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孟子》簡介5篇 孟子:四書五經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紹

《孟子》簡介5篇 孟子:四書五經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紹

《孟子》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撰寫而成。該書的重要內容包括人性的本善論、仁政思想、天命觀等,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文化精華之一。

《孟子》簡介5篇 孟子:四書五經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紹

第1篇

⑷品讀關鍵詞句,深層挖掘作品內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⑹多角度賞讀課文,瞭解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和生動、形象、精闢的語言。

⑴反覆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彙,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藴,在讀中鑑賞語言的精闢,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⑵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作眉批,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⑶強調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創設互動互學的教學情景。

⑷引導學生鏈接生活,拓展思維,從縱深角度擴展學生閲讀空間。

⑴讓學生認識我國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及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⑵通過對作品的閲讀探究,引導學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啟迪學生明瞭“人才是在艱難的環境中磨鍊出來的”道理,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⑶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傾心解讀,成為情感頤養的過程,成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2、注意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看課下注釋積累一下。

3、蒐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盡信書不如無書”;“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等。

4、積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與事例。如:“苦難對於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把腳抬高,絆腳石就成了墊腳石”;“順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創設“質疑──探疑──解疑”的教學情景,通過“誦讀──積累──感悟──拓展”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思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重點:在於讀準節奏、讀出氣勢、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教學方法】以讀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討、集體探究。

師生對話:指幾名學生向同學介紹你瞭解的孟子,師作補充: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他曾經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在稱雄爭霸的戰國時代,他的仁政思想並沒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貴君輕”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張,依然閃耀着人性的光輝,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體現他思想主張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師作介紹,簡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2、師根據齊讀出現的問題作朗讀指導,指出停頓的重點地方以及易錯讀音,邊範讀邊指導。

2、小組合作研討,組長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協作積累文言語彙,在此基礎上初步理解文意。

1、各小組將在合作學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其他小組嘗試解決,師作評價。

3、師呈現重點問題,檢測學習成效(此為彈性設計,可根據學生提出問題靈活取捨)。

小組探究:研讀2、3段,看看戰例中攻守雙方的條件及結果,進而找出文章的論點與結論。

師生對話:誰能從歷史上或現實中舉個藉助“天時”取得作戰勝利的例子?

誰能從歷史上或現實中舉個憑藉“地利”優勢的例子?

依靠“人和”佔盡先機的例子不勝枚舉,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隨着閲讀的深入,思維的縱深,你會發現很多問題,質疑反思,收穫無窮,願這種習慣伴你學習的每一天!請同學們課下繼續誦讀這一章,並預習下一章。

聯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並未在諸侯之間得以推行,可是執著的孟子並沒有氣餒,他走上了著書立説的道路,在修身養性、治國安民、教育學習、交友處世、孝親敬老等方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他人生經歷的一部分。

4、學習成果展示(師檢測與生主動展示結合,重點進行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進一步體會孟子散文特色)。

舜、傅説、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的成長故事。

由六名學生講故事,故事內容: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思考:請你用一句話總結他們的經歷,從這些故事中總結共同的規律。

思考:孟子在談到艱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為,連舉六名在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複,為什麼?

⑴共同特點:出身低微,飽經磨難,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氣勢和説服力。

⑵從古到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人)多方面舉例,內涵豐富,説服力強。

啟發提問:怎樣才算艱苦的磨練呢?過渡到第二、三段的學習,瞭解孟子的人才成長觀。

人才成長的主客觀條件在這兩段是怎樣體現的?通過譯讀的方式把握。

明確:先舉人的例子,從正面説理,談“犯錯”與“改錯”的關係,談“內心憂困、思慮阻塞”與“有所作為”的關係,談如何讓想法為人所知,論證“生於憂患”的觀點。接着舉國家的例子,從反面説理,談國家如果沒有“內憂”與“外患”就要滅亡,論證“死於安樂”的觀點。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説出來讓大家分享吧!

2、論證“死於安樂”只用一句話,卻是大量亡國事實的高度概括,請你用所學歷史知識解讀一下好嗎?

自由誦讀名言警句。發出倡議:讓我們積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此為彈性設計,可依時間靈活處理,也可引導學生課外繼續探究。

古人説“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還説“多難興才”,請結合《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內容和觀點,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對這些話的理解,以“面對困難”為話題寫一則隨感。

文言文教學怎樣預設才會使課堂卓有成效?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學生從文言文的微言大義裏面得到屬於自己的東西?我在設計本課時力求讓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於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走進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熱情。同時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與展示學習成效的平台,讓學生習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設計與教學中有可取之處,也有遺憾。

反思一:多方蒐集資料,篩選信息,與學生平等對話。教師只有善於為學生搭建腳手架,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才會相得益彰。預設的空間越廣闊,課堂生成就會越精彩。教師也就會做到遊刃有餘了。

反思二: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二者就會形成解讀的合力。在讀中進行朗讀指導,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做批註的習慣,質疑探究、學會思辨的習慣。一句話,由“學會”走向“會學”,由“要我學”走向“我要學”。整節課以各種形式的讀貫穿課堂,在讀中感知,在讀中讀懂讀透文本,在閲讀中與作者對話,在閲讀中縱深拓展,注重了思維訓練。

反思三:《語文課程標準》對文言文學習有如下要求:“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在文言積累方面,我設計了兩個環節:一是立足課內,分類積累文言語彙,掌握重點字詞句的含義;二是開拓閲讀視野,注重相關名句的積累。設計意圖為培養文言語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相信只要堅持,這個目的會達到的。第二項的操作可以靈活處理。

反思四:要做到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成效,合作學習有時間保證,師生交流有思維碰撞,學生的誦讀與積累達到預定目標,這兩節課的課堂容量還是大了些。在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學生比較順利地走進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內涵,但遺憾的是由於時間的緊迫,我在各部分銜接中比較生澀,課堂語言不夠流暢,當堂激勵和隨機深入引導不能達到水到渠成。

《孟子》簡介5篇 孟子:四書五經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紹 第2張

第2篇

2.學習兩篇短文事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以及比喻恰當、對比鮮明、説理透闢的論證方法。

3.深刻領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引導學生認識客觀環境與主觀因素對人成才的影響。

4.認識孟子“捨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實意義。

積累文言詞句,學習文章運用事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最後用歸納法提出中心論點的嚴密的論證過程。

領會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而享受安樂使人委靡甚至死亡的道理,引導學生認識在現代社會中主觀努力對於成才的積極影響。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是《孟子》中的一篇經典文章,出自《孟子·告子下》,它的原題叫《舜發於畎畝之中》。現在的標題是編者加的,請同學們思考,原題與現在的標題哪一個更適合做本文的標題?

學生探究討論。明確:原題《舜發於畎畝之中》,用文章首句做標題,只是列舉了一個歷史典型事例,不能明確本文中心論點;《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化用文章經典詞句,明確本文中心論點,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強調艱苦奮鬥對人的磨礪作用。標題為文章的“眉目”,以論點為題,觀點鮮明而突出。

二、誦讀課文,並藉助註釋與工具書,自主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句。

1.誦讀,並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義,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如讀第2自然段:“……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點詞為重讀)

2.質疑法,自主翻譯課文,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解疑,歸類積累文言詞句。

(1)近義詞辨析:“發”“舉”的意義解釋有何異同?藉以理解舜的事例與其他五位賢臣的異同。

(2)同音詞:“士”與“市”的詞義區別,藉以理解管夷吾的事例與百里奚的異同。

(3)形容詞和動詞的使動用法:“苦”“勞”“餓”“空乏”“拂亂”“動”“忍”,藉以理解“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以及經歷艱苦磨鍊的益處。

(4)通假字:“曾”,通“增”,增加;“衡”,通“橫”,梗塞,不順;“拂”,通“弼”,輔佐。

(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歸類積累文言詞句,幫助理解課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如,古今異義詞:“法家”“敵國”“出”“入”等;一詞多義:“過”“作”“益”等。)

3.學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實詞與句式的基礎上,動筆落實課文翻譯,要求文從字順,語義明確,語氣連貫。

四、藉助工具書和其他輔助材料,講述歷史上六位名人“逆境出人才的故事”,幫助理解文章列舉的事例材料,強化誦讀。

孟子散文雄辯的魅力,不僅體現在用詞的精準上,更表現為論證嚴密,論證方法的精當上,下節課我們再共同探討並學習後一種藝術特色。

1.體會本文事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以及歸納法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背誦文中的排比句和對比句、對偶句,品味本文説理的磅礴氣勢和文采。

1.學生質疑、學生間探討釋疑重點、難點問題,教師點撥。

2.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長於説理。試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或“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文章開始一連用了六個排比句,列舉歷史事實,説明無論是作為名君的舜,還是作為賢臣的管夷吾等五人,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鍊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事例論證。)

(4)“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中的“是人”指誰?從造就人才的角度看,這些人客觀上經受了哪些艱難困苦的磨鍊成才的?

指上文列舉的歷史上的六位名人。從思想、生活、行為等方面。

1.“苦難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結合文中的語句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孟子認為“逆境出人才”,結合課文1、2自然段內容,説説你的觀點。嘗試用列舉事例、正反對比的方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要求層次分明,能自圓其説。(課堂練筆。)

目的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現代社會,順境容易造就人才,“挫折”教育同樣重要。因為逆境可以增長人的才幹,磨鍊人的意志,使人堅定信念,堅韌性格,隱忍以成就大業;但逆境也可能讓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一事無成,所以要成就不平凡的事業,關鍵還在於一個人的主觀努力。有才能,又能夠直面挫折,不斷思索,勇於戰勝各種精神困惑,堅信自己,不斷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目的2:讓學生體會“事實勝於雄辯”的道理,列舉典型事例可以增加説理可信度;對比論證使是非分明;而分明的層次使論證嚴密。

四、作者是如何從個人成才問題歸納過渡到統治者對國家的治理問題上的?

用正反對比論證法指出,對於國君來説,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進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針對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而言的,主客觀因素對於國家治亂的影響如同對於個人成才的影響一樣。而上文所列舉的歷史名臣,正是輔助國君嚴格執法、直言進諫的臣子,前呼後應,論證嚴密。

閲讀下面的材料,用逆向思維法,寫一篇650字左右的議論文。

要求: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和論證結構,注意論證的嚴密性。

1.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不為(w?閕)苟得也  為(w?鑙)宮室之美為(w?閕)之

2.質疑法自主翻譯課文,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解疑,歸類積累文言詞句。

(1)反義詞對比辨析:“欲”與“惡”;“捨生”與“取義”;“不為苟得”“可以闢患”與“何不為”“何不用”;“人皆有”與“賢者能勿喪”;“弗受”與“與之”;“得之則生”與“弗得則死”的意義解釋對比,藉以分析理解作者的生命價值觀與“性善論”。

(2)古代文化常識理解分析:“簞”“豆”“羹”與“萬鍾”之俸、“妻妾”之奉、“宮室”之美,理解作者所選取事例的用意。

(3)動詞與其狀語間的修飾關係,通過“呼爾而與”“蹴爾而與”“不屑”“不辨禮義”“何加”等體會作者倡導在生與義間應做出的抉擇。

(4)通假字:“闢”通“避”,躲避;“鄉”通“向”,從前;“與”通“歟”,語氣詞;“得”通“德”,恩惠、感激。

(5)語氣詞不容忽視:理解“也”“耳”“焉”“與”“乎”等於嚴密的論證中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還歸類積累了哪些不同的文言詞句幫助理解課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3.學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實詞與句式的基礎上,動筆落實課文翻譯,要求文從字順,語意明確,語言連貫。

第1自然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該並且能夠做到“捨生取義”。

2.討論並歸納: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類比推理、比喻論證的方法,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本文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這個論點是由比喻引出來的,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點明“義”的價值高於生命,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

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樣由此及彼,由淺入深,運用了比喻論證,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本文的論證方法與過程與《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有何異同?

2.比較《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與《魚我所欲也》中心論點的提出方式有何不同。

這裏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祖國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

此題無固定答案。這裏的“所惡”應指不正義、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

這個推理過程分兩步,第一步是通過對喜愛的東西和厭惡的東西的分析,闡明瞭為了“義”(有甚於生者)可以“捨生”(不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闢),也不做無“義”的事。第二步是假設推理,設想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們所厭惡的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麼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的結論。最後進一步指出,“義”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所不同的只是賢者“求之”,所以“能勿喪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備了。

三、研讀第2、3自然段,質疑、探討、分析以下問題。

1.我們讀過的《談骨氣》一文中有一個論據,説是古代有一個窮人不接受不敬的施捨,最後餓死。這個論據與課文第2自然段用的是同一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2.《談骨氣》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話來解釋骨氣的含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那麼“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這句話應指前面的哪一句?

因為高官厚祿與禮義的價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禮義的高官厚祿則不能接受。比如説,叛變革命,到國民黨那裏去當大官,真正的共產黨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説,出賣國家機密得到很多錢,愛國志士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説,貪污受賄得了很多錢,正直的幹部是寧死不為的。

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得我”。

6.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讚揚了什麼樣的人?斥責了什麼樣的人?

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7.第2、3自然段運用哪些論證方法展開了對中心論點的論述?

事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先從正面舉例論證,用“嗟來之食”的典故充分説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飢餓時仍有羞惡之心,寧願餓死也不失義。然後從反面舉例,與前者對比,指出一些顯貴的人“不辨禮義”就接受優厚俸祿,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六、讀寫結合、延伸訓練。xx年,在大災大難之中,在北京奧運會上,湧現出許多令中國人驕傲與感動中國、感動世界的英雄。他們在生與義,在義與利之間的抉擇,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表達你獨特的生命價值觀。

第3篇

3. 讓學生認識我國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

有一個成語,它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這個成語叫做——拔苗助長,這個成語出自哪本書?—— 《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我們今天要學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體現了這種精神。

學生形成4人討論組討論,時間8 分鐘.幻燈機提示可討論的內容.教師巡視,適當解疑,提醒少言寡語者,提示討論的時間,要求各討論組a層次負責人注意把握進度。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環境,有利的地理環境比不上人心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擁有仁義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廣大羣眾的支持,缺少仁義道德的人就會很少人幫助.

⑴本文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通過我們對字詞的理解,通過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都知道孟子很重視人和,不可否認,天時和地利都具與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視實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和“兵革之利”.

3. 判斷中心論點.: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還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理解孟子的思想:治理國家,主要靠實施高壓政策,還是實施仁政?

第4篇

教學目的:1、學習孔子、孟子他們,雖身處亂世,卻不以個人生活幸福為念,積極投身社會,做民眾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1、學習孔子、孟子他們,雖身處亂世,卻不以個人生活幸福為念,積極投身社會,做民眾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懷。

教學難點:1、學習孔子、孟子他們,雖身處亂世,卻不以個人生活幸福為念,積極投身社會,做民眾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懷。

孔子和孟子都身處亂世,但都沒有僅僅追求個人的幸福。他們認為任何人都必須並且只能在社會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價值,這種以天下國家為己任、以人為中心的人文關懷,值得我們永遠去學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專題——天下國家,《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説,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説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説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説,“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歷代為《孟子》作註釋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註》。清代的焦循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隨着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聖人”,孟子也被稱為“亞聖”。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鋭、機智而雄辯。如果説《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5、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你怎樣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論斷,希望大家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師生活動)

第5篇

1.學習兩篇短論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分縷析、環環相扣的論説語言特色。

2.瞭解並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3.正確理解並認識“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並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艱苦中造就。

1.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分析:(1)單句裏的判斷句。“是”是判斷詞,不能説是指示代詞。“是”跟“非”相對,“非”作“不是”講,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偏正詞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詞,可以通,但是不對,因為不能解釋“是”跟“非”相對持的現象:“‘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主語的基本結構是轉折複句,“而”是轉折連詞,“然”復指它前面的一長段話,亦即復指一個假設複句。“然而”不是轉折連詞。清朝袁仁林《虛字説》:“‘然’為實然,語勢緩,……而‘連’字直轉也。”“然”指一種情況,無主句;“不勝”的主語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錶停頓的助詞,也可以説它的作用相當於一個逗號。又,“夫”或説是發語詞,沒有意義,或説同“彼”,作“那”講。

(2)“如”,一般作“似”講,但這裏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譯文:“包圍着進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時的條件了,是這個條件卻又不能取勝,就是天時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義》説“環”即《周禮》“巫環”之“環”,用卜筮來主持衝鋒陷陣的人。

分析:這是一種“合敍”句。一般的兩個主語共兩個謂語的句子如“衣冠整潔”,即可以説成“衣冠皆整潔”,又可以説成“衣整潔,冠整潔”、“衣冠整,衣冠潔”、“衣整冠潔”、“衣潔冠整”等,這説明這種句型只有一套語法關係。“兵革非不堅利也”不能這樣,它有兩套語法關係,亦即有兩個主謂結構,句子成分的有關詞兒的説明與被説明之間的搭配並非任意的,而是受着嚴格制約的。“例如“兵”只跟“利”構成主謂關係,不能跟“堅”構成主謂關係;“革”只能跟“堅”構成主謂關係,不能跟“利”構成主謂關係。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謂關係、實質上的兩套主謂關係。以本句而論,不説“兵革非不利堅也”,而説“兵革非不堅利也”,“合敍”中又有錯綜變化,可算難中之難。又如:“衣食飢寒者,慈父之道也。”(《鹽鐵論·憂邊》)其實是“衣寒食飢者……”。沒有錯綜變化只是合敍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愛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3.①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戰,||,③戰|④必勝矣。

分析:(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因果複句。第一部分的主語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順”、“親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謂詞組,而是偏正詞組,兩個“之”字的作用在於聯繫定語和以“所”字結構作成的中心語。介詞結構“以天下之所順”是方式狀語,一般可以不在它後面加上逗號,現在加上,為的是強調狀語。正句又是轉折複句,轉折複句的正句又是假設複句或者假設複句的緊縮形式。

(2)“畔”,《課本》注“同‘叛’”。據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説未當。應該説“畔”在這裏等於“叛”,後來寫成“叛”。《孟子》不見“叛”,“畔”共出現了6次;《論語》也不見“叛”,“畔”共出現了4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擾以費畔”(《陽貨》)等。從《論語》《孟子》來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説法。但還有另外的語言現象:《尚書》“畔”“叛”並見,各出現了一次。如:“時義和顛覆厥德,沈亂於酒,畔官離次。”(《胤徵》)“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大誥序》)歷來傳説是由於孔子編成今文尚書,今文尚書至少不遲於《論語》,當然比《孟子》早得多。這樣看來,説“親戚畔之”的“畔”同“叛”還是可以的。“親戚”基本義是“親人”“親屬”。“戚”就是“親”,同義並列。《尚書·金滕》:“周公日:‘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親戚”有時候指父母;如:“親戚妻子,質也。”(《韓非子·八經》)“其親戚死,其肉而棄,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列子·湯問》)。有時候指“家裏人”,如:“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間者七百餘家。”(《韓非子·十過》)“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時候指“內族、外族的親人”,《禮記·曲禮上》:“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孔穎達疏:“親指族內,戚言族外。”《史記》有“外戚世家”。本句“親戚畔之”,“親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裏人”,還可以指“內親外戚”,現代漢語裏“親戚”只指“族外姻戚”,詞義轉移了。因此,楊伯峻《孟子譯註》把“攻親戚之所畔”譯成“攻打親戚都反對的人”,似

屑未確。“君子”,這裏指“賢明的君主”。“有”,存在動詞;一説音義同“或”。《尚書·微子》:“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史記·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孫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趙歧注:“既,已也,或,有也。”從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紐;“有”在“之”部,“或”在“職”部,“之”“職”對轉。

譯文:“拿天下都順從的力量去進攻連親屬都反對的人,因此,賢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時候(或者“或許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獲勝了。”

4.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勞其筋骨,④餓其體膚,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亂其所為,⑦所以動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分析:(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時間修飾複句。第①分句是時間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時間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發生的時間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於時間狀語,只是結構上不是詞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與人辯論,事理必盡,必伸其意。”(《劉叟墓謁》)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文言裏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五人墓碑記》)正句又是連貫複句。“所以”是介詞結構,相當於“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內容。清朝張文炳《虛字註釋》:“‘所以’,順上指原之辭,猶雲唯其如此,所以如此。”連貫複句的第一部分又是並列複句,前一部分講肉體受折磨,後一部分講行為有拂亂,講肉體受折磨的又是四個並列複句。連貫複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並列複句。

(2)苦,本義是有苦味的草,引申為“辛苦”的意思,“苦”跟“勞”同義,《鴻門宴》有“勞苦而功高如此”。“體”與“身”也是同義詞。亂,《説文》:“不治也。”從絲的不治引申為行動的不治。為,甲骨文像手牽大象,引申為“做”,“所以”想達到的。“苦”、“勞”、“餓”、“空乏”、“拂亂”和“動”、“忍”都增加使動用法,其中有動詞也有形容詞。陳承澤《國文法草創》“活用之實例”一節提到:“致動(按:即“使動”)主由動字轉來……象字(按:即形容詞)之為致動……理論上固屬後起。蓋動字中他動字之為致動,往往易生歧誤。”比方“忍性”,趙歧注為“堅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義同“心”,為了有錯綜變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堅忍”。《説文》:“能也。”能本熊屬,引申為“大膽”為“敢”,“忍性”就是壯大膽量;又如:“白刃在前,斧 鈑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敵也。”(《韓非子·初見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請參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忍能對面為盜賊”一句的説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義是水漫出,後來引申為“增加”。趙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楊伯峻先生《孟子譯註》譯本句為“增加他的能力”。趙注、楊譯都有可商之處,因為趙注至少是不明確;楊譯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譯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攏。或認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對象補語,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詞“於”。

譯文:“因此,上天將要把重任落到這些人身上(的時候),一定要使他們心神苦惱,筋骨勞動,肌膚消瘦,身體睏乏,行動(的結果)違揹他所想達到的目的;憑着以上處境,就可以使他們心神震動,膽量壯大,從而對以前不敢做的事兒有所促進。”

5,①人恆過,∥②然後能改;③困於心,④衡於慮,|||⑤而後作;|⑥徵於色,|||⑦發於聲,|||⑧而後喻。

分析:(1)並列複句。分號隔開三部分,三部分都是連貫複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語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兩個連貫複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並列複句。“而後”是連詞,表示先後相連,意思跟“然後”不同,“然後”是“這樣以後”。或説“而”表音節停頓,“後”是“以後”。

(2)幾個“於”都是介引表處所的賓語的介詞,“於……”這種介詞結構一般是在動詞後面,只在近代文言裏有偶爾在動詞前面的。現代漢語裏表處所的介詞結構既可以在動詞前面,也可以在動詞後面,大體説來後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義是樹木被四壁圍着,引申為“圍困”,又引申為“困惑”。衡,音借為“橫”,趙歧注:“衡,橫也,橫塞其慮於胸臆之中。”不説音借,把“衡”作“衡量”講,也通。作,《説文》:“起也。”就是“起立”。又,(爾雅·釋言》:“作,為也。”或者説“作”當“創造”講。喻,明白;同樣的用法如:“故作書以喻意。”(《淮南予,修務》)

(4)上古文言單音詞為主,把這些單音詞譯成現代漢語,選用哪個詞兒就得看語言環境,從語言的內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過”、“改”、“心”;有的只是作為一個語素,如“困(苦)”、“慮(思慮)”、“色(面色)”、“徵(表現)”。翻譯時,不斷地作古今詞語內容和形式的比較和分析,能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從而能作準確的翻譯。

譯文:“人們常常做錯了事,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慮阻塞,這才能振奮有為;表現在臉色上,發泄在言論中,這才能有所領悟。”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孟子的話富於辯證思想。

分析:(1)單句。謂語是主謂詞組。就主語跟謂語的邏輯關係來説,又具有條件和結果的關係。“者”字結構中有個很長的附加部分,它的內部結構是並列複句,並列複句的兩部分各又是假設複句。假設複句各個分句的主語意思上是中心語“者”,不妨認為“者”代替“君主”一類人物。但結構上不能簡單地説“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語。

(2)拂,古音讀“弼”,“拂”在“滂”紐“物”部,“弼”在“並”紐“物”部,“滂”“並”旁紐。弼,本義是矯正弓弩的工具,引申義是糾正或者輔佐,《説文》:“弼,輔也。”《爾雅·釋詁》:“弼,浦也。”當是引申義而非本義。其實“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矯正弓形的工具。兩個“則”是轉折副詞,作“卻”講。趙歧注本句大意:“‘入’謂國內也,無法度大臣之家輔弼之士;‘出’謂國外也,無敵國可難,無外患可憂,則凡庸之君驕慢荒怠,國常以此亡也。”

譯文:“內部沒有執掌法度的大家和輔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沒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沒有外患,國家就經常處於走向滅亡的困境。”

分析:(1)然後,這樣而後,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個條件,後面的是結果;又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雕也。”(《論語·子罕》)“然後”、“而後”跟“則”相比,前者是必然條件;後者卻可以是單純的承接;如:“至家則君笑而立於門。”(《林覺民傳》)包孕句。主語因泛指而省略。“知”的賓語的並列複句,它們的主語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動詞增加使動用法,後面可以補上代詞“之”。“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在”,譯成現代漢語,介詞結構或者在動詞前面,或者在動詞後面。

譯文:“這樣,就能夠知道在憂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樂中可以使人死亡。”這句話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發人們自強不息,戰鬥不已。

教師:孟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繼承孔子的學説,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人與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君王要“與民同樂”,他希望人們能安居樂業,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視教育,他指出環境對人的思想意識影響極大,“富歲,子弟多賴(懶)”,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努力的決定性作用,“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張,有不少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風格,其文思想深刻,説理透徹,氣勢充沛,開合自如,長於論辯,有很強的説服力。

我們學習這兩篇文章,先要懂得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認識文章的論述特點。

1.先叫一名學生朗讀課文。朗讀畢,酌情講評。注意字音:“粟”(sù)“畔”(qàn,通假“叛”)

2.再讓全班同學齊讀課文。齊讀前提出“這篇主要談的是哪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讓同學在讀中思考,讀畢讓同學作答,暫不作結。

天時:指氣候、時機;時,季節。地利:指出河險要,城池堅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齊心協力,能得民心;和,和順,諧和。

講解:這兩句談的是戰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具備什麼條件才最有利於攻守,那就是具備“人和”這個條件才最有利於攻守。這兩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論點。

第2段“三裏(1)之城,七裏之郭,環(1)而攻(2)之(2)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1)之:的。城:內城。郭:外城。環:圍繞,包圍。(1)而:連詞,前後是承接關係。(2)之:代“三裏之城,七裏之郭”。(2)而:但是,卻。夫(fu):助詞,用在句首,表示要發議論。必:一定。者:指“得天時”這種情況。矣:語氣助詞,表肯定。然而:雖然這樣,但是。是:這。也:表判斷。

講解:本段是設例(攻之而不勝)説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中心論點的前半部分內容。

第3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非:不是。也:表判斷。池:護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堅:堅固。利:鋒利,鋭利。粟:糧食。委:放棄。而:連詞,前後是承接關係。去:離開,逃走。之:代這座城池。

講解:本段是設例(棄城逃走)説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中心論點的後半部分內容。

第4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親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2)以天下(4)之(1)所順,攻親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這裏是使動用法,意為讓(使)……居住。(1)以:憑藉,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穩固,這裏是使動用法,意為使……穩固。險:險要。威:震懾。道:治國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無道,違背道義;失,放棄。寡:少。(2)之,到。至:極點。親戚:內外親屬。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順:順從,歸附。(2)以:用,拿。(4)之:助詞。(1)所:表動詞所涉及的對象,這裏指歸附的力量。(2)所:這裏指眾叛親離者。“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此句意為“因此,仁德之君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取勝”;君子,對統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稱;必:一定;矣:表肯定。

講解:本段深入闡明為什麼“人和”是最有利於“戰”的條件。本段通過對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提問一: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決定勝敗的最重要的條件,其原因何在?

講解:“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幫助越多,力量越大,戰鬥力越強,勝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眾叛親離,哪還有什麼力量,哪還有什麼戰鬥力,失敗是必然的。

講解:本篇主要是談政治,是借戰爭談政治。孟子借談戰爭的取勝條件以闡明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這樣才能“多助”,眾人才會歸順,而“天下順之”,“戰必勝矣”,國家才能治理好。

講解:本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採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分別設例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後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

引導學生討論孟子的政治主張,指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是反映孟子個人修養、對人生態度的代表作。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2.指名依據書下注釋,試譯第1段。重點講清“發”、“舉”等動詞的意義。

明確:“發”與“舉”意義不盡相同。“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為君,是聖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幹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傅説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於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明確:六位。即“舜”、“傅説”、“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明確:這六個人出身都卑微。(種田、築牆的、販賣魚鹽的、犯人、隱居者、奴隸),他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幹,後來都被統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幹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

明確:為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苦、勞、餓、空乏:原來都是形容詞,課文中均用為動詞。(注意:對國中生不可出現“使動”這一概念)

亂:動詞,擾。(注意:讀“行拂亂其所為”一句時,可以在“行拂”後稍作停頓。)

所以:介詞,課文中的“所以”可譯為“之所以……的原因”

(3)明確:第2段與第1段的關係:第1段列舉六個特殊的事例,推斷歸納出第2段帶有普遍性的結論:又通過後面的結論,論證前面所舉六個人之所以在事業上能獲得成功的原因:艱險的環境,給人以困苦、飢餓、貧困、疲乏、憂慮,然而,也正由於經受了這些磨難,堅定、振奮了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迎戰困難、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增長了才幹。(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闡述“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好男”的道理)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於法的世臣和善於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明確: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為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明確:最後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亦是如此。

明確:本文的論證方法,主要是由個別到一般,最後推斷出中心論點。即特殊論據——般論據——中心論點。

明確:在論證上採用正反論證,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説明同一哲理的兩個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對於同一論題,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闡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使文章富有氣勢。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代詞,這個)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勞(勞損)其筋骨,餓(飢餓)其體膚,空乏(資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於心,衡(同“橫”,梗塞)於慮,而後作(奮起);徵(觀察到,檢驗)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明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7p35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