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三篇《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範文

三篇《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範文

人可以一日不吃飯,但不可以一日不看書,倡導全民讀書,共建書香城市,那麼關於《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三篇《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範文

《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

我是活着的,能打字能思考,説明我確實是活着的,可是我為什麼活着,活着是為了什麼,這既是嚴肅的哲學問題,也是關乎我人生的基本問題,所以我要好好想清楚才行。我得老實承認我是個懶散的大學生,沒有學會學習學會品味,網上的快餐信息接受得多了,好書沒怎麼看過,以至於習慣了斷章取義。近期拜讀了稻盛和夫的《人為什麼活着》,一開始偶爾看到一兩句不順眼的就想反駁,但繼續看下去又覺得先生的話很有道理。他把道理一層層地剝開講給我們聽,用嚴謹的思維一步步地論證他的觀點,而他又能説得通俗易懂,再深刻的道理也不覺得晦澀。我,已深深為先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所折服。

先生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道場,活着就是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靈魂和心智,使其達到最高的境界,這樣,人的意識體(即靈魂)在肉體死後就可以轉世託生到更好的地方,也就是説,人不僅僅要對此生的自己負責,還要對來生的自己負責,活着就是為下一個我尋找更好的寄託。芸芸眾生只是活着或想着要比別人活得更瀟灑,至於究竟為什麼活着,生活的意義何在?稻盛和夫在書中寫道: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或者叫淨化心靈、純化心靈、提高人性、提升人格等等。人生目的在於為世人、為社會做奉獻,因為只有心靈純潔、人格高尚的人才能一輩子為別人、為社會做貢獻,而不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在我看來,能夠參透生死大徹大悟的人,活得達觀灑脱、自在超然,他們明白榮枯盛衰乃世之常情,少了慼慼於功名汲汲於富貴的辛苦,多了寵榮不驚,得失淡然的從容。這樣説來,有一種信仰是一件幸事!信仰不是迷信,信仰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信仰使你遠離孤獨和寂寞,信仰使你拋卻煩惱和憂愁,信仰使你的心靈不再飄忽和空洞,相反,信仰使你心存善念,信仰使你心靈充盈。信仰使你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可不可以這樣認為:人是為了一種信仰而活着!我知道稻盛和夫是位成功的企業家,以心為本是其經營哲學中的核心概念,敬天愛人是他的公司的社訓。這些是做企業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也正如他書中説的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總是不斷解決問題然後又產生新的問題,有些問題總是會讓我們感到不知所措,成功的喜悦與幸福一樣,也需要和痛苦和艱難來對比。當我們遇到阻礙時,不會為此感到膽怯和失落。與其失落不如樂觀的去做某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並且樂觀地全力以赴、努力奮戰、不斷設法擺脱困境,心中始終相信對未來的期望。我們要如何做到不去煩惱了,稻盛和夫給出了一些易懂的方法: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保持謙虛絕不驕傲;每天自我反省,反省並不是意味着讓大家每天煩惱一下;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秉持利他之心而活。這樣即使在遭逢苦難時不能以平和的心態接受這些命運,或者保持有個感恩的心,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嫉妒和憤恨的心。

《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

《人為什麼活着》,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經營哲學的書,卻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其實也是在後來才明白,或許這本書,它本來應該取名為《人應該怎樣活着》。

人為什麼活着?應該怎樣活着?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互通的,雖然,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積極、與人為善的心態好好活着。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説: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於飢餓,也是為了鍛鍊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美好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以努力讓自己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穫,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心情鬱悶,但當事情過去後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為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人為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保持謙虛真誠的態度,儘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

拿我們的工作來説,總有人抱怨廣告佔用了太多版面,也聽人説誰踩了誰的線,是誰在本該截稿的時候還沒拿出稿子來,或者是誰不管稿件內容如何就只管把自己的稿子放在頭條位置……這樣的情況我們幾乎天天碰見,摩擦也不少見。但如果在摩擦發生之前,我們可以嘗試着將心比心,或是設身處地,有些摩擦和爭議説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説,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説,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

或許,我們可以學習作者避免煩惱的一些方法:

1、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2、保持謙虛絕不驕傲;

3、每天自我反省,反省並不是意味着每天煩惱一下;

4、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

5、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讓我們以此共勉。

《人為什麼活着》讀書筆記

回顧成長的歷程,曾多次被問及過這樣的問題:你是為了什麼而活着?似曾記得,第一次應對如此問題時的迷茫與不屑一顧,因為那時感覺問及此問題的人亦或無所事事,亦或衣食無憂,而自我都不是。之後,隨着年齡、知識、見識地漸長,自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慢慢有了雛形,漸漸地懂得了人活着就是要努力去實現自我的人生理想,而對於那時的我們,實現人生理想的最好方式,似乎就是認真學習,考上大學。因此,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似乎就是在為了考上大學而活。為此,即使是每一天凌晨起牀,凌晨睡覺;即使是一個月應對四次折磨人的考試;即使是犧牲着自我健康的同時還要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即使這種活法真的很累很累,可我們也沒有厭倦和選取逃避,仍不甘落後地勤奮努力、不懈奮鬥着。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明白那時的我們活着是為了什麼!

進入大學後,整天沉浸在大學生活的安逸、舒適中,自我的人生理想也在不經意中漸漸地迷失、湮沒,至於自我為什麼活着,已毫不在乎也無暇顧及。那時在自我腦海中,活着似乎就是為了享受如此安逸的生活。

可時光荏苒,安逸的生活就如同精心編制的美夢,當你還沒有悠閒去欣賞夢裏的風景時,就不得不被社會的現實所吵醒。剛步入社會,就不得不去應對繁雜的工作、應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踵而至的當然是煩惱、痛苦和煎熬。記得在雲桂項目的那段時光,繁重的工作任務與工作壓力如同天空密佈的烏雲,把自我壓得都快透但是氣來,最嚴重時甚至想到了辭職一走了之。當然,那段困苦的時光總算是熬了過來,困難、壓力、苦惱過後自然是成長與收穫,可如今回首那些煎熬的時光,仍是百感交集也仍然有很多的困惑,經常會思考為什麼當人面臨如此困苦的境地時,還依然要去堅持呢,難道人活着就是為了承受苦難的嗎?難道必須要在苦難中才能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嗎?難道不能退一步海闊天空嗎?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着呢?

生活總是那麼的平淡卻又那麼的出乎意料,時常會在不經意中創造出一些令人雀躍的驚喜,即使你還不懂的“人為什麼活着”。而與《人為什麼活着》這本書的不期而遇正好淋漓地詮釋了生活中這種驚喜的存在。

《人為什麼活着》是近期公司領導推薦給公司員工的一本心靈讀本,其作者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京瓷集團創始人稻盛和夫先生,該書也是稻盛和夫先生思想精華的凝結,更是我們廣大青年人砥礪自我的勵志讀本,書中闡述了肉體與靈魂、意識與現實、宗教與科學、自由與犯罪、慾望與煩惱、逆境與考驗等種種關係。作者稻盛和夫認為人是有靈魂有前生和來生的,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藉助一個肉體來不斷提升靈魂的品格與靈性,人的肉體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代表着步入另一個提升過程的開始。而意識在很多時候是起着決定性作用的。書中也舉了一個關於醫生把麪粉當作藥丸給病人吃竟能治病的例子。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能夠證明人的意識有時候確實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以前有這樣一個報道,一個已婚女性多年不孕,一向盼望有自我的孩子,結果有一天真的出現了妊娠反應,但去醫院檢查卻發現並未懷孕。科學家解釋這種現象成為心理性假性懷孕,這種假性懷孕反應與真正懷孕反應一模一樣。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很多事情我們想象成什麼樣就會按我們想象的那樣發展,用心地看待事情,事情就朝用心的方向發展,消極的看待事情,事情就朝消極的方向發展。對於宗教與科學,其實宗教是帶有很多迷信的色彩的,按作者

所説,宗教是在科學不夠先進、人們為克服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下產生的。所以宗教與科學是相互矛盾的,現代社會都提倡科學,但很多事情用科學的方法根本就沒法解釋。比如百莫大三角之謎及時光隧道。很多東西都不能用科學去解釋,而在宗教書籍裏卻能得到相關的答案。對於自由與犯罪,稻盛先生在書中揭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他認為自由就是人們作惡的理由。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太放縱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從小就養成為所欲為的習慣,而不懂得剋制自我某些不好的行為。書中還講述了此刻的父母不讓孩子從事任何勞動,而且很多國家還提倡父母不就應讓未成年的孩子參加任何勞動,這也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所在,因為人只有勞動的壓力下才學會如何剋制自我。確實如此,人的本性趨利避害、好逸惡勞,如果從小不勞動就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小孩從小就養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但父母的無限包容並不代表別人的無限包容。當與別人產生衝突時,這種人往往採取最極端的方式,所以杯具就發生了。對於慾望與煩惱,其實自我在很久之前就在想慾望與煩惱的關係。可能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人呆在家裏不出門倒舒適自在,但一出去,看到琳琅滿目的東西,而自我又不能把它們全部買回來,導致為此

不開心,所以很多時候煩惱都是由慾望產生的。而對於逆境與考驗,其實很少人會期望自我的生活會充滿了驚濤駭浪般的傳奇,大部分人都期望自我的一生平平坦坦,但事實並非如此,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去面臨不一樣的逆境。有些人在逆境中跌倒再爬起,爬起再跌倒,然後再爬起,在這反反覆覆中經受住考驗並且成長,最後在逆境中存活;有些人遇到困難後一蹶不振,或許經不住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最後還是跌倒。這兩種狀況就跟玩遊戲一樣,有些人一路披荊斬棘,不斷戰勝路上的障礙,所以不斷升級,但有些人早早地放下,所以一向停留在最初的階段。

讀完該書之後似乎讓自我以前迷茫、痛苦時的困惑有了些許答案:其實人活着就是為了去承擔屬於自我的那份職責,在承擔職責的過程自然會經歷許多艱難困苦,而這些艱難困苦就如同一道道鑄就高尚靈魂的關卡,只有當你努力的透過了這一道道關卡,你才能歷練出高尚的靈魂,才能在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同時也去幫別人實現他人人生價值,也才能真正地追尋到屬於自我幸福。

正如書中所説:宇宙的造物主將種種考驗加諸在人類身上,然後觀察他們如何應對考驗。其實在漫漫人生路中,無論是好的抑或壞的境遇,都是造物主賜給我們的考驗,幸運的際遇與不幸的災難在本質上同樣都是考驗。一個人如何應對這樣的考驗,將進一步決定他未來的人生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其實幸運的比不幸的需要更強的承受力才能經得住人生的考驗,因為人類在幸運的環境中更容易迷失自我。所以不管我們所認為的幸與不幸,都不該成為停止前進的藉口,權利與金錢也不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的目標是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提升靈魂的品格與靈性,因為某一天我們的肉體消失了,但我們所創造的價值永遠在那裏,我們的靈魂就不會被遺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xinde/3n8v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