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國中音樂教案7篇 "矚目青春旋律:打造國中音樂教案的祕訣"

國中音樂教案7篇 "矚目青春旋律:打造國中音樂教案的祕訣"

本文為國中音樂教案提供專業指導。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旨在幫助國中學生全面發展音樂能力。教案將涵蓋音樂基礎知識、示範演奏、合唱訓練等方面,旨在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培養他們的音樂表達能力和創造力。讓我們一起探索音樂的魅力!

國中音樂教案7篇

第1篇

通過欣賞大提琴獨奏曲——《天鵝》,啟發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鼓勵學生創造自己的形體語言,結合音樂去表現天鵝,體會幽靜、優美的意境。

創造形體語言去表現對音樂的感受,表現音樂的意境。

1、師:既能在天上飛又能在水裏遊的動物有哪些呢?你覺得天鵝是怎樣的?(學生回答)

2、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到一個很美的地方欣賞天鵝吧!

1、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乘上音樂的翅膀,讓我們展開想象,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播放樂曲,靜聽後,請小朋友説説。)

2、師:(出示圖片)瞧多美的地方啊!看遠處游來了兩隻高貴的天鵝。

師:讓我們再來欣賞一次,聽一聽那優雅的旋律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它表現了什麼? (播放樂曲,細聽後,請學生説説。)(出示大提琴圖片)

2、練習:檢測學生對樂曲的理解程度。(小組進行)

3、師:現在每組桌上都有一張題卡,請小朋友輕聲討論後完成。(老師巡迴指導)(給優秀的'小組,發獎勵)

師:大家知道這首曲子是誰寫的嗎?那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播放vcd)(看後學生一齊回答)

師:有許多芭蕾舞演員,聽到這首曲子後,就翩翩起舞,好象自己就是那優雅高貴的天鵝。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吧!(播放vcd)

師:欣賞完了芭蕾舞演員的表演,讓我們也來一段吧!

2、請幾個較好的同學表演。(穿上裙子,戴上頭飾)

師:“醜小鴨”的故事,大家一定聽過吧!相信有一天,我們這羣醜小鴨也會變成美麗的天鵝,讓我們隨着音樂飛出教室吧!再見!

國中音樂教案7篇

第2篇

教學目的1、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全曲

2、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

3、欣賞過程中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相結合,情感在音樂中獲得體驗,並能展開一定的聯想空間。

重點難點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

1、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由何佔豪、陳鋼作曲。1959年寫成並首演。當時作者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學生。他們為了探索交響音樂的民族化,選擇了這一家喻户曉的民間傳説為題材,吸取了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成功地創作了這部單樂章、帶標題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描述了樑、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樂曲的結構為奏鳴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組成。作品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為樂曲呈示部、展開部及再現部的內容。運用西洋協奏曲中的奏鳴曲式,很好地表現了戲劇性的矛盾衝突。並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使之既有交響性又有民族特色。

2、這一民間傳説與史實有很大的出入。二人可謂是千年等一回。據史冊記載,梁山伯是明朝的一個縣官,因秉公辦案,有“樑青天”的美稱。梁山伯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橋鎮。可是在挖掘墓地時,發現一墓穴,穴中有一塊刻着“祝英台女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記載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時代的陳國人,一生行俠仗義,後來遭貪1官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當地人們偷偷將其安葬於胡橋鎮。由於二人都是為百姓辦好事的人,人們便把他倆合葬在一起。從那以後,在民間就產生了各種各樣關於感人致深的故事。

引子:樂曲一開始由長笛奏出了華彩的旋律,呈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

呈示部:主部主題──在豎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譯出純樸而美麗的“愛情主題。”

(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少人聽了段旋律都為之陶醉。作者在選取這段主題時可是費了一番苦心。當年他們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學生。何佔豪曾在杭州越劇團當演員,他對越劇音樂既熟悉又喜愛。在創作《》時,故事流傳在浙江一帶,越劇是浙江的代表劇種,他決心從越劇音樂中取材。據平時的觀察,許多越劇名演員,不論他們演出任何劇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時,台下都會博得熱烈地掌聲為之呼應。作者抓住了這段唱腔作為《》中“愛情主題”的基本音調。這段主題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

副部主題──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迴旋曲。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傳説中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這段音樂主題就是表現同窗三載共讀共玩時的情景。)在這段快板過後,音樂轉入慢板,副部主題中的結束部。在絃樂顫音的襯托下,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音樂表現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依戀之情。(傳説中二人在臨別時,祝英台假意説家中有個妹妹願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這樣發展了下去。)

(祝英台的父親逼祝英台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銅管樂奏出了表現殘暴的封建勢力的主題。緊接着小提琴採用戲曲的“散板”節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樂隊以強烈的全奏,襯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絃奏出反抗主題。逐漸形成了矛盾衝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但音樂突然停頓下來,

又轉入慢板樂段──“樓台會”(傳説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樓台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如訴如泣的曲調。

接下去音樂急轉而下──哭靈投墳,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將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至。(傳説中在梁山伯歸家後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後悲痛萬分,她已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並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同意。那天祝英台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後碰碑自盡。)鑼、鼓、管、弦齊鳴表現祝英台縱身投墳,全曲達到了最高潮,樂隊奏出讚頌的音調。

再現部:樂曲出現了引子的音樂素材,而這已不是人世間的美景,而把我們帶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當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台縱身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這一動人的情節。下面我給同學們朗讀一段“化蝶”的歌詞。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人徘徊,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台。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台。

樓台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翩翩花叢來,歷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所有的人都被二人所感動,對他們的命運給予同情,人們不甘於悲劇的結局,因為我們都憧憬未來美好生活。一雙彩蝶翩翩起舞,飛向遠天,去尋找真正屬於他們幸福,而給人間留下了無限地遐想。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全曲,我們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是那動人的音樂調動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經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於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第3篇

很高興和大家共同走進音樂課堂。在美中享受音樂,在音樂中感受美。這學期我們聆聽了華夏古韻,賞過了梨園風采,品過了歐洲清唱劇,接着來領略神州音韻。《第二張圖片》

2.請學生説一説自己知道的民歌有哪些。老師引入本節課內容。

通過對神州音韻1,2,3單元的學習,大家都知道,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豐富獨特的民歌,表達着他們的思想、意志、願望和情感。你們知道的民歌有哪些呢?可否唱幾句?

?茉莉花》、《青春舞曲》、《掀起你的蓋頭來》、《花兒與少年》、《達阪城的姑娘》等等,大家知道的還不少呢!看來大家並沒有忘記我們的民族藝術。有一位老人曾説過:“如果你熱愛音樂,就會發現它是用美麗的民歌鋪成的。”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並學習一首草原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三張圖片

這首歌是中國最負盛名的民族音樂家王洛賓先生在1940年創造的一首草原情歌。同時王洛賓還具有“西部歌王”之稱。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王洛賓根據我國青海地區民歌改編而成。曲調委婉抒情,表達了真摯的愛情。還曾流傳,這首歌是王洛賓老先生在青海拍攝一個紀錄片,3天的時間裏他結識了一個很漂亮的藏族女孩,他們一起在青海湖邊策馬揚鞭,一起歡歌笑語,分別之後,悵然若失,於是呢,王洛賓先生在思念中才寫下了這首不朽的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在他長達60年的音樂生涯裏,他蒐集整理並創造了1000多首優美的西部民歌。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堪稱是王洛賓先生的巔峯之作,是他音樂展示飛翔的標誌。還被收錄在巴黎音樂學院的東方音樂教材中。不僅地球人熟悉這首歌,外星人也可能會唱,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這首歌曾竟被羣眾投票選中,放在東方紅衞星上播放,代表着中國的聲音向太空呼喚。

瞭解了這麼多,我們趕快來聆聽一下這首經典名曲吧。在聆聽這首歌曲的同時,請大家思考以下問題。第六張圖片

這首歌曲在情緒、節奏、速度等方面有什麼特點?它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第七張圖片

好的,演唱者在演唱當中和我們課本中的歌詞稍微有點不同,是因為這首歌在傳唱的同時也在被改編,雖然被廣泛的改編,但歌曲的韻律抒發的情感卻傳承了原版民歌的韻味。我們來説一説從剛才的聆聽中,你感受到音樂的情緒、節奏、速度等方面有什麼特點?(優美、抒情、節奏舒展、中速)歌聲中傳達了怎麼樣的情感?(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對美的執着追求)這麼優美的歌曲不唱一唱實在可惜,讓我們也來唱一唱吧。

這首歌不僅旋律美,歌詞寫得也很美,請大家先來朗讀一遍。

下面請大家用la來跟着電子琴哼唱歌曲旋律。請大家用連貫平穩的氣息來哼唱。(2遍)你們的音準不錯,如果在唱準基礎上能用自然明亮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就更有味道了。讓我們填上歌詞來完整的演唱一遍。你們學唱的真認真!如果能輕聲歌唱,聆聽電子琴,唱準音高就更好了。

你們的歌聲也感染了我,讓我和你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曲吧,我們分句接唱,我一句你們一句。音樂課上歌聲嘹亮,我發現同學們唱的心歡暢,何不來個賽歌會,把你的嗓音亮一亮。就來個男女生賽唱吧。男生第一段和第三段女生第二段和第四段,結束句共同來唱。剛才男女生演唱的聲音都比較洪亮,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演唱是不分上下,都有那麼點民歌的風味。德國音樂家舒曼説過這樣一句話:要留神細聽所有的民歌,因為它們是美的旋律的寶庫,它們會打開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種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歌是音樂創作的源泉

最後,讓我們通過另外一個版本再次來聆聽優美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感受草原民歌的魅力。第十張圖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和學唱了《在那遙遠的地方》,一同體驗感受了民歌的魅力,希望大家在課後能多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民族歌曲來唱一唱,讓我們繼續將這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揚!

第4篇

2、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

3、欣賞過程中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相結合,

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

教師:彩虹萬里白花開,花間彩蝶成雙對,千年萬代分不開,梁山伯與祝英台。同學們,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曉,下面請把你們課前收集的有關《梁祝》的資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1、請學生(分小組)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梁祝》的資料上台來與大家進行分享(各種傳説、故事背景等等)。

師:我想同學們都聽説過樑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請你們分小組上台來介紹一下你們所收集到的有關梁祝的資料。

師:同學們講得都非常的精彩,説明是用了心去收集的。(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與學生分享)。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聽過樑祝音樂的人,都永遠會為這種千古傳詠的愛情故事所深深撼動,愛情就是這樣,它是兩情相悦兩廂傾慕兩性向往生死相隨之最完美體現。而更讓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絕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緊密相隨的蝴蝶,在雲南民間傳説中是指美鳳蝶。從它誕生以來,就一直成為世人的愛情楷模和民族偉大情操的典範,它深刻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貞理想,中國人民深深喜愛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樣是喜愛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樂形式來表達這種情愫,在其中賦予着高尚的精神寄託。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用它那優美動聽的音樂向世人講述着古老而優美動人的傳説。

(是指一件或多件獨奏樂器與管絃樂隊相互競奏,並顯示其個性及技巧的一種大型器樂套曲。傳統的協奏曲通常由三個樂章組成。進入20世紀後,協奏曲的表現形式有許多新的發展和變化。)

(3)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教師簡單介紹)

師:剛才有同學介紹了這首樂曲主要是反映了人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梁祝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去傾聽音樂述説的故事吧!(請學生邊聽邊思考,聽完後分別歸納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並談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形式不限。)

教師和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分別以講故事的形式結合畫面和音樂進行解説。

師: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國南方的一座村莊祝家莊,聰明美麗的祝員外之女祝英台,衝破封建傳統的束縛,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在途中與善良、淳樸而貧寒的`青年書生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音樂活潑、歡快),兩人同窗三載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音樂轉慢)。梁祝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梁山伯送祝英台送了十八里,最後在長亭依依惜別,這真是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捨祝英台。

師: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的事情就要發生。誰來給我們講講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1)學生講述:祝英台的父親逼祝英台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誓死不屈,再加上官僚馬太守的威脅,為了父母和祝家莊,祝英台被迫屈服。

師:這段激烈音樂表現了矛盾衝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音樂中似乎也充滿了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憧憬,但現實給予的回答卻是由銅管代表的強大封建勢力的重壓

(2)師:聽,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傳説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莊探望並打算提親,得知祝英台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樓台相會互訴衷腸),如訴如泣的曲調纏綿悱惻的音調,把兩人的內心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生:傳説中在梁山伯歸家後不就病故,祝英台得知後悲痛萬分,她下定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在一個深夜裏,她穿上了新娘嫁衣,獨自來到梁山伯的墳前祭奠,向蒼天哭訴後碰碑自盡。

師:接下來,樂曲出現了開始的引子部分,把我們帶入了神話的意境。當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台縱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形影不離,彷彿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

1、展示整個樂曲的結構(由學生歸納,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

2、學生談談自己聽後的感想和體會,形式不限。(學生講述或用歌聲表達等等,)

教師:非常好,同學們都説出和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我想所有的人都會被梁祝二人所感動,對他們的命運給予同情,人們不甘於悲劇的結局,因為我們都憧憬未來美好生活。一雙彩蝶翩翩起舞,飛向遠天,去尋找真正屬於他們幸福,而給人間留下了無限地遐想。讓我們帶着感動欣賞一首歌曲,並祝願天下所有的有情人都能尋找到真正屬於他們的幸福吧!(播放歌曲)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全曲,動人的音樂調動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經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於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第5篇

第一課時教具: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若干)

1、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體驗作品中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表現歌曲的創作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協作能力。

3、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4、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懂得青春如小鳥一般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啟發學生自覺珍惜時間。

二、導入新課剛才我們欣賞的是什麼地方的音樂風光呢?(新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體課件揭示課題:青春舞曲)

1、教師範唱《青春舞曲》教師用卡拉ok式範唱歌曲,學生跟隨音樂輕輕擊拍。

3、練唱美麗小鳥處;我的青春小鳥一樣處(放慢速度唱準)練唱別的那呀喲別的那呀喲處("別"字語氣要加重)

4、完整連唱歌曲(可唱兩遍歌詞)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彈性

5、再次完整連唱歌曲(加適當律動)要求唱出歡快的情緒和拍的韻律感

1、討論和練習節奏組:運用不同的伴奏音型,節奏樂器的組合等來表現歌曲演唱組:運用改變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來表現歌曲

1、聽一聽《金梭和銀梭》思考:與《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處?(告誡人們要珍惜寶貴的青春)

3、介紹王洛賓及其作品:他一生經歷坎坷,但執著地熱愛音樂,蒐集、整理和改編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譽為西部歌王。他的音樂作品大多浪漫熱情,不僅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瑰寶,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

我們大家熟悉的有:《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這些歌曲)

小結本課今天,我們學習了《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也欣賞了幾首優美動聽的西部民歌,實際上,我國的西部地區是一片亟待開發的熱土,多少有識之士、有志青年已經投身在大開發的洪流中,西部今天也正在日新月異,

教案:我衷心祝願我們的同學,能立足現在,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成為開發西部的生力軍,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

第6篇

2、識別音樂的情緒,發揮創造想象力為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背景音樂。

學生髮掘自己身邊的音樂,對生活中、社會中音樂的功能進行初步瞭解,使學生認識到音樂與生活的聯繫,體會“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音樂伴隨我成長”的道理,並能為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音樂。

1、學生聽音樂進入教室。(音樂為《歡迎進行曲》,由幾名學生列隊進入,並揮手向其他學生致意。)

1、教師提問:剛才播放的這首音樂大家都很熟悉吧,曲名是什麼?那幾位同學隨音樂進入教室時是什麼樣的神態呀?誰來模仿一下?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神態呢?

(讓學生初步感知音樂的情緒與人的情緒之間的關係)

2、我們再欣賞幾段音樂,聽完之後,請同學們説説聽到這些音樂時的.感受,然後請幾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教師提示:除了剛才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樂曲以外,還有哪些在你身邊的音樂,請大家開動腦筋,找一找,比如你在電視中聽到的,在書店聽到的,在超市等很多地方都有音樂,你能唱一唱,哼一哼都可以。

(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表現音樂,在熟悉的音樂中創設場景,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對音樂的興趣)

剛才我們自己找出了許多身邊的音樂,也為找出來的音樂配置了一些場景,下面我們來為場景試着配一配音樂。

2、將學生分組,各小組自行確定要表現的場景,併為場景構思配置什麼樣的音樂。

4、分組展示交流,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

(以學生自評為主,教師只指導學生如何評價,不作結論性的評價,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但都要充分給予肯定)

第7篇

歌曲《斑鳩調》是江西安遠的民間小調,也是當地節日歌舞活動中的一種傳統“燈歌”。

將“燈歌”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作為本課的知識點和動點貫穿於學生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的動。使學生在動中體驗,在動中喜悦,從而真正瞭解江西燈歌的音樂與舞蹈特徵。

採用情境教學法、對比欣賞法、視覺圖像法、參與體驗法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的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看”、“做”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親身體驗從感性認識到理解接受。本課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去發現問題、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問題,採用交流重於傳授式教學。並將難點教學融入興趣中,與學生在反覆對答演唱中,師生互動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難點。

展示一幅瀑布畫面——廬山瀑布,請學生介紹江西人文,景色等。(設計意圖:音樂是人文的一個嚴重領域這一理念。體現人文、學科的交叉,使學生加深對江西的瞭解。)

提問:歌曲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曲中有哪幾種動物在歌唱春天?你們能模仿這幾種動物的叫聲嗎?

(設計意圖:體現課標內容弘揚民族音樂,通過欣賞幾首江西民歌,使學生了解和心愛江西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江西的興趣。)

1、教師範唱《斑鳩調》,學生隨音樂唱出動物的叫聲。

2、請學生解放分組互相演唱並討論歌曲的音樂特徵:節奏、旋律、歌詞、演唱形式等。

3、學生演唱第一段,教師伴奏詢問學生哪一句最難演唱,為什麼難唱?

b指導學生邊唱邊按旋律的凹凸用手指畫出旋律線。 c師與全體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d師與個別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e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f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5、放全曲伴奏帶,提問:《斑鳩調》適合在什麼場合演唱?並介紹“燈歌”。

教師伴奏《斑鳩調》第一段指導學生模擬一場“燈歌會”。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參與體驗,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教師小結,放錄音《江西是個好地方》,學生在歌聲中離開教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qitawenan/xmljp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