?”學生答:想畫柳樹,細雨,馬車,酒等,並説出自己的理由,這一問一答的圖畫設計解説中,學生準確地把握了詩句的意思,讓人不得不佩服張老師設計的巧妙。在教學中張老師還表現出豐厚的文學功底。當學生説到要畫柳枝時,她馬上補充古人有送別時折柳枝的習慣,“柳”、“留”諧音,表達依依不捨之情,同時脱口而出,為學生補充出“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一使學生感受到古典文學的美,二也使學生對學習古詩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生回答二人的深情全都在酒裏時,她又即時補充古人送別時的另一種習慣--飲酒,即喝送別酒。在最後指導讀全詩時,她又即時提出了吟詩,同時補充古人送別時的又一種習慣--唱歌,並且告訴學生這首詩在唐朝被譜成了一首歌曲,即著名的《陽關三疊》,被後人千古傳唱.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欣賞並一同哼唱《陽關三疊》,把學生全部帶入送別現場,把本課教學推向高潮,真令人拍案叫絕.此外,張老師查閲了《全唐詩》、《唐詩鑑賞》,深入瞭解了王維的生平,並查閲了一些歷史資料,如《陽關三疊》被譜成曲等,再加上自己的文學積累,在課堂上的旁徵博引,妙語連珠,使得這節課時時精心,處處精彩,為學生充分展示了古典文學的無窮魅力,使得我們幾位聽課者無不嘖嘖讚歎。

台下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張老師這節課的成功絕不是一時之功,也絕非巧合,那是她長期以來學習的成果,長久的積澱,真所謂“厚積才能薄發”。

第3篇

?送元二使安西》是詩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時作的,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別詩。劉微老師的這節課讓聽眾感受到了送別的難捨難離,學生的發言有一定深度,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劉老師按照“古詩四讀法”讓學生自讀自悟,鼓勵學生談自己對詩歌所描寫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從詩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記得:學古詩,知詩人,抓字眼,明詩意,想詩境,悟詩情,這是學習古詩的基本步驟,也是學生自學古詩詞的一般思路。

將學生的課外積累與課內學習相結合。精彩的是,劉老師運用填空的形式提取孩子們對於詩人、詩題及有關背景知識信息。這樣做,即幫助孩子們梳理了課外知識,又提高了他們如何加工信息,還為進一步讀、悟古詩做了情感鋪墊。在集體學習的基礎上,老師讓孩子們自選表現送別意思的古詩詞,運用一定的方法自學。這個環節是孩子們體驗詩意,體驗學法的實踐過程,有教有放。

思維很重要,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是比較有效的,語文課在幫助孩子們發展形象思維能力方面大有作為。老師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訓練孩子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老師要求孩子們讀課文時,非常注意圖文對應,詩與圖對應,內容與圖對應,説話、表演與圖對應;聽他人讀書,與自己手指到的圖上畫面內容都是對應的,對應中,孩子們讀、想、説、做、演融為一體,張開想象的翅膀,悄悄地內化語言文字的內涵,吸收營養。

人們信奉的“把一切知識教給孩子”,暴露不適應性和侷限性。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成了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劉老師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發現和感悟,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旨在增進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處理,利用各種信息。《課標》指出:“應當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所以,在語文閲讀教學中進行國小生自主探究實施策略的研究,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

語文課要提高效率,途徑之一就是整合,對三維目標的整合,對教學內容的整合,對教學方式的整合。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能做的,教師不説;學生能自己探索的,不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不教的策略。採用師生對話(引導探究),生生對話(合作探究),生與文本對話(自主探究),安排充足對話交流過程,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如果老師進一步提示,在結尾與《別董大》一詩區別時儘量不要太近,《別董大》描述了詩人鼓舞友人對前途充滿信心,表現了詩人樂觀開朗的胸懷。《送元二使安西》前兩句點明送行的地點,季節,細雨似乎為友人拂塵,嫩綠的柳條正好在送別時折枝相贈,烘托出一種送行的氣氛。後兩句直接描寫送行的場面,抒發了對老朋友未來擔憂之情,一種離情籠罩全詩。在對比朗讀時應該先理解詩意然後朗讀。讀第二首時也應該從第一首的意境中跳出來在讀,體驗送別詩的情感,不僅有依依惜別之情,還可以分為豪情、衷情、感情等,更妙。即使時最好的演員也不能同時飾演悲劇和喜劇。我的評課無異於拋磚引玉,用意在於求教各方。

第4篇

藉助古詩文這一教學平台,通過“讀、想、議、畫、唱、寫”等行之有效且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並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情趣,拓展思維,從而突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2、體味“景語皆情語”,知道“折柳送別”、“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誦讀和背誦這首詩,體會友人間依依惜別之情。

1、和着《陽關三疊》,大屏幕出示詩文。讀題導入:

3、元二出使至哪兒?(安西)解讀“安西”。生找資料明確地點。

過渡:王維不僅是偉大詩人,同時也是一位有名的畫家。如果你就是王維,你若給自己的這首詩,配上一幅畫,該畫上些什麼?需要強調些什麼,並説説根據。

人生自古重離別,(古代社會由於種種原因,人們是重視定居而難得遠行的,因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難預料。)還知道哪些送別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別董大》《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芙蓉樓送辛漸》……

1、前人對此古詩的評價。“後之詠別者,眾有千言萬語,貽不出其意之外。”

據説,元二來到安西一年後,曾給王維寫過一封信,課件出示:

但由於年代的久遠,這封信已殘缺不全,聰明的你,能根據今天這堂課,補全這封信嗎?

第5篇

1、認識2個生字, 會寫2個生字(舍、君)。正確理解“更”“陽關”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5、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從學法引入: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説過怎樣才能算學好一首古詩嗎?

師:説得真好!今天我們又來學一首詩,請聽:春晨,朝雨初停,天氣清朗,柳翠欲滴,驛道潔淨。渭城旅館,餞行酒宴,即將結束.情濃酒香,別話依依.西出陽關。大漠漭漭,關山漫漫,孤身跋涉,寂寞艱辛,唯願賢弟前路珍重,珍重!聽到這,你覺得這是一首什麼詩?

[點評:教師從學法入手,讓學生在學習古詩前首先理清學習思路,明確學習方法,為學好古詩做好準備。接着教師清新、晰麗的語言創設情景,把學生思維想像能力調動起來,將學生帶入遙遠的初春客棧,構建出一幅豐富的三維畫面,極易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也為本詩作了定位——離別詩。]

生(4):王維的詩、生平.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今山西祁縣,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畫家。蘇軾曾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這首詩還有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麼嗎?

師:謝謝!你課外預習得真棒!知道了題意,請大家帶着感情把題目再讀一遍。接下來我們學習這首詩的內容。

[點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初讀古詩就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互助地學習地位,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初讀:請大家自由朗讀幾遍這首詩,圈出本課生字,注音的生字也要讀準。一會我們分組解決。

3、(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四人為一小組,談談對這首古詩的理解,也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註,記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2)彙報。師:説説自己的收穫,看看誰知道的最多。

生(1):我認為“渭城朝雨浥輕塵”的意思是渭城早上的雨濕潤了道路上的塵埃。

生:我認為“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思是旅店外的綠柳被雨水沖洗得煥然一新。

師:舍:she四聲,宿舍、校舍。多單字,還讀三聲 ,捨不得、捨己救人。這句描寫作者當時看到的景物,讀讀看。

生讀後師評:聽到你的朗讀,老師就知道你已經體會到詩中的感情了,不錯。

生:我知道“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意思是請你再喝完一杯酒。

師:説得對!“君”對人的尊稱,表示“你”的意思。從這句詩中,你看見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生(1):我看見他倆在喝酒,感受到古人很愛喝酒。

生(2):我也看見倆在喝酒,而且從“更盡”這個詞中看出他們喝了好幾杯,卻不想分開,可見是多麼的依依不捨。

生:“更盡”。説明他們喝完一杯又喝一杯,難捨難分。

師:是啊!數不清這是第幾杯酒了,喝完這一杯,元二該啟程了,讓我們舉起酒杯,再送他一程吧。

[點評:歌德曾説:“人應當用兩隻眼睛來看書,一隻眼睛看紙面上的文字,另一隻眼睛看到文字背後的故事。”教師抓住“盡”這個關鍵字,引導學生透過 “盡”字,“想”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在這個層層的探究中,“盡”字不僅僅是“完”和“幹”的意思,而是幻化成了王維和元二之間的濃濃的情誼了。]

生:我覺得“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等你西行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的意思。

師:説得好,那麼“西”“故人”“陽關”又作何解釋?

生: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師:喝下這杯酒了嗎?可我分明感覺到這酒裏還有點別的滋味。你品出來了嗎?

師:多麼難捨難分呀,來,讓我們舉杯,讀讀這名句詩,送元二程吧。

師:讀得真好啊!要是配上音樂,那就更動聽了。想不想一起來試試?

師:請同學們跟着音樂,想象詩中的畫面,用自己的體會把詩中的感情和意境,通過我們美妙的聲音傳達出來好嗎?

[點評:學生多人次的讀,多形式的讀,充分體現了閲讀教學以讀代講,以讀為本,以讀悟情的教學要求。再和上悠揚、冥遠的古箏《知音》曲,師生都情不自禁地輕輕吟誦,詩的意境,王、元二人的綿綿不捨,盡在這搖頭晃腦之中。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很好地突現了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同時又參與其中。]

生:前兩句告訴我們送別時的環境,後兩句作者送別時的情景。(師板書:景、情)

師:(播放課件)渭城的朝雨、柳色、渭城的客舍、朋友。這樣一個美麗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奉旨出使安西。陪伴他的是無盡的荒漠,茫茫的戈壁。在這樣的時刻,作者是多麼不想和好朋友分別呀!你能體會到這些嗎?

師:好!那就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出詩中的情感。

生誦讀、小組讀、輪誦、表演讀、唱誦……師相機作到位的點評。

師:能背下來只是一個方面,要能寫出來就更棒了。動筆試試?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我們還學過哪些離別詩?

師:是啊。這些簡短的古詩, 往往包含着詩人的不同感情。同學們,你們有過和朋友分別的時刻嗎?

師:老師好想年到你們和朋友分別時的情感,你能仿照這兩首詩,也寫一首詩歌表達給大家看看嗎?

生(1):融安朝雨浥輕塵,花兒美麗草兒青。送我朋友去遠方,沒能喝酒茶當行。

生(2):朋友明天要遠走,弄得我心直髮愁。好茶好飯吃不下,只見眼淚串串流。

師:見詩如見其離別的情景和心情,連茶飯都不思了,多麼真摯的情誼,當然是難捨難分了!

生(3):花兒鮮豔草兒青,小黃明天出遠門。錢財都是輕微物,詩歌表我濃濃情。

師總結談話:好一個“詩歌表我濃濃情”!妙哉妙哉!是啊,詩歌能表達我們心中的所思所想。同學們,只要我們多讀古詩詞,多練筆寫詩歌,相信我們的作品也能流芳百世,千古傳唱!

[點評:教會學生學習並能舉一反三,這正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目標。利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的體會,引進高適的《別董大》成功的幫助學生實現了知識的遷移。設計仿寫的這個環節,給了學生“初試牛刀”的機會,學生躍躍欲試,在這節課中,教師巧妙地做到了讀、説、誦、寫的完美結合。]

第6篇

師:真好,學會了看註釋,就能學得更快。請大家幫老師把這個字寫進去好嗎?(學生開始寫字)

師:請注意這個字的偏帝,左邊的三點水要寫得略窄些,右邊部分寫得略寬些。看看左右的字,大小要勻稱。寫完了嗎?(師隨即表揚寫得好的學生)

師:(高興地説)瞧,又多了一個會學習的孩子。(指着生1)他今天要和你競爭,你能和他比一比嗎?(生1點點頭)對,學習要學會方法。方法用得恰當了,你學起來會事半功倍。(指着生2)“註釋六”裏邊寫着呢,大聲地再説一遍。

師:很好,請坐。同學們,戴老師第一次來到咱們無錫,可第一次來我就被你們感動了。知道為什麼嗎?

師:噢,我看到了思考的孩子,我感動了是嗎?同學們,我是昨天來的。我昨天靜靜地坐在台下,觀看了一台節目,聽到了一位80歲的老爺爺為我們吟詩。

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在這一段歷史當中,流淌着這樣一條河流,這條河流中承載着許許多多人們用真摯的心靈寫成的一篇篇文字,我們稱它們為古詩文。而這一篇篇文字我們必須用獨特的方法去吟誦它們,才能體會到它們的韻味。

(若有所思)今天,我感動了,因為我終於找到了一位知音,他是一位80歲的老人,他用獨特的朗誦方法把古詩文的美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老師真的是感動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種吟誦方法好嗎?

師:今天,我要和大家一塊來學習一首詩一首唐朝詩人王維寫的詩。誰瞭解王維?

生1:他9歲就有才名,21歲成進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時間在朝廷任職。

師:完了是嗎?(生點點頭)好孩子,告訴你,讀書要把書讀完整,讀書要把每個字都讀進去。如果你只讀一個片斷,你記住,那不就讀書。明白了嗎?

師:停,什麼叫補充,明白嗎?就是説他沒有説過的話。

師:很好。(面向全體學生)學會了看註釋,我們學起來就方便多了。王維是山西永濟縣人,他曾經一度

師:只要多讀書,就有學問。出使,奉命出使。課題當中也有這樣一個字,(指着板書)誰找到了?

生:在這兒它解釋為奉使。(台下學生小聲議論)哦,出差。

師:出差去了!(師笑)用現在的話可以説是出差,可內涵不一樣。(另一生舉手)你來。

師:對呀。誰會讀這個題目?(學生紛紛舉手)你來試試。

生1:二使。(聽課老師們大笑,學生馬上低下頭。)

師:(微笑着走近學生)你想看什麼?(生笑而不答)想看註釋,是嗎?(生笑着點點頭)那就拿起來呀,學習哪能這樣猶豫呀!

生1:(拿起書本認真讀起來)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師:(指着板書)姓元,排行第二。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上面還有一個

師:(笑着説)還有一個哥哥,我們一般稱為老大。我們這個班級裏面有沒有小朋友除了你之外還有一個哥哥或者弟弟妹妹的?有嗎?(生紛紛舉手)

師:(指着課題)讀一讀。(生讀)誰送元二使安西呀?

師:聽我來把這個課題讀一遍。送元二使安西。(生1正確讀題)

師:(翹着大拇指)我注意到你讀的時候腦袋還一點一點的,你在感受我們古詩的韻味兒。(生2正確讀題)

師:哦,我感受到你的腦袋一擺一擺的,那又是一種韻味兒。還有誰來讀?(生3有情有味地讀)

師:真棒,給他點掌聲。(掌聲響起)一起來讀一讀。(學生齊讀課題)

師:好的。誰去過新疆?(一女生舉手)乘着什麼去的?

師:是不是因為路途太過遙遠而忘記?新疆是中國最西邊的一個遙遠的地方。

師:來,誰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讀?(生紛紛舉手)為了讀得更好,為了表現得更出色,我建議大家別忙着舉手,看看註釋,理解了以後再來朗讀你會讀得更出色。(生小聲朗讀)好了,誰來讀?(學生紛紛舉手)

師:(指一生)喲,我發現你真是我的知音,每次總是你第一個舉手,知道嗎,這樣下去你離詩人不遠了。(指另一生)來,你來讀,眼鏡博士。

生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氵邑 輕塵……

師:別忙着拍手,會思考的人那才是個智者,就是聰明人,聽了他的朗讀有意見發表嗎?

師:對,提意見前先表揚他,你會交到更多朋友,説下去。

生2:他讀得很有感情,而且每句話的後面三個字讀得都很輕。

生3:我認為他讀得很有韻味。讓他改進的是不要讀得太緊張。

師:聽了大夥這麼一讀啊,我也想讀。能不能讓我來讀一讀啊?(師按照平仄規律,有感情地讀完整首詩,響起一片掌聲。)

師:別忙着鼓掌,學會思考。(生紛紛舉手,師指一學生。)

生1:你讀得很有感情,並且你每讀一個句子,後面有一個停頓。

生:每一句讀完了,後面稍微停頓一下,然後再讀下一句。

師:對。你説出了讀詩的一個很關鍵的方法,那就是要緩緩地讀。還有誰要説?

生2:我覺得你讀書的時候好像自己彷彿就是王維,有很捨不得朋友的那種感覺。

師:你也被我陶醉了是嗎?陶醉是讀詩的一種境界。你陶醉了,你就成詩人了。如果你陶醉到一定程度,刷刷拿起筆來能寫了,你就真正的詩人。明白了嗎?(生興奮地坐下)

師:同學們,這就是讀詩的方法,這就是古人讀詩的方法。明白了嗎?(生點頭)想學這種方法嗎?

師:怎麼讀?兩個字兩價目字一讀。“渭城”連着讀,“朝雨”連着讀,“氵邑輕”連着讀,“塵”單獨讀,讀的時候按照一種規律,這種規律我們稱之為平仄的規律。(師板書:平仄)

師:什麼叫做平仄的規律?在我們普通話裏面有四種聲調,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和第四聲。這四種聲調我們它分成兩類,第一類我們稱它為:平聲,也就是普通話裏的第一聲和第二聲,我們用一個符號表示:一橫(師板書一橫)。如果我們遇到平聲的時候,儘量把這個字的聲音延長。(師指着第一句詩中的“城”)來,讀一讀。生:城

師:看到過城牆嗎?看到過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嗎?生:看到過。

師:那是怎樣的綿延起伏啊!(指一生)你來讀。生:城

師:告訴大家一個竅門,讀的時候搖頭晃腦,韻味自然出來了。(指着另一個生)來來來,你來。

(該生搖頭晃腦,讀得韻味十足。又請了兩位學生,都讀得很好。第三位學生語速略快了些。)

師;頭搖得太快,就沒味了。慢一點(該生緩緩地讀了一遍)

師:平聲會讀了,那麼仄聲呢?仄聲,我們用一條豎線來表示。(板書一豎)仄聲讀的時候聲音一出來馬上就收掉。我們稱為仄短。(板書:短)

師:對呀,兩個字兩個字一讀,平長仄短,可是在這首詩裏面有一個字是不一樣的,看,最後一行的一個“出”字。這個“出”現在讀音是“出”,而在古時個,它的讀音是這樣的(師讀)。這種音我們稱它為“入聲”(板書:入)入聲歸在仄聲裏面,所以在這首詩裏這個“出”也讀短促的仄聲。預備讀。

師:標上平仄,它就是這樣的一首詩。(投影出示標有平仄的詩)聽老師把這首詩來讀一讀好嗎?閉上眼睛聽。

(師配上《陽關三疊》,曲有感還必須地朗讀,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師:別忙着拍手,要學會思考。當你這樣靜靜聆聽我的朗讀的時候,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些什麼?

生2:我看到了王維正在送元二,而且敬了他一杯酒。

生4:我看到了王維送元二,而且敬了他一杯酒,那時候剛下了一場雨,雨後,王維送元二,而且敬了他一杯酒,那時候剛下了一場雨,雨後,王維還吟了一首詩。

師:(指着生3)你看看,你看到下雨,而他看到雨下完了。(指着生4)再起來,雨後,呼吸!(師生一起作深呼吸狀)怎麼樣?

生4:這種感覺很好。(師一轉身,發現一位學生還閉着眼睛在感受。)

師: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讀出這麼美的渭城嗎?

生5:(陶醉地朗讀)謂城……柳色新。(又請一位學生讀,也讀得很有韻味。)

師:平仄不夠明顯。平聲儘量延長,(指着投影)看上面的,渭城讀。

師:想一起讀了是嗎?預備,讀。(學生朗讀兩句詩)多美啊,老師幫着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投影出示渭城圖)謂城這裏的柳色

師:對呀,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早晨,就是在這樣心心相通的朋友之間,卻馬上要分手了。到哪裏去了?

師:同學們請看。(深情地)當時陽關以西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呀?滿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無盡的荒草。除了沙漠還是沙漠,除了戈壁還是戈壁。西出陽關無故人,這一去,要到哪裏呀?(投影出示路線圖)渭城在如今陝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稱之為渭城。陽關在如今甘肅省敦煌縣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庫車附近,古時候稱為“安西”。這一路上,整整三千多公里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騎馬去,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時間。(學生們驚訝萬分)元二即將遠行,此刻你,有沒有什麼話要對他説一説呀?

生2:元二,多帶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點。

生3:元二,祝你一路平安!這一去就是一年,我會想着你的。

師:即使元二一刻不停地返回來也要整整一年哪,孩子。更何況,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去的呀。一年能回來嗎?生3:一年不能回來。要好幾年才能回來。甚至是十幾年。

生3:元二,也許當你回來之後,我已經認不出你了。

師:好朋友怎麼會認不出來呢?變老了是嗎?同學們,幾年後,王維就去世了。(學生萬分驚訝,略有所思。)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候,王維送元二出使安西,該怎麼樣讀啊?來,我為大家配上音樂,一起讀一讀。

師:可我怎麼感覺到這不是一杯酒,這裏面分明還有點別的滋味!你品出來了嗎?

(師生作舉杯飲酒狀,師生共讀,勸君……無故人。)

(師作舉杯狀:來吧。生舉起了酒懷。師生深情共讀:勸君更盡……)

(師舉起酒杯:再來一杯。和生幹懷。生深情地讀:勸君更盡……)

師:數不清這是第幾杯酒了,可喝下最後一杯酒元二就該起程了,讓我們舉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

師:同學們,詩人讀啊讀,讀已不能足以表達他這種情感,那我們就來唱吧。這首詩的樂曲很有名,叫《陽關三疊》。(音樂響起)

師:第一遍請同學們仔細地聽,一邊聽一邊感受,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師和着音樂深情地唱起。同學們仔細聆聽。)

師:第二遍,如果你能行,那大家就一塊兒跟我一起唱一唱,如果還暫時不行,就邊聽邊學,千萬彆着急。(師第二遍唱完)

師:能行了嗎?(學生嘗試)第三遍,我們不用音樂。試着回憶一下,看着我的手勢,這會看着我的手勢非常重要。

師:同學們,按照平聲長仄聲短的規律我們來讀(師讀),和着《陽關三疊》的曲調來唱(師唱),把這兩種混在一起兒就叫作(板書:吟)

師:什麼叫做吟?半讀半唱就是吟。吟詩是情感最豐富的體現,吟詩是自我陶醉的體現,所以我們古人這樣説吟詩作畫,詩就是吟的。

師:這就是吟詩,莫管它走調,莫管它不動聽,只要把情感表達出來,這就是吟詩。(師生齊吟。台下掌聲響起。)

師:好的,聽課的老師響起了掌聲,那就説明他們也在羨慕你們,因為你們掌握了這種方法。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古詩題目)原文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lzpn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