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觀後感 >

觀建國大業有感精選多篇

觀建國大業有感精選多篇

觀建國大業有感精選多篇

《建軍大業》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建國大業有感精選多篇,歡迎閲讀。

觀建國大業有感精選多篇

 

篇一:

**月**日上午錦州市統戰部組織各民主黨派召開慶賀建國60年大會,會後招待看電影《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講述1945年開始到1949年偉大祖國解放之間的幾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電影中最讓我們錦州自豪的是打遼瀋戰役之時毛主席站房屋上,周總理問他在幹什麼?毛主席説在看錦州,周總理説這離錦州有一千里呢。可見錦州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可書上一筆。當年遼瀋戰役的勝利對於全國的勝利起關鍵的作用。

《建國大業》以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國體為主題,主題重大,集中、突出,類似反映建國題材的影片較之只能望塵莫及、自歎不如。

《建國大業》雲集了170多位華語影壇一線明星。

電影《建國大業》再現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鬥,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在解放上海後,戰士累的睡在大街上,這一細節感動着宋慶玲先生,才使她能來到她的傷心地北平,促進中國各民主黨派政治協商制度會議開始。

《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樸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後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

細節決定成敗。在炮火連天之時,讓你的心緊張,又來了一個浪漫的場面,主席和總理帶着兩孩子在挖菜,山花燦爛,家庭温馨,建國之後的幸福生活應是如此。這一細節讓人看到了希望。

篇二:

中秋節的前夕,全家人決定晚上一起出去吃飯然後去看被媒體宣傳的不得不看的宏篇巨着《建國大業》,草草吃飯晚飯直奔電影院,生怕買不到票,還好售票櫃枱前並不十分擁擠,19:00整電影正式開始,一幅幅熟悉畫面,一張張激動的笑臉,槍聲、炮聲、歡笑聲和吶喊聲,此漲彼消;鼓聲、號聲、呼嘯聲、歎息聲,跌宕起伏,一段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近代史,蕩氣迴腸,感歎不已……

當走出影院,原本以為每人百元一張的電影票,一定能博得家人的喝彩,結論是90%的內容看不懂,但90%的演員都能如數家珍,聽到這樣的結果不知道是喜是悲,喜的是,不要讓後代老是揹負中華民族百年沉重的歷史,悲的是,一個公民不知道自己共和國的歷史,將如何讓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看完《建國大業》後,不知道是歷史被娛樂商業化了,還是歷史就應該用寓教於樂的方式來傳承?

張瀾,李濟深,沈鈞儒……,這些民主黨派的創始人多見於他們撰寫的着作和文學作品,與國共兩黨的恩恩怨怨在《建國大業》第一次感受到,如果説建國60年到今天分成兩個三十年,那麼,通過《建國大業》感到未來30年,應該是中華民族強盛,中國民主繁榮的30年,中國已經結束了軍政和訓政,正在逐步走向憲政,一個富強的國家,不僅僅是GDP,更重要的是民主和自由……

《建國大業》中有上海解放的鏡頭,四月的上海春暖乍寒,戰士們都荷槍睡在馬路邊上,鏡頭來回掃描着睡在街頭的戰士們,在他們當中就有我的父親和母親,渡江戰役,解放上海,都是孩時父母常常提及的往事,我們逐漸長大後,老是問及父母,你們什麼時候結婚的呀?新房在什麼地方呀?誰追的誰呀?,聽到這些問題母親常常笑答,只有揹包一對,茶缸一雙,新房是國民黨港口司令部,上海虹口區的四川北路,虹口公園附近,在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父母親終於實現了他們“解放全中國才結婚!”的共同承諾,今年是共和國60歲,也是父母親結婚60年,雖然父母已經長眠於世,但是共和國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不會忘記你們,兒女們不會忘記你們,在《建國大業》的影像中讓我們知道了你們為共和國所做的貢獻,我們為有你們這樣父母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愛自己,愛家,愛國……

篇三:

今年是祖國60華誕,我覺得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是中影的《建國大業》,真是心想事成,姐單位團購觀看《建國大業》,姐有事把票送給我,哈哈……《建國大業》的明星陣容強大,不太看電影的我覺得是“史上最牛獻禮片”,是中國電影人對共和國誕辰的一次集體獻禮。真是“羣英薈萃”影片中所有的配角無一不是一流當紅影星。172位演員聚集在140分鐘的電影裏。

——郭曉冬;再比如畫面上突然放到一個士兵的背影,正奇怪幹嘛給他特寫,鏡頭一轉,居然是王寶強;葛優一出來,全影院的人都樂了。但最搞笑的還是範偉。那一場戲説的是毛主席見廚師。前一個鏡頭還是黃曉明扮演超級帥氣的‘警衞員’,下一個鏡頭就是範偉忙不迭地跑進了畫面。而且,他是一臉仰慕地看着毛主席,憨得特別可愛。

眼花繚亂的最後10分鐘,邀請各民主人士討論建立新中國細節。這下,章子怡、趙薇、任達華、甄子丹、鄧超……一張張熟悉的明星臉一股腦兒地湧了出來。最後10分鐘的‘主角’其實是劉德華。

因為這10分鐘裏的腕兒太多,大家才弄明白原來演員裏還有周星馳。演的還是周作人,啊!真好……

在此我祝祖國“生日快樂”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篇四:

前一段時間,電視和報紙等媒體狂轟濫炸,説國慶獻禮大片《建國大業》陣容有多麼多麼強大(雲集了170多位華語影壇一線明星,明星眾多令導演在後期製作中十分為難:“由於參演的明星太多了,有些人的戲份會被刪除,可我們真是下不了手。”),拍的有多麼多麼精彩,有多麼多麼值得我們去看,總之一句話:這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超“牛”大片。而本人作為一個忠實的電影迷,對此片拭目以待甚久,前天終於得償所願,觀看了此片。

整體感覺還不錯,視野宏大,再現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時期。經典台詞也有很多,特採擷如下印象比較深的幾句。

之一:影片開場後李連杰亮相後辭職的台詞,讓人心裏痛快:“打日本人是榮耀,但現在中國人打中國人,這事我不幹。”

之二:重慶見面時,老毛因老蔣和他兩人均身穿中山裝向記者的解釋詼諧而又得體:“我們有很多的共同點,你不是剛剛幫我們找到了一個嗎?”體現了老人家的機智和風度。

之三:重慶談判過程中,毛向民主人士説:“沒有這幾十萬條破槍,誰會和我們談?”可謂一針見血。而老蔣則玩陰的:“對中國共產黨又要哄又要打,打到他沒人了,不就不用哄了嗎”。

之四:馮玉祥深惡蔣介石獨斷專行,搞一言堂,弄得民不聊生,於是白天打着一燈籠去找蔣介石,説:“黑暗啊,不打燈籠,我找不着道了”。

之五:老毛:“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高屋建瓴地詮釋了政治的核心意思。

之六:蔣介石也想反腐敗,可他憂心忡忡地對兒子蔣經國説:“腐敗已經到了骨頭裏。反,是亡黨;不反,是亡國。難啊”。這句話可謂經典中的經典,意味深遠。

之七:蔣介石終於被打敗了,逃往台灣時他滄桑地回首:“是國民黨自己打敗了自己”。

感覺這麼多大腕當中最出彩的當屬唐國強飾演的老毛,當然,作為一號人物,肯定要突出。其次,則是陳坤飾演的蔣經國,出場第一個鏡頭是透過雨幕玻璃窗向外望那些在蔣府門前求見老蔣的國黨大小丑們。畫面有一些些的暗,雨絲簌簌,樹影婆娑投影在玻璃窗上,窗外雨水連綿。陳坤的表演極度出彩,那種特有的氣質和眼神將這個民國時期的“太子爺”給演活了。另一幕他和父親老蔣在南京的一場談話,父子倆均是一身黑色中山裝,緩步踱在修林環繞之中。而一羣如雪白鴿繞着他們一圈一圈地飛翔!當共產黨渡江戰役的前夕,蔣介石被迫下台,他和蔣經國坐在石階上談心,這時候,父子倆淡淡地説了幾句,他們的眼睛一直望着遠方,整個環境安靜沉沒,有點壓抑,處處透露出一個曾經位於權利最高峯的王者如今兵敗下台的落寞氣息。陳坤錶現出了那厚重的責任感和為父為國之憂心之惆悵。再次是許晴飾演的國母——宋夫人,雍容華貴,儀表天成。

演員的表演自然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並沒有把人物的精髓表現出來,總感覺有點像《我這一輩子中》的那個福海,像鄰家大叔一樣親切,卻沒有表現出老蔣一貫的陰沉和獨裁者的霸氣。再比如劉勁飾演的周恩來,看上去有點神經質,像重慶談判時振臂高呼:反對一黨專政,要民主政府!以及喝醉了酒摟住朱老總和任弼時的頭臉貼臉。這和我們所熟知的周總理有不小的差距。吳剛飾演的聞一多就更加神經質了,胳膊造型擺的特難看,聲嘶力竭的喊叫,最後竟被國民黨光明正大的突突了,一段難忘的歷史居然被篡改成了一場鬧劇。還有範偉飾演的廚師長,左右睥睨,哪裏把老毛放在眼裏。

我覺得《建國大業》失敗之處主要有四:一是定位於國慶獻禮,而實際上目標卻是票房,商業氣息太濃重;二是雖説陣容強大,有170多位華語影壇一線明星,但這恰恰也正帶來一個相當大的問題,星光閃耀,沖淡了主題,以致於出現了太多的牽強附會,而且觀眾都去數星星了,哪還能靜下心來品鑑電影的真義;三是歷史感太淡薄,本人是一個對歷史相當感興趣的人,而影片並未能真實而較全面的反映那一個時代,比起小時候看過的《開國大典》和《巍巍崑崙》兩部電影史詩般的大氣可以説相去甚遠;四是情節煩瑣而累贅。可以斷言,《建國大業》因為它過於濃厚的商業氣息而不可能成為一部經典。

《建國大業》最為人詬病的可能還在於演藝圈一如經濟界,污穢骯髒得超出我們的想象,一羣並不愛國甚至連國籍都改了的人成為所謂主流,他們居然還有臉來拍六十週年國慶的獻禮片,正如網上流傳的那樣。

院組織我們學生觀看了期待已久的祖國60週年慶典的獻禮片《建國大業》,讓我們有機會重温60年前華夏大地上歷史性鉅變的那一時刻,感受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影片敍述了1946到1949年之間的中國歷史,開篇即是國共重慶和談,繼而爆發內戰。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共產黨的“幾十萬條破槍”,在人民的支持下,硬是在三年時間裏打垮了全部美式裝備的國民黨。國民黨的派系鬥爭、一黨獨裁、腐敗透頂展現無餘,而共產黨則發動了廣大人民羣眾,爭取了民主派的支持和加盟,成功的在中國歷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面。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當即斷言“長江以北從此再無大戰”,國民黨的王牌主力全部覆滅。最讓我難忘的是,周恩來、任弼時、劉少奇、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在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那一刻,這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和命運的軍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國際歌的那一番情景。而此時的毛澤東醉意朦朧,斜靠在牆上若有所思,共產黨軍隊幾十年革命生涯所經歷的苦難,通過毛澤東的回想一幕幕的回映出來:五次反“圍剿”,突破封鎖線,艱難長征,翻雪山,過草地……無數烈士的生命,換來了這歷史性的轉折,此刻歷經百戰的錚錚硬漢們再也無法剋制住自己的感情,唱着,哭着,笑着,跳着……慷慨激昂的“英特納兄奈爾就一定會實現”的歌聲讓我感動的熱淚盈眶。

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警醒後人。《建國大業》不僅是一部描繪民族解放歷程的煌煌精品,是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鴻篇鉅製,更是一部刻畫國民黨從執政到下台、從輝煌到失敗全程的史詩大作。

總結國民黨執政末期的過失:其一,不顧民心向背,悍然發動內戰;其二,縱容四大家族巧取豪奪、黨政腐敗。治標尚且夭折,遑論治本。蔣經國在滬改革遇阻後,老蔣對他説:“國民黨的腐敗已經到骨子裏了。反貪腐是件大事,難哪!反,要亡黨;不反,亡國!”道出了當時國民黨的嚴酷局面與深層矛盾。其三,鎮壓學生運動,迫害民主人士,阻塞外部監督途徑;其四,黨內派系林立,爾虞我詐,傾軋爭奪。蔣、桂、晉等派系彼此猜忌,勾心鬥角。影片中,李宗仁與孫科競爭“副總統”獲勝,蔣介石大為意外,連與李握手時都尷尬不已。

如今我黨正大力倡導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汲取以上深刻教訓,防微杜漸。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從嚴治黨,毫不手軟地懲處腐敗。在經濟改革中,要“利為民所謀”,提高廣大羣眾的生活水平,造福基層百姓。在新的征程上,黨必將帶領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五:

*年*月*日,我有幸觀看了獻禮祖國母親六十歲的史實大片《建國大業》,讓我對1945——1949年這5年中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及我黨第一代領導人的英雄事蹟有了更加詳細和深刻的瞭解。短短兩個多小時,我彷彿回到了那個艱難而又催人奮進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影片以重慶談判到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現了重慶談判,雙十協定,定都北平,政治協商級以黑白史詩片段為表現形式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的事件。

我向這部電影除了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瞭解之外,更重要的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原因的思考,歷史上以各個階段為領導的革命數不勝數,以農民階級為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辛亥革命,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雖然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很正確的回答,但看過了這部影片後,我確實對革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氣和魄力,但想要革命勝利,我向這還遠遠不夠。

革命需要堅持。沒有哪一次革命會一帆風順,把時間從1945年往前調,我們國家遭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日本人的殘忍,野蠻嚇退了國民黨,但嚇不倒我黨革命決心,國民黨的那些所謂正統軍校出身的大批軍人只堅持了數月,就開始消極抵抗,甚至在抗日戰爭中期開始對自己的同胞共產黨進行打壓,但我黨堅持住了,我黨抗日戰爭的初期戰鬥中吸取經驗教訓,開展了廣泛的敵後根據地,不斷地從後方騷擾,打壓敵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轉向了後方戰場,此時國民黨的反動分子也向我黨進行了進攻,但我黨再次堅持住了,我黨不要國民黨的資助,不要同盟國的援助,在解放區實行自給自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話是我黨堅持的最好寫照,我黨還堅持分配土地給農民,動援任何一個可以團結的幫手,就這樣,敵人的一次次進攻無攻而返,終於,因為我黨對革命的堅持,終於趕跑了侵略者,實現了國家的獨立。而在電影中,我黨更是為了國家統一,繼續堅持着,當國民黨提出劃江而治時,我黨沒有停下革命的腳步,毅然發動了渡江戰役,因為我們知道劃江而治的中國永遠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這場革命一定要堅持下來。這種堅持是我黨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須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國民黨有先進的後備軍,高素質的軍人,雄厚的兵力,這場戰爭怎麼會輸?因為國民黨是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電影中,國統區物價飛漲,人民正常生活難以繼續,而杜月笙等大資本家囤積物資哄抬物價企圖發一批國難財。在這樣一個地方,人民沒法治,失去了人民,還談什麼革命?反觀共產黨,我黨和人民的融洽,早在“軍民魚水情”這句話中可以體現的出,廣泛發動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確實為我黨革命的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電影中,解放軍佔領上海,沒有一個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當宋慶齡走到大街上,看到滿大街的人民解放軍,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個軍人能始終為人民着想,這樣的軍隊怎麼會不得人心?有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麼會不勝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領導。這場革命勝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擁有幾位擁有雄才大略的領導人。毛主席自不必説,他最讓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軍事才能,游擊戰則是他戰略的精髓,四次反圍剿勝利,渡赤水。三大戰役已經是他的成名作。在電影中,導演並未側重於毛主席的軍事才能,而着重描寫細節,政治局開會的時候,毛主席把蠟燭吹滅了。摸黑繼續開會,他説,留下半支蠟燭晚上還要寫東西,看完後,很震撼,以小見非凡,秒啊。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當然有以親和與儒雅出名的周總理,周總理一向兢兢業業,刻苦工作而在電影中,總理和主席在一起,幫主席分擔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黨沒能保護好受邀參加政治會議的馮玉祥將軍,總理終於大發脾氣,痛罵手下都是“豬腦袋”,這種細膩生動的描寫,吧周總理刻畫活了,正是這樣一個非凡的總理,為革命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還有朱德及劉少奇等領導人自然都是滿富智慧,有力地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此時此刻,我終於深切體會到歷史的價值,看完《建國大業》。我更加尊敬老一輩的革命家,是他們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覺得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肩負起強大中國的重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wen/guanhougan/1qdz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