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8篇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8篇

想要讓我們寫出的心得體會能得到跟多讀者的認可,就不能只是簡單描寫事情的經過,相信大家都知曉心得體會的重要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8篇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1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通過深入學習,我對馬克思偉大的一生及其巨大的歷史貢獻、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一、對馬克思給予了高度評價

習總書記指出: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的學説依然閃爍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二、深情緬懷了馬克思偉大光輝的一生。

習總書記指出: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峯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鬥的一生。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人類指明瞭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瞭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三、深刻總結了我們黨帶領人民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壯闊歷程和豐碩成果

習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2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汕頭視察,令汕頭人民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感振奮。“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是總書記這次考察的鮮明主題;“路子對了,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為功”,這是總書記對汕頭的殷切期望。

殷殷囑託,催人奮進。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內涵、條件、要求同過去相比有很大不同,希望汕頭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思考謀劃,拿出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舉措來。今天的汕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總書記對汕頭經濟特區發展的殷殷期盼,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奮力開創汕頭工作新局面;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總書記對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的鄭重宣示,全力以赴推動汕頭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再出發。

拓寬時空的視野,才能看清道路的方向。興辦經濟特區,是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的偉大創舉。習近平總書記用“十個必須”高度概括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為我們指明瞭努力方向。我們要把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論述,作為新時代推進經濟特區建設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擦亮經濟特區牌子。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當前,經濟特區發展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面臨的很多新問題前所未有,推動發展、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鉅程度不亞於40年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我們必須走出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實施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必須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更加積極主動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大局出發,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為經濟特區再出發闖出新路子。

發展無止境,改革未窮期。煥發經濟特區活力,我們就要學習借鑑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經驗。此次,黨中央決定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我們要充分利用深汕深度協作的重要機遇,主動學習、率先複製深圳的改革經驗和創新舉措。就要學習借鑑深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的做法,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和決心破除當前營商環境存在的頑症痼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建立營商環境大數據平台,健全政企“直通車”制度,進一步營造重商安商親商和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就要多策劃戰略戰役性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激發鎮(街)活力,結合汕頭改革發展需要,持續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四十不惑,改革的初心不變,前行的腳步不停。新時代呼喚汕頭經濟特區感恩奮進、勇毅篤行,我們必將交出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精彩答卷。

整理、編輯:潮陽發佈

素材來源:汕頭日報

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3

一句句問候,牽掛的是人民羣眾的民生保障;一聲聲叮囑,惦念的是百姓福祉安康,體現了黨的領袖和黨中央對山西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山西人民的深切關懷。

作為一名宣傳幹部,學習了習總書記的講話,若有所思,又若有所悟,讓我進一步明確和加深了當前的工作重心,又讓我在學習領會中悟到一些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充分認識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上來,真正把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轉化為推動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實際行動。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脱貧攻堅、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生態環境保護、保障改善民生、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要主動作為,主動學習,不斷深化新聞宣傳和社會宣傳,堅決抓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作為一名扶貧幹部,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脱貧攻堅的指示深有體會,習總書記指出,要千方百計鞏固好脱貧攻堅成果,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好,這展現了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脱貧後如何讓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這個問題太關鍵了。我們作為扶貧幹部,要主動“沉下去”,以身作則,帶領幹部羣眾一同為村莊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貼近羣眾,真誠與羣眾溝通,自覺用羣眾語言來傳真情、送服務,與羣眾拉近距離,把服務羣眾作為“第一宗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通過提供致富信息,引進致富項目,發展致富產業,並做好貧困户社會保障工作,有效解決人民遇到的各類問題。

作為一名青年幹部,我們既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受益者,又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青春因圓夢而絢麗,我們要自覺把個人夢融入到偉大的中國夢中,砥礪品質,增長才幹,立足本職,腳踏實地,勇於創新,為實現歷史賦予青年的偉大夢想而不懈努力。習總書記曾説過:“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我們當下的工作任務會重,會苦,會累,甚至還會委屈,心酸,但當我們十年、二十年之後回首往事,能夠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難道不是一份沉甸甸的精力和財富嗎?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以簡潔明瞭,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表達,讓人思索,讓人期待,催人奮進,也讓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引用的一句中國傳統通俗白話,形象地給我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今後要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在思想上過硬,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始終保持優良作風,經得起各種考驗。同時,在能力上過硬,把握工作重點,主動去思考,主動去作為,向前輩、向書本、向經驗看齊,熟練掌握並正確運用黨的基本理論,國家法規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把上級要求和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體現為工作理念、具體為工作任務,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戰線上的“內行”。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4

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和成都調研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對四川和成都人民的深切關懷、深厚情誼,體現了對四川和成都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四川和成都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我們要深刻把握視察講話藴藏的豐富思想精髓,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不忘初心,牢記囑託,永遠奮鬥。

新時代的新形勢下,追求夢想,離不開正確的航向;砥礪前行,更需要清晰的路徑。十九大報告為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指明瞭方向。我們應該不負使命,承擔自己的責任,樹立正確的三觀。

新的時代,我們也要繼續羣策羣力,堅定信念,勇於承擔肩上的重任,完善自我,不斷更新自身,做到全面發展。要將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充分運用多種形式,對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進行再學習,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要立足本職崗位,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質。

作為一名黨員,更要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勤奮刻苦的作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更要時刻保持清正廉明乾淨幹事。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5

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3年後再次來到山西考察,喜訊傳來,全省人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廣大黨員幹部紛紛表示將繼續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譜寫山西新篇章,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一、攻堅克難,擂響脱貧攻堅“決勝鼓”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脱貧致富一個不能落下。”當前,2020年還剩下不足8個月時間,脱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從秦巴山區到太行深處,總書記不斷按下脱貧攻堅的“快進鍵”,用無聲的行動激勵各級幹部:戰鼓催徵,時不我待。我們要緊盯脱貧攻堅目標和扶貧標準,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真抓實幹、接續奮鬥,不斷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工作情況,讓脱貧成效真正獲得羣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二、厚植情懷,唱響文化自信“好聲音”

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習近平在雲岡石窟考察時強調,“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從敦煌莫高窟,到大同雲岡石窟,總書記用實地踏訪啟迪國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當前正是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黃金年代,我們要不僅要深入挖掘歷史遺存藴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範等,更要揭示藴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唱響文化自信“好聲音”。

三、戮力實幹,吹響轉型發展“集結號”

“長期以來,山西興於煤、困於煤,一煤獨大導致產業單一。山西要有緊迫感,更要有長遠戰略謀劃……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總書記殷切囑託,字字句句飽含深情、充滿力量,我們要在謀篇佈局確定轉型思路上主動作為,發揚“愈是艱險愈向前”的時代精神,肩負起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加強頂層設計,精心謀劃產業,找準轉型路徑。堅持結果導向,打通各類堵點和痛點,帶頭營造人人關心項目、服務項目、支持項目的濃厚氛圍,為轉型發展交出人民滿意的成績單。

四、久久為功,奏響生態保護“進行曲”

從甘肅祁連山下的山丹馬場到秦嶺牛背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長江沿岸到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汾河岸邊……祖國的山山水水,都裝在總書記心中,生態保護是總書記核心關切之一。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把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推進能源革命、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統籌起來,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6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海口4月27日電 (李學山)4月26日,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八次代表大會在海口隆重開幕。沈曉明代表中共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奮鬥攻堅克難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報告,這份報告在海南廣大幹部羣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海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惠平表示,沈曉明同志在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上所作的報告總結了五年來的工作,非常全面,也非常符合海南的實際。過去的五年是海南歷史上發展最好的五年之一,特別是減輕了對房地產的依賴。實現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五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五年來的成效非常顯著,海南人的體會特別深刻。

王惠平認為,未來五年,黨代會報告提出的“海南要全面落實‘一本三基四樑八柱’(即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為根本遵循,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制度基石,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為目標定位,以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生態環境、經濟發展體系、社會治理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組織領導體系為穩固支撐)戰略框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上,書寫海南精彩篇章。”這個戰略有非常強的政治高度,也很符合海南的實際。相信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海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王惠平表示,今年是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關鍵之年,當前封關運作的準備工作正在加緊推進和實施,海南省社科聯、省社科院正在對“一本三基四樑八柱”戰略進行理論方面研究和創新,特別是對其中進一步加大高水平壓力測試工作以及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圍繞實現“既能管得住,又能放得開”目標的制度保障進行研究,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社科界智慧。

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梅國雲表示,關注到黨代會報告提到傳承發展好優秀傳統文化和黎苗文化,保護利用好東坡文化、“船型屋”等文化遺存,這充分證明了海南省委在自貿港建設大背景下對於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他深受鼓舞,下一步海南省作協將積極響應號召,引導和組織更多的作家關注海南的東坡文化,同時深入黎村苗寨,尋找和發掘黎苗文化中的文學元素,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文學作品,讓優秀傳統文化和黎苗文化在文學作品中進一步實現傳承和發展。

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主任劉鋒表示,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是一份立意高遠、目標明確、措施得力的好報告;是一份振奮精神、鼓舞士氣、催人奮進的好報告。報告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成績,客觀全面、實事求是,確立的未來五年目標任務務實可行、令人振奮。提出的思路舉措既高屋建瓴,同時可操作性突出,這份報告必將成為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海南發展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主任於濤認為,黨代會報告系統回顧了過去五年9個方面取得的改革發展成就,讓人備受鼓舞、信心倍增。未來的自貿港建設精準聚焦8大領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設自貿港,把涉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鄉村振興等民生方面的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必將讓生活在自貿港的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7

初夏時節,河東大地麥浪翻滾。

6月5日,在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下段村記者看到,村莊兩邊的麥地裏,金黃的麥子隨風起伏,遠遠近近幾台收割機在麥地往來穿梭,空氣中瀰漫着麥草特有的清香味兒。這些天,運城市的許多村莊和下段村一樣,收割機的轟鳴聲、老百姓的歡笑聲繪成了一幅幅喜悦的麥收圖。

“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來,我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村各項改革,推動全省功能農業、有機旱作農業實現新突破,農民增收增添新動力,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好特色優勢牌

6月的塞外,陽光明亮而熱烈。紫荊山腳下,3600畝的苜蓿一望無際。朔州市畜牧獸醫中心主任蘭世和告訴記者,朔州是全國唯一“糧改飼”試點市,今年種草面積將達到85萬畝,糧經飼的比例優化為44:22:34。事實上,“糧改飼”對於朔州來説,改變的不僅是種植結構,更是全產業鏈的優化和調整。

一年來,我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山西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打好特色優勢牌”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資源稟賦,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工程,持續優化區域佈局、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啟動創建6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2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着力打造畜牧、雜糧、蔬菜、乾鮮果等特色產業,全面構建現代特色優勢產業體系。

忻州市是我省雜糧種植面積最大的產區。6月8日,在忻州市“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建設籌備處,記者遇到了副市長裴峯,“忻州作為我省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規劃佈局了紅芸豆、糜黍雜豆、雜交穀子、藜麥等14個優勢區及主產地,眼下正在推進創建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國家雜糧產地交易市場。”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長邵林生告訴記者,省農科院正在與忻州市合作共建山西雜糧研究中心,將在品種選育、農機農藝、有機旱作技術集成等方面提升雜糧產業發展水平。

特色農業發展勢頭正勁,數字最有説服力。2017年,我省特色農業產值佔比提升至75%,特色農產品出口產值同比增長36.7%;農產品安全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功能食品相關產業生產總值約100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同比增長7%;“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數量增長36.6%,創歷史最高水平;嵐縣馬鈴薯、沁州黃小米、大同黃花闖入全國區域公用品牌百強。

“有機旱作是山西農業的一大傳統技術特色。要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使有機旱作農業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我省視察時為山西現代農業發展指明瞭方向。一年來,我省出台了《加快有機旱作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2018年行動計劃》,劃定了首批有機旱作農業示範縣和封閉示範區,整建制推進長治市和婁煩、山陰、神池、興縣、陵川5個縣以及30個有機旱作封閉示範片建設。呂梁、忻州、大同、朔州、臨汾、晉城等市已經出台有機旱作農業實施意見。當前,全省正在謀劃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農水集約增效、旱作良種攻關、農技集成創新、農機配套融合、綠色循環發展六大工程,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機旱作技術體系。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全面進軍功能農業,打造特色農業強省的山西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之路正式開啟。

山西農谷“一城三園”目標基本實現,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部數字農業試點落户農谷;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一批肉羊、奶牛等產業集聚區和標準化養殖場建成,牛羊草食畜養殖量佔到全省60%以上;山西省農產品出口服務中心正式掛牌,運城農產品出口檢驗檢疫平台建成,創建20個國家級和16個省級出口農產品安全示範區,運城和臨汾水果出口量同比增長79%,佔全省水果出口量的88%……這一切意味着山西農谷、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和運城農產品出口平台三大省級戰略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動能的步伐正在加快。

實踐證明,山西現代農業的出路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規模而在功能的理念,正在讓山西農業的劣勢轉變為獨特的發展優勢。

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

統計部門數字顯示,2017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高出城鎮居民收入增幅0.5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3%,高於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1和0.3個百分點。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1.7%,增速居中部六省首位。

成績來之不易。

號稱“老晉城民俗印象基地,新晉城美食旅遊地標”的司徒小鎮近年來聲名鵲起,小鎮通過農業與現代服務業、旅遊文化產業等融合發展,以鐵文化、創意農業、山西民俗等主題活動帶動了司徒村及周邊村民695人就業,人均年收入2萬餘元。

張世英是陽曲縣泥屯鎮松樹村村民,村集體今年流轉土地2600畝發展果樹搞採摘,他家以前種玉米的20畝地全部栽了櫻桃:“以前種玉米收入也就萬把塊,現在光承包費就6000元,過兩年櫻桃樹種好了在家門口就能賺錢。”而對於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村民趙濤來説完全是脱胎換骨,這個曾經圍着鍋台轉的家庭婦女如今成了梅芝園藝公司花卉種植基地的員工,月收入3000多元。

城郊農業、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興起,拓展了農民增收渠道。去年10月,我省出台了《關於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加快城郊農業發展的意見》,拿出1.5億元支持城郊農業結構調整領域的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着力打造一批城郊農業快速發展先行區、示範區,構建生態休閒農業產業帶、現代都市休閒農業圈。運城花海、陽城農業嘉年華、嵐縣土豆節等一批鄉村旅遊品牌風起雲湧,去年全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年收入達300億元,同比增長30%。

“今天和家政公司簽訂了就業合同,馬上就要去北京就業了,工資每月3500元到4000元。”6月10日,39歲的天鎮縣逯家灣鎮磚窯村婦女李改鮮參加完母嬰培訓後,與北京管家家政公司簽訂就業合同。與李改鮮一同簽約的還有24名學員。北京管家家政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看中的就是“天鎮保姆”這個品牌。

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越來越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去年培育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6.5萬人次,組織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42.95萬人、建檔立卡貧困農村勞動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6.9萬人。今年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開始實施,目前8.44萬進城務工人員接受就業技能培訓,3720人實現就業。“天鎮保姆”“呂梁山護工”等特色勞務品牌為越來越多的農民賺回了豐厚的收入。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一季度,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佔到可支配收入的50.9%。

與此同時,強農惠農政策和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農村各項改革穩步推進,隨着《山西省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關於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全省農民收入穩定向好。

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建設美麗新家園

初夏的風,湛藍的天,滿眼的綠。

曲沃縣史村鎮西海村,綠樹紅蓮,菜香滿園。這幾年西海村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舍得投入,全村大街小巷全部硬化,降氟改水工程讓自來水管直接安裝到户,“生活真是大變樣!”成為村民們由衷的讚歎。

和西海村一樣,越來越多的農村改變了模樣。我省出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向農村延伸,農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農村居民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去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3個月共投入各類資金87.4億元,拆除違建22.6萬處,全省61%的行政村實施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行動,80%的行政村實現垃圾定點收集,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70%以上,比國家要求高出10個百分點。20萬户農村飲水安全得到鞏固提升,595個村氣化和2.5萬座衞生廁所完成改造……

鄉村環境整治行動順應了廣大農民羣眾追求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喚起了廣大羣眾建設美好家園的內生動力。

陽泉市郊區楊家莊村民王新民可自豪了:“我們村的人現在把瓜皮、菜葉、樹枝變成有機肥料還田,酒瓶、鐵皮、廢紙箱賣給收購站,城裏都難實施的垃圾分類,現在在我們這兒家家都做起來了。”運城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站站長藏延生深有感觸:“現在的農村,亂扔垃圾的少了,主動清掃街道的多了,生態環保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

留住鄉土味道,感受鄉村美好。讓農村人居環境“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關係到農民羣眾的切身福祉和農村社會的文明和諧。

大同市湧現出一批特色鮮明的生態休閒、歷史文化名村,晉城市去年建成6個省級、20個市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和2個集中連片示範區……省農業廳人居處處長嶽繼和告訴記者,他們正在起草《山西省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規範》,建立山西美麗宜居鄉村標準。堅持典型打造與集中連片創建、整縣推進相結合,形成了省市縣三級聯創的良好局面,宜居示範村示範引領作用正在顯現。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在三晉大地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幹部隊伍迅速成長,“加強作風建設,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幹部”專項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幹部的工作能力,農村本土人才迴歸工程吸引了一大批晉商晉才返鄉創業回報家鄉,省市縣選派近萬名優秀幹部赴鄉鎮掛職……剛剛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三農”領域“沉下去、實調研、真服務”活動的臨縣大禹鄉府底村第一書記賈彬良説出了大多數農業幹部的心裏話:“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只要撲下身子真正為農民着想,解農民所難,就一定會大有作為,也一定會得到農民羣眾的信任。”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十九大報告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擘畫了“三農”的美好未來。眼下,我省《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已經出台,“三農”發展新的生長力正孕育而出。相信不久的將來,在這片生機勃勃的黃土高原上,農業更綠,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來陝視察講話心得體會篇8

通過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家口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我們深深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我們做好脱貧攻堅工作的根本遵循,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折不扣地狠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幹,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脱貧。

一、完成脱貧攻堅任務,越到後來難度越大。如何確保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脱貧?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下好精準這盤棋。在今年的工作中,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方略,在精準上聚焦發力,在提高脱貧質量和羣眾滿意度上下功夫,堅決打好脱貧攻堅年度戰役。要以重精準、促落地為重點,組織開展脱貧攻堅回頭看活動,進一步夯實精準扶貧基礎,提高脱貧攻堅精準度。集中力量,重點支持壩上地區的康保、沽源、尚義、張北、豐寧、圍場和深山區的陽原、阜平、淶源、隆化等10個深度貧困縣,200個深度貧困村,在幫扶力量、資金投入、支持政策方面實行三個傾斜,加快脱貧攻堅步伐。

二、扶貧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正確處理好脱貧與小康、生態與經濟、城市與鄉村的辯證關係,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三者有機的統一,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要把生態補償扶貧作為雙贏之策,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生態就業,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又增加貧困人口就業收入。今後,我們將統籌推進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在抓好富民產業、穩定農民就業的同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同時,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堅持改造提升與搬遷整合統籌推進、住房建設與基礎設施配套統籌推進、風貌提升與功能完善統籌推進、村莊建設與產業發展統籌推進、外部環境建設與內在機制建設統籌推進,積極探索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機制。

三、把脱貧責任扛在肩上,我們基層幹部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作為基層黨組織要始終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作為動力。據介紹,在帶領農民羣眾脱貧致富過程中,薛堂村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提出了一個黨員亮一片,一個能人帶一幫的倡議,建立完善了雙培一推機制,把優秀青年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能人黨員推選進入村班子。該村先後有11名致富能手遞交了入黨申請書,70%的黨員都成了致富能手,全村1354人實現了脱貧致富。

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關鍵。扶貧攻堅的首要任務是增加貧困羣眾的收入,要增收,就要發展生產。要實現穩定脱貧,就得把產業項目覆蓋到每個貧困户,把脱貧門路、脱貧措施具體到每名貧困羣眾。就靈壽縣而言,近幾年因地制宜,在平原區發展了680萬平方米食用菌,在丘陵和淺山區建成了200平方公里核桃產業帶,在深山區種植了11萬畝板栗和800畝茶葉,加上已建成的334個特色養殖場和近百家家庭手工業加工廠,產業項目已經覆蓋了全縣所有貧困户。

五、把社會保障兜底扶貧作為基本防線,能不能實現應兜盡兜、兜住兜牢,關鍵在精準,突破發展的瓶頸也在精準。必須嚴格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加大重點人羣救助力度,切實關心困難羣眾的生活,用社會保障兜住失去勞動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清風店鎮將積極實施社保政策兜底脱貧行動,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形成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同步提高工作機制,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範圍,通過社會保障實現脱貧。同時,加強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工作,加快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實現保障對象有進有出。

六、在扶貧的同時也要扶志,才能激發貧困羣眾發展生產、脱貧致富的主動性。通過精神幫扶和物質幫扶雙管齊下,幫助貧困羣眾逐步樹立戰貧困、脱貧困的信心和鬥志,引導他們快速邁上致富康莊大道,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達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xinde/6qr7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