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演講稿 >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8篇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8篇

寫演講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聲音和語速,提高演講的可懂度,一個周密思考的演講稿能夠增加演講的邏輯性和思維深度,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8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8篇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朝書為友,終身書為伴》。 書籍是一座智慧的殿堂,是一片思想的森林,是一方文明的沃野,它包羅萬象,使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高爾基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思想高尚的人做朋友”,徜徉於書海,我的心靈得到了昇華。

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時,一切都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簡單。作為班主任,我不知道該怎麼管理學生,怎麼訓練學生的行為習慣,怎麼把握孩子的心理特點。那些日子,我被困在原地,找不到頭緒。於是我一頭扎進書海,我為《淘氣包馬小跳》的老師的睿智而叫絕;讀《窗邊的小豆豆》時被小林校長的耐心感動;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

在《心中盛滿陽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確實,面對每日繁雜的`事務,面對孩子不經意間製造的麻煩,面對自己工作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不能改變這一切,只能換個角度想問題。那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竇老師道出了頗含人生哲理的四條建議:改變態度、享受過程、活在當下、學會感恩。在閲讀她的《生命因感恩而美麗》時,讓我陷入了深思。當我們在自己的課堂上發現某個學生反覆搗亂時,作為老師都會很生氣,嚴厲地批評他,教育他。但我們從來都不曾想過這些學生為什麼會搗亂?其實他就是想吸引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和重視。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在學習中,對這些學生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少一些批評和挖苦,我

相信這些學生一定會願意改掉自己的壞習慣。《玫瑰與教育》讓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學中要以情動人,以自己的火點燃學生,讓整個教學過程成為關注和豐富情感的過程,成為智慧生成和生活品質提升的過程。

在教學中,能成為驕人玫瑰的畢竟是少數,但只要我們善於自我“澆灌”,善於自我“反思”,我相信我們也一樣能夠激情綻放,留一縷芬芳在教育的這片園地!讓我們都來做一朵綻放在那校園裏的玫瑰,與書為伴,伴冬伴夏伴春秋,伴日伴夜伴黃昏。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2

記得在我背上書包的那一刻,父親就告訴我:書中有黃金!我便懷着好奇地、天真地對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想有一天能從書中找到一塊“金子”。當我讀懂了孔老先生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時,我才理解了“書中有黃金”的真正含義。我也真的感受到了:書,能讓簡單的人變得豐富,讓喧囂的人返璞歸真。所以我認為:人生之樂,莫過於讀書。那麼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人生之樂,樂在讀書。

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時,也就註定了一生要遨遊書的海洋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與書為友。一本好書,會讓你愛不釋手,會讓你陶醉,甚至會讓你廢寢忘食。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幸福。書,濃縮與古今中外,萬水千山盡收眼底。一卷在手,我們可以穿梭時空,盡情沐浴先賢智者的惠澤;一卷在手,我們可以遨遊天下,悠然領略各種更好的風土人情。

人生之樂,樂在讀書。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交談。”是的,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讀《論語》讓我懂得了為人處世事,求知學問的原則;讀《茶花女》讓我銘記,只要心存真情,勇於追求,人格將永具魅力;讀《簡愛》,主人公那善良、質樸和堅韌的性格陶冶了我的性情;讀《老人與海》,那位不屈風暴、勇於抗擊的老者讓我肅然起敬;讀《窗前的小豆豆》我被林校長的耐心、智慧所感動。那慈母搬的愛深深的感染着我,撞擊着我的靈魂。我懂得了:奉獻給孩子們“愛”應該是教師的天職。於是我學着他的樣子帶着微笑走進孩子們中間,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和孩子們一起歡笑,一起驚奇。漸漸的,我真的能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成了孩子們的知心朋友。我把愛的陽光撒向孩子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並從中享受着童真的快樂!

人生之樂,樂在讀書。書能使我們置身歷代巨人之間,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書,能讓我們與出色的人為伍,同他們感情交流,悲喜共鳴。書,真的給人無窮的快樂。當我領略了秦漢的雄風,魏晉的風骨,盛唐的霸氣後,內心真的像注入了一泓清泉;當希臘的思辨與哲學,法國的浪漫與民主,英國的理性與感傷走進我的視線,我真的開拓了視野,充實了心靈;當我把戈壁灘的風沙、漠北的`霜雪、江南的煙雨傳遞給我的學生時,我如虔誠的門徒感激書籍帶給我與學生一個美好而豐富的世界。在書的的海洋裏,我不僅吸收着豐富的高蛋白營養,而且分享着高雅的樂趣!

人生之樂,樂在讀書。在書中,我目睹了黃河的九曲噴薄,見證了長城的雄偉逶迤,領略了金字塔的莊嚴神祕。居高臨下,歷史長河裏的點點滴滴盡收眼底,人類社會的每一寸足跡盡覽無餘。多麼絕美的景緻,多麼美妙的享受啊!

人生之樂,樂在讀書。讀書,雖然改變不了人生的起點,但可以變換人生的終點;讀書雖然改變不了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廣收博覽,才能信手拈來,應用自如;引經據典,才能妙趣橫生,融會貫通。書破萬卷,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3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由肖川博士主編的《名師備課經驗》這本書。這本書是我在上金寶的一次學習時在書展上買的,買來之後,趁着熱乎勁看了一遍,感覺收穫非常大,為了在這次的讀書沙龍上能推薦給大家,我又重讀了一遍,感覺又收穫了很多新的東西。其實,好書就是這樣的——讀一遍就會有一次新的收穫,它就如同我們的良師益友,不斷為我們補充着精神營養。

書中的序言中引用了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故事:一個在學校工作了33年的歷史教師,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觀摩課,鄰校的一位教師問他:“你的每一句話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請問,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堂課?”那位教師回答説:“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一般的説每節課我都準備一輩子。但是,直接針對這節課的準備,則花了約15分鐘。”

一輩子與15分鐘,道出了教師用整個生命備課的真諦!!! 一直以為備課就是花一兩個小時寫教案,品讀《名師備課經驗》後,很震驚每一位名師都像“準備了一輩子”的那位教師那樣,下真功夫備好每一節課。15分鐘的有效備課,正是名師們教學智慧的彰顯。

書中一共介紹了17位讓所有的語文老師都耳熟能詳的語文大師的備課經驗,彙集了他們備課的新理念以及經典的案例。一節精彩的課,往往是教師海納百川的結果。在每一個40分鐘的課堂上,教師能帶給學生怎樣的精彩,學生是否真正融入其中,能否深刻領悟每一篇課文的意境和主題,無不取決於教師備課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它來自紮紮實實的行動,來自對教育使命的尊敬。細讀名師們的備課體驗,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但卻始終洋溢着同樣一種情懷:那就是用心,用力。書中那些令人仰慕的名師,不管是在教壇耕耘四十多載的於永正、張化萬、趙景瑞,還是年輕的特級教師竇桂梅、王崧舟、孫雙金,他們的備課經驗各異,但共同的一點是:即使是一篇已經可以熟讀成誦,執教很多次的課文,再次執教時,他們仍舊會花大量的精力去反覆思考,重新整合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法。如王崧舟老師的《只有一個地球》,經歷了千“磨”萬“煉”,幾易其稿,一度曾痛苦地思考、迷茫過,但又一次次地超越了自己已有的風格,嚐到了脱胎換骨的滋味。他敢於否定自我、敢於大膽創新,向我們展示了名師的真我風采;再如,閆學,以自己的方式把文本“燉”透,她對於文本的解讀,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不管是“立體式”的解讀還是深式的、有寬度的、有創見的解讀,都凝聚着她的刻苦鑽研的心血與汗水。特別是對課後反思的重要性,認識更為深刻,以其自己的成長經歷為我們指明:反思不僅應貫穿於教師成長的每一階段,也應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細節。還有如竇桂梅老師,為了上好《秋天的懷念》,光導入語就九易其稿,其間的艱辛讓人深深折服……

於永正的課我有幸親臨現場感受過幾堂,大師的精彩至今還記憶心中。對他的備課心得我特別欽佩,字字句句都不放過。學習到他的隱形備課,即“內功”的修煉,第一步:拿到一篇課文,先要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抓關鍵詞、課文重、難點並做上記號。字詞的意思不但意會而且要言出。第二步:朗讀課文要讀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的意圖。細心琢磨體會作者推敲、錘鍊文字的匠心。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老師要先做一做。隱性備課還包括查閲資料。在思考教法方面,要備學生、備學法。在課本上寫教案是備課於書;隱形備課是備課於心。鑽研教材與同事討論,聽別人上課有助於教材把握。從年輕起就寫教後記,記下課堂興奮點,也記下遺憾。記的過程中認識昇華。成功和失誤都是收穫!於老師説:“認真寫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為優秀教師;但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的人,必定成為有思想的人,説不定還能寫出一個專家來。”教案是教師在教學前自己鑽研教材後預設的課堂教學步驟,但並不是課堂上唯一的教學思路,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接受程度的差異,我們應該隨時的調整教學方案,使學生每一次都能在一個合適的學習起點上起步,提高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做到於老師説的“備課於心”。

於老師還強調,在備好教材備好學生的同時還要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我們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如:如果有的老師的聲音好,朗讀好,就可以經常以“範讀”吸引學生;老師的感情充沛,就可以用“情”打動學生;有的老師活潑好動,就可以以風趣幽默創設一個快樂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樂中學。

看完了這本書,在感歎名師們的備課智慧和超乎想象的功力的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這些功夫不是天生得來的,靠的是刻苦與努力,勤思與探索,靠的是磨功、研功與鑽功。願我們以名師為方向,也用自己的努力與拼搏譜寫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的教育篇章!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4

?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風格平實,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宂長的理論説教,以大量生動感人的實例,全面敍説了作者獨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搞好班級管理的具體措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言詞懇切,入情入理,讀起來琅琅上口,令人心悦誠服。它內容豐富、具體,富於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藴含深刻的哲理,閃耀智慧的光芒,具有吸引人一口氣讀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班主任工作漫談》涵蓋了以班主任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從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學生為主體到發展綜合素質、科學民主的管理措施,從指導思想到工作細節,全面科學,實在又實用,是廣大班主任、教師的必讀教科書。魏書生是我國教育界的一個奇蹟,他的教改嚴整而科學,他的教育理念極具前瞻性。十幾年前他的互動教學,以學生為學習主題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學的管理指導思想,已成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有人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同一個智者交談,讀魏書生的書就是這樣的感覺。我認真學習和閲讀了《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讀完此書,感覺有很大收穫。下面談一點自己的讀書體會: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書中魏書生老師説“以德治教”,身教重於言教是教師必須時刻牢記在心,實踐在身的。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説:“老師的一句話頂家長的十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給我這樣的體會,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在眾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班主任老師是最崇拜的、最信賴的。作為班主任,更要處處為人師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學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帶動學生。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和一句話,可能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學會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用“真愛”去發現和培養孩子的閃光點,發揮每個孩子的潛能,讓每個孩子的心裏都灑滿陽光。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他們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品德、行為,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着學生。學生是極具模仿力的一個羣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着老師的一舉一動。如: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教師就不能有違法亂紀行為;教育學生不怕髒、不怕累,教師就必須做到親自動手,吃苦在前,做好學生的帶頭人,否則,即使你説的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養,也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二、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班主任更是如此,通過學習閲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我有着很深的感觸,發覺與這些優秀班主任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做班主任工作很累,現在卻體會到,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須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這些孩子是我們的神聖事業。用愛心去感化、去關心、去教育,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裏比在家裏的還要幸福的多,對我們這些學生既要愛又要嚴。既要學知識又要學做人,全面關心學生的進步,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信任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通過閲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我更進一步認識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們的一種正常需要。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首先是親近他們,尊重他們,在學習上耐心引導,生活中熱心關懷,經常同他們交談,瞭解思想狀況,抓住時機,儘量做到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改錯的機會,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對每一位學生做到公平、公正,嚴格要求,不歧視,不挖苦,耐心教育、耐心指導。教師只有用心去教育學生,去關愛自己的學生,才能保證學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發展。

總之,讀過《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後,感覺他引領我們進入了一個處處都是發現,處處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裏,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養和深邃的哲學氣質,讓人仰慕,望塵莫及。自感眼界有所拓寬的同時,從中也學到了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借鑑的一些可行的做法。當然,在品味魏老師的感慨和收穫時,有些地方讓我與實際的情況相聯繫,也引發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有一點是可以學的,那就是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與執着。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在國旗下的講話的題目是:談讀書。

同學們每天辛勤在教室學習,在家中習作,在晨曦下背書,在課堂上朗讀,無時無刻不跟書打交道,這是為何?

其實,自古以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愛讀書。才高八斗的曹植因為讀書“七步”內便做出千古傳誦的佳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代帝王的趙匡胤因為讀書,認為開卷必有益,即使政務繁忙,也要抽空讀書,鞏固了宋代江山。華人首富李嘉誠因為讀書,每晚入睡前也要讀上幾段書,創立了他的商業王國。愛讀書的例子並不少,匡衡鑿壁偷光,蘇秦頭懸樑、錐刺股……,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讀書故事。為了成功,我們必須要讀書。

培根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而我認為: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讀書,就是在經歷一個社會,更是在社會中接受精神的洗禮。

有人説,讀書是精神的散步和漫遊。我亦有同感,讀書是一種精神享受。就象我們一日三餐中的鹽和佐料,它們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它們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更豐富多彩。

書,將我們帶入一個比現實更為深邃的精神空間,讓思緒任意馳騁。讀書,將靈魂昇華至一個純真的高度,審視自己,思考人生。讀書,讓我們有力量抵禦世俗的種種誘惑,使浮躁的心靈得到撫慰,變得寧靜而平和。而只有擁有一顆平靜的心,我們才能細細品味書中的內涵,書中的知識才能給予我們發展、進步的空間。

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提高文化品位,提高生活質量。讀書有如我們的一日三餐,它是根據我們的口味、嗜好有所選擇的。好書似春風化雨,愉悦性情,營養身心;壞書如飲鴆止渴,蹉跎歲月,消磨意志,頹廢人生。無論是好書還是壞書,都可以從中折射出讀書人的影子。

林語堂説過,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文字裏找到自己的影子。讀書也可從他人的觀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難怪中國就有聖賢感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最忠實的朋友。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活動。

讀書,不但陶治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滋潤人的精神,更能開闊人的視野,促使人的思想成熟。

讀書,可以通曉古今,可以提高水平,更可以激起人的各式各樣的感情,最終獲得美的感受。

同學們,老師們,書是知識的源泉,是人精神的營養品,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徜徉在書的世界裏,不斷汲取力量。最後,我要大聲説:讓我們熱愛讀書吧!

謝謝!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6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中國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讀書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這應該是知識經濟時代一種不可爭議的共識。作為一名老師,讀書與我們更是息息相關。

我們大家都知道,教師做着教書育人的工作,可謂“桃李滿天下”。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關係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長。學生的知識增長和我們的知識構成密不可分,那麼主要影響我們知識構成的是什麼呢?是讀書。所以今天我在這裏主要談兩個問題:第一,讀書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第二,教師讀書應該有選擇,有方向性。

首先,我先來介紹第一個問題,讀書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打開一本書,靜靜傾聽,用心去閲讀,無聲之中,你已領會萬千世界。書之聲如天籟、如仙樂、如蟬鳴、如鳥語、如風聲、如鶴唳,世間一切的吶喊、哭泣、歡呼都在其中。心靈隨之波動,感情隨之震撼。“此時無聲勝有聲”,此時此刻,靈魂已飄然於雲際之外。這些感覺想必大家都曾有過,特別是作為老師的我們,更需要有這種超然物外的感覺。讓讀書來洗滌我們的心靈,讓讀書來提高我們的素養,讓讀書來培養我們的氣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又更深刻、更豐富的知識來教導我們的學生。

針對我們語文老師,則需要對讀書有着更高的要求。語文作為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它有着豐富、厚重的內容。我們所選的課文,一般包含了各個方面,遠至古代傳聞逸事,近至當代的新聞。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這一切若我們的語文老師沒有豐富的知識底藴,那麼我們將很難為學生講好每一堂課,與之相關的如:追求精緻的生活或許是每個人的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若不多讀書,是很難成就的。

再者,教師讀書應該有選擇、有方向性。我叫喜歡有哲理韻味和學術性專業性的作品,翻開這些書,一種熟悉親切的味道便頃刻間瀰漫開來。針對我自己來説,這是一種夢幻的味道,古典而神祕,高深莫測而又耐人尋味。清晰的字體是一個個生動的音符。手執一本書,凝神靜氣,或立於風中,或坐於夕陽裏,或靠一棵樹,或獨坐窗前,這時你便可細細傾聽書的動聽訴説。即便不讀,聞着這淡淡的油墨香也是一種滿足。

既然我們走上了教師這個崗位,已説明了我們已讀過了不少的書,但針對我們的專業,為提高我們專業的教學能力。我們更以該讀一些專業性學術性較強的作品。這樣針對學術、專業方向的發展、創新,我們便能獲取最新的消息和知識,這些不僅與個人緊密相連,更與國家、民族息息相關。如果沒有讀書,沒有科學與文化的傳承、汲取、交流和進步,不僅我們個人,就連我們的國家都很難有美好的未來。若我們不再讀書,那將是社會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是我們每個人的悲哀。

書之聲悠遠,書之聲激昂,書之聲清脆,書之聲涵蓋了千古。在教師的內心深處,讀書的意義和地位,從來沒有降低絲毫。傳統慣性也罷,現實考慮也罷,至今我們仍然把讀書作為我們神聖的理念,讓我們用讀書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7

我在師範的老師曾經告訴我,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清貧;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責任。從教13來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老師的話的分量,但我不後悔。因為愛與責任的信念在支撐着我無比睿智的人生;讓我一直在踐行着我的畢業留言簿上的那句話——做一個永遠的大海的兒子!

做一個永遠的大海的兒子就意味着奉獻,奉獻青春,奉獻愛心,奉獻自己所能奉獻的一切。

作為教師,我把父母般的愛奉獻給我的學生。我深深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與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我永遠也忘不了xx年寒假,一個九年級剛畢業的學生家長遇到我,心情激動地説:“錢老師,我的兒子多虧了你呀,要不然變成什麼樣了呢?”一席話讓我倍受感動。作為一個教師,還有什麼能比得到家長的認可更值得感動和珍藏呢?小飛是家中的獨生子,從小嬌慣,性格有些孤僻,但是很正直,有正義感,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雙休日經常和一些社會上的混混在一起,家長很是擔憂。為此,我和家長聯繫,溝通家教方法,經常和他談心,利用他的正義感,循循善誘,在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他變成了一個令老師滿意喜歡,家長放心的好學生、好孩子。現在,只要遇到我總是很親熱地和我打招呼;每每我提到紅磚頭的事,他總是一臉的羞愧。

老師,不是父母,但是,比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因此,我總是像學生的父母一樣關愛着每個學生。記得在xx年4月份的一個下雨的夜晚,學生們在上晚自修,忽然聽到有學生在宿舍前喊我。原來小東的肚子疼的厲害,已經臉色發白。我連忙披上雨衣,安頓好兒子,騎上自行車,帶上小東直奔醫院。經過醫生的診斷,確診為闌尾炎,得先輸液消炎,等到拿好藥,開始輸液時,我連忙通知了家長,輸完液已經到了夜裏11點多,小東的家長也來了,心急如焚的家長看到孩子安然無恙,對我説了一連串的謝謝。小東和家長回去了,我也騎着自行車拖着疲憊的身子冒雨回到了宿舍,這時,我兒子和衣而卧,已經進入了夢鄉。雖然累,但我很滿足,因為我付出了作為一個老師能付出的對學生的愛。

如果老師的愛能成為每個學生健康成長中心靈永恆的支點和動力,那麼我願意永遠成為學生的支點和動力。

作為教師,我我要用無限的責任來詮釋對事業的執著。20xx年下半年,我教九年級的歷史,面對全新的學科,面對學校領導的信任,面對九年級的全體學生,我別無選擇,只有用我的青春來擔負起這份責任。於是,我一遍又一遍地閲讀着教材,一次又一次地翻閲着資料,不厭其繁地批閲着作業;因為我知道我肩上擔子的分量,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也不甘落在別人的後面。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勤的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果實,我很欣慰,又感壓力倍增。於是我在不斷學習,不斷專研,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十幾年的教學裏,既有我成長的足跡、拼搏的汗水,更有我成功的喜悦。每當節日,一份份賀卡飛到我的身邊,一個個學生來到學校看望我的時候——我覺得這不就是我的價值嗎?這不就是我最大的人生快樂嗎?也許,我的稍顯淺薄的人生經歷還不能完全詮釋一個教師的真正價值,但是,我會用我對學生永遠的愛和責任來繼續詮釋下去,直到哪一天我真正成為一個永遠的大海的兒子!

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篇8

在讀書上,我們有太多的苦:沒有更多的時間,沒有更好的氛圍,甚至讀書很多,收穫卻很少。

我也在這樣的痛苦中徘徊過,不過,現在,我找到了讀書的快樂。因為我擁有了三顆心——虛心、隨心和誠心。今天我把他們捧出來和大家分享。

一是虛心。不要把虛心當成一種表面的態度,而要真的把心給空出來。因為讀書是把內容從書上請到心裏來,如果心裏裝着滿滿的想法和各種各樣的目的,是無法讀進書的。正如我們不清理房屋就無法請客人到家裏來一樣。

讀書之前拋棄以前所擁有的認識,拋棄各種各樣的想法,甚至拋棄自己曾經擁有的高度,一方面使心裏形成一個真空地帶,書上的內容就會像流水一樣從高處流到低處,流到我們心裏來。另一方面,讓我們像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孩子,每有一點收穫,就會 歡心鼓舞,讀書又何來不樂呢?擁有虛心就可以海納百川;擁有虛心,就可以盡得讀書之樂。 二是隨心。我們讀書的時候常常分條列點作總結。但是,往往讀書的興致很高,讀書後的.總結卻讓人沒了多大興趣,自然也就沒有“我讀書,我快樂”的感受。人的思維總是從感性漸變到理性的。為了快樂,為了真有所得,我們不妨把那些理性的總結放在以後一個恰當的時間,而在讀書時着重記下自己感性認識,一切隨心順意。有了感性認識,就不愁理性的總結與昇華,正如有了一塊塊的磚頭就不愁萬丈高樓拔地起一樣。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常常被誤解為讀書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其實,這正是一種隨心順意的境界!你看他“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這是何等的快樂!

三是誠心。有人説,我以書為伴,以書為友,但我卻不快樂,為什麼呢?曾經讀過一本被認為很好的書,讀到最後,卻發現收穫了了,而能用於生活和工作的就更少。這是事實,但是,我想:既然以書為友,就要用對待朋友一樣的誠心來對待眼前的書。不要有任何的功利,不要有任何的目的。任何的目的和功利都會傷害這種感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對書好,書也就對我們好,不知不覺中我們得到了無限的生命的養料。哪怕我們不懂,哪怕我們不能完全理解,哪怕它不能用於任何場合。但只要擁有一顆誠心,我們就能擁有誠摯的友誼,就能夠收穫快樂!

這一場演講會其實也是一本書,我懷着虛心、隨心和誠心讀着它,它給了我無限的教益。

我遠望,彷彿看到有人在虔誠地打掃着房屋;我傾聽,我似乎聽到了隨心的交談;我張開手,那無奈的翻書的動作逐漸變成了親密的握手。

虛心、隨心、誠心,讓三顆心永駐你我心間,讓讀書與快樂相伴!我真的看到了,快樂,就在眼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wen/yanjianggao/lzql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