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觀後感 >

精選《我和我的祖國》最新範文多篇

精選《我和我的祖國》最新範文多篇

在看完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之後,大家內心一定有了許多自己的見解。不如將自己的想法寫成一篇觀後感哦!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我和我的祖國》最新範文多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我和我的祖國》最新範文多篇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1

《我和我的祖國》之《迴歸》篇由薛曉路執導,杜江領銜主演,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的故事。其中“2秒之爭”讓人印象深刻。

1997年7月1日0點0分0秒,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全場靜默望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徐徐升起,這一刻宣告着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標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在這之前,為了搶奪2秒,讓國旗在0點準時升起,中國同英方進行了10餘回正式談判。“154年了,我們不能再多等一秒!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這是對香港迴歸的迫切之情,而支撐這份分秒必爭底氣的是中國多年的負重前行,是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香港迴歸祖國,標誌着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2019年,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回到祖國的懷抱已22年。這22年,香港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鞏固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繼續被眾多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被列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成為世界金融體系的支點與標杆,香港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提升至全球第二,展現出十足的經濟活力……也是十足發展的二十年。

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來的。而紫荊花在五星紅旗輝映下才會更加美麗綻放,香港背靠祖國才有底氣有實力有希望。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

22年前,跨世紀之際,香港隆重回歸,22年後的今天,香港的發展如火如荼,發展不僅僅依靠香港各個階層集眾智匯眾力,發展也必須依靠廣大青少年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別樣青春孵化器助推下砥礪前行。

從香港1840年到1997年再到2017年的種種變遷,香港迴歸22年來,在“一國兩制”制度安排下,香港與祖國同進步共繁榮。今日之香港,經濟穩步增長、市場繁榮、貿易活躍、就業穩定,紫荊花的綻放更加璀璨。

忽忘國恥 熱愛祖國 !!珍惜現在 建設未來!!

22年的奮鬥,22年的追夢,今天繁榮的東方之珠是香港人勤勞的見證,是偉大祖國復興的縮影,願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2

20xx年7月13日,這是不尋常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我和我的新同事們正式步入了大橋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新員工入職培訓班,也意味着我們正式成為了正當的名副其實的大橋人。

當天下午兩點三十分,我們集體參加了集團公司的開班典禮(以視頻連接方式開展)。經過2個多小時的精彩介紹,讓在座的各位新同事對大橋局這個大家庭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與歸屬感,同時也令我們有了一個凝實的奮鬥目標——講公司打造成為“世界一流建橋國家隊”。會後,我們集體觀看了一部文藝記錄片《我和我的祖國》,在觀看過程中,讓我有了很多想法。而這些想法,對於正在事業起步的我們有很大的啟發性:

偉大出自平凡。每每聽到有人談起我的國,或者是世界各大聞名的建築奇蹟,給人的第一感覺往往是:這個工程太了不起,太偉大了。但仔細想想,這些偉大的建築,不都是由諸多平凡之人憑藉着自己的只會與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嗎?“平凡最容易使人感動”,平凡誕生出偉大。或許今天我們依然是個平凡的人,而明天,我們卻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世人眼中的偉大。

成功的祕訣——學習與實踐相互轉換。熟能生巧,萬事均離不開一個“勤”字,而勤勞加上吃苦,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總結,這便是成功的祕密。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説的正式這個道理

懂得感恩。父母給予了我生命,撫養我長大成人,今後,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去贍養他們,這是一種感恩。觀如今,大橋局給予了我一片翱翔的天空,我將付出我的青春汗水,去建設她,回饋她,讓她在世界註明企業榜上留下她美麗的名字,這也將是我的感恩。當然,還要感謝我的祖國,是您給予了我生存的空間,感謝中國共產黨,是您帶領我們走向富強與民主的生活,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朋友,同學,是你們造就瞭如今自立自強的我。

不忘初心,繼續向前。作為青年一代,也作為一名大橋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過程中,我將用自己的青春,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某復興。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3

國慶節之際,她被大街小巷的五星紅旗裝點得分外好看,也被十四億兒女們紅色的愛國心渲染得陽光燦爛。上午,我在一次次落淚致敬的感動中,欣賞完宏大的閲兵式,等待我的還有下午的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由七個動人的故事組成,它們由七位不同的導演執導。七位導演抓住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的歷史性經典瞬間。描繪了普通人和國家的不平凡的故事。它們像七個重要的點,基本上按照時間的順序,依次排列在新中國的歷史長卷上。雖然歷史的推動者可能是少數精英,但歷史永遠是由人民創造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背景下,有無數個平凡的故事交相輝映,“祖國”這兩個字顯得鮮活而親切,她就在每個人的喜樂與憂愁中,就在每一個小家的悲歡與離合中。這也就是影片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原因——雖然觀眾的年齡不同、經歷各異,但是他們在看到這七個故事時,都能回憶起自己當時的樣子,或者聯想到彼時的長輩正在經歷的事情。這些故事或清晰或模糊、或豐富或單調,可其中的愛國情懷,卻是一樣地深刻、一樣地飽滿。當熟悉的情景在電影中重現時,他們能夠真正融入進去,與其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平日裏根植於心的個人與國家的感情,在持續的感動中被喚起到極致。

七個故事都讓我心潮澎湃,但我最鍾情於由徐崢執導的《奪冠》。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石庫門街坊。改革開放之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了緩解,世俗生命力也在復甦。在充滿人情味的弄堂裏,上演了一幕讓人揪心又倍感温暖的小插曲。鼕鼕,一個正過着甜美暑假的小男孩。爸爸是電工,他也上得了屋頂,修得了天線。那天,他喜歡的小女孩小美要即將乘飛機出國,再見不知何年何月,他準備的臨別禮物還未送達;那天,他把家裏的電視搬到街上,街坊鄰居都想看女排決賽的實況轉播,但是電視信號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要讓屏幕清晰,他只能一直換着角度待在陽台上。進退兩難的他——一邊是自己心儀已久的鄰家女孩,一邊是備受矚目的國家大事;一邊是不捨的告別與精緻的禮物,一邊是緊張的等待與勝利的期盼——只能“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幾次艱難地爬上屋頂,幾次糾結地按捺焦急,幾次委屈地嚥下淚滴。終於,女排奪冠,大夥兒激動地歡呼雀躍,爸爸也下班了,可是他卻沒能把禮物親自送給心愛的小美。他再也難以抑制自己,淚水奪眶而出,可是他本能地告訴爸爸他哭是因為女排獲得了三連冠,他太激動了。或許在當時的那個場合,他的個人感情會被羣體的心情小化得不值一提,會被祝福祖國的歡呼聲大化為強烈的愛國之情,但是在之後的若干年,在他與小美送給他的乒乓球拍朝夕相處的歲月裏,那天女排奪冠的欣喜會作為童年記憶的一個背景而漸漸淡去,對小美的無限懷戀與美好想象卻會成為芬芳的童年往事而歷久彌香。最令人難忘的是片段的末尾,時間來到了2016年夏天,鼕鼕已經成為國家乒乓球教練,當他在電視節目中講述完這段他與祖國的故事時,讓他驚喜的是,節目組特意聯繫並把他“童年的小美”——她也已經成為優雅而知性的物理學家——請到了現場,他們對視而笑,千言萬語匯成了無言的擁抱。巧的是,他們在三十二年後久別重逢的這一天恰好也是女排奪冠的日子。個人的離別與相逢就這樣完美地嵌入了國家經久不息的榮譽當中,那種感慨、那種驕傲在觀眾油然而生的淚光裏頓時熠熠生輝。

剩餘的六個故事,也讓我或多或少地體會到個人與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聯繫——《前夜》讓我感受到了新中國國旗在每個人心中的重量: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建國之初,人民對共產黨政府的擁戴是發自內心、毫無保留的;在爭分奪秒的開國大典籌備前夜,技術人員林治遠冒死爬上旗杆,他對新中國的熱愛讓他克服了恐高症,也完成了“固定國旗的鋼球”一樣的崇高使命;《北京你好》中的張北京正是成千上萬淳樸善良的北京勞動者中的一份子,2008年奧運期間的北京人、尤其是以出租車司機為代表的服務工作者,更是用不求回報的行動把“北京歡迎你”這五個字詮釋得無可挑剔;《相遇》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為故事背景。為國家核事業而隱姓埋名、身患絕症的科研人員高遠,在與女友重逢卻無法相認的沉默中,被突然湧入擁擠而興奮的人潮,他在迷離恍惚的心境下見證了他最想得知的一幕,個人的沉浮瞬間淹沒在了國家的崛起中。我想當時的他一定百感交集,他終於可以在為之奉獻的國家成就面前放下個人得失,安然地走向生命的盡頭了;《白晝流星》以略帶宗教色彩的神話開頭,講述了貧瘠土地上兩個頑劣不堪的少年的迴歸之路。不管是扶貧幹部的細心教誨與有心指引,還是看到白晝流星的敬畏以及目睹宇航員着陸的驚奇,對他們而言都是一種精神上重生、一種出走後的迴歸、一種重新做人的決心。這是由貴人的善心、神話的感召、科技的魔力這三重因素巧妙促成的,也讓我們明白了扶貧不僅僅是物質的救助,更是心靈的救贖;《迴歸》是圍繞着時間展開的,1997年香港迴歸之際,中國代表説:“我們已經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中國對升旗時間的要求之所以如此“苛刻”,是因為國家的實力給了我們提出“必須準時”的權力,給了我們堅決規定迴歸時間的尊嚴。無論是儀仗隊看重的“國家的時間”,還是香港的鐘表鋪老闆在意的“情感的時間”,都象徵着時間對於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意義,準確的時間是愛國的儀式,香港的迴歸是人心的歸依;《護航》聚焦2015年閲兵式上的“後備飛行員”的故事。主人公呂瀟然是一位優秀的女飛行員,她作為替補的理由是她更有能力處理突發情況。飛行時不斷偶發的主體回憶,將這位女飛行員的心路歷程鋪展開來:從孩童的飛翔夢想到叛逆的少年時代,再到職業訓練中所經受的身體極限挑戰。她一直深愛着祖國的藍天,在一次次認真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她將個人的理想真正地融入了偉大而遼闊的中國夢,也將個人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結合地恰到好處,她是英勇的愛國軍人的典範,也是我們的榜樣,讓我們在仰望星空的同時腳踏實地。

電影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就是用書寫的方式作為短片的銜接。根據故事的不同視角,開國大典這樣莊重的大事用傳統而厚重的毛筆來書寫,“白晝流星”則是用鉛筆寫出了孩子般的稚嫩和虔誠。這讓我想起了高中時學過的一首詩歌《相信未來》,無論是用美麗的雪花,還是用凝露的枯藤,亦或是曙光那隻温暖漂亮的筆桿,都堅定地寫下了“相信未來”這四個不屈的大字,那麼在今天,我們應該用怎樣的筆跡,寫下怎樣的詩篇呢?我們是否問過自己:祖國是什麼:祖國給了我什麼;我能為祖國做些什麼……

從小到大,“祖國”這兩個親切的字眼就與我緊緊相依。身為95後,我見證了一些祖國在新世紀初的大事——還記得非典時期的白衣天使和只上半天課的暗自慶幸;還記得青藏鐵路通車的時間是2006年7月1日;還記得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將特別獎授予了全體中國人;還記得2009年國慶閲兵上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還有在得知莫言、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時我感受到的沉甸甸的希望……祖國離我很近,她的大事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由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具體可感的小事匯聚而成的,她不僅是電視上的秀美山河、不僅是一面被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還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國家記憶,更是每一份個體記憶中那顆赤誠的中國心。

祖國給了我什麼?我一時説不出來。答案可能是小時候寫下那篇《藍天的夢想》的靈感;可能是國小加入少先隊員時那種莫名的榮幸、母親每天清晨為我帶上紅領巾時的喜悦;可能是國中參加升旗儀式時盈眶的熱淚、老師佈置背誦愛國詩歌時的激動;可能是高中時想去延安大學的那種赤誠、大學時想考數學專業研究生的那種堅定:也可能只是,我現在為祖國所寫的這篇觀後感……總之,祖國給了我太多,多到超出了我的想象,多到我一時不知怎樣表達我對她的感情。

我是祖國的大海中一朵平凡的浪花,我能為她做的事情簡直渺小得像一粒塵埃,但是我知道,做一個好人,就是她的對我的期望;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最好的愛國。或許有一天,我可以用自己的小事見證祖國的大事,可以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為祖國添上一抹光輝的色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wen/guanhougan/mqp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