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讀林邁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見聞錄》有感

讀林邁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見聞錄》有感

  首先,中國共產黨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實行了減租減息和統一累進税等利民政策。這些政策在為占人口絕大多數貧苦民眾爭取經濟利益的同時,照顧了地主、富農的感受,從而能夠獲得各階級階層的支持,成功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讀林邁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見聞錄》有感,歡迎閲覽。

讀林邁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見聞錄》有感

中國共產黨如何堅持敵後抗戰

  《八路軍抗日根據地見聞錄——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歷的記述》(以下簡稱《見聞錄》),由英文畫冊《鮮為人知的戰爭:華北1937—1945年》編譯而成。這本書的原作者是英國人林邁可。全面抗日戰爭時期有大量外國人來到中國,其中部分外國友人不僅目睹了中國抗戰,而且還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所打動,主動投身到抗戰大潮中來,林邁可正是這些國際友人中的重要一員。他出生於英國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早年在牛津大學求學,畢業後在南威爾士州工業調查所任所長助理。1937年林邁可被燕京大學聘為經濟學導師。首次踏上華夏大地的林邁可,在中國一呆便是8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才返回英國。在華期間,林邁可積極支持中國抗戰。1942年前,他曾多次來到華北抗日遊擊區,近距離觀察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並還在重慶任英國使館新聞參贊6個月。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正式對日宣戰後,林邁可為避免被日軍迫害,在八路軍的幫助下進入了華北抗日根據地,並先後在晉察冀和延安參加抗日工作。

  離開中國後,林邁可經常被其他人問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真的抵抗過日本侵略軍嗎?”為了向世人澄清事實,林邁可專門將抗戰期間在中國拍攝的照片整理成冊,並附上了簡短的記述,裝訂出版。閲讀《見聞錄》,能夠讓我們從“他者”的角度,更加客觀、清晰與真實地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抗日戰爭。

“中共領導的抗戰,應該被稱作當代最有戰鬥力和抵抗力的勝利戰爭”

  在《見聞錄》中,林邁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戰,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儘管中國共產黨在華北的處境十分艱難,但八路軍仍成功重擊了日軍。《見聞錄》中談到,全面抗戰爆發後,八路軍聽從國民黨調令,將主力部隊開往華北前線,阻擊日軍進攻,並在平型關有力打擊了日軍。其後,在日軍的攻勢下,國民黨正規部隊撤離了華北戰場,而八路軍則憑藉多年來的游擊戰爭經歷,繼續抗擊“在裝備上更優越的敵人”。

  林邁可專門記述了八路軍在敵後的艱難處境。首先,晉察冀邊區的自然環境對游擊戰爭十分不利。“除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外,這裏的山區確實是荒涼的,而且沒有道路,山是光禿禿的”,“更有甚者,冀中是一馬平川,只要不是雨季,敵人的機械化部隊很容易推進”。這使得擅長游擊戰的八路軍失去了用武之地。其次,八路軍在多數時間裏沒有獲得外界的任何援助。“1940年後,甚至還包括以前的一段時間,中共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外援”。在缺少物資援助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只能自力更生地獲取彈藥、糧食等各種補給。最後,日軍的軍事實力要遠強於八路軍,而且日軍還對華北抗日根據地反覆實施封鎖與圍剿。“他們所到之處,實行把房屋燒光、家畜殺光、糧食搶光或毀掉的‘三光政策’,還把抓到的村民送到日本人佔領的東北去當勞工。”

  但在林邁可的記錄中,八路軍非但沒有被艱難的處境所難倒,反而通過依靠羣眾,制定正確戰略方針,抓住一切機會打擊日軍。《見聞錄》中留存了大量八路軍英勇抗擊日軍的圖片,真實還原了當時的作戰場景。林邁可還重點記錄了“平型關戰鬥”、擊斃阿部規秀及“百團大戰”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要戰鬥。林邁可堅持認為,倘若中國共產黨擁有更精良的武器,那麼他們一定能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曾直接向日本軍官表明,“如果八路軍有象越南共產黨得到的那種數量充足的外援,他們就會在一年內把你們趕出中國。”

“八路軍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真誠的和積極的支持”

  林邁可認為八路軍所以能在華北站住腳,建成龐大的根據地,並多次重擊日軍,歸根到底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得到了老百姓的全力擁護。《見聞錄》詳實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如何在華北動員羣眾參與抗戰。

  首先,中國共產黨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實行了減租減息和統一累進税等利民政策。這些政策在為占人口絕大多數貧苦民眾爭取經濟利益的同時,照顧了地主、富農的感受,從而能夠獲得各階級階層的支持,成功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其次,中國共產黨真正做到了在政治上保障人民的各項權利。林邁可通過調查訪談發現,事實上無論是國民黨政府,還是在此之前的北洋政權,均在華北農村實施過政治改革,但卻成效甚少。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地方掌權者的反對,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順利延伸至基層,而中國共產黨卻成功打破了舊的基層統治機器,將全部權利賦予了普通民眾,“晉察冀邊區的改革是成功的,因為原來地主控制的保安隊,已經被村裏的民兵所代替,而民兵則受選舉出來的村委員會控制。”

  最後,中國共產黨對晉察冀邊區民眾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教育。據林邁可瞭解,在晉察冀邊區成立前,常年居住在這裏的民眾在政治、文化上尤為落後。“有幾個村莊的人們甚至沒有聽過辛亥革命,不知道中國早在1911年就已成立共和國。”中國共產黨通過各式各樣的宣傳教育工作,顯著提升了當地民眾的文化水平。“在中國窮鄉僻壤的老百姓,居然能大談抗日國事”。中國共產黨成功喚醒了敵後民眾的抗戰意識,並增強了他們打敗日本侵略者的信心。

“中國共產黨的工作效率非常之高”

  在敵後堅持抗戰,僅憑報國之志、民眾之力還不夠,還必須擁有抗敵之技。在林邁可的眼中,八路軍具備很強的戰鬥能力。

  首先,能否準確獲悉敵情,做到“知己知彼”,是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重要條件。林邁可作為八路軍的無線電通訊顧問,發現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通訊工作,而且在同日軍的“破譯與反破譯”鬥爭中完全佔據上風。“共產黨改編了它的密碼,日本人直到戰爭結束也始終未能破譯新編的密碼。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國民黨中央政府的密電碼非常糟糕,日本人在整個戰爭時期對之都瞭如指掌。”

  其次,後勤工作是部隊進行戰鬥的重要保障。八路軍在整理財務、徵收公糧及調劑裝備方面的高超技藝,給林邁可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後勤部門的效率非常之高,當我被邀請參觀這一部門時,覺得它的工作真是無懈可擊。”“真正精彩的是後勤部門在日軍進攻期間仍能發揮其功用的能力。”

  最後,武器裝備是否充足,是決定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林邁可發現,八路軍除了從敵人手裏繳獲裝備物資外,還依靠兵工廠獨立製造武器裝備。“這些兵工廠表現出來極大的創造才能。”而在晉察冀邊區兵工廠裏工作的不僅有工人、八路軍戰士,還包括大學教師等高級知識分子。在此基礎上,林邁可還進一步揭示了八路軍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他認為中國共產黨一方面依靠高效的組織工作,將敵後為數不多的人才,安排到通訊、後勤及軍事指揮等重要崗位;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通過發揚民主精神,充分調動所有人的工作積極性。林邁可發現無論是八路軍將領,還是普通士兵,均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見聞錄》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紅軍老戰士江一真,對上級要求部隊減少從外部購買藥品的指示持不同意見,他堅持認為“在當地製藥,需要使用正在全力以赴進行抗日的醫務力量,其代價是非常昂貴的”。事實證明江一真的意見是正確的,後來他的提議不僅被領導採納,而且還因此獲得了公開表揚。

  身為一位在中國生活工作8年,幾乎經歷整個全面抗戰時期的國際人士,林邁可的抗戰記錄具有很強的説服力。由於林邁可先後在國統區和敵後抗日根據地參與抗戰,在《見聞錄》中他還經常對比國共兩黨的抗戰表現。在他的筆下,中國共產黨在軍事、經濟、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表現均要優於國民黨。以貨幣政策為例,“在國民黨中央政府管轄區,通貨膨脹嚴重到了連政府官員要想誠實靠自己的薪金過活也過不去的地步。在共產黨管轄區,主要流通系統是以糧食為基礎的,貨幣貶值對於公有經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私人經濟主要是自給自足的農業。”事實上,像抗戰時期先後親臨國統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斯諾、卡爾遜及福爾曼等國際人士均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形象要遠強於國民黨。他們高度一致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預示着戰後的中國走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xinde/lnykl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