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日記體讀後感參考8篇

日記體讀後感參考8篇

及時寫好讀後感才會有很高的文學成就,大家應該知道優秀的讀後感也要建立在我們認真閲讀的基礎上寫哦,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日記體讀後感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日記體讀後感參考8篇

日記體讀後感篇1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一本《雷鋒的故事》,我看之後深受感動。

雷鋒學習認真刻苦。上國小時,每天要走十六七里路,他總是早去晚歸,從不曠課。雨雪天,他沒有膠鞋,就穿上自己打的草鞋或木屐趕去上學。老師講課時,他用心聽講,絕不在課堂上貪玩打鬧。

雷鋒生活勤儉節約。他穿的襪子補又補,不知補多少遍,穿多少年,也捨不得丟棄。他還找幾塊木板,釘一個“節約箱”,把撿到的碎銅爛鐵、螺絲釘、牙膏皮、破手套等,都裝到裏面。修車修工具時能用得上的就用上,儘量節約開支。

雷鋒工作非常認真。一次出車前,他檢查發現一個火花塞帽不見,他的助手找來一個新的讓他換上趕緊出車,他不肯,硬是將車輛機件拆開,細心查找,終於在汽缸裏找到,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雷鋒待人愛憎分明。在小時侯鬥惡霸的大會上,他手握紅纓槍,憤怒地質問地主,表達他的滿腔仇恨。在戰友父親得病時他把自己的錢寄去不留名。正如他日記中寫到: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雷鋒雖然只活二十二歲,但雷鋒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大家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日記體讀後感篇2

近幾天,我拜讀了魯迅先生寫的《狂人日記》這部小説,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當時舊社會的黑暗。

文章不是特別長,分為好幾篇,一天一篇,跟日記一樣。在寫作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借實行虛,以虛證實。二是獨特的心理描寫。三是採用了一些諸如象徵、暗示、變態心理描繪等現代主義手段。四是作品還採用了對照的手法。這篇文章充分顯示了白話文學的表現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襯了狂人日記的思維的混亂。

在內容上,這部小説主要講了在舊社會中,魯迅來到了大哥的家鄉。但那裏的人卻很奇怪,當魯迅一人走在路上時,路上的人都面色鐵青的議論着他,似乎怕他,似乎又想害他。當我讀到有個女人在街上打自己的兒子,邊打還邊説:“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看到這,我不禁嚇了一大跳,虎毒還不食子呢!況且這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人怎麼會如此殘忍呢!但是,更可怕的還在後面。那天,一個人來告訴大哥説村裏有一個大惡人死了,村裏的幾口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拿來吃了,還説是可以壯壯膽子。直到最後,魯迅終於明白了大哥與那些人是一夥的,目的是想吃魯迅。才明白妹妹五歲時的死,是因為被大哥吃了,才知道這裏是一個吃人的地方。

我最後的感想是:舊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太恐怖了。那些人太殘忍了,以為吃別人身上的什麼就能補自己身上的什麼這樣一個荒唐的謠言,就去忍心去傷害自己的親人。哎!可悲啊,可悲,舊社會實在太黑暗了。

日記體讀後感篇3

在這個暑假裏,我看過許多課外書,可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本書是楊紅櫻阿姨寫的《轉動時光的傘》。

書的主要內容是:蜜兒被風捲走,笑貓將蜜兒的傘帶走,無意中發現蜜兒的傘可以看見過往或未來,看見了馬小跳,夏林果他們的未來,發現他們成為了人生贏家,小時候出類拔萃的丁文濤,卻成了人生輸家,只因為他沒有了童心。

爸爸媽媽,馬小跳他們小時候具有童心,成就了他們的整個人生,可見童心多麼的重要。童心不僅能更人快樂的回憶,給人驚人的覺悟力,能給人驚人的想象力,更給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而僅僅這些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能實現自己曾經的夢想。

爸爸媽媽,我們不會讓你們失望,但你們要讓我們有個快樂的童年,你們要讓我們一步一步來,象讀一本書,只有你們慢慢讀,認真讀才可以悟出作者寫的什麼,想什麼。你們要了解孩子,也不可能一下了解,你們都要一步一步慢慢來了解,我們更不可能一步登天。所以你們需要給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一顆純真的童心,我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希望。

日記體讀後感篇4

説來慚愧,直到大學老師佈置作業我才認真、耐心、完整地拜讀魯迅先生的小説《狂人日記》,看完不禁感慨萬分。小説全篇以日記和精神病人的內心獨白的方式看描述他所看到的當時的社會現象,“吃人”“精神病” 的字樣充斥全文,“我”真的是精神病嗎?村民們真的會吃人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真的如此淡薄嗎?就這-系列問題提出我自己的拙見。

魯迅筆下的狂人深受封建思想的茶毒,封建制度的束縛,封建社會的迫害一一但他不屈服於此,勇於向封建社會提出挑戰,狂人與他人不在同一思想境界中,不在同一社會行為中,被迫成為他們共同的異類,就只能被排斥,成為他人口中的精神病。狂人具有超越時代的遠見,自己不“吃人”的同時勸誡他人不要“吃人”。“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這是狂人對村民的呼籲,同時也是魯迅對當時世人擺脱封建恩想束縛的呼籲,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

文中穿插提到的“古來時常吃人”側面説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所謂“吃人”的村民不過是受封建思想長期摧殘導致愚昧麻木,並不是真的會吃人。連小孩子都似乎想害“我”,這必定是他們父母教的。他們的父母深受當時社會的影響,傳遞給下一代的思想也是扭曲的,從根本來説,社會的本質是不變的,無論是那個時代,還是這個時代。如今,從小教孩子文明有理、誠實守信、平等待人、奉獻社會之類的理想化社會的要求,其實我覺得並不能根治思想化固的問題,只有-個原因--社會病了,而孩子終會步入社會。

魯迅深刻地認識到封建制度的可怕,不僅“吃人”也讓人丟了基本的仁義道德。人與人之間只剩猜疑、殘殺.魯迅在文末的呼喊“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一方面是對當今社會深感失望與無力,另一方面拋出希望,這世上還有清醒的“瘋子”嗎?幫幫我吧,共同攜手改變這病態的社會。魯迅大膽像封建主義開炮,向世人提出一條變革社會的途徑,缺少的只是和他一樣的先鋒者。

在當今時代,封建思想幾乎無跡可尋,但各種思想浪潮不斷湧來,精緻的利已主義,佛系思想等衝擊着未成年的思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越來越少,未成年在思想不健全的情況下被迫接受成年社會的暴力思想,讓他們在社會環境中感到壓抑,心態扭曲,導致抑鬱症病例的不斷增加,在這種環境下我們也要向魯迅先生那樣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他們也許不是瘋子,只不過是你聽不懂他們的語言。傾注更多的愛與耐心,使他們成長,這樣他們才不會成為現代的狂人,吃人或者被吃。

合上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吃人” 的封建社會消失了,身處新時代的我們是否更幸福?可如今環境的污染,地球沙漠化加速,水資源的匱乏,新寇病毒的肆虐--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清醒,而不是在最後時刻無力的説一句“救救孩子”!

日記體讀後感篇5

最近,我讀了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全集。共有八本:《幸福的鴨子》《想變成人的猴子》《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虎皮貓,你在哪裏》《保姆狗的陰謀》《塔頂山的貓》《藍色的兔耳朵草》《小貓出身在祕密山洞裏》。其中,我最愛看的是《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這本書。 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烏龜也能聞出孩子味?我百思不得其解,翻開了書頁,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

小説的主人公是一羣可愛的動物:會微笑、苦笑、冷笑、大笑、皮笑肉不笑的笑貓、一隻活了幾千年有着奇異功能的烏龜大師、老老鼠和京巴狗地包天。還有一羣活潑、天真可愛的孩子:淘氣包馬小跳、瘋丫頭杜真子、笨女孩安琪兒、只知道吃的唐飛,説了十大筐話,有九筐都是廢話的毛超和説話口吃的張達。這是一個百年不遇的盛夏,一隻背上客滿甲骨文的烏龜闖入了笑貓的祕密山洞——“夏宮”。這隻烏龜很神奇,能聞出孩子味兒。他説,只要生活在有孩子味兒的地方,心就永遠也不會老。可是,在現在這個世界上,太多太多的孩子已經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孩子味兒。但是,馬小跳、杜真子、安琪兒、唐飛、毛超、張達他們幾個人有孩子味, 尤其是馬小跳,孩子味最濃。於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烏龜馱着笑貓穿過城市中密林般的樓房,一路聞着孩子味兒來到了馬小跳的家。一個奇妙,不同尋常的暑假就這樣開始了。

由於馬小跳父母要外出,馬小跳暫住在杜真子家。杜真子的媽媽很討厭笑貓,這讓他們都提心吊膽的。杜真子的媽媽很嚴格,對杜真子和馬小跳的要求很高,讓他們整天學習,只留六個小時睡覺,三個小時吃飯的時間給他們,而隔壁的安琪兒也好不到哪兒去,整天學習。烏龜見不慣這樣的家長,便和馬小跳幾個想辦法,對付家長……

我很喜歡烏龜那一針見血的哲理: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人之前,都要像孩子樣子,如果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子早熟,這些早熟的果子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不見世面,整天只知道學習又有什麼用呢?而只有多見世面的人才能最後成為一名成功者,比如達爾文,整天只知道玩,不就玩出一個昆蟲家了嗎?

要保留一顆完好的童心,讓自己的身上永遠散發孩子味兒吧!擁有純真、善良、樂觀和豐富的想象力,即使在老年,也能保有童心!

日記體讀後感篇6

最近我很熱衷於世界名著。後來品德書裏有《安妮日記》資料,我便順便把《安妮日記》找來讀了。

剛開始讀的時候,真的沒什麼感覺。唯一的感觸也就是覺得,安妮是個很樸素很認真的女孩,她偶爾受了委屈,也能默默地忍着,但面對自己覺得不正確的現象就會勇敢地反駁。我認為安妮是個很不錯的少女。儘管她也有自己的小脾氣,但也正好反映了一個花季少女的倔強、純真與可愛。而在搬進密室後,她變得更加成熟了。當然,這是後話。

後來繼承自己奇怪的讀書習慣,直接翻了結尾。看到“後記”,我簡直是義憤填膺,氣憤不已。在當時納粹的侵略下,住在密室裏的8人,7人死於慘無人道的集中營、監獄等。而那幾位幫助密室住户的幾個好心人,也被加害,或是心力交瘁而死去。安妮執着的立場,認真的敍述,儘管只是一本普通的日記,但還是深深感動了我。

“生活最真實的就是背叛。”沒有誰背叛了猶太人,他們卻被命運所背棄。安妮心中所向往的正義、公平之所以是一個奢望,終究在於這個滿目瘡痍的社會。在當時的世界,公平啦、正直啦,即使有人懷着這樣的情感,但也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猶太民族是個智慧的民族,可惜智慧無法改變命運,這正可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説不清。”既然如此,所謂的正直有從何而來呢?因為血統而被殺,因為言行而被殺,因為反抗而被殺——這就是戰爭所帶來的殘酷和無奈。這些災難的罪魁禍首,還是戰爭罷了,還是野心罷了。

我所慶幸的是,那樣一個被權利和戰爭所左右的年代結束了。在安妮的生命裏,有着太多的不公平,假如安妮能夠看到這一切,該是多麼美好。我靜靜地沉思着。

日記體讀後感篇7

魯迅,一個眾所周知的人物。他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可是我瞭解魯迅先生直到我閲讀了他的《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見什麼人都以為是要吃他:他看見鄰居交頭接耳地議論,就覺得是在密謀害他;醫生給他診脈,他也覺得那人不過是劊子手假扮,是來“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讓他靜養着,他卻懷疑是想養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還聽説鄰村狼子村有個“大惡人”,被佃户打死,連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聯想起小時候大哥講書時説的“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事,就越發相信了自己的判斷。最後他終於鼓足勇氣,發出:“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憤怒的吶喊。

當我讀了他的《狂人日記》後,當初真有蒞臨一位狂人的感覺,我們暫且拋開當時的社會背景,魯迅的文章可謂是別具一格。從那柔情似水的客套話,變成了犀利挖苦的痛罵;從那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變成了通俗易懂的雜文。這些無不突出了魯迅的特別之處。他用他那鋭利的筆尖理智的剖析了那些封建思想的維護者,以及整個社會。

其實,與其説魯迅是個革命家,不如説他是個瘋狂的革命家。《狂人日記》中狂人所謂的“瘋話”不正是魯迅用那“恍惚迷離”的手法來喊出他自己的心聲嗎?當他醒悟後,那種暢快、激憤的複雜思想只能用那“瘋話”來表達。這是任何一個動人的描寫都難以比擬的。也正是魯迅的這種瘋狂,批判了封建思想與封建禮教,推動了新文化運動,鑄就了魯迅的瘋狂的一生。

説到革命家,許多人都會想到那些西裝筆挺的人,或者是那一個個教室後的表情嚴肅的圖像。作為新一代的我們不喜歡教條,相信自己的直覺,這難免主觀,可到底比帶這“老花鏡”看世界要強很多。

日記體讀後感篇8

讀完《安妮日記》這本書,我還一直沉侵在故事情節中,眼眶因安妮的希望、勇氣、温柔的 悲傷的種種表情感動得落淚。

我想原來我一直沒有崇拜的人,但讀完《安妮日記》之後,崇拜的對象已在我心中悄然 誕生。

在1942到1944年,彷彿黑暗一直籠罩着每天,戰爭讓很多種族滅絕,也讓天空烏雲密佈 。這裏有許多的猶太人被蓋世太保的鐵抓襲擊,他們就這麼無辜的離開了人世。這是歷史上 異常慘絕人煙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個猶太少女,她原來過着多麼幸福美滿的生活 啊!命運卻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

許多人都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裏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當時安妮還是個13 歲的女孩。它是活潑好動天真的,卻不能不一直在密室幾年不出門,密室每個地方都有非常 嚴格的限制。膽敢你面對這些時,本應該是被逼瘋,但她沒有屈服,反而讓她在遇到這種困 境時產生了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漸漸長大,她在社會中完全獨立了,15歲的他想改變現在,想到了男女平等,這些 社會問題。戰爭是恐怖的,它能破壞一切,卻不能破環擁有一顆勇敢、堅強、自由的心!雖 然她最後沒有逃過殘害的命運,不過她的心永遠活在世上,或在每個人的心中。當她閉上雙 眼時,它距自己的16歲生日只差3個月。多麼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啦!我不禁悲歎道 。

雖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説的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我堅信他的願望能實現。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這本書會一直壓制住戰勝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她能感動全世界, 但願世界不會再有戰爭!

標籤: 讀後感 日記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2268d.html
專題