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錦7篇 "尋覓母愛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精選"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錦7篇 "尋覓母愛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精選"

本文為國小教師精心編寫的《小蝌蚪找媽媽》課堂教案集錦,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這本經典的繪本。內容包括兒童情感、啟蒙教育等方面,適合國小生閲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錦7篇

第1篇

1、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畫成6幅連環畫,表現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徵和主要情節。

3、培養幼兒注意遠近、大小關係,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鴨子、魚、烏龜、鵝、青蛙圖片,圖畫紙,油畫棒。

我們已經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今天我們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內容畫出來,每一段故事畫一張畫,連起來就叫連環畫,讓別人把幾張畫連起來看就知道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將主要角色畫在紙的中間,注意添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物形象和設計畫面。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並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並讓幼兒介紹作畫經過。

這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歷,使幼兒瞭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瞭解連環畫的形式,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後順序,製作成連環畫,並且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集錦7篇

第2篇

1、能與同伴共同協商,設計有連續情節的單幅插圖,組成故事連環畫。

3、積極的參與小組討論,分工體驗合作繪畫的快樂。

2、小蝌蚪找媽媽連環畫六幅,連環畫書小蝌蚪找媽媽,動物圖片,畫紙,彩筆。

1、教師:小朋友,剛剛看的動畫片叫什麼名字?故事裏面都有誰?

幼兒説出動物先後的順序特徵,教師同時出示該動物的圖片,加深記憶。

2、出示背景圖,請幼兒按順序貼上相應的動物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故事的內容。

老師將這個故事畫成了漂亮的連環畫,一共畫了幾幅?(六幅)。

2、按順序展示每一幅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的情節順序。

除了根據故事情節來畫你還發現這本連環畫上有什麼?(頁碼和封面)。

三、師幼共同討論,引導幼兒共同協商,分工合作,畫出連環畫。

1、教師:這麼長的故事咱們一個人畫肯定需要很長時間,那咱們怎樣才能畫的又快又好?

怎樣設計封面?頁碼寫在哪裏?看一看哪一個小組分工最明確。

3、教師在幼兒討論的過程中巡迴指導,向他們提一些啟發性的建議,幫助幼兒協作分工,照顧個體差異。

並請一組幼兒説一説自己小組的安排。(誰想畫第一幅,誰想畫第二幅。)

和幼兒共同制定繪畫規則,畫時要大方,整潔,畫面豐富,顏色均勻,並能根據故事情節來繪畫。

幼兒伴隨舒緩的音樂繪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着重強調幼兒按故事情節進行繪畫。

引導每個組幼兒講述自己組編的故事,激勵表揚幼兒的進步。

小朋友,咱們的連環畫還缺少一張封面,老師將你們畫的連環畫放到區角里,一會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去合作畫一張封面好嗎?

第3篇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羣可愛的小蝌蚪,今天,這些小蝌蚪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只有拿到禮物的小朋友才能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呢。點擊課件,生讀一個,師點一下課件。(逐個點擊ppt1-5)

大家都收到禮物了,(點擊ppt6)我們就是小蝌蚪的好朋友了。所以,小蝌蚪也願意把他自己的傷心事説給你聽了。我們去聽聽吧。(點擊ppt7)

(尋人啟事)大家好!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很羨慕!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也不知道她在哪裏?我聽説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瞭,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2、朋友有困難,我們要幫助,你們願意幫小蝌蚪的忙嗎?我們一起幫助小蝌蚪找到他的.媽媽吧!(點擊ppt8)

3、你們幫小蝌蚪找到他的媽媽了嗎?小蝌蚪的媽媽到底是誰啊?(青蛙)過渡句:小朋友們,小蝌蚪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媽媽,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得到了誰的幫助?(鯉魚阿姨和烏龜)

小蝌蚪是怎麼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小蝌蚪遊啊遊,看到了鯉魚阿姨。(點擊ppt9)

2、小蝌蚪又是怎麼問的呢?(點擊ppt10)你覺得這是一羣怎麼樣的小蝌蚪?誰來當一回小蝌蚪,來問一問鯉魚阿姨吧!生讀

3、此時小蝌蚪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理解“迎”字(點擊ppt11)拿生字卡片拼讀注音後鼻音,説部首,組詞讀迎。

4、鯉魚媽媽會怎麼回答呢?(點擊ppt12)鯉魚媽媽()地説。有感情地朗讀鯉魚媽媽的話。

5、分角色朗讀第二段。老師當鯉魚媽媽,誰願意來做小蝌蚪,向我打聽媽媽的消息。師生合作讀,同桌讀,男女讀。(點擊ppt12)

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可高興了。知道了自己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的,這時候的小蝌蚪發現自己和原來不一樣了,你們發現了嗎?生説。(點擊ppt13)小蝌蚪告別了鯉魚阿姨,他們繼續遊哇遊……

2、請小組自學第三自然段,要求:a、用直線劃出小蝌蚪的話。b、用波浪線劃出烏龜的話。c、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

(1)小蝌蚪看到了一隻烏龜,他們是怎麼做的?(點擊ppt15)識字教學“追”,注意翹舌音,部首,組詞,開火車讀。

(2)讀小蝌蚪的話。小蝌蚪,你為什麼要這樣叫啊?(點擊ppt16)

(4)小蝌蚪從烏龜的話中又知道了媽媽有哪些特徵?(板書:大眼睛、綠衣裳)

(5)他們為什麼會把烏龜當作媽媽?(因為鯉魚阿姨説過他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所以小蝌蚪才會把烏龜誤認為是他們的媽媽。)

(6)練習對話,請小組上台演一演。(旁白、小蝌蚪、烏龜)

(7)這時候的小蝌蚪樣子又有了什麼變化呢?(點擊ppt18)

(8)小蝌蚪聽了烏龜的話,又難過又開心,難過的是烏龜不是他們的媽媽,開心的是從烏龜的口中又知道了媽媽的一些特徵。於是,小蝌蚪告別了烏龜,他們繼續遊哇遊,游到荷花旁邊時,他們看到了什麼?(點擊ppt19)

3、對,這次小蝌蚪終於找對媽媽了,你聽,青蛙媽媽説:“好孩子______________。”(點擊ppt19)

1、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是怎樣長成青蛙的呢?你能説一説嗎?(逐個點擊ppt22)你能填一填嗎?(點擊ppt23)小蝌蚪先長出(),過了幾天,又長出(),再過幾天,()變短了,不知什麼時候,小蝌蚪的尾巴(),變成了()。(點擊ppt23)

2、現在,小蝌蚪已經長成了青蛙,它們跟着媽媽天天去捉害蟲。它們真是人類的好朋友,莊稼的保護神!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保護青蛙,不去捉青蛙)

2、通過閲讀課外讀物或向家長了解有關青蛙的其他知識。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本課的開始,老師利用小蝌蚪送禮物的方法,複習鞏固第一課時學習過的生字,新穎,有趣,學生喜歡。

二、讀出感情。課文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鯉魚當成了媽媽時,鯉魚説了這樣一番話,孩子們在讀時出現了不同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會很温柔,説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鯉魚是笑着説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這些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同理解。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學生就認為自己就是鯉魚。

三、教學鬆弛有度。課文描寫小蝌蚪遇到鯉魚和烏龜的段落從寫法和內容上,都有相似之處,老師將重點放在前面一個段落的指導上,通過總結學習方法,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自學下一段,嘗試讓學生自己學懂。

第4篇

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節,進一步豐富幼兒關於青蛙的知識經驗。

1、中各種動物的頭飾,簡單的池塘環境佈置,師生在腹部帶好底下青蛙上邊蝌蚪遮蓋的學具;

組織幼兒做動作説兒歌進入教室,談話導入,“我們是一羣快樂的小蝌蚪,我們長着黑黑的、圓圓的大腦袋,細細的長尾巴。大家知道我們是怎麼生出來的嗎?”(讓我們看大屏幕)

春天來了,青蛙媽媽跳進池塘裏,產下了許多黑黑的圓圓的卵。慢慢的卵變成了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邊看邊旁白)。

我們知道了是怎樣變成小蝌蚪的,現在我們一起玩遊戲吧(為什麼小蝌蚪不能到荷葉上玩,小蝌蚪沒有腿,只能在水中游),跟着老師一起説兒歌。(放小蝌蚪遊背景音樂)邊玩邊説兒歌“小小蝌蚪遊啊遊,圓圓的腦袋黑黝黝,細細尾巴扭呀扭,小河裏面轉圈遊。轉呀轉呀轉轉轉,東邊游來西邊遊,北邊遊南邊遊,快快遊,慢慢遊,活動活動尾巴、活動活動頭……”(活動5分鐘左右),活動有點累了,我們到荷葉邊上蹲着休息休息吧。

大家看,小鴨子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多高興呀,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蝌蚪們互問:我們的媽媽在哪裏呢?(可是誰也不知道。)我們都不知道媽媽長得什麼樣子,我們問一問鴨媽媽好嗎?

2、課件場景一:鴨媽媽游過來了蝌蚪問:鴨媽媽,鴨媽媽,您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您告訴我們,她在哪裏?

鴨媽媽:看見過,看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寬又大。好孩子,你們到前面去找吧!

蝌蚪:謝謝您,鴨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面游去。)

3、課件場景二:金魚媽媽游過來(旁白)金魚媽媽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金魚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他們想:一定是媽媽來了,蝌蚪:媽媽!媽媽!

金魚媽媽: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我小金魚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説:謝謝您!金魚媽媽!(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4、課件場景三:大烏龜游過來(旁白)一隻大烏龜在水裏慢慢地遊着。小蝌蚪游到大烏龜跟前,仔細數着大烏龜的`腿。

蝌蚪:一條,兩條,三條,四條。四條腿!四條腿!這回可找到媽媽啦!

烏龜媽媽:好孩子,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我小烏龜的媽媽。你們的媽媽肚皮是白色的。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謝謝您,烏龜媽媽。”(小蝌蚪再向前面游過去。)

白鵝媽媽:我是小白鵝的媽媽,你們的媽媽穿着好看的綠衣裳,唱起歌來‘呱呱呱’,走起路來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到前面去找吧!

青蛙:你們還小呢。過幾天,你們會長出兩條後腿來;再過幾天,又會長出兩條前腿。四條腿長齊了,脱掉尾巴,換上綠衣裳,就跟媽媽一樣了。那時候,你們就可以跳到岸上去捉蟲吃啦。

小蝌蚪(高興得在水裏翻起跟斗來):呵!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

師:我的尾巴不見了,我的衣服變成綠色的了。生:我的尾巴也見了,我的衣服也變成綠色的了;

師:我們現在可以跳跳了,可以跳到荷葉上去玩了,(師生同跳)。

我們跳到荷葉上休息休息,大家休息一下,看着圖,老師完整的和大家講一遍我們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看圖講述故事,師大聲,幼兒小聲共同完成)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大家可以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講給好朋友們和家裏的爸爸媽媽聽,我們要學會分享快樂。

2、我們剛才在池塘裏玩,把池塘都弄髒了,我們都是講衞生的好孩子,我們把它收拾一下吧。師生整理衞生,把垃圾帶走。

第5篇

低年級語文教學要緊緊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徵,融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寓知識的傳授於同學自身的體驗學習中,在此之上,培養同學思維,訓練其語感,提高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故事教學的基本戰略必需堅持“趣中學,學中用,用中悟”。《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公開課教案,力圖落實和體現上述教學理念。為了從知識、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實好本文的教學,我在設計中還充沛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兒童自身的特點,抓住“六”個字──“變”、“趣”、“演”、“引”、“板”、“讀”,進行全文的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看圖學文,文章語言優美、畫面形象、情節生動,很適合低年級同學的口味。全文貫穿兩條線:一是“找”,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協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媽媽,二是“變”,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三次明顯的變化。根據教學要求,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落實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⑴ 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並學會運用。

德育目標:讓同學知道青蛙是捕獲害蟲的能手,教育同學從小維護有益動物。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在結構上有鮮明的特點:構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誰,説了什麼”的層次來佈置段落內容。因為這點,以往大多教師均從指導同學學法入手,依照故事發展布置教學。為了突出全文的重點,我採用了變序的教學方法來處置,目的是直奔主題,理清線索,掌握重點,讓同學對全文知識有更清的理解。變序法流程體現在:

1、對比鮮明:讓同學通過對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徵,找出不同點,從而自覺生疑: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2、重點突出:鯉魚媽媽和烏龜協助小蝌蚪這一內容僅僅是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點內容,放置在最後教學,使全文重點得到突出。

3、線索鮮明:一篇文章猶如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教師處置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刪葉的過程,突出主幹,以便讓同學更清楚地看到全文的線索。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對於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缺乏主動意識,只有充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變知識的傳授為娛樂體驗,寓教於樂,才幹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自身就是一篇知識性、趣味性很強的課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知識性,科學有效地處置好兩者的關係,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小蝌蚪長成青蛙時,身體發生了三次明顯變化,為了讓同學瞭解並掌握這一知識,在課文的學習中,我佈置了兒歌朗讀扮演。(自編內容)

利用兒童喜歡猜謎語的特點,我引用了兩則謎語: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裏面遊呀遊。(小蝌蚪)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通過謎語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導入課題的作用: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麼長相相差這麼大?難怪小蝌蚪連自身的媽媽都不認識了,今天,我們就一起隨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媽媽。板書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在第四自然段的學習中,為了讓同學對青蛙的特徵有更為鮮明的印象,我設計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環節:同學們,假如你現在就是青蛙媽媽,你有什麼想對大家説嗎?目的是引導同學練習用“鼓着”“披着”“露着”三個詞語説話,活用詞語。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由於問題的設計讓同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他們的主體性,參與性一定會大大增強。同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回答:

生:我是一隻大青蛙,我頭上鼓着一對大眼睛,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論述自身的`特徵)

生:我是一隻大青蛙,我的身手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隻害蟲,一年可以消滅一萬五千多隻害蟲。我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保護關心我。(論述自身的身手)

生:我是一隻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員三千多種。我是綠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他們有的是穿紅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樹上……

“游過去”“追上去”“迎上去”三個詞語的理解與運用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我摒棄了教師僅僅從字義上區別理解的方法,利用小朋友們善於觀察,善於模仿的天性,設計了以下環節的教學:

1、找一找:找出課文中三個動詞所在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2、看一看:通過播放軟件,讓同學從觀察中初步體會三個動詞表示的不同方向。

3、貼一貼:教師製作幾個箭頭,讓同學根據看到的畫面,通過箭頭的不同擺貼來釋義。

4、演一演:理解詞語的目的是應用詞語,為了讓同學深刻體會“迎上去”一詞的意義,我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當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會怎樣?(師生扮演)演完之後,請同學們根據所看到的情景説一句話,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詞。

如:江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主動迎上去,説:“江老師,您好,歡迎您!”

通過演一演,説一説,同學們體會到“迎”指的是兩者方向相對,而且帶有主動熱情的意思。課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聽媽媽的下落,所以讀起來也要特別有禮貌。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同學順利地從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轉向另一知識點,我巧妙地設計瞭如下過渡語:

同學們,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美,畫面更加生動,下面請大家欣賞第一幅圖──池塘裏的小蝌蚪。(播放軟件)

小蝌蚪雖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他們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什麼。這不,他們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媽媽呢,他們找呀找,終於找到了自身的媽媽,原來就是一保可愛的大青蛙。(貼出青蛙圖)

課文中青蛙媽媽説:小朋友,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蝌蚪是什麼時候長成青蛙的嗎?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到了他們的身體發生了變化?

小蝌蚪,你們找到媽媽,多虧了誰的協助啊?(引出二、三自然段內容)

青蛙是人類的朋友,是莊稼的維護神,農民伯伯親切地稱之為“護穀神”。為了讓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適、平安些,我們作為他的朋友,應該用心去保護關心他。同學們,你們能為他做點什麼嗎?(環保教育)

這篇課文的板書,我試圖把“文字”與“圖片”結合起來,突出趣味性,體現板書的“美”。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語文,就是為了掌握這個重要的交際工具,既積累語言,積澱語感。於永正説過:掌握自行車、汽車等代步的工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擁有。車子可以買,語文呢?語文得靠讀、背。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讀訓練範文。文中有三段對話,教學時指導同學體會對話的語氣,從中學習交際,這也是本文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

指導小蝌蚪與鯉魚媽媽的對話朗讀,應強調讀出禮貌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烏龜的對話時,應讀出急切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媽媽的對話時,應讀出高興,愉悦的語氣,體會母子相逢激動的局面。

第6篇

1、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3、瞭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揭示新課,板課題:小蝌蚪找媽媽生齊讀課題。

1、指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小蝌蚪的樣子),理解“甩着”。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⑴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比較後,説説幾天後小蝌蚪發生了哪些變化。並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⑴ 學生彙報學習情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討論交流: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是什麼樣的?

3、課件出示青蛙媽媽的話,結合課後“讀讀説説”的練習,用“已經”説話。

4、齊讀課文最後一段。畫出小蝌蚪最後變化的詞句。

5、小結: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青蛙生長變化的過程。

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本劇《小蝌蚪找媽媽》。評出表演得好的小組予以獎勵。

1、課後進一步瞭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衞士。

2、通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瞭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後在班上交流。

第7篇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來自於中班下冊"青蛙"這一主題裏的一個活動。動物主題中藴含着豐富的教育內容。以幼兒感興趣的動物為載體,通過聽聽、説説、遊戲等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語言是幼兒交往、認識事物、保存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工具。幼兒正處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因此學習對話貫穿始終。

1、能安靜地傾聽故事,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的能力。

(1)幼兒聽音樂跟着老師學小蝌蚪遊的動作(雙臂交叉抱住身體、晃着頭),遊進池塘(活動室)

老師:噓---(幼兒安靜下來)暖和的春天到了,睡了一個冬天的青蛙媽媽醒來了(老師做動作、幼兒學動作)……產下許多圓圓的卵(老師、幼兒全體蹲下扮成卵)……青蛙媽媽產下卵慢慢地活動起來了(做動作)……非常地快樂。

a.有一天,鴨子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游去(邊講邊操作活動教具)

老師:小蝌蚪看到了什麼?怎麼問?鴨媽媽怎麼回答?

b.一條大鯉魚……小蝌蚪再向前游去(邊講邊操作活動教具)

老師: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開始時它怎麼問青蛙媽媽?青蛙媽媽怎麼説?(瞭解青蛙生長過程)

老師:剛才我們講的故事題目是《小蝌蚪找媽媽》(跟念)

下面我們完整地聽錄音機阿姨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請喜歡鴨媽媽的小蝌蚪到鴨媽媽身邊來(將活動教具中的鴨媽媽貼在椅子上)

(3)教師講敍述內容,幼兒分角色表演並説出對話內容。

(5)結束:小蝌蚪咱們和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青蛙媽媽一起到外面遊玩去。(離開活動室)

1、本次活動先分段欣賞故事,利用活動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了多方面的知識,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有禮貌地問答以及開心時你會怎樣表現,挖掘了活動中有價值的、隱在的教育機制,使幼兒得以全面發展。

2、活動第二部分以角色遊戲的形式進行,讓孩子自由選擇故事中的角色,符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體現了孩子的主體性。最後孩子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使活動進入。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很高,從頭到結束都保持着濃厚的興趣。

3、活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聽聽説説玩玩動靜結合,做到"動"、"靜"結合,有張有弛,幼兒學起來有勁,教師上起來省心,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qitawenan/oyq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