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國培學習心得熱門優秀模板三篇

國培學習心得熱門優秀模板三篇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只有讓教師的技能得到提高,才能讓學生們積累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心得體會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國培學習心得熱門優秀模板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國培學習心得熱門優秀模板三篇
國培的心得體會 篇1

十分榮幸於2012年11月1日至12月10日參加了xx學院政法學院舉辦的“2011年‘國培計劃’——農村國中思想品德學科骨幹教師置換脱產研修項目培訓班”的培訓學習,四十天來,我們的培訓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1月1日至6日共7天的“通識理論”學習,先後聆聽了十位專家、教授的報告,瞭解了作為一名人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和素質;

第二階段是11月7日至27日共21天,系統地學習“專業技能及學科理論與實踐”理論知識;

第三階段是11月28日至12月10日共13天的“基地研修”,通過聽課評課、觀看錄像、參加基地教研活動、學員課例展示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在基地導師的引領下,我們將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實現了由“理論”回到“實踐”的質的飛躍。四十天,我們學到的新理論得到踐行;我們的困惑得到闡釋;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豐富和昇華。四十天,雖是短暫,但我們收穫頗豐,滿載而歸:

一、重審觀念,重確理念。

觀念的東西一旦形成,要不是受外部的干預、導向與內部的驅動是很難改變的。“國培”,無疑是對我二十六年來固守的“一支粉筆和一塊黑

板”“教教材”的“教書匠”的一次衝擊和洗禮。時代不同,對教師的要求亦與時俱進,想要獲得生存和發展、社會的認可、學生的愛戴,就要放棄陳舊的教學觀念,讓新的、賦與時代特色的先進教學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並把這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理念運用於教學實踐之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模式,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為社會服務。

二、教學策略的重新認識。

二十多年來,我一直認為,教學策略僅僅是一個模式,是一個公式化的東西,只要我們按照它的教學流程去設計課堂,去組織活動就可以了。通過這次理論學習和基地研修,在導師的示範、引領下,才發現自己對教學策略的認識是膚淺的,它要求我們做的絕對不是生搬硬套,而應該是融會貫通: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

者、參與者、合作者,要讓學生在教學中參與活動、扮演角色,充分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教給學生,平等參與他們的活動,多給學生做、説的機會,讓他們在討論、質疑、交流中得到感悟。

三、運用先進教學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昇華價值。

教師應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選取具有針對性、教育性、本土化的教學資源,製成課件,為教學服務,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去感悟、去體驗,在面對真實的境遇和衝突時,做出自主選擇和自覺行動來實現價值的昇華,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

四、加強專業文化學習,做一專多能的教師。

要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作為傳承文明的使者,我們應樹立和踐行終身學習觀念,尤其是專業知識、理論、技能,通過學習和探究,從中把握新課改的動態,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步伐。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與研中形成鮮明獨特的、行之有效的、讓學生愛戴的、社會讚賞的教育教學風格,讓黨的教育事業一路光彩照人!

國培的心得體會 篇2

十五天的“國培計劃——xx國小語文骨幹教師研修班”培訓學習很快結束了。回頭看這半個月的培訓學習生活,真的是既緊張忙碌,又充實快樂。

半個月以來,由於課程安排得緊張,我無暇顧及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風景,無暇欣賞美麗而又充滿人文文化底藴的上海師大校園,連去食堂用餐、回宿舍休息都是腳步匆匆,甚至打破了多年養成的午休習慣。半個月來,內心裏總是充滿了收穫的喜悦:十五天的培訓,讓我有機會聆聽吳教授、徐教授、李教授等教授具有專業引領作用的講座;有機會走進上海一師附小、上師實驗國小這樣的品牌學校考察學習;有機會和唐懋龍、沈大安這樣的特級教師近距離接觸;有機會走進特級教師徐鵠、薛法根的課堂,欣賞他們的教學藝術;有機會和來自安徽和山東各地的一流老師零距離交流;有機會集中精力系統的學習和反思。這些難得的機會收穫將伴隨着我走進今後的工作,成為我今後工作的新起點。結業之際靜下心來梳理,此次培訓給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更新了語文教育的理念

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重文本內容分析、重思想情感領悟的語文教學思路。此次“國培”,我們可以説經歷了一次語文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的專業洗腦。教授們的講座從深層次分析當前我國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引發我們對自身語文教學工作的反思。短短15天,教授們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而又緊密與當前的教學實際相結合的講座,讓我明晰了今後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語文教學是“教語文課程”而不是“教語文課文”,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內容會不斷更新,但語文知識、語文方法、語言的表現形式等等是相對穩定的,這些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着眼點。

二、解決了心中疑難

前不久,在寧夏銀川觀摩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閲讀教學大賽,回來之後心中困惑——“淡化文本內容分析,語文課教學要有語文味”在教學中該如何操作、如何體現? 多年來的語文教學似乎已形成定式——細讀文本,分析內容,感悟思想感情,除此之外,似乎別無可做。我作為一名有25年一線教學經歷走上教研崗位不久的教研員感到有些迷茫。短短的十五天培訓讓我從迷霧中走出。此次培訓改變了以往拼盤講座的培訓方式,採取專家講座加專題性行動研究的方式,讓學員們從理論到實踐,邊學邊用。在專家團隊的引領下,組織學員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專題行動研修。六個專題研修小組讓每個學員親身參與其中:確定研究專題,選擇研究課例,確定教學目標,討論發現的問題,集體打磨教案,交流評議課例,聽取專家指點,開發精典案例……通過艱難的實踐過程讓我們這些面對語文教學新理念有點不知所措的學員有了方向:在新課程視野下,語文教學終於迴歸到語文的原點,語文言字的積累運用才是我們語文教學訓練的重點。這次培訓,對我來説,真就是一場及時雨。

三、結交了良師益友

此次“國培”,我有幸接觸了多位知名專家:吳忠豪、徐家良、吳立崗、……近距離接觸了特級教師唐懋龍、徐鵠、薛髮根……他們不僅學術上、專業上是我們的導師,也在做人治學上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最讓我感動的是首席專家吳教授。指導我們磨課的過程中,他從繁忙的工作中(他在四個國培教學點輪迴講座)擠出時間,從大的目標,到小的教學細節,與組員們共同研討。沒有一絲專家的架子,謙和、耐心、真誠,讓我認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家。

國培讓我進步,國培讓我成長,感謝國培,感謝上海師大,感謝此次培訓的專家、老師們!

國培的心得體會 篇3

依據學校安排,我有幸參加國培計劃(2014年)骨幹教師為期10天培訓學習,培訓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下面我談一下此次培訓中的感受:

一、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思想認識。

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使我理清新課改中的各條脈絡,同時對突破教育中一些難點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真是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不僅讓我得到了理論的指示與專家的引領,還對怎麼理清新課改中的教與學的種種關係有了很大的幫助;國培讓我瞭解到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

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

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改變以前那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當主體的舊觀念,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擔當主角。

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的任務在於,為每一顆年輕的心都找到一把金鑰匙,為每一個青年男女都開闢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裏,他們的能力能夠被喚醒並得以充分發揮。”教師要成為學生心靈和能力的引發者,在學生心靈中播下種子,在明天長成參天大樹。

最重要就是應該改變教育理念。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們應該告訴學生,學好這門功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是一輩子的事,而考試只是人生中一個階段性的任務,只是檢測我們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反饋學生學習成績的一把標尺,我們不要為了考試而學,而要為了人生而學。

二、理清了教學思路,提高了教學業務水平。

隨着新課改的深入進行,新教材的全面推出,我一開始並沒有全面深入地吃透教材,只是泛泛地按部就班的教學,沒有一個全局的概念。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深入理解新教材的脈絡,明白了新教材的“新”主要指知識的更新與教學藝術的更新,也是知識體系的更新教育理念的更新。通過這次培訓,讓我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梳理。同時讓我對高中政治知識體系有了全新的認識與瞭解,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對課程進行了解讀,開闊視野。

在培訓中,通過認真學習各位專家講座的視頻,積極和輔導教師的互動交流,並且和同伴在網上互相討論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種種問題,特別是觀摩了名師風采後,我的專業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深化了對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理解,掌握了學科的一些發展動態,瞭解到學科理論與技術的新發展,還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學基本功和學科教學或教育實踐能力。讓我還知道了新課堂教師不再操控學生的大腦成為學生學習的統領者把自己的知識機械化傳送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自主創造中學習,培養學生的高級創造思維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xinde/kvzj1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