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大國建造中冶觀後感範文15篇 "國之重器:中冶建設鉅變觀察與思考"

大國建造中冶觀後感範文15篇 "國之重器:中冶建設鉅變觀察與思考"

本文是針對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建設工程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篇觀後感,以中冶作為代表,分析了中國工程建設立足之處及發展方向。寄望中國建設業朝着更加高效、智慧的方向邁進。

大國建造中冶觀後感範文15篇

第1篇

?大國建造》可歸納為4個字:“振奮,自豪。”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工業基礎很差,經過幾十年的追趕,我們國家在許多方面已經趕上發達國家,在這方面,50,60,70,80,90年代的中國人都付出了許多。中國許多老牌企業:上海汽輪機廠,北京第一機牀廠,濟南第二機牀廠等等,歷經風雨,掌握了世界一流技術,終於成為行業巨人。後來的振華重工,徐工,山推,正泰電器,雙良等企業集團也後來居上,成為世界著名的企業集團。

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的工業國家,中國有許多工業產品已經是世界第一,中國已經由弱變大,下一步是由大變強。看看那些企業負責各個項目的中

國人年輕,自信的面孔。我相信這一天應當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中國人,我們這一代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對舊中國歷史的瞭解,讓我們心底有着歷史的陰影,憂患意識是每個50年代人都揮之不去的歷史烙印。希望祖國早一天強大,人民富足的願望是我們這代人一生奮鬥的動力。今天我們這代人都已進入老年,但是看到了我們為之奮鬥的`國家,終於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大國。我們在前輩的基礎上為祖國添磚加瓦,後來者在我們的基礎上,

很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能擠時間看看《大國建造》,尤其那些熱衷於”追星”的年輕人。在今天的社會裏,那些”娛樂至死”的年輕人,保不定也是兢兢業業的從業者。個性自由和國家責任應當是今天中國人的人生信條。以強大的國家實力維護世界和平,造福人類是中國必然的大國責任。從中國的發展歷史來看,“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對世界各國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那些盲目信奉歐美治國理論的人,應當從中悟出點東西。

大國建造中冶觀後感範文15篇

第2篇

我是中國十七冶集團蘭州g30項目一分部技術質量部負責人。看完了最近央視紀錄片《大國建造》之後,我心中感觸頗多。紀錄片中的大多數場景作為現場管理人員我真的感同身受,聯想到我現在所施工的g30連霍高速,連霍高速公路清水驛至忠和段是甘肅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蘭州市繞城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設總里程67.226公里。其中一分部標段全長20.16公里,連霍高速蘭州清忠段屬於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高墩多、不良地質多。而一分部標段內含有中、大橋共39座,建設難度可見一斑。因為是不良地質,所以對混凝土的'要求特別高,蘭州氣温白天高,夜晚低,温差影響也特別大,為了保證澆築出高質量的混凝土,我帶着實驗室日夜守在拌合站進行混凝土的調試,比對各個參數,終於調試出高質量的混凝土,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工程絕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看到我們十七冶集團建設的蘭州奧體項目取得了這麼輝煌的成績,作為十七冶一份子的我更是堅定了決心和信心,兩超越、當排頭,創國優,攻堅克難應對挑戰,精益求精打造世界一流工程。

第3篇

為提升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提升自身精細化管控能力,根據集團公司安排,新源智慧建設運行總部項目組織全體項目人員觀看了《大國建造》記錄片,對相關企業在科技創新,低碳環保,質量管控,多專業交叉作業,工期履約及裝修階段工完場清等方面優秀做法進行了學習。

?大國建造》以“探尋建築工程的奇蹟”為主線,探祕新地標背後“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和中國創造”的奇蹟,紀錄片分別以《極限挑戰》《棟樑之材》《錘鍊成器》《穩如磐石》《律動和合》《匠心巧思》來揭祕新地標的建設故事。

項目經理郎龍龍強調,通過觀看該紀錄片,項目部全體人員要注重學習與創新,紀錄片中每一幢建築物的建造,沒有一個不曾歷經過學習與創新這個積澱的過程,同時也證明了學習與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永動力。學習不是純粹的`模仿,必須要與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否則,難免會墜入邯鄲學步的誤區。在今後的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培養技術型人才和提高創新能力,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調整思路,不可過於依賴以往施工方式,尋找施工新做法以保證項目更加保質保量推進。要勇於否定以往經驗與方法,深入挖掘項目所需流程等一系列問題,以保工作更加紮實。他要求,全體管理人員要把學習的心得體會運用到項目管理中把項目建設成為區域標杆項目。

第4篇

11月5日,建工公司長陽項目部組織青年員工觀看《大國建造》之因勢賦形,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個個鮮活的中冶故事,講述不一樣的大國建造。

?大國建造》攝製團隊跨越10萬公里,歷時5個月,拍攝工程達39個,深度直擊建造一線現場,震撼呈現“中國建造”的澎湃脈動。選擇具有標誌性的建築和工程,探祕更綠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並通過超級工程背後的凡人故事,抒寫了無數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所“築”就的建造強國夢。

看完《大國建造》之因勢賦形,項目部成員感慨萬千。“新時代發展迅速競爭激烈,我們應當不止於當前,要再創新高,爭創世界第一。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建造者,我們要堅守崗位,踏踏實實不斷強化自身專業能力,做好本職工作,為中國建造盡一份錦薄之力。”青年團員王恆説道。

團員楊勝説:“從這些超級工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來自大國的英姿,也看到了完成一項工程需要的不僅僅是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敢想敢做,要有鐵杵磨成針的精神,我們從無到有,從弱變強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到。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把鐵杵磨成針的精神發揮至極。”

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一冶人拼搏、創新、奮進的精神,為公司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第5篇

10月31–11月4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財經節目中心推出的五集大型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每天19:43在央視財經頻道(cctv-2)播出,央視財經客户端、央視頻、央視網同步上線,生動展示了新時代十年眾多標誌性工程與創新成果向世界傳遞出“大國建造”的實力與自信。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每天按時觀看了《大國建造》紀錄片。以“探尋工程奇蹟”為主線,選擇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和工程,探祕更綠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展現大國建造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並通過超級工程背後的凡人故事,禮讚新時代大國工匠在聚光成芒中所展現的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奮鬥精神。現將觀後感總結如下:

10月31日,央視財經頻道《大國建造》(第二季)欄目播出中國二冶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項目,紀錄片的播出引起廣泛熱議,《大國建造》見證中國二冶央企建築實力,擦亮中國二冶路橋品牌。

中國二冶承建的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工程是目前國內曲率半徑最小、跨度最大的“s”形曲線斜拉索橋,全長1250米,南岸“a”字形主塔高99.9米,北岸“a”字形主塔高115.5米,屬於特大橋工程。為保護黃河母親河,在黃河蘭州段上游河道最窄位置水流最為湍急的地域內,河道內無墩柱建設,建設過程中運用步履式頂推技術,全橋15000噸鋼結構箱梁實現跨中合龍,相當於同時舉着50節標準裝煤火車皮的重量完成黃河跨越。

由於橋面呈“s”形,橋面112根斜拉索完全不同受力的.定位,拉索空間位置複雜,安裝精確度要求高,這就必須要在施工前對112個拉索錨座分別進行bim建模計算和結構深化設計、需要對拉索樑端錨座和塔端錨點進行224次對比測控、需要完成112次拉索安裝、需要進行112次循環張拉和調索,這就相當於完成全橋合龍、拉索,實現成橋線型過程中,前後共要組織進行560次工藝控制和工序實施。

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是蘭州市新建城市主幹路網西延伸線的重要聯絡段,是蘭州市東部主城區與西部新城和國際港務區聯絡線上的重要交通節點,其跨河而過,起點連接交通繁忙的109國道,終點連接西延線,項目建成為蘭州市東西部的連接起到了重要戰略作用,對帶動城區經濟和城市向外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使命,同時也為國際港務區的運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樞紐作用。

作為與時代同頻共振的人,紀錄片中的大國工匠們建設一個又一個世界級工程。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設者歷經無數個日夜,披星戴月,晝夜不息,以智慧、汗水和實幹者精神攀登一個又一個橋樑建設新高度,打破一次又一次里程碑意義的記錄。橋建設者在科學佈置部署,採取相應的糾偏措施後,最終達到既定的下沉目標。這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建設者們豐富紮實的建橋知識技能,值得我人學習。在日常工作中也應持以謙虛,認真學習知識技能,增強自我知識儲備,爭取遇到困能夠積極面對去解決困難,不退縮,不動搖,做到穩如磐石。

第6篇

十分幸運參與到《大國建造》——烏東德水電站的拍攝和製作中,通過紀錄片的鏡頭講述中國水電三代人的追光之旅、築夢之行和傳承之路。

70年代初,爺爺和外公從丹江口電站舉家來到西陵峽口,成為葛洲壩的首批建設者。如今,作為“葛三代”的我,在烏東德、白鶴灘建設歷程中帶着使命的傳承,用筆尖、用鏡頭見證水電建設從人挑肩扛到技術升級,再到實現全過程智能築壩的華麗蜕變,“水電”兩個字伴隨着我的成長,更是一份獨特的記憶。奔騰的金沙江畔“高峽出平湖”,世界第七、中國第四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巍峨挺立,造就了世界最薄300米級雙曲拱壩和首座無縫智能大壩,其間傾注的不僅是每一名建設者的心血,更是他們一生的'理想和追求。當高山峽谷間一顆顆水電明珠連點成線,當大城小家裏的燈火温暖寒夜,我們自豪在每一盞燈裏留下了建設者的身影,在大國重器的建設歷程裏留下了中國能建的印記。

第7篇

昨晚播出的第四集《穩如磐石》出現了中交集團承建的江蘇五峯山長江大橋和常泰長江大橋。

常泰長江大橋,是人類目前為止,設計跨度最大的斜拉索橋,主跨1176米。5號沉井,截面面積相當於13個標準籃球場總和,總重量超過22萬噸,相當於兩艘重型航空母艦。作為全球最大的水下沉井,面臨的風險也是世界級的。

雙層橋體結構,上層是公路,下層公路、鐵路各佔一半,時速200公里的高速列車將從這裏越江而過。這一不對稱佈局,對大橋提出的最大要求就是基礎穩固。

五峯山長江大橋,是當今世界最大跨度的公路鐵路兩用懸索橋。

它擁有全球最大的陸地錨碇,133萬噸,相當於186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這如同大橋的秤砣,拉住大橋巨大的承重懸索。單側錨碇192根鋼索,成為五峯山大橋的1根主纜,大橋僅用2根主纜,就承載起17萬噸的橋樑荷載。實在震撼!

第8篇

看完《大國建造》第二季,作為一名新員工內心澎湃不已,大國重器讓我們看見了非凡建築背後的平凡故事。

作為新時代能建人,我們更能感知到每一個大國重器背後都凝聚着千千萬萬一線建設者的心血,每一方混凝土、每一根鋼結構、每一個安全標識背後都是每一個堅守的日夜。能建人看見青山、紮根工地,精益求精、臻於至善,不論是面對暴風驟雨,還是難以攻克的`關卡,都義無反顧、勇毅前行,在鋼筋混凝土中穿梭,編織出一朵朵極其寶貴的山河之花。看完一個個動人的建設故事,從中感受到了磅礴的力量,我將立足崗位,做好每一項工作,讓青春在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第9篇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財經節目中心近期推出五集大型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以“探尋工程奇蹟”為主線,選擇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和工程,探祕更綠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展現大國建造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並通過超級工程背後的凡人故事,禮讚新時代大國工匠在聚光成芒中所展現的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奮鬥精神。

作為近年來工業題材紀錄片的精品之作,《大國建造》第一季一經播出,便創造海內外收視熱潮,全網視頻播放總量突破1億次,收穫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的1.06億觀眾的火熱關注,實現了中國故事的國際化表達。《大國建造》第二季全片五集,每集45分鐘,分別是《因勢賦形》《地下之弦》《民生之基》《鑄冶榮耀》《聚能追光》,集中展現中國建造努力邁向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磅礴之力,以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大國建造》第二季攝製團隊跨越10萬公里,歷時5個月,拍攝工程達39個,深度直擊建造一線現場,震撼呈現“中國建造”的澎湃脈動。該片延續第一季的拍攝風格,採用4k超高清拍攝,以航拍、高速攝影、水下攝影、360度全景、穿越機拍攝等技術手段,炫目呈現一座座超級工程的視覺奇觀,通過鏡頭帶領觀眾遊走天南海北、萬里山河之間,沉浸式體驗建築的宏偉和結構的精妙。

百年工程終玉成,千秋重器耀古今。全球最大球體建築——太陽酒店,擁有迄今世界最大實驗洞室的江門中微子實驗站,抽水蓄能領域佔三項世界第一的句容抽水蓄能電站,世界海拔最高、運距最遠、最具建設挑戰性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阿里藏中聯網,由白鶴灘等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共同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一系列代表性工程既是中國建造業轉型發展成果的濃縮和展現,也是大國建造享譽世界的`靚麗名片。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大國建造》第二季全景式立體展現中國建造現代化轉型發展成果,揭祕中國速度、中國密度、中國精度等非凡維度,在案例的選取和表達上,聚焦特殊建造的新、奇、特,選取主題公園、會展中心、冬奧場館、中微子實驗站等特殊建築,通過其背後的建造智慧彰顯創新、巧思和匠心;窺探地下空間的資源潛力,選取地下管廊、地下垃圾處理中心、地下洞石羣掘進等地下空間工程,見證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利用;專注惠及偏遠地區“最後一公里”水、電、路等建造的攻堅時刻,助力鄉村振興,展現中國建造的責任與擔當;暢想綠色生態、智慧驅動的未來時代,選取智慧鋼廠、綠色電力、智慧建造等創新案例,凸顯中國建造背後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與未來趨勢。

長虹跨越山海,瓊樓聳入雲霄,默默奉獻的建設者是平凡的英雄。該片通過建設者的視角生動展現他們如何在堅守奉獻中,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克服前所未有的施工作業難題,完成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創造令人驚歎不已的“世界之最”。如要在地下700米,開挖一個跨度50米的地下洞室,不能有一根柱子支撐;為保護母親河和二級飲用水源地,必須按照環保要求,修建一座無橋墩支撐的跨黃河大橋;如何將工業處理設施隱藏於美麗的公園之中;以及如何實現傳統能源的綠色革新,建造最高效、清潔的燃煤電廠等……《大國建造》第二季用鮮活、真實的記錄,致敬新時代數以億計的建設者,讓大國工匠精神在鋼筋水泥間熠熠生輝。

?大國建造》第二季憑藉超高的製作水準和極致的視聽體驗,生動展示了新時代十年眾多標誌性工程與創新成果,抒寫了無數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所“築”就的建造強國夢,從不同維度見證了中國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的轉變,用無比震撼的視聽之美向世界傳遞出“大國建造”的實力與自信。

第10篇

?大國建造》系列紀錄片,以“探尋建築工程的奇蹟”為主線,從極限挑戰、綠色建築、超級工廠智慧建造、利刃出擊5個角度全方位解析這座大國央企——中國建築的魅力所在!從建國之初到現在,從建設第一座高樓到現在,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什麼是“中國速度”。

中國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一棟棟新地標建築拔地而起,該系列紀錄片帶領我們探祕新地標背後“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和中國創造”的`奇蹟,不僅展現了這些超級工程的建造工藝、建造難度,而且也彰顯了中國建築人堅韌不拔、不畏艱難的精神,“基建狂魔”不是虛名,全系列紀錄片可謂是集集精彩,看了後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我所在的公司中建西部建設為成都綠地蜀峯468、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等項目提供了千萬方優質混凝土,我很驕傲我自己是一名中國建築人,今後也將繼續為中國建造貢獻力量。

第11篇

近期,央視連續播出五集大型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影片用唯美的畫面、超炫的鏡頭、獨到的視角、詩意的語言,震撼呈現了一個個超級工程,對於一個工程人,無疑是一場視覺盛宴。尤其是第五集《聚能追光》,所展現的項目全是中國能建近年來承建的大型能源工程,彰顯了能建之“新”、能建之“奇”、能建之“特”。

“新”,就是創新、新穎,前所未有。每集片頭都有一個海上風機的特炫鏡頭,那是神泉二海上風電epc總承包的現場,是中國迄今為止量產化單體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海上風電在中國發展僅十餘年,中國能建始終緊跟國際能源發展最前沿,建設了一大批項目。片中引用一個風機廠家人員所説“沒有想到過海上風電發展的那麼快,一開始我們研發11兆瓦的,我們認為這個是王炸,就當它真的批量交付的時候,發現它並不是王炸了。”這就是海上風電,如風一樣的發展速度。實際上,海上風電產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都在不斷刷新追風紀錄,中國能建在這個產業鏈規劃、設計、建設上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每一次升級,對設計、施工都是全新的挑戰。還有儲能技術也是近些年日益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在我們的傳統意識當中,電是特殊的產品,因為它不能儲存。而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迫在眉睫,儲能技術應運而生並加速發展。第2集介紹的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第3集展示的烏蘭察布風光儲一體化項目的中國首個儲能配置達到千兆瓦時的儲能場站就是兩種儲能形式,前者是物理儲能,後者是電化學儲能,而這些新興工程都是中國能建的傑作。

“奇”,就是驚奇、奇觀,歎為觀止。説起中國水電建設,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萬里長江第一壩”的葛洲壩和“高峽出平湖”的三峽大壩,每一座大壩都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而這都是中國能建人的匠心之作。今天的中國能建人又奮戰在金沙江上游的烏東德、白鶴灘。第5集用了大量的鏡頭講述了烏東德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烏東德水電站的大壩是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級雙曲拱壩,採用了智能灌漿、智能通水等創新技術,解決温差變化過大導致混凝土開裂的世界性難題,造就真正的無縫大壩。白鶴灘水電站裝有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施工難度、安裝精度都超乎想象,重達8000噸的單台機組軸承擺度控制在0.1毫米以內,部件震動控制在0.03毫米!中國能建人又在世界水電史上創造了新的奇蹟。

“特”,就是獨特、特別,人無我有。第1集中有這樣一段介紹,柴達木盆地鑽井開採4000米以下的2米厚的頁巖油,固井水泥的質量關乎數以億計的資金投入,而這個水泥竟來自千里之外的湖南石門,這裏有中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在這裏根據每口井的深度、温度、壓力、環境等進行調配調試,定製一井一方的專屬水泥配方,沒想到水泥這個最常見的東西還能做出這麼大學問,這個特種水泥生產基地就是中國能建的。在第2集中,廣東開平地下700米建設中科院中微子深地實驗室,要求水泥一百年不變形,強度不衰減,不能有裂縫,而這也只有用湖南石門中國能建生產的特種水泥,這顛覆我對水泥的認知。人無我有,這就是中國能建的過人之處。

能建之“新”、能建之“奇”、能建之“特”,其背後是能建之“情”——情懷,那是13萬能建人懷揣國之大者的情懷、立志產業報國的情懷、踏實為民造福的情懷。第5集用了很長一段鏡頭拍攝了在烏東德電站工地上一個“葛二代”和一個“葛三代”的對話,“一個大壩一干就是十幾年,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建大壩”,這是能建人情懷的樸實;在青藏高原上的一個夜晚,青藏聯網工程勘測設計工程師在帳篷外吃着泡麪,仰望星空,“天上的星星億萬顆,就像我們人一樣,芸芸眾生中都不起眼,各個專業聚在一起,才能把一條線路建起來,電網人,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這是能建人情懷的浪漫;在西藏阿里雪山之下,中國能建西南院的工程師望着自己設計的迄今海拔最高的500千伏輸電線路,指着仿藏羚羊設計的羊角鐵塔,親切地説“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白絨山羊塔和崗巴羊塔,就是我在阿里的丫丫和果果。”這是能建人情懷的幽默。

正如紀錄片片尾曲《青山看見》中所唱:一豎兩點,情字浮現,赤子的心,青山看見。

第12篇

2019年3月1日晚上8點,我收起前一日值班的疲憊,打起精神觀看了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國工匠》欄目。我敬佩這10位在自己國家不同行業領域幹出卓越成績的大國工匠們,我感動他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艱辛和努力。

他們當中有為北斗導航等國家重點工程作出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天眼”射電望遠鏡裝配人,有焊接火箭發動機和高鐵的大師級人物、被譽為“世界帶電作業第一人”的特高壓帶電檢修工和我國第一代核燃料師,也有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復保護專家,打破國際技術封鎖和壟斷的技術工人和紮根野外勘探一線和大漠油田的頂尖工匠。他們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的`攻堅克難,有的幾乎用一生都在為國家、為民族的事業和騰飛默默奉獻着。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祖國今日的自立自強,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行業接班人。

從一名焊接綠皮火車廁所水箱、飲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長為我國高鐵焊接專家的李萬軍,他的父親的一封家書成為了他以後在工作過程中不屈不撓、不斷前進的動力。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兒子,髒或累,活兒總得有人幹,要讓老百姓坐上世界上最好的高鐵”。我不禁想到自己,2017年4月,我由白班崗位調至三班倒崗位值班至今,我從開始的業務“小白”逐漸成長為能勝任工作的鐵路通信人。雖然值班時常會很辛苦,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在一次次設備檢修、故障(告警)處理和應急演練過程中不斷磨練自己,積攢經驗,堅信着自己所選擇的鐵路職業和一個合格鐵路人應有的能力和責任。

我將秉承“大國工匠”精神,做鐵路改革發展的一顆小小螺絲釘。站好崗,盡職盡責,不斷探索發現適合自己的發展機遇,搭乘鐵路騰飛發展的翅膀,做一個有夢想敢追夢的優秀鐵路人。

第13篇

最近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大國建造》,以“探尋工程奇蹟”為主線,選擇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和工程,描繪了中國能建建設大國重器、奉獻精品工程的硬核實力,講述了建設者勇於創新、勇攀高峯的感人故事,作為瑪爾擋水電站現場管理人員的.我,感觸頗多。

青海瑪爾擋水電站是黃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站。兩年來,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1000多名建設者,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精神,一泥一沙、一步一個腳印開鑿出48個洞室,開挖速度、質量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為實現瑪爾擋水電站投產發電目標跑出了“加速度”。還有兩年,瑪爾擋水電站首台機組將投產發電,我會繼續帶領項目團隊攻堅克難,只為“能建人”在黃河九曲再寫新曲。

第14篇

觀看《大國建造》第二季,給我的感覺可以歸納為四個字“振奮自豪”,這是中國人的驕傲,更是建造者們的自豪。作為新一代的祖國建設者,作為中國十七冶集團的建設者,我們也在不斷完善着祖國的基建藍圖,其中深入人心的是中國十七冶承建的'“蘭州奧體中心”項目,它以花朵為主題,將敦煌飛天服飾中的飄帶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一條黃河串兩岸,絢麗之花耀華夏”的華麗場景,是一帶一路上極為重要的體育、文化對外展示交流平台。

作為十七冶交通分公司當塗濱江四期一組團項目工程部的一名技術員,在觀看《大國建造》第二季中展現出來的一件件超級精品工程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我所在項目是當地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總共建設有16棟高層住宅,以及4棟商業及配套服務樓,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城市整體功能,有效改善居民居住環境,促進民生福祉。作為技術員的我,將會以《大國建造》中的精品工程為標杆,以那些日夜奮戰,精雕細琢的建造者們為榜樣,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技術專業水平,攻堅克難突破技術瓶頸,秉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打造優質精品工程,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企業和國家的建造行業貢獻青年力量。

第15篇

懷着平靜而自豪的心情觀看了《大國建造》紀錄片,紀錄片裏像放電影一樣把建造陽寶山特大橋時的片段記錄下來我的內心一片激動和緊張。

回想去年吊裝第一片鋼桁樑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確實緊張和不易,由於是第一次兩點起吊,雖然經過了充分的.評估和準備,未知的風險還是會有,我們要做的就是攻堅克難,要有不怕問題、解決問題的精神和能力。

另外,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我們的團隊關鍵時刻齊心協力,一個都不掉鏈子!這種團隊精神一直讓我心存感動,這就是我們最可敬的建橋人。能修建規模如此大的橋樑工程,我從內心深處更感激二公局為我們爭取到這些施工項目,讓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創新,不斷進步成長。我身為二公局人感到驕傲和自豪,衷心祝二公局的明天更加輝煌耀眼,如日中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qjpp5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