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觀後感 >

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四篇

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四篇

其實寫觀後感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文章中不能有太多影片內容的陳述,要重點表達自己觀看後的內心感受。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四篇

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

在寫下這個答案之前,我也看了一些評論,很多人不敢苟同導演這部電影的理念,認為應試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素質教育,是有經濟條件的家庭,才配擁有的玩意兒。

可是,代入到孩子的內心,你們想要怎樣的父母?

我認為電影不僅僅是在説,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從頭到尾,導演並非在反對應試教育。而是在強調,終生學習,終生思考。

一開始,童年馬飛,便受到來自老師的惡意,認為他缺根弦。這種場景,很多人都熟悉吧,小時候,犯錯了,父母老師很少耐心的教導你,為什麼犯錯,怎樣做是對的。而是粗暴的問,你怎麼這麼蠢??這麼簡單都不會!

我蠢嗎?我也不知道。

少年馬飛,因為厭學,所以曠課,看武俠小説,面臨退學風波。母親不惜下跪,為他求得一個上學的機會。

母親很愛馬飛,可是母親卻對馬飛説,你這麼笨,能考進年級前十麼?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長了年級前十的樣子麼?

另説一句,一開始覺得任素汐演技忽然尷尬了,那台詞,就像剛從驢得水的劇組回來。後來發現,任素汐和老孟,是這部戲温情中的笑點,雖然仍然尷尬,但尷尬裏也讓我笑了幾次。

父親反駁了母親,年級前十應該長什麼樣子?

少年馬飛,和出獄後的父親,是電影的主要描寫部分。父親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訴馬飛,你很棒,你不笨,你不是廢物。

電影裏,父親是一個出獄的工程師,幾乎給了馬飛最差的物質條件。卻也拼盡全力,讓馬飛重拾信心。

很多人認為一個年級墊底的孩子,僅僅用了一學期,便成了年級前十,讓辛辛苦苦每日熬夜刷題的孩子們,成了笑話。

我覺得,這個劇情沒有問題。努力加不熱愛,努力加熱愛,哪個會更好。

馬飛,國中的一次期末考試前夕,找到了畢生熱愛的事情,確定了心中的夢想。刷題的我們呢?可知道自己的夢想?可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標?

電影探討了一系列話題:

1)成績最優異的孩子就一定是最健康的麼?

2)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考大學麼?

3)考上大學後是不是就不需要學習了?

總體而言,

這部《銀河補習班》的確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2個半小時的觀影歷程,如同坐上了一場情感過山車。

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

在這個暑假,我看了一部叫做《銀河補習班》的電影,這部電影的許多情節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這部電影前期主要講了小男孩兒馬飛的爸爸馬皓文因為自己的徒弟而入獄,但他卻毫不知情。後來馬皓文出獄後,才知道很多東西都變了,馬飛也成了墊底的差生。馬皓文就用各種辦法給兒子“補習”,一個學期過後,馬飛的成績進入了年級前十。在馬飛長大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宇航員。

我覺得這部電影貫徹了馬飛的爸爸的一句話和教育觀念,這句話就是: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靶子,如果每天不停的拉弓而沒有找到靶子,那就是毫無意義的。我覺得再找個靶子之前,還要儘量的積蓄力量。在找到自己的靶子之後能更好的射中它。我還覺得馬飛爸爸的觀念在當時可以説是非常前衞,核心是要讓我們喜歡上學習,感受到它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然後是讓我們開闊眼界瞭解更多的知識。然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樹立理想,不管大還是小,但一定要有理想。

這部電影也有一些描寫得很牽強的地方,就比如馬飛他爸爸帶他去看航展,在路途中完全沒有突出馬飛用心學習的地方,回到學校,馬飛的成績就提到了年級前十。在發洪水時,馬飛用一塊門板當做木筏,居然就在洪水中得救了。

雖然這些情節不太真實,但這無疑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這些情節也是為了告訴我們,開闊眼界和用心思考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部電影!

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

我們都渴望鄧超式的美好,卻終將屈服於教導主任式的現實。

劇終時,邊上的小女孩閃爍着星星的眼:“媽媽,我以後也要像馬飛一樣快樂學習!”一旁的母親眼眶也有些濕潤:“好的,孩子,媽媽都支持你。”

望着那對母女離座的背影,我發現,淚水從我的眼中滾落下來。

為什麼我的眼中飽含淚水?我的眼淚為誰而泣?

首先必定是為電影。電影中鄧超飾演的爸爸--馬皓文在一場冤屈的牢獄之災後依舊笑對人生,在應試教育的主環境下依然堅持快樂式教育,把兒子馬飛培養成了一個心懷夢想的人。這種理想式的育兒,是我們無數青少年心中的夢,而我們做的夢,哪怕並不存在,卻以一種曲筆的方式成為了現實。

於我,卻是另一種滋味。

我已經好久沒做夢了。相比同齡人,或許我是他們心中的那個“鄧超式教學”的實踐者:當我的同班同學努力背誦乘法口訣時,我的媽媽帶着我沒心沒肺地打羽毛球;當我的同學們為一兩分拼搏時,我還在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當我的同學一個個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時,我發現,我長大了。

我擁有過他們永遠想象不到的青春,卻得不到他們理所當然的成績。鄧超式的理想教育,真的能實現嗎?縱使是擁有一對開明的父母,我依然逃脱不過“理所應當”的補課,逃脱不過“想當然”的應試教育,逃脱不過別人印象中“活該”的命運。

如果説鄧超式教育是我成長中的保護傘,那麼應試教育就像保護傘下的菌菇,在得不到陽光的條件下依然茁壯成長。鄧超式的教育,永遠只能活在理想中。就像我一次次地嘲諷那些“讀書機器”,可是最終他們卻活得比我自在。

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寫過一篇“無中心思想”的文章了,議論文的三段體、記敍文的抒情,一個個模版,早就刻在了我的腦子裏。或許我永遠都無法理解,什麼時候真情實感,是作文最可或缺的一項要素……

我終究活成了我最討厭的樣子。

可是,正如秋瑾的墓上放了花,海倫凱納的眼睛重見光明一樣,誰又能預測未來是什麼樣呢?或許當20年後的我再帶着我的孩子來重温這部電影時,我的孩子會驕傲地告訴我:“媽媽,我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樣子。”

或許40年後的教科書裏輕輕帶過一筆:“應試教育時代早已結束。”

或許我最後的淚,是淚給對教育改革的憧憬,對未來明天的希望……

劇中鄧超飾演的爸爸對着太空英雄兒子馬飛笑着説:“這個魔術真好看,能給我再變一次嗎?”

未來,我們相信奇蹟。

精選有關《銀河補習班》的觀後感範文

很多人在看完電影《銀河補習班》之後都在感歎“鄧超終於拍出了一部真正走心的電影作品。”是的,與鄧超的其他電影作品不同,這部《銀河補習班》是一部探討父子關係和當代教育的有意義的電影。

很顯然,四十不惑的鄧超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思考。在生活中,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鄧超身上的責任是重大的。加上回想自己的年少時光,也曾有自己被開除媽媽去學校找老師討説法的經歷。人到四十,的確會發生人生觀的巨大改變。這一次鄧超和俞白眉聯合執導的《銀河補習班》,充滿了對當下現實社會的種.種思考,通過一個家庭反映整個現實社會,這部電影是做出了有誠意的貢獻的。

因橋樑意外事故而入獄7年的馬皓文(鄧超 飾),錯過了孩子成長的7年。出獄後的爸爸馬皓文第一時間回到家裏,想要看看兒子,未曾料到,因為自己入獄的事情,導致兒子已經成為了一個叛逆的“不學無術”的小孩。當校長想要放棄兒子的時候,作為爸爸的馬皓文卻信誓旦旦與校長爭辯,自己的兒子是可塑之才,並非煤球變不成鑽石,並且立志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改變兒子,提高他的成績。

這樣的劇情可能人人都很熟悉,無論是作為孩子還是家長,我們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出現過這樣的場景,但是否每位家長都能夠在孩子遭遇老師或者校長質疑的時候,拼命的護住孩子,相信孩子?或許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有馬皓文這種衝勁兒。馬皓文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的確,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叛逆也好學習成績差也好,歸根到底都是很多種因素造成的,而原生家庭和學校教育兩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錯過孩子的7年成長,爸爸馬皓文都沒有放棄兒子。把兒子帶回家後的爸爸,沒有讓兒子去背書,而是給他講了一些人生的道理,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感化了孩子。馬皓文最常跟孩子説的就是“不要停止想”,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只要你去想,去思考,總會找到解決辦法。他希望用這樣的理念讓孩子愛上愛考,並且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片中還原了1998年那場大洪水,當小小的兒子被困於水中的時候,馬皓文沒有放棄對兒子的尋找,他找來一個大喇叭向洪水深處大喊,他希望兒子可以聽到,並且他一直引導兒子不要怕,不要停止想,看看旁邊有什麼,想辦法自己救自己。就這樣兒子真的聽到了爸爸的呼喚,並且開始試圖尋找身邊能承載自己的物件,最終通過兒子獨立思考,找到了一個門板、一塊破布、一根棍子、一個手電筒,就這樣他划着自制的小船,拯救了自己。

當然,生活中的哲理還有很多。並非爸爸的一句“不要停止想”就能解決問題。可電影試圖為我們傳達一種聲音,那便是教育的意義。無論的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不應該是死記硬背的,大多還是實踐出真知,既要引導孩子們的興趣,又要給予他們一個人生前進的方向,不至於太茫然,也更會接近成功。

故事的最後自然是父親與兒子的和解。長大後的兒子以為自己所獲得一切都是應得的,可當他遭遇太空災難的那一刻,他才深深的領悟到,作為一個成年人也作為一個兒子,自己是否在得到父親的教育之後越走越遠了,而自己曾經經歷的和正在經歷的,也正是那些年,爸爸教會我們的事啊……整個故事既有意義,又很感動,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在電影中看到一點兒屬於自己的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wen/guanhougan/evd5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