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觀後感 >

太空展觀後感5篇

太空展觀後感5篇

寫好觀後感讓我們對電影的情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觀後感是我對電影情感的整理和總結,它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電影的主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太空展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太空展觀後感5篇

太空展觀後感篇1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載着翟志剛、葉光富、王亞平三人去宇宙探索奧祕。今天,三位航天員為了豐富的我們的視野,於是他們要為我們上一節別開生面的“天宮課堂”。

首先,主持人為我們介紹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核心艙。它和我想象的一樣,是那麼高,是那麼大,足夠讓人在艙內行走。直到這時,我才切身感受到了祖國科學技術的強大!

然後,主持人把畫面從舞台上轉移到神舟十三號的艙內。我看見王亞平老師正在用轉陀螺的方式來歡迎我們來上課。她先帶我們去參觀她們三個人的卧室,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在太空確實很奇妙,你睡覺時要拿個帶子把自己綁起來,你吃飯時要用吸管來吸,你走路時要借用上下左右的工具,來幫助宇航員保持的身體平衡。

接着,葉光富老師展示起他做的細胞實驗,這個實驗讓我知道了細胞離開地球是能活的。王亞平老師也做起了她的實驗:把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球浮不起來,這就證明了“空間站內,浮力幾乎消失”的道理。

最後,王亞平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遊戲:在水球裏注入一個氣泡,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的兩個像。真的是太神奇了,我們平時做這個實驗也會成功嗎?

時間飛逝,很快就下課了。我望着天空,不禁想到:宇航員叔叔阿姨們,你們辛苦了!希望您能快樂的工作,也希望我能像你們一樣成為祖國的棟樑!

太空展觀後感篇2

在宇宙某處,在月球上,有我們中國的一份土地。2021年10月16號,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載着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名宇航員成功飛上太空。而在12月9日下午,我們上了一堂來自太空的課。

八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就為全國6000多萬學生授課,只是當年我還小,遺憾錯過課堂,現在她又踏上了太空之旅,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

我們觀看了航天員的在軌生活場景展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件“企鵝”服,它有效對抗了肌肉萎縮和心腦血管功能下降,僅此一件衣服,就體現出人們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在觀看睡眠倉時,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個小窗口,像飛機上的小窗子一樣,光透過玻璃照進來,好像對宇航員們加油鼓氣説:“別怕,有光”,雖然在茫茫月球上只有他們三個人,但我們全國人民的心和他們緊緊聯繫在一起,衷心祝願他們平安歸來!

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神話變成現實,中國人民的航天夢從嫦娥奔月到,“兩彈一星”,“嫦娥”奔月,再到“天宮”攬月,“天問”探火,到現在的“神舟”系列,遨遊蒼穹,一次次的突破,一步步的前進。讓我們的航天夢,不再是神話,成為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現在我們中國的科技水平,讓那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不再是虛寫!

少年強則國強,中國未來的航天之旅,還需要讓我們這一代來續寫,我們的航天步伐將更大更遠更加堅定,彰顯出中國少年的力量!

太空展觀後感篇3

2021年12月2日,還有一個好消息傳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佈消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於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象。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鐘裏,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瞭解在失重環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裏,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裏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隻針管插入水球裏,那不用説,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髮未傷”,這對於我們來説,簡直是一個奇蹟!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太空展觀後感篇4

天空課堂太有趣了!那個浮力實驗,太空中沒了重力,乒乓球在水杯裏就浮不起來了。別的實驗也都非常有趣,現在才知道太空中的事情是多麼不可思議,那個水球能憑空懸掛,並且還能往裏面注水,再形成一個水球,還能正反成像,比哈哈鏡還神奇。同時老師告訴我們所有的原理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在太空與在地球上相比重力不一樣而已。我向往太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也想上太空,做更有趣的實驗。

太空展觀後感篇5

今天,我們在教室參與了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首次太空授課,“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有趣的物理課。

首先,王亞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天和核心艙的主要結構,先後帶我們參觀了居住區、衞生區和太空廚房。隨後,老師還介紹了太空跑步機、太空自行車、“企鵝服”等運動裝置的用法,並解釋了太空中鍛鍊的重要性:空間站幾乎沒有重力,微重力的環境會使人血液上湧、骨骼疏鬆、肌肉萎縮,需要堅持鍛鍊以保持身體健康。葉光富老師還為我們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轉身,從而讓我們對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

接着,就是最激動人心的太空實驗環節了。三位老師演示了太空細胞學實驗、浮力實驗、泡騰片實驗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實驗。王亞平老師先製成一個水膜,再向水膜中緩緩注水。由於微重力環境下表面張力較強,水膜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老師又向水中注入一個氣泡,將臉靠近水球時,水球裏竟然呈現了一正一反兩個像。老師解釋道,這是由於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部分,使其分別成像。這樣一節別開生面的“天宮課堂”結束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太空授課是物理課堂上最生動的實踐案例”這一説法。

正如王亞平老師在課程最後給我們青少年的寄語,“我們是祖國含苞待放的花朵,希望我們的夢想在廣闊無垠的太空中綻放”,我們當今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wen/guanhougan/vrq3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